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七十四軍57師常德保衛戰 8千官兵犧牲殆盡
(2008-02-23 12:40:21)
下一個
親曆常德保衛戰的57師老兵吳榮凱血戰16晝夜,全師8000官兵犧牲殆盡
聽說有人要來,吳榮凱早早地開始準備,從2003年7月以來,總是有外地人把電話打到鄰居家要來拜訪他,並聽他講1943年冬天,常德城的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他每次都精心準備,像是記錄當年長官傳達的一個個作戰指令。
過了一條洞庭湖西岸的灌溉渠上的第六座橋的時候,常德市鼎城區白鶴山鄉吳家口村9組就到了,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四軍57師169團上尉書記吳榮凱住在這裏,一個淺淺的水塘邊上。他多年來經常給博物館、報社、文史館寫信,對後人記載的常德保衛戰史實給予勘誤,特別是對很多常德保衛戰的爭論給出自己的真實見聞。
“無論敵人施加多大的壓力,我們的回答隻能是血,是死”,1943年11月15日,餘師長發布了一個3563字的《陸軍第57師司令部文告》。
“我們那個團原來安排守東門到北門。”上尉書記說起62年前的那場戰鬥,往事曆曆在目,“我跟在團長身邊,每次師部傳達的作戰指令我都奉命記錄。”
1941年4月,21歲的吳榮凱與新婚不久的妻子作別,和同鄉董子輝、羅子桃報考駐守長沙的74軍軍醫處醫護班,“我們都被錄取了。”吳榮凱說,在瀏陽的培訓隻是半年,隨後便開始了長沙會戰,之後又奉調代號“虎賁”的常德57師,師長餘程萬。
1943年6月,鄂西戰爭結束,57師留守常德,“守備常德,與日軍必有一戰,餘師長和上峰早就料到了。”吳榮凱說,“洞庭湖是魚米之鄉,也是通往當年的陪都重慶的必經之地,日軍為了徹底打垮國民黨軍隊抵抗的信心,企圖占領常德和洞庭湖周邊地區,是預謀已久的。”
“1943年11月15日,餘師長發布了一個3563字的‘陸軍第57師司令部文告’,也是戰鬥緊急動員令。”吳榮凱說,一直有人懷疑是否有這個文告,“我可以證明,這個文告不但有,我還記得裏麵的內容。”
文告回顧了57師在以往的戰爭中取得的勝利,講了得名“虎賁”師的來由,而重點則講了57師麵臨的即將開展的常德保衛戰的形勢。“常德北鄰洞庭湖,南靠沅江,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地方,在戰術上是不利於固守,但是軍人的天職是保國為民,我們決不能因為常德地形不利而意誌動搖,命令不容任何人打絲毫的折扣。”62年後,吳榮凱幾乎仍能背出文告的內容,“我們的戰鬥任務就是在城外畫的直徑40餘裏的不等邊五角星內,我們不能走出這個圈子,無論敵人施加多大的壓力,我們的回答隻能是血,是死,戰死就是光榮。”
“師長預計第二日,也就是11月16日,戰鬥會打響,當時城內還有很多百姓沒有疏散,他要求各團馬上派人護送百姓劃船出城。師長特別要求士兵不能接受任何一點百姓的酬勞,隻準喝杯熱水,違令者就地槍決。戰鬥打響後,如有臨陣脫逃者,可以由督戰隊就地槍決。”
“我們為了保衛常德,爭取國家民族獨立自由而戰死,死了比生還有價值,每個人在曆史上都會留下名字,你們的父母、妻子同樣會感到光榮。軍人屬於國家,國家的利益就是我們軍人的利益,何況我們虎賁部隊,從來就沒有打過敗仗。”吳榮凱說,餘師長的文告是戰前動員令,更是57師全體官兵的集體遺書。“誰也不能否認文告的存在。”
“先鋒”跑了――188團團長鄧先鋒悄悄出逃
一個副營長朝天鳴槍攔住逃散的士兵,“我們就是要在這裏戰死的。我願意守德山,願意留下的不要走。”200多人跟他留下,在德山打了4天3夜,全部戰死
戰鬥是在11月18日清晨打響的。169團團部接到第9連的電話,兩百餘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利用汽艇從石公廟向塗家湖進犯。“防守的隻有第9連的一個排,排長姓苗,很勇敢,戰鬥打到18日的下午,他們擊沉了日軍一艘汽艇,打死30多敵人,日軍退了回去。”
“打了兩天,9連已經拚了一半,而敵人卻是越來越多。”吳榮凱說,在20日早上,師部決定將第7連增援第9連,“在牛鼻灘,一部在沅江南岸,一部在沅江北岸,兩連向鬼子衝鋒了一陣子,將敵人打退了。”
也就是在169團的陣地打得最慘烈的時候,57師師長餘程萬接到了第100軍軍長施中誠轉達的蔣介石電令:“第74軍、第44軍、第100軍應盡全力在常德西北地區與敵決戰,保衛常德而與之共存亡。”
也是在這天,第74軍軍長王耀武見餘程萬守城任務艱巨而力量單薄,將第63師188團調撥給餘程萬指揮,接替德山和沅江南岸的防務。“德山是常德的南大門,其孤峰嶺是沅江南岸唯一的製高點,是常德的軍事屏障,如果德山失守,我們守城部隊將徹底無路可退。188團的團長叫鄧先鋒,正是這個先鋒出了問題。”吳榮凱認為,德山守備的換防,使得常德戰局為之大變。
就在牛鼻灘戰鬥打得激烈,需要188團打響戰鬥進行牽製的時候,鄧先鋒竟然不經餘程萬批準,悄悄向黃土店方向逃跑了,部隊也化整為零四處逃散,常德的天然屏障輕易落入敵手。“這個團有一個副營長,見鄧先鋒率先逃跑,朝天鳴槍攔住逃散的士兵說,‘我們當兵的犯了天大的法啊,軍法不可犯,我們就是要在這裏戰死的。我願意守德山,願意留下跟我的都不要走。’”
因為不在一個師,吳榮凱跟這位副營長見麵並不多,隻是有過一麵之緣,“200多人跟他留下了,在德山打了4天3夜,全部戰死。”在上級逃跑的時候,一個下屬的壯舉可以讓後人永久緬懷,“但他把名字都沒留全,我隻記得他姓張。”
“我留下是拚命了,你快走”――少將團長誓死守城
死守一周後,57師隻剩兩三百人。12月3日淩晨,少將團長柴意新帶著29個人留在了城裏,餘程萬帶領104人突圍求援,常德失守
德山是在11月23日失守的。188團逃跑之後,剩下的169團8連就守不住了,圍攻而來的日軍已增至數千人,而守軍隻有100多人了。此時,169團7連、9連在和日軍多次的交火後,兩連合在一起也不到100人了。“不能這麽打,我們的任務是守城。”團長柴意新讓吳榮凱傳達命令,撤退到東門外的矮堡。“這也是個兩得兩失的陣地,柴團長帶著一個預備連奪回,又丟失,又奪回。”就在來回爭奪東門前的製高點時,24日,5000多日軍已經擁到了169團的陣地上。
“東門外街道兩邊的房子都做了掩體,每一個房屋都是鬼子的葬身之地,大街上到處都是鬼子的屍體,大約打死了四五百人。”吳榮凱說,鬼子見民房成了前進的障礙,就縱火燒了房子,“我們退到城裏後,房子沒了,日軍也沒了掩體,他們無處可躲,被打死的還是不少。”
11月25日晚上,常德城已經被15萬日軍團團包圍。失去了東門外的掩體之後,169團撤退到了城內,利用城牆做掩體,繼續阻擊步步進逼的日軍。
“城外有兩個我們的碉堡,還有一些日軍飛機炸出的大坑,我們的一些戰士一部分仍然守在城外,利用碉堡和大坑做掩體抵抗。日軍進攻了至少20次,也沒有攻到城裏來。”吳榮凱這時和團長柴意新已經放棄了團指揮部,所有的後勤非戰鬥人員也都推到了前線陣地上。“日軍見難以進攻,就調來了幾十門大炮,把碉堡炸毀了,城外的戰士全部戰死。日軍又對著城東北角的馬村橋炮轟,城牆都被打成了灰。”
26日,敵人從北門、東門進來了。“守東門的營長被炸死了,柴團長讓高副團長留守東門,自己帶著一部撤退到了西圍牆。”吳榮凱說,鬼子雖然進來了,但每一條街道都讓他們前進得那麽艱難。“連續打了一個星期,子彈幾乎打完了,戰士們削尖竹竿當武器,有的戰士被敵人圍住後,就拉響了手榴彈。”老人的眼淚掉了下來,那是他不想回首的場景。
常德城破之後,57師官兵讓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每前進一步都非常不易,他們利用各種掩體向敵人進攻。餘程萬苦等援軍到來,但每次發出的電報都是讓他再堅持死守,在這樣的情況下,餘程萬又奉命抵抗了一個星期。12月2日,57師所能控製、挪動的空間隻剩下了百多米的地方,戰士隻剩兩三百人了。這時,餘程萬師長向第六戰區上將司令孫連仲發出最後一電:“彈盡人亡,城已破,友軍觀望不前。大街小巷混戰成一團。職率副師長參謀長死守中央銀行。職餘程萬謹叩。”
餘師長口述電文完畢,即舉佩槍自裁,左右衛士見狀立即奪下槍支,聲淚俱下,苦苦勸阻。此時孫連仲在恩施電令解圍各軍不惜一切犧牲,務必衝進常德,但為時已晚。
“12月3日淩晨,師長餘程萬來到我們團部,師部和幾個團部所剩下的指揮官已經沒有幾個了,軍事會議就在我們團召開。”吳榮凱說,由誰突圍求援在中將師長餘程萬和少將團長柴意新之間展開了一次爭執。“餘師長讓柴團長帶一些人從德山突圍尋找援軍,自己留守在中央銀行一帶堅持,但柴團長說,援軍來的肯定都是師長以上的將軍,讓我一個團長怎麽指揮,還是師長突圍吧。”
就這樣,柴意新帶著29個人留在了城裏,此時,已經不再需要書記官傳達軍情了,他把吳榮凱推到第171團杜鼎全團長麵前,讓杜團長一定要把吳榮凱帶出去。“我哭著求柴團長把我留下,他就生氣地說,我留下是拚命了啊,你還年輕不能留下,走吧!”這是吳榮凱最後一次聽到柴團長的指令。餘程萬帶領104人突圍,常德失守。
12月9日,吳榮凱隨趕到的援軍光複常德城,在打掃戰場清理戰友的遺體時發現了身中4彈的柴意新,他的全身軍服已經被鮮血滲透。“他說我年輕,他那時也才30出頭,剛剛結婚7個多月。”留在城內的29名戰士也全部戰死了。柴意新後被追授為中將。
泣迎師長進城――4名幸存的57師官兵歸隊
人群中走出來一個人攔住了餘師長,哭著對師長說:“處罰我吧,我們沒有守住城。”餘師長馬上也哭了,說,“兄弟,活著就好活著就好。”
吳榮凱跟隨杜團長突圍之後,在餘程萬的帶領下,169團、171團殘部總共108名57師官
兵在德山一帶打起了遊擊,不斷襲擾日軍。跟隨餘程萬突圍的有3名團長,兩位美國記者,而57師的3位副師長全部戰死在城內。
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3日,常德保衛戰曆時半月,57師血戰16晝夜,全師8000官兵幾近殆盡。日軍在半個月內先後投入攻城的兵力達2萬人以上,番號達3個師團之多,火炮300多門,而牽製在外圍的日軍已達15萬人。攻城的日軍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傷亡達5000人以上。戰後,日軍用“淒絕”來形容常德的攻城戰鬥。
12月8日,苦待援軍的餘程萬等人終於等來了第58軍,軍長盧道源對餘程萬說:“新11師可以歸你指揮,你去收複常德。”餘師長沒有接收新11師,隻是要了一個38團。在與友軍會合後,餘程萬曾向軍長王耀武匯報了戰況,王耀武不能諒解他把城丟了之後,自己卻跑了出來,命令57師協同新11師進攻常德。57師此時可以供調遣的士兵隻剩下80餘人,餘程萬將80餘人交給171團團長杜鼎全帶領,跟隨新11師向常德開進。
餘程萬自己帶領一個團在前麵打起了先鋒。“當晚,我們便克複了德山。”吳榮凱在突圍之後就一直跟隨在餘程萬身邊,參加了收複常德的前沿戰鬥,“12月9日中午,我們便開進了常德城。”
其實,吳榮凱他們收複的常德此時已經是一座空城。12月3日上午,日軍攻占雙忠巷柴意新最後的陣地,迫不及待地發出了宣布占領常德的捷報。但馬上得知解圍部隊紛紛轉向直撲常德以北的澧水,抄日軍的後路。日軍第11軍一反慣例,完全不作清掃戰場與鞏固占領區的動作,馬上退出常德,投入德山奪路突圍作戰。
“12月9日下午,我和師長步行進入常德,一些留在城內的民眾列隊歡迎我們又打回來了。”吳榮凱說,“此時,人群中走出來一個人攔住了餘師長。”這個人姓高,是一位副團長,他哭著對師長說:“處罰我吧,我們沒有守住城。”
“餘師長馬上也哭了,他拍了拍高副團長的肩膀說,兄弟,活著就好活著就好。說完,他馬上讓高副團長歸隊了。”吳榮凱說,“高副團長是在一口枯井裏躲藏,才活了下來。”除了高副團長,還有3個57師的士兵跟著高副團長歸隊了,他們是在死人堆裏活下來的。
“求免餘程萬一死”――數萬常德民眾集體簽名
餘程萬麵臨軍法處置的消息傳到常德後,常德民眾群情激昂,“一些鄉紳出麵組織民眾簽名,有6萬多人簽了名”
常德保衛戰之後,74軍57師169團戰士剩下9人,加上家屬、勤務兵還不到20人。
常德保衛戰之慘烈足以讓任何一個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動容。收複常德後不久,一名第10軍的聯絡參謀經過常德,他看到在德山到常德的路段上,橫七豎八躺滿了國民黨軍隊與日軍的屍體,都是在近距離的肉搏中喪命的,有些官兵在臨死之際,仍以最後力量將刺刀捅入敵人的腹部。日軍一向重視遺體,為了遺骨一定要搶回火化,但這次卻未能顧上,二戰結束後,經常有日本老兵來到常德德山,在空曠的田野和馬路上憑吊。
吳榮凱隨後跟隨餘程萬將57師所剩殘部集中在一起,調遣到桃源縣桃花坪一帶補充、駐防。“我們僥幸存活了下來,但是師長卻麵臨著軍法處置。”吳榮凱一直想不通,作為一個指揮官為什麽竭盡全力守城了,還要被處罰?
57師駐防桃花坪之後不久,餘程萬便被秘密解往重慶關押。“後來,有的人說審訊餘程萬是因為他違抗命令,渡江求援是假,臨陣脫逃是真,這是天大的冤枉。”吳榮凱說,“我可以作證,但那時我們的申訴不可能到達最高長官那裏,沒有人聽我們為餘師長的申辯。”
當消息傳到常德後,常德民眾群情激昂,“一些鄉紳出麵組織民眾簽名,有6萬多人簽了名的,求免餘程萬一死。”吳榮凱說,“集團軍司令長官孫連仲也向重慶求情,如果殺了餘程萬,那淞滬會戰時逃跑的人不都要全部槍斃嗎?”1944年12月,桂林會戰結束後,軍法執行總監張治中力陳餘程萬守城有功,遂判決為服刑兩年。1945年初,已升任第24集團軍長官的王耀武以湘西戰事吃緊,須餘程萬出麵方能解困為由,求軍法處釋放,後餘被以不給任何名義為由派往第24集團軍服役。
“我個人認為,戰前蔣介石曾向美國誇下了海口,57師一定能守住常德,但最後卻丟失了幾天,這讓他在美國麵前顏麵盡失。”吳榮凱為師長抱不平了60多年,他給各個部門寫材料,為餘程萬正名而不停地奔走,直到2004年初,他還投書給常德市僑辦、常德日報社,希望能對餘程萬和57師有一個全麵的評價,“要對得起那些犧牲的戰士,這個城市到處都有他們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