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曆代征越慘敗史(什麽時候諒山下,越王降了?)

(2007-09-14 12:39:09) 下一個
秦末,南越太守趙佗趁中原起義,割據自立,稱南越武王,都番隅。他采用和親政策,派兒子仲始到越南迎娶安陽王之女眉珠,趁機了解國都螺城虛實,後秘密潛回,建議發兵,並很快攻下螺城。漢元鼎5年,漢武帝調大軍攻滅南越國,在越南境內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到處搜刮寶珠象牙玳瑁犀角翡翠香料,租賦勞役繁重。與漢朝有殺夫之仇的女英雄征側`征倪姐妹揭竿而起,手下將校也多是婦女。廣大百姓踴躍參加起義,其中來自河西省清威縣的一支義軍急於參加二征的隊伍,幾百人竟全部男扮女裝(東南亞國家常有女主外的風氣,女人在外打拚事業,男人在家帶帶小孩 -筆者注)。漢朝太守蘇定剃發割須,才得逃出。二征與前來鎮壓的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力戰,敵眾我寡,二征奮戰身亡。她們雖然失敗了,但是精神永存,開創了越南人民武裝鬥爭的先例。今天越南各地城隍廟裏供奉的城隍娘娘們的原型,就是二征手下的幾十名女將。後來,又爆發了趙夫人起義`萬春起義等等。曆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之間,爆發了多次農民起義,打擊了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

到五代十國,又多次爆發反南漢國(十國中的一國)起義,政權漸為當地人吳權控製。南漢發兵從海路來攻,吳權知道白藤江為必經之地,領軍趁退潮時在江中打入許多尖頭朝上之木樁,尖頭上包鐵,漲潮時樁沒於水。在此設伏。吳以小船佯敗退,南漢軍至,見伏兵四起,倉皇撤退,正遇退潮,船隻紛紛沉沒`擱淺,士兵大部淹死,總兵劉弘操斃命。這就是有名的白藤江大捷,結束了越南被占領時期,開創了獨立曆史,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吳朝...

吳朝和後來的丁朝`黎朝長期動蕩不安。到中國宋朝時,借口越南內亂出兵幹涉,480年派侯仁寶率軍分陸海2路攻越南。陸路經由諒山,海路經由白藤江。黎王黎恒在諒山和白藤江分別設伏,侯仁寶在諒山中伏陣亡,海路未到白藤江,得到兵敗消息後撤退。...

1009年,黎將李氏篡權,建李朝。此時宋朝對西夏連連戰敗,國內王安石變法又受挫折。為轉移國內矛盾,王上書建議:“...舉兵交趾,則威立矣,以嚐勝之兵,布之陝西,則陝西之兵,人人有勝氣,以其事臨夏國(即西夏 -筆者注),不足吞也...”。宋軍在中越邊境布設大量兵寨營壘,囤積糧草輜重。鑒於宋朝有準備大舉進攻的跡象,名將李常誌建議主動出擊,積極防禦,發動自衛反擊戰(原文如此。本書寫於抗美救國時期,也就是說中越尚未開戰 -筆者注),搗毀邊界的進攻基地。李朝軍兵分兩路,陸路由酋長們率領的山區少數民族兵越境襲擊宋軍各個營寨,水路在廣西登陸,占領欽州`廉州,然後兩路合擊,攻克南寧。拆毀城壘,填平河道,撤軍。次年(1076年),宋朝為報複,派郭逵領軍10萬來攻。兩軍隔裘江對峙,宋軍使用先進機具,拋石如雨,李朝軍死傷眾多,士氣低落。李常誌編詩一首,詐稱為神人所賜天詩: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送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其敗虛!一時間人相傳誦,士氣大振,人人爭先,在如月村與宋軍大戰。宋朝損兵折將數萬,但李朝也無力取全勝。宋軍中正好又爆發瘟疫,民扶死亡大半,後勤供給中斷。雙方就此議和,宋朝被迫承認了大越國。宋軍撤回國時,隻剩兩萬三千多人......

李朝末年,政治腐敗,外戚陳氏篡權建立陳朝。此時,宋朝已破,蒙元興起。蒙軍善騎射,凶狠頑強,席卷歐亞,建立橫跨大陸的元帝國。1257年,元使來越南威脅恫嚇,要求投降,被拒。1258年,元將兀良哈台率騎兵三萬從雲南沿紅河來犯,在平厲原被陳國峻的大象軍阻擋。騎兵對象兵,毫無優勢。雙方又在袈蘆,東步等地纏鬥多日,元軍糧草用盡,人困馬乏,隻好灰溜溜回雲南。

1284年,元將脫歡,索都,烏瑪爾領水陸大軍50萬,氣勢洶洶來攻。陸路從諒山南進,海路先取越南南方占城再北進,南北夾攻。敵我懸殊,陳軍放棄京城,轉入野戰,從各地廣泛征兵,並從底層迅速提拔一批能幹的將領。百姓紛紛堅壁清野。朝廷甚至下了這樣的命令:各郡縣在敵人來功時先應抵抗,實在不行時,“準於向山澤逃竄,但不得迎降”。陳國峻寫下越南史上有名的《檄將士文》:“紀信以身代死而脫高帝,豫讓吞炭而複主仇,申蒯斷臂而赴國難...自古忠臣義士,以身殉國,何代無之?...蒙韃乃不共戴天之仇,...倒戈迎降,空拳受敵,平虜之後,萬事遺羞,尚何麵目立於天地覆載之間哉?故欲汝等明知餘心,因筆以檄雲。”群情激昂,軍士皆在手臂上刺“殺韃”二字,以示誓死決心。索都從占城北進,陳軍扼義安以北之狹隘,元軍久攻不下,糧草耗盡,隻得乘船北上,去與脫歡會合。陳軍在海陽附近海麵截擊,宋朝流亡將領趙忠等請求從征,令部下著衣如宋軍接敵。元軍一見,以為宋朝已經複國,並從背後派援軍來,頓時個個驚詫,亂作一團。陳軍趁機猛攻大勝,元軍死傷無數,連連戰敗,撤往天長海口。索都陣亡。陳軍士氣大振,轉攻脫歡一路。時值盛夏,酷熱難耐,南國瘴氣遍地,脫歡軍中疫癘無數,不得不撤。元軍在回撤路上到處遭到叢林中埋伏的零星襲擊,脫歡鑽到銅管裏,讓士兵輪流抬著,這才躲過流矢,狼狽逃過邊界。隨行護衛的元將李恒`李獾皆中箭而亡。

1287年,元朝再發精兵30萬,這次隨帶精心準備的大量糧草器械,仍由脫歡領軍,沿紅河,諒山,白藤江分3路大舉進攻。其中白藤江水路由烏瑪爾率領,隨行大批運糧船隻。但烏輕敵冒進,兵船太快,運糧船拋在後頭。陳軍在陳國秀等領導下立刻抄其後路,繳獲了運糧船隊。烏軍前方雖占領了升龍(河內),但是斷了糧,又逢鄉間堅壁清野,隻好原路經白藤江撤退。陳國秀指揮部下從森林中砍來柚木`格木,削尖頂端,布設在白藤江下遊滿是暗礁的穀湍瀨一帶。元軍中了尖頂木樁陣之伏,大敗,沉船400多艘,烏被俘。這就是第二次白藤江大捷。元軍餘路見勢不妙,紛紛回撤,一路上到處被陷阱`毒箭殺傷。脫歡本人腿上也中了一箭。諒山附近上百裏到處血跡斑斑,人馬屍首狼籍。元朝有人寫詩悲歎:“刀光劍影心膽寒,鑼鼓喧天兩鬢斑”“老兵飽嚐征戰味,聽說南征愁滿麵”...。 強大的蒙元三征越南,就這樣徹底地失敗了。越南人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陳國秀,建陳公廟,每年農曆8月20祭祀...

陳朝末,政局腐敗,國家動蕩,外戚胡氏篡權,建胡朝。陳朝宗室逃往北京,向明成祖求救。明朝派朱能帶大軍(號稱80萬)來攻,占越南北部,大肆推行同化政策,要求照搬明朝禮製`著裝,頒法令“禁男女不許剪發,婦女穿短衣長裙...”,官吏貪暴,到處搜羅金銀`漆`香料`蘇木`孔雀`翠鳥羽,並征大批勞役去中國。十六至六十歲男丁都要服徭役。民不聊生,1419年,藍山爆發黎利起義。明朝大軍圍剿,黎利被困至靈山。部將黎萊主動扮成黎利裝束,率敢死隊衝擊,被俘。明軍以為捉到黎利,收兵回營。黎利脫險後暫避鋒芒,率部入老撾休整,養精蓄銳後選擇明朝力量薄弱的(越南)中部出擊,很快占領從清化直到順化的地區,再繼續向北部挺進。廣大百姓全力支援,出人出力出糧,並湧現出許多婦女英雄事跡。古弄附近賣茶水的梁大嫂,想方設法殺死了好幾批來茶棚的明兵。由於她的功勞,黎利後來封她為“建國夫人”,建祠堂表彰(這種事在1979年好象也有 -筆者在裏看到的帖子)。海興有個叫蕙的女伶,在明軍來建據點時,用歌聲和計策(大概是美人計吧,象《本能》裏那樣? -筆者)誘殺了一些敵人。後人為紀念她,把當地命名為“女伶村”......明軍被動挨打,隻能控製河內附近。明朝派王通10萬大軍來援,在萃洞中伏,王通受傷逃進河內。起義軍包圍河內,要求明軍投降。王通假意議和,暗中派人求援。明朝又派柳升`沐晟領10萬軍分2路來援。黎利的謀士阮薦建議圍而不打,在援軍必經之地支棱設伏。支棱是諒山和東關之間的隘穀,西麵山石嶙峋,東麵是布滿密林的崇山。柳升的東路果然中伏,柳升在穀中馬鞍山腰一個叫“倒馬坡”的地方陣亡,餘部也在幾日內潰敗。西路沐晟連夜經老街逃回雲南。被困河內的王通被迫議和,明軍被允許撤出越南...

黎利建立後黎朝,後曆經莫朝,至南北朝時分裂動蕩。1788年,清朝趁亂派兩廣總督孫士毅調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兵,三路進軍,占領河內,大過新年。西山起義軍趁機突襲,清軍大亂,搶渡紅河浮橋逃命,人馬擁擠,浮橋斷。清兵溺斃者眾。兩軍又在玉洄村清軍大營展開決戰。清軍先以滿洲精銳騎兵出戰,但是轉眼間就被象隊踩得七零八落(不要以為大象緩慢笨拙,一旦發起彪來,速度很快 -筆者注)。清軍退回營壘抵抗,彈矢如雨。西山軍首領阮惠(已稱帝,號光中)親自騎象衝戰,連龍袍都被火藥熏黑。又命敢死隊以3塊木板拚起,外裹濕泥草秸,腰插尖刀架板衝鋒。清軍彈丸皆陷入泥板,無法殺傷後麵人員。敢死隊抵近營壘後放板抽刀,逢人便砍,勇不可當。清兵不諳象戰,又怕敢死隊,頓時大潰,自相踐踏,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清史記載,在玉洄村進攻中,越南人“蟻聚如潮” -筆者注)。提督許世亨陣亡,田州知府芩宜棟自縊。餘部在逃跑時又誤入河內青池附近的“墨塘”,先後有上萬人葬身於這片浩瀚泥濘的熱帶沼澤。各路清軍聞訊皆撤,邊境中國人扶老攜幼,紛紛北逃,一時間幾百裏嫋無人煙......

補充:

曆史上中國與越南的八次戰爭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唐朝滅亡後,交趾的割地土豪紛紛割據,後形成十二大勢力,號稱十二使君。十二使君之一陳明公勢力最大,他有一部將名叫丁部領,後代他統率部下,削平十二使君,於公元968年建立“大瞿越國”(也稱丁朝)。自此越南正式獨立。並且與中國曆代都有征戰。這裏選其中著名的八次戰役。

(1)丁朝建國之初與南漢之戰

五代十國中的南漢向來操縱十二使君從中漁利,丁朝統一後先稱萬勝王,不敢稱帝。南漢曾派五萬軍隊南征。中途中伏大敗而歸。這一仗史書不祥,但是卻意義重大,它使得越南敢於真正稱帝,完全獨立於中國疆域之外。

(2)黎朝與北宋之戰

北宋建立平滅十國,丁朝丁部領之子丁璉上表內附,被封交趾郡王,以示籠絡。宋太宗年間,丁璉死,其弟丁竣繼位。丁朝權臣黎桓篡權,囚丁竣自立。太宗大怒,發兵征討,水陸兩路進兵。中計,被黎桓所敗。無奈之下隻好封黎桓為交趾郡王。是為黎朝。

(3)李朝與北宋之戰

黎朝傳三代,被權臣李公蘊推翻,建立李朝。1075年,李朝太尉李常傑率軍分三路大舉進攻兩廣。攻陷欽州、廉州、邕州等地,死者幾十萬,破壞甚烈。次年,宋朝還擊,僅調用民夫就達87萬,大敗李朝軍,進逼升龍(今河內)。李仁宗納款投降。

(4)陳朝與蒙古之戰

李朝末年李朝女皇昭聖公主繼位,權臣陳守度強迫她嫁給自己的侄子陳日煛,繼而讓位與陳日煛。建立陳朝。忽必烈滅大理進而伐交趾,李朝的象隊被蒙古騎兵所射,反奔踐踏,大敗。皇族逃入海島,京城被占,但因天氣酷熱,蒙古軍隊水土不服,撤退。被陳朝大將陳興道反攻取勝。

(5)陳朝與元之戰一

忽必烈建元朝後,派使臣要陳朝臣服。陳朝拖延不受。於是1284年,元軍借伐占城之名借道越南,想一鼓作氣平滅之,也進一步掃蕩流亡在越南的南宋遺臣。越南實行焦土抗戰,清空京都,逃入山林。蒙古軍無法與越南決戰,騎兵又無法發揮特長,陷入遊擊戰,最終撤退。又被陳興道反攻獲勝。

(6)陳朝與元之戰二

1287年,元再度出兵,水陸並進。越南還是故伎重施。堅壁清野,逃入海島。元軍補給困難,隻好撤退。最終徹底放棄了在安南建省的計劃。

(7)後黎朝與明之戰

陳朝末年,權臣黎季堥篡權。明成祖以宗主國身份討伐,斬黎氏父子,在交趾設立郡縣。但以黎利為首的反抗軍勢力越來越大,成祖死後經仁、宣兩帝都無法鎮壓安撫。宣宗撤軍,封黎利為王,是為後黎朝。最後一次嚐試恢複在交趾的郡縣統治的努力又失敗了。

(8)越南阮氏與清朝之戰

後黎朝末年,南北分裂,北為後黎朝控製,南為阮氏控製。南方阮氏又爆發西山軍阮氏三兄弟起義。於是西山軍阮氏有成為越南第三種勢力,好像三國割據。後來西山阮氏北伐後黎朝,後黎朝向清朝求救,清派兩廣總督孫士毅率兵南下。先獲勝,後在歡慶春節時被西山軍偷襲,大敗逃入鎮南關。西山阮氏怕清兵再來,上表臣服。清朝也順勢下台階,封王安撫了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