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促進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

(2008-07-08 21:03:35) 下一個
促進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



 



  本報今天全文發表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部署。《意見》深刻闡明了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目標任務,是指導新時期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意見》,對於促進殘疾人事業在新時期新起點上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促進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必須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感。我國有8300多萬殘疾人,涉及家庭人口2.6億。20多年來,黨和國家采取一係列重大措施,殘疾人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殘疾人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參與社會生活麵臨一些困難和障礙,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殘疾人事業的基礎仍比較薄弱,發展相對滯後。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改善殘疾人狀況,已成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促進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必須提高認識,增強使命感。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是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和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要求,對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科學發展、增進社會和諧、激發社會活力都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殘疾人是一個數量眾多、特性突出、最需要關心和幫助的社會群體,他們對實現“小康”與社會和諧感知最深切、盼望最熱切。同時,殘疾人有參與社會、貢獻社會的願望和能力,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實現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使殘疾人同全國人民一道向著更高水平的小康邁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促進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必須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務求實效。要繼續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計劃和年度計劃,建立穩定增長的經費保障機製。要針對殘疾人的特殊性和特別困難的情況,在政策措施上施以“普惠”加“特惠”,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著力改善殘疾人醫療康複狀況,加強殘疾預防工作,發展殘疾人教育,促進殘疾人就業,繁榮殘疾人文化體育,加快無障礙建設,改善對殘疾人的公共服務。要進一步優化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內外環境,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和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增強全社會撫殘助殘意識,加強殘疾人事業法律和製度建設、推進殘疾人事務的國際交流合作。

  貫徹落實《意見》,促進殘疾人事業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工作領導體製,把殘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政府殘工委要強化職責,統籌協調有關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規劃的製定與實施。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為殘疾人提供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水平。殘疾人聯合會要履行好“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努力為殘疾人服務,為發展殘疾人事業盡職盡責。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

  改革開放30年,春風化雨,春滿神州。殘疾人事業是春天的事業,在走過不平凡的發展曆程後,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