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
(2008-03-16 14:06:18)
下一個
看完總的感覺是壓抑,加莫名其妙。
說說我的理解吧:女主人公餘虹的故事,是外在和內在兩個原因影響的結果。外在原因:導演似乎想反映那個特定時代帶給那一代大學生的影響,當時社會的大變革加上八十年代末北京的大學校園裏思想的相對活躍,再加上一觸即發的民眾對腐敗和壓抑言論自由的不滿,大學生處在這樣環境下那種有點迷惘,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借著青春借著性愛既是一種宣泄也是迷失。
內在原因呢,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了:從一開始到學校(還沒發生六四)餘虹就顯得很壓抑,很與眾不同,很‘酷’,很痛苦的樣子,也不知道為了什麽? 她從家鄉一個偏遠小城考到北京,離開開雜貨店的生活,難道一點都不高興,甚至沒有新奇(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 如果說是因為離開初戀男友或父親難過?一點沒看出她對其中任何一位有深刻的感情和任何留戀。她和李偉相愛,自己也說碰到'the one'了,但還是一天到晚深奧莫測的,(在遊泳池裏那段還好像痛苦得不得了,這段我是壓根兒就沒看懂what's going on). 後來就莫名其妙地故意告訴李偉她和某個老師上床了(也不知是真是假)--此後他們關係可想而知愈發走下坡路。 她這種做法,還有後來在武漢拒絕那個王什麽男孩的愛(盡管他不介意她的過去),不禁讓我有種感覺,好像餘虹很頑強的堅持壓抑堅持迷惘,拒絕所有過陽光一點,快樂一點,或者說所謂'正常'一點的生活,甚至不願一試--不知導演是不是想說這是她和李偉那段感情的後遺症,或者六四的後遺症?或者她本身性格如此? Anyways I didn't get it.
有些電影盡管本身是傷感的故事,但是看完給人希望,或者看到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我個人最不喜歡的電影就是看完後隻感覺壓抑,不知道它到底想表達什麽--《頤和園》正好就屬於這一類。
Luanne:
我對片中人物的感覺和你很一致. 導演不僅沒有對你說的外在原因有交代, 對人物的性格刻劃跟本就沒有一點展開. 於虹從出場到結尾都是個depressed, 神經質, 和沉迷於性愛的人. 大學的生活除了戀愛就是戀愛. 她對李的刻骨銘心的感情也很難理解, 因為兩人基本沒有對話和感情交流. 如果說他們的感情是基於性愛的, 我也沒有看出來李和她別的男友的區別. 後來我隻有把她當成精神病人才能把電影看完. 在遊泳池裏那段, 我的理解是導演認為她是個用肉體來表達精神的人 (於說她隻有在做愛時才能讓對方感到自己是個善良的人), 她精神上的痛苦自然也就用肉體的痙攣來表現. (我本人認為遊泳池那段根本就是導演玩酷, 手段也不高. 因為像極了”我自己的愛達華”裏不時昏睡過去的鳳凰河). 於故意告訴李偉她和某個老師上床, 我認為是出於嫉妒和報複 (李和別的女生有染).
總之, 這部電影的大段重複的床戲, 在我看來根本就沒有必要, 也看不出如何為主題服務. 整個電影像是電影學院的學生修完歐洲新浪潮主義課的project, 對歐洲電影的手法的模仿更重於對人物的表現. 比如, 李在德國的樓頂天台邊癱倒, 鏡頭的位置和運作和”巴黎最後的探戈”裏白蘭度在陽台倒下的鏡頭是一模一樣. 於和小男友在衛生間的戲明顯借鑒於”破浪”裏男女主人公在衛生間裏的一段.
導演看了不少歐洲藝術電影. 但基本是模仿而沒有自己的風格. 看看同樣是講青春性迷惑和政治的貝特魯奇的”The Dreamers”, 同樣是講沉迷性愛的貝特魯奇的” Last Tango in Paris”,還有講性愛和宗教的丹麥電影”Breaking the Waves”, 任何人都能看出手法相似和效果的巨大的不同.
“The Dreamers”, “Last Tango in Paris”, and “Breaking the Waves” 是三部非常優秀的藝術片. 當然 “Last Tango in Paris” 已經是經典了. “The Dreamers” 裏有些六十年代法國紅衛兵崇拜毛主席, 上街遊行, 家裏貼滿文化大革命宣傳畫的鏡頭. “Breaking the Waves” 是我看到過的最強烈和最壓抑的電影. Will stay with you for long time.
Warning: 貝特魯奇是以大膽性愛鏡頭出名的導演. “Breaking the Waves” 是對人接受黑暗和壓抑能力的挑戰. 對性愛表現形式敏感和對人性的光明和美好有哪怕是絲毫懷疑的人, 看這三部電影前請慎重考慮.
碰巧昨天有位老美同事借給我這個電影的DVD. 看完後大呼上當。
一無情節
二無藝術
三無思想
四無內容
五無音樂
六無攝影
七無演員演技
八無化妝道具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