2010 (46)
2011 (39)
周末看了電影《山楂樹之戀》,評價就倆字 - “平淡”。
我一直挺欣賞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他擅長使用來自生活的,淳樸卻濃厚地色彩去豐富他的鏡頭和他對故事的理解。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當時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看的還是從德語翻譯成的俄文版呢,效果很差,也沒影響我對電影的欣賞。色彩上的強烈對比和衝擊,對故事情節和氣氛的渲染和烘托,到現在還清楚地刻畫在我腦海裏。還有《紅高粱》裏一望無際的田野,熱辣辣的太陽,健壯漢子流汗的臂膀,原始狂野的愛情和欲望,滿眼的火燒火燎的大紅色,是那麽眩目卻淋漓盡致。他近幾年的電影作品中我看過《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麵埋伏》,《英雄》,雖然都有些不盡人意之處,但依然是他的風格,他對攝影取景獨特的眼光和對色彩的大膽運用就是他的簽名。
然而在《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裏我沒有看到原來的張。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部沒有任何刻意修飾痕跡的電影。從頭到尾,隻是簡單地講述一個純潔,美好並且悲傷的愛情故事。一場轟轟烈烈,愛與猜疑,向往和壓抑縱橫交織的愛情悲劇被演繹成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或許,當張拍攝了一部又一部精心策劃和設計的電影之後,這一次決定摒棄所有誇張的藝術手法,去追求一份返樸歸真的簡單和自然。。。然而,不管他采取什麽樣的藝術表現方式,我隻想得到這個故事中屬於我的那份感動。可惜,我失望了。
電影的開始有些不太連貫,文字屏幕的出現有些過於頻繁,讓我剛開始有些進入故事情節的時候又突然被揪出來,情緒被打斷了好幾次。電影後半部還比較連貫,但由於前邊對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進展鋪墊不夠,有些特別感人且有分量的對話顯得輕若鴻毛。比如小說裏的一段兒 - 他看著她,說不出話,很久才低聲叫道:“靜秋,靜秋,你可能還沒有愛過,所以你不相信這世界上有永遠的愛情。等你愛上誰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麽一個人,你寧可死,也不會對她出爾反爾的---“ 我讀小說的時候看到這一段是淚如泉湧,可電影裏的老三說這句話的時候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
整個電影好象為了體現他們愛情的純潔,連兩個人的初吻那段兒也給抹掉了;原小說中情人之間的對話特別真實,讓人不禁產生共鳴,竟然也給改編沒了影兒。比如小說中還是這裏緊接著的一段 - 他抖了一會兒,小聲叫道:“靜秋,靜秋,我以為---再也不能這樣了,我以為那次把你----嚇怕了。我---現在兩手不空,你擰我一下,讓我看看是不是在做夢---” 她揚起臉,問:“擰哪裏?” 他笑:“隨便擰哪裏,不過現在不用擰了,肯定不是做夢,因為在我夢裏,你不是這樣說話的----” “在你夢裏我是怎樣說話的?”她好奇地問。 “我做的夢裏,你-----總是躲我,叫我不要跟著你,叫我把手---拿開,說你不喜歡我碰你。你----夢見過我沒有?” 或許這樣的對話在戀人之間太普通,電影裏壓根兒就給刪掉了。
還有老三幫靜秋在冰冷的河裏洗被單,幫靜秋去小賣部買衛生紙;靜秋的決心書,警告書,她的擔心和胡思亂想。。。小說裏這些觸動心弦的內容怎麽都不見了?還有經過改編的那段床戲,怎麽都覺得不如小說裏的情節真實。
總之,電影改編以後有許多讓我讀小說時心動和淚流滿麵的章節都不見了,那些出現在電影裏的片片段段在我心裏失去了連貫性,從而缺乏情緒的積累,結果就是不如讀小說時受到的震動大。
男女主角的演技是比較生澀的,但我不能再挑剔什麽。不管誰來演《山楂樹之戀》,我期待的是那些動人的情節和演員演繹到位的錦上添花。可惜,如果那些情節都被改編掉,我根本就不能奢望更多了。
我理解電影是小說的濃縮版,不可能將小說原著中所有的細節都拍出來。但理解歸理解,張藝謀拍的這部電影還是讓我挺失望的,除了男女主人公年輕燦爛的笑臉以外,基本上沒有給我留下什麽深刻的印象。
好了,也許對《山楂樹之戀》的惦記可以就這樣到此為止了。
非常感謝你的留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千萬別說打攪誰了,感謝還來不及呢。希望有空再聊。:)
事情不拘大小,問題無論輕重,人們隻要意見相左,哪怕交流得再充分,討論得再徹底,也很難說服對方。對政治是這樣,對宗教是這樣,對張藝謀的電影也是這樣。究其原因,大抵不在於固執己見,也不在於邏輯判斷上的失誤,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的多麵性以及人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誠如魯迅所說,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世人肉體凡胎,沒有觀音的千手千眼,不能集道學家、才子、革命家、流言家於一身,觀察事物自然也就不可能麵麵俱到。至於看到的是哪一麵,或許取決於閱曆、年齡、性情等諸多因素。
基於這種認識,我決不敢堅稱自己對張藝謀電影的看法是全麵、正確的,隻算是聊備一格吧。
羨慕您的生活態度。您是有福人。
打擾了。再見。
看來您對張藝謀挺有意見的呀,嗬嗬。看過他的《活著》,《秋菊打官司》,《一個也不能少》麽?能不能給評論一下張這一類的電影?
我不批判並不等於我就完全接受。但我不太喜歡去批評別人,非評出個高下優劣。特別是自己不懂的東西就更覺得沒資格去挑三減四。我隻想談論我喜歡的那些東西,並且愉快地欣賞下去。你說的對於“尊重細節的真實”,我完全讚同。近幾年的電影作品嘩眾取寵的居多,張也隨波逐流,你看看《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麵埋伏》,《英雄》就有感覺。但你不能拿《飄》這樣的世紀經典和張拍的電影比較,世界上有幾個片子能跟《飄》來比較?張的作品有幾個在世界上得過大獎的?
拋開張的作品中的缺陷不談,作為觀眾,旁觀者,對於張的電影,我喜歡的就是他使用色彩的大膽,攝影取景的眼光。可能這就是你所謂的“膚淺的感官快感”。我想問問,你喜不喜歡去逛畫展,去欣賞各式各樣的畫麵?如果你不喜歡我就噎住了。請問,各種色彩形狀,搭配對比,等等給人帶來的感動,共鳴和震撼難道就是被您稱之為“膚淺的感官快感”?提起梵高,你怎麽解釋他那些作品給人帶來的影響?
對待一件事物,我一般會把我喜歡的,能接受的一麵無限擴大,以至於把不喜歡的一麵忽略不計,這樣一來我的頭腦裏會輕鬆很多,生活也變得簡單許多。說我膚淺也好,逃避也罷,我想我這種對待生活的態度雖然不是最深刻的,有時候也不一定是件徹頭徹尾的壞事。對於張的作品我也是這個態度,隻要有可取之處,我便開心地去欣賞,把批判的機會留給別人。:)
BTW,你提到的《圖雅的婚事》,我看了,挺不錯的電影,真實感人,讓我這個沒有品嚐過生活苦澀和無奈的人感慨了很久。
憑空臆造,那麽這種作品,喻之為水,則為死水,喻之為樹,則為枯樹,縱使在這水上、樹上擺上好看養眼、漂亮精美的塑料鴛鴦、紙糊鳳凰,也還是死水、枯樹。
離開細節的真實,生活的真實便無從談起。凡是嚴肅的導演,無不力求細節真實,《亂世佳人》就是極好的範例。遺憾的是,張藝謀反其道而行之,對細節真實的輕忽和不屑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從他的電影,到北京奧運開幕式,莫不如此。尊重細節的真實,不是對導演的嚴格要求,而是導演的基本準則。
張藝謀慣以濃烈美豔的畫麵掩蓋內容的蒼白,以虛浮矯情的情節掩蓋主題的空洞,隻求予人膚淺的感官快感,卻鮮見對社會、對生活的體味、剖析和思考。張藝謀的電影觀眾多,票房好,但這與電影的高下優劣毫無幹係。北京街頭早點攤子上剛出鍋的油條,黃澄澄,熱騰騰,香噴噴,人見人愛,人見人買,幾根下肚,既解饞,
又解飽,舒坦得很,享受得很。然而,這油條出自陳麵粉、地溝油,算不上是好東西。
說到國產影片,其實並非沒有佳作,《圖雅的婚事》便是一例,可惜觀者寥寥。如果習慣了大麻的刺激,上等雀巢咖啡大約也會淡而無味。再者,張藝謀已經占山為王,掌握大量資源,每拍一片,經費動輒數千萬,而多數導演身為草寇,慘淡經營,縱有本事,也難施展。
誠然,就某種程度而言,所有導演都是商人,梵高之類的藝術家早已歸入恐龍之屬。在這裏,便有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問題。每個導演身上都有商人的成分,身處商業社會,這一點非但無可厚非,而且勢所難免。然而,如果導演在開鏡之前,就以商人自居,置“藝術源於生活”的原則於不顧,那麽,這導演便與真正的藝術漸行漸遠了。
謝謝留言,網絡上大夥都暢所欲言,一吐為快,不用想太多。:) 看了你的留言,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你對張藝謀要求挺嚴格的,嗬嗬。你提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話題,所以我想多說兩句。
你提到了有關藝術的生活化,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生活和藝術之間的關係。我們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任何一種與現實生活密切關聯的藝術形態都會以勃勃生機發展下去;然而完全脫離生活的藝術早晚會衰退,遠離人們。我也是這麽想的。我是個藝術的旁觀者,受益者;我選擇我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欣賞和感激藝術給生活帶來的樂趣。所以生活中如果沒有藝術,人生則充滿沉重或者平淡,枯燥乏味。但是,雖然藝術源自生活,在寫實的基礎上,它仍然是充滿誇張的,個性化的,如同你說的“刻意營造”的,所以它表達出的色彩是濃重醒目,有衝擊力的。影視這種藝術表達方式也無非如此。照您的說法,這樣看來沒有一部電影是真實的了,因為多少都有藝術加工過的。
總體來說,張藝謀的作品質量算比較高的了,要有空看看別的電影比較一下就有體會了。再說了,就算追溯到影視的曆史時期,世界上哪個導演不是商人?能稱得上是藝術家的人不算多,我還沒覺得張藝謀能戴上這頂帽子,但他的長處和優點是不能忽視的。:)
聽歌,順便讀了這篇博文。如有得罪,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