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金日成開展黨內鬥爭的回顧1
(2007-07-10 08:51:28)
下一個
金日成開展黨內鬥爭的回顧
李中洛
2007年4月15日
4月15日是朝鮮已故領袖金日成95歲冥壽。1945—1969年期間,圍繞著確立、鞏固金日成的領袖地位、樹立金日成的主體思想為唯一指導思想,重建後的朝鮮共產黨經曆了數次黨內鬥爭。
朝鮮勞動黨的前身朝鮮共產黨誕生於1925年4月17日。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鎮壓,加上黨內派別鬥爭不斷,致使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無法繼續展開活動。1929年6月,朝鮮共產黨被共產國際解散。
朝鮮共產黨解散後,分散在日本、中國和蘇聯等地的朝鮮共產黨黨員,根據共產國際關於“一國一黨”的原則,大多朝共黨員以個人資格加入了僑居國的共產黨,在參加僑居國革命的同時,繼續從事反日複國活動。少數原朝共黨員仍然留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從事反日複國鬥爭。
二戰結束、朝鮮光複後,1945年9月8日,以朝共元老樸憲永為核心的朝鮮共產主義者重建了朝鮮共產黨,樸憲永被推選為黨中央責任書記。
1945年9月19日,具有中共黨籍(1931年起)、蘇聯軍籍(1942年起)的金日成從蘇聯回到朝鮮。12月,在駐北朝鮮的蘇聯軍事占領當局的指導和扶持下,金日成出任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責任書記。
1946年4—6月期間,朝鮮共產黨分立為兩個共產主義政黨——南方的朝鮮共產黨和北方的由北朝鮮分局更名的北朝鮮共產黨。當年8—11月期間,兩個共產黨再分別演變為北、南兩個勞動黨。朝鮮戰爭爆發前,在蘇聯的撮合下,1949年6月兩個勞動黨又合並為一個統一的朝鮮勞動黨。
從朝鮮共產黨演變為朝鮮勞動黨的過程,是金日成與樸憲永爭奪領袖地位進行較量的過程;同時,也穿插了金日成為首的抗聯派與黨內其它政治派別的較量。
在朝鮮戰爭期間和戰爭結束後,圍繞著追究戰爭初期朝鮮方麵失利的責任,樹立金日成的主體思想,鞏固金日成的領袖地位,確立金正日接班等問題,金日成與黨內以樸憲永為首的國內派、以金枓奉為首的延安派、以許嘉誼為首的蘇聯派等政治對手繼續進行較量,並且獲得了勝利。1960年代後期,金日成又清洗了抗聯派內部以樸金喆為首的甲山派和以金昌鳳為代表的軍內反對派,為樹立自己的主體思想,為金正日接班掃清了障礙。
朝鮮黨內的不同派別
由於朝鮮勞動黨是由許多不同派別的共產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政黨合並組建而成,因此在其建黨之初存在許多派別。
國內派:這一派以日本占領時期在朝鮮國內秘密堅持地下活動的原朝鮮共產黨員為主,首領是樸憲永。朝共解散後至1945年八一五朝鮮解放,他們留在朝鮮國內堅持地下革命工作。國內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樸憲永、李承燁、玄俊赫、吳琪燮、朱寧河、鄭達鉉、金鎔範等。
朝鮮解放後,國內派在朝鮮南方和北方進行建黨活動。1945年8月20日樸憲永率先在漢城(首爾)成立了朝鮮共產黨籌建委員會,樸憲永為委員長。同年9月8日又成立了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樸憲永被推舉為責任書記(總書記)。在此前後,國內派在北方的代表人物玄俊赫、金鎔範、張時雨等於1945年8月組建朝鮮共產黨平安南道委員會,玄俊赫為書記(9月玄俊赫在平壤被暗殺,張時雨繼任平安南道黨委會委員長)。國內派還在北方的鹹興、元山、清津、新義州、海州等地建立了黨的地方組織。
蘇聯派:這一派以在蘇聯出生和取得蘇聯國籍(蘇共黨籍、蘇聯軍籍)的朝鮮人為主,首領是許嘉誼(俄文名:亞曆山大.伊萬諾維奇.許嘉誼)。朝鮮解放後,他們陸續被蘇聯當局派往朝鮮工作。蘇聯派的代表人物有許嘉誼、樸昌玉、樸永彬、樸義琓、南日、金烈、方學世。其中包括:直接參加對日作戰回國的蘇軍軍官鄭律、崔宗學、崔興國、鄭學俊、崔表德;作為蘇聯諜報員在朝鮮國內迎接解放的金元吉、樸昌玉、李學龍、韓日武、俞成勳、金燦;作為蘇聯駐軍政治部民政部要員的吳基燦、李奉吉、趙基天、田東赫、林河、金元鳳、金世一、金成和、樸基鎬等人。
蘇聯派還包括:1945年11月後從莫斯科回到平壤的李春白、樸永彬、樸泰燮、許學哲、千律、千義琓、樸吉龍、樸椿、金丹、嚴成烈、韓成泉、樸泰俊、許嘉誼、樸義琓、南日、金宰旭、金承化、奇石福、金燦、金烈、方學世、李輝俊、金永洙、樸英、李東建、許彬、許益、金澤泳、金東哲、金學仁、鄭國祿、金哲友、千治億、俞道騰、金永三、樸昌植、高熙萬、李春百、樸德煥、安東哲、樸一、金基石一行,以及後來於1947、1948年期間回到平壤的李文日、南昌燮、樸炳律、金海瓊、金光、池容洙等。還有單獨被增派回平壤的人員。
截至至1949年1月1日,當時蘇聯籍朝鮮族人幹部約427人。這些人不僅被安排到黨政機構、軍事機關,而且也被安排到新聞、通信、廣播、出版等思想宣傳部門中。
延安派:這一派以抗戰時期參加過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八路軍、新四軍或後來的解放軍)、1945年至1950年回國的朝鮮人為主,首領是金枓奉(金白淵)。其代表人物包括:金抖奉、武亭、崔昌益、樸一禹、樸孝三、韓斌、徐輝、尹公欽、金昌滿、李相朝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關內敵後抗日根據地活動的朝鮮籍中共黨員和朝鮮革命者,於1942年8月在華北建立了朝鮮獨立同盟和朝鮮義勇軍,金枓奉任朝鮮獨立同盟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武亭任朝鮮義勇軍總司令。朝鮮義勇軍與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和華中並肩作戰。日本投降後,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1945年11月初,朝鮮義勇軍由司令武亭、副司令樸孝三、樸一禹(政委)率領到達沈陽,並準備進兵朝鮮。但是,當時占領朝鮮的蘇聯駐軍隻同意金抖奉、武亭、崔昌益等少數朝鮮獨立同盟領導成員和主要骨幹79人以個人名義從中國返回朝鮮。而他們率領的朝鮮義勇軍7000餘人卻未被獲準返國(經過一番周折,1946年3月,這些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朝鮮義勇軍部隊的三分之一共2000人,獲準由朝鮮義勇軍副司令樸一禹、樸孝三率領回到朝鮮。其餘未能回國的朝鮮義勇軍則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地方武裝,投身中國東北地區的國共內戰,後來發展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6、第164、第166師以及第38、第40、第47軍和炮兵縱隊、鐵道縱隊、工兵、後勤等部隊的一部分(第164、第166、第156師先後於1949—1950年間回到朝鮮,編入朝鮮人民軍序列)
回國後,1946年2月16日朝鮮獨立同盟改組為朝鮮新民黨,選舉金抖奉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崔昌益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副委員長。
抗聯派(或遊擊隊派、滿洲派):1932—1945年期間在蘇聯、滿洲(中國東北)邊境和朝鮮北部地區從事抗日遊擊戰爭的一批具有蘇軍軍籍、中共黨籍的原屬東北抗日聯軍(後為蘇軍第88旅)中的朝鮮人。其首領是金日成。抗聯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金日成、崔庸健、金策、安吉、金一、徐哲、樸成哲、吳振宇等,他們當時是蘇軍第88旅(即抗聯教導旅)的軍官。
朝鮮解放後,蘇聯當局出於在蘇軍占領區進行建黨、建政、建軍的需要,安排金日成率蘇軍88旅第一營(朝鮮營)部分官兵回國,從海參崴乘蘇聯軍艦於1945年9月19日回到朝鮮元山。當月21日,金日成被任命為蘇軍平壤衛戍副司令。
雖然勢力最為弱小,但因與蘇聯軍事當局熟悉、首先得到朝鮮蘇聯占領區軍事當局的支持而占有政治上的優勢。
從共產黨的分立到兩個勞動黨的成立
抗聯派和蘇聯派回國後,在蘇聯軍事當局的指導、參與和支持下,經國內派中央的同意,1945年10月10日—13日,在平壤舉行了朝鮮共產黨西北部五道(省)的負責人和積極分子會議,大會向漢城的朝鮮共產黨中央發送了“推選樸憲永同誌為領袖”的電文;通過了《關於加強政治路線及加強組織的決議》;對當時黨內外反樸憲永的活動、言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並指出其錯誤所在;表示“大會宣誓忠實地服從中央的領導
大會決議指出,鑒於北方的特殊性,為加強布爾什維克活動的靈活性和擴大布爾什維克運動,決定北部朝鮮各黨部聯合成立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於10月13日在平壤設立,金鎔範任責任書記,武亭、吳琪燮任第二書記。10月23日,漢城的朝鮮共產黨中央承認了北朝鮮分局的成立。
盡管北朝鮮分局名義上接受漢城朝鮮共產黨中央領導,實際上為蘇聯軍事占領當局及其代理人金日成所控製。
12月17日-18日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召開第三次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上,金日成提出把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改為北朝鮮共產黨的議題。但是,以吳琪燮為代表的國內派堅決反這項議題。
吳琪燮認為,“三八線”不是國界線,雖然“三八線”能將朝鮮分為南北兩部分,但是共產黨不能存在兩個。主持會議的國內派鄭達憲更是斷然否定了所謂把北朝鮮分局更改為北朝鮮共產黨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不需經過討論直接通過的要求,並認為這一要求是非法的。鑒於意見分歧大,因此,與會的蘇聯軍事當局代表決定將分局更名的提議暫時保留,沒有付諸表決。
但是,由於與會的蘇聯派支持抗聯派的提議,這次會議給國內派扣上“地方主義者”、“家族主義分子”的帽子。鄭達憲受到黨內嚴重政治警告處分,並將其調離鹹鏡南道黨委責任書記的崗位,改任平安北道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會議改選金日成為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執行委員會責任書記。
因為更改黨名稱的提議符合蘇聯軍事當局直接指導與控製蘇占區共產黨組織的意圖,因此,延至1946年6月,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最終改稱北朝鮮共產黨。北朝鮮黨組織的更名意味著從此時起,北朝鮮共產黨脫離朝鮮共產黨的領導,抗聯派在蘇聯軍事占領當局的支持下,已將統一的朝鮮共產黨,分立為“北朝鮮共產黨”和“朝鮮共產黨”。也意味著從此時起,樸憲永和金日成的上下級的關係,變成了平起平坐的對等關係。抗聯派的地位開始上升,國內派的地位開始下降。
1946年7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並為北朝鮮勞動黨。1946年8月28日—30日,在平壤召開北朝鮮勞動黨第一次代表大會。8月31日舉行的北朝鮮勞動黨一屆一中全會選舉延安派的金抖奉為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抗聯派的金日成、國內派的朱寧河為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容範當選為中央檢閱委員會委員長。在第一屆朝鮮勞動黨政治委員會(政治局)內,蘇聯派有3人,延安派有6人,國內派有2人,抗聯派(遊擊隊派)有2人,從這一比例可以看出當時各派的力量對比。
北朝鮮勞動黨的成立,意味著朝鮮半島共產黨人的領導中心已經從樸憲永為中心的朝鮮共產黨轉移到以金日成為中心的北朝鮮勞動黨。北朝鮮勞動黨的成立,還意味著,金日成為代表的朝鮮北方外來的共產黨人的實力大大增強,由於抗聯派、蘇聯派、延安派實現了暫時的聯合,國內派在北方隻能充當配角。致使樸憲永為首的朝鮮共產黨失去了對北朝鮮共產黨的指導權。
麵對當時蘇聯、美國分別占領朝鮮北方、南方的政治現狀,麵對蘇聯當局支持北朝鮮勞動黨的現狀,出於無奈的樸憲永在訪問平壤後於1946年11月23日,將南朝鮮的朝鮮共產黨、朝鮮人民黨(1945年11月12日成立)與南朝鮮新民黨(1946年7月14日成立)合並為南朝鮮勞動黨,許憲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樸憲永、李基錫(均係國內派)任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對北方國內派代表人物的批判
北朝鮮勞動黨成立前後,國內派在北方的代表人物吳琪燮多次受到抗聯派、蘇聯派在黨的會議上的批判,吳琪燮被攻擊為“民族主義分子”、“托洛茨基主義左傾分子”。1946年4月16日舉行的朝共北朝鮮分局執委會第六次擴大會議上,吳琪爕被蘇聯派扣上“反蘇分子”的帽子,受到降職處分,由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第二書記調任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宣傳部長。但是,吳琪燮並沒有因此而拋棄自己的政治信念,更沒有向金日成俯首稱臣。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宣傳陣地宣傳自己為有識有能之士,反擊抗聯派和蘇聯派對他的攻擊。麵對吳琪燮的宣傳攻勢,金日成與蘇聯軍事占領當局感到壓力倍增。
1946年6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並前夕,金日成為在黨內樹立自己的政治地位,顯示自己重用人才的胸懷,重新啟用吳琪爕,稱其為北朝鮮勞動黨創始人之一,將其選進北朝鮮勞動黨成立大會的主席團和中央委員會,並任命其為勞動部部長。但是在1946年9月舉行的北朝鮮勞動黨一屆二中全會上,吳琪燮和鄭達鉉卻再度遭到黨內蘇聯派樸昌玉、金烈等人的批判。稱“鄭達鉉、吳琪燮同誌打著支持中央的旗號,否定北朝鮮分局的領導。在蘇聯軍隊進駐的有利形勢下,獨立的北朝鮮為什麽不能領導南朝鮮呢?”這次全會對在朝鮮北方工作卻又支持在漢城的朝鮮共產黨中央的國內派都進行了批判。
接著,同年11月28日召開的北朝鮮勞動黨一屆三中全會的議題之一又是討論吳琪爕的左、右傾錯誤。在由延安派金枓奉主持的這次中央全會上,由國內派的朱寧河在大會上發言批判吳琪爕刊登在《勞動新聞》的文章,認為吳琪燮的文章將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組合論運用於社會主義,宣稱這絕對是故意煽動民心。
吳琪爕為自己辯解,聲稱他完全是遵照馬克思、列寧的理論寫的文章。聲稱如果某些人說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而是托洛茨基分子,如果他們非要汙蔑自己的話,將奉陪到底,進行還擊。當延安派的樸一禹緊急提議討論論文時,金日成連發言權也沒有申請就直接上台宣布沒有審查的必要,說吳琪爕是反黨分子,是自由主義者,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毒瘤分子。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這次中央全會宣布這項議題另外討論而告閉會。
對吳琪燮的批判一直延續到1948年3月27日至30日召開的北朝鮮勞動黨第二次代表大會。金日成在大會上強調要繼續有力地開展反宗派鬥爭,加強黨的統一和團結;大會選舉了由67人組成的黨中央委員會。在3月31日舉行的黨的二屆一中全會上金枓奉繼續當選為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金日成當選為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全會選出由7人組成的政治委員會委員;選出了檢閱委員會和各部門負責人。
雖然在這次黨代會上,吳琪燮和朱寧河都再度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但是,這次大會也成為他們政治生涯開始走向沒落的轉折點。
朝黨的二大後,作為樸憲永在朝鮮北方根基的以吳琪爕為核心的國內派基本陷於瓦解。國內派的李周淵、張時雨等人為避免惹禍上身,開始與吳琪燮保持距離,並對金日成大獻殷勤。
考慮到吳琪燮是國內派在北方的頭麵人物又是北朝鮮勞動黨的創始人之一,金日成在公開的場合,仍然經常稱吳琪燮為“有才識的共產主義戰鬥勇士”,並對其繼續加以任用。直至1956年4月,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還仍然安排選舉吳琪燮為中央委員,同年5月,又任命其為內閣糧政買賣相(糧食采購銷售部部長)。直至後來因為吳琪爕對遭到肅清的延安派持有同情態度,才被解除黨中央委員和糧政買賣相的職務。1958年4月吳琪燮被降為平安南道中和郡生產合作協會副委員長,其後,從政壇上消失。
朱寧河被批判為“以國內派領袖自居”,犯了“宗派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錯誤。1948年8月,他被驅逐出黨的核心領導層。9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朱寧河任內閣交通相,不久調任朝鮮駐蘇聯大使,後降為輕工業省屬下管理所的負責人。1953年8月,在對國內派原南勞黨集團李承燁等的公審記錄中,朱寧河被指控為樸憲永—李承燁集團推舉的政變政府的副首相人選,因而被撤銷中央委員並被開除出黨,自此他的政治生涯完全結束。
金日成領袖地位開始的確立
1948年4月,南朝鮮勞動黨在鬥爭中遭到全麵地削弱。為了躲避美國軍政府的追捕,南朝鮮勞動黨領導成員除了留下金三龍、李舟河兩名政治局委員員繼續在南朝鮮領導地下活動外,其它人大多轉往北朝鮮。當無法繼續在南朝鮮作為政黨存在下去的南朝鮮勞動黨中央領導成員樸憲永、李承燁等大多數人撤往北朝鮮的時候,朝鮮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權已經落入了蘇聯軍事占領當局全力支持的北朝鮮勞動黨領導者金日成手中。
雖然直到北朝鮮宣布建國前,樸憲永並未參與北朝鮮的政治,但是樸憲永並不甘心將自己的黨和領袖地位拱手相讓給金日成。因而,黨內一度形成了樸、金對峙的局麵。
1948年夏天,在北朝鮮勞動黨黨校畢業典禮上發生了南朝鮮勞動黨學員酒後呼喊“樸憲永萬歲!”的事件,北朝鮮勞動黨把這一事件與樸憲永搞宗派主義結合起來在黨內大肆宣揚,南北勞動黨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後來,經過蘇聯當局出麵撮合,寄人籬下的樸憲永隻好承認現實,答應充當第二把手的角色。同年8月初建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的南、北朝鮮勞動黨聯合中央委員會。
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為大總統,李凡奭為國務總理的大韓民國政府在朝鮮南方的建立。當年9月9日,朝鮮北方宣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金日成為內閣首相,樸憲永為副首相兼外務相、金策為副首相兼產業相,洪命熹為副首相兼無所任相。內閣其他組成人員:崔庸健為民族保衛相,樸一禹為內務相,崔昌益為財政相,鄭準澤為國家計劃委員會委員長,張時雨為商業相,朱寧河為交通相,樸文圭為農林相,李承燁為司法相,金元鳳為監察相,許成澤為勞動相,李炳南為保健相,許貞淑為文化宣傳相,白南雲為教育相,遞信相金正柱。
內閣成員中除了樸憲永充當二把手外,還有6個相(部長級人物)也屬於國內派南勞黨,他們分別是:樸文圭、李承燁、許成澤、李炳南、金元鳳、白南雲。內閣成員中還有2位原屬國內派關北集團的人物:朱寧河、張時雨。
1949年6月27日-30日,在南北朝鮮勞動黨中央聯合全體會議上金日成作了題為《關於南北朝鮮勞動黨合並成為朝鮮勞動黨》的報告和結論。北、南朝鮮勞動黨合並為朝鮮勞動黨。7月1日舉行合並後的朝鮮勞動黨二屆一中全會,全會選舉金日成為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選舉樸憲永、許嘉誼為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抖奉、樸一禹、金策、李承燁等當選為政治委員會(政治局)委員。至此,金日成開始集黨政大權於一身,不僅掌握了政府的實權,而且當上了名副其實的黨的領袖。樸憲永與金日成平起平坐的曆史宣告結束,金日成與樸憲永較量的第一個回合以金日成領袖地位的確立而告結束。
在全會上,抗聯派元老金策為金日成順利地當選為黨的一把手起了關鍵的作用。由於金策既是朝鮮共產黨的老黨員,又是中共東北黨組織和東北抗聯後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資曆和威望很高。因此,當他堅決支持金日成為黨領袖的時候,金日成的主要競爭對手金枓奉和樸憲永都難以進行有效的反對。
金日成與樸憲永的分歧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的原因既有國際上的因素:二戰後蘇、美兩大國之間的冷戰造成了朝鮮的分裂;也有國內的因素:南、北雙方都決心通過武力實現統一。李承晚不斷鼓吹要“收複失地”和“北進統一”,並聲稱在1950年實現南北統一;金日成也認為,實現統一隻有走武裝解放的道路。金日成與李承晚的差異僅僅在於,金日成能夠將其計劃付諸實施,並且能夠及早進行軍事準備。促使金日成決心通過武力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的相關因素還有:第一、受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鼓舞;第二、認為美國不會介入戰爭;第三、1949—1950年經濟計劃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第四、金日成與樸憲永之間互不信任各有打算。
南北勞動黨合並後,金日成與樸憲永之間形成了暫時的合作局麵,樸憲永對金日成是無可奈何的“臣服”。金日成希望借武力統一之機,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提高自己威信,鞏固領袖地位。
樸憲永想借武力統一之機發揮原南朝鮮勞動黨的相應作用,為南勞黨立功,恢複南勞黨的組織基礎,壯大南勞黨的隊伍。擺脫寄人籬下的困境。彼此都想通過完成統一大業進一步增強各自的力量,提高各自的地位。
因此,盡管金日成和樸憲永都認為必須通過武力解決國家的統一問題,但是具體的方案卻有著明顯的分歧。據說“進攻南朝鮮方案”中有金日成和樸憲永兩個方案。
金日成的方案是,要以軍事力量一舉占領韓國,然後在韓國建立人民委員會式的政權形式。他主張隻要客觀形勢成熟,就從軍事上征服韓國,在韓國施行朝鮮的人民政權形式。
樸憲永的方案則是,在占領“三八線”附近的軍事紛爭區的同時,與韓國當局共同商討政治和解道路,並點燃韓國自發性人民起義的燎原星火,這樣做不會引起外國的武裝幹涉。他主張先軍事占領“三八線”附近的軍事紛爭區,再與李承晚政府展開政治協商,並同時引發韓國的人民抗爭,內外配合取得勝利。
兩者分歧的實質在於如果實施金日成的方案,原來的北朝鮮勞動黨是實施的主體;如果戰爭取得勝利,歸功於以金日成為首的北勞黨。而實施樸憲永的方案,原來的南朝鮮勞動黨是實施主體;如果戰爭取得勝利,主要歸功於南勞黨。利害關係由此可見。
1949年9月—1950年3月,韓國境內的反政府遊擊隊活動日益頻繁。但是隨著金三龍、李舟河於1950年3月27日被韓國政府當局逮捕,他們領導的遊擊隊活動遭到了失敗。樸憲永寄希望於韓國爆發革命的願望也最終遭到破滅。結果是金日成的方案獲采納並付諸實施。
處分延安派軍事骨幹武亭
朝鮮戰爭爆發後,1950年6月28日朝鮮組成了以金日成為首的包括樸憲永、洪命熹、金策、崔庸健、樸一禹、鄭準澤等七人在內的朝鮮軍事委員會,金日成為委員長,國家一切權力集中於軍事委員會。隨後又頒布了戰時動員令,任命金日成為人民軍最高司令官。9月下旬,黨中央常委會決定為在人民軍中建立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由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兼任內閣民族保衛相。利用戰爭爆發後的特殊需要,金日成獨攬了朝鮮黨政軍大權。
由於朝鮮方麵準備充分,戰爭初期僅用兩個多月,朝鮮人民軍就從“三八線”以北打到韓國東南部的洛東江畔,“解放了”韓國90%的地方。直至1950年9月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成功,才使戰局出現了不利於朝鮮方麵的逆轉。一個月間,朝鮮軍隊就從韓國南部的洛東江邊撤退到朝鮮北部的鴨綠江畔。直至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才使戰局重新得以扭轉。為便於中朝兩軍統一作戰,經蘇聯出麵協調,12月上旬,成立了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簡稱中朝聯司),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副司令員為朝鮮方麵的金雄(後增加中國方麵的鄧華),副政委為朝鮮方麵的樸一禹。中朝聯司的成立,使朝鮮戰爭的指揮權從金日成個人手中轉至以彭德懷為首的中朝聯司。
朝鮮戰爭初期的失利,是因為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勞動黨領導層在統一祖國這個問題上急於求成,對形勢作了不完全正確的估計所致,戰略指導思想的錯誤往往導致全局性的失敗,這並非傑出的軍事指揮員所能左右的。由於戰爭的失利,金日成的領導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1950年12月21日-23日朝鮮勞動黨在北部邊境鴨綠江畔的江界舉行二屆三中全會。金日成發表了長篇講話,一方麵批評了軍事將領指揮不力,指責黨政軍幹部的無組織行為。另一方麵,考慮到因為誌願軍的參戰,未來的戰爭有可能重新伸展至韓國的土地上,屆時仍然需要原南勞黨的全力支持和幫助,因此在批評抗聯派、延安派、蘇聯派的同時,卻對樸憲永的親信——李承燁大加讚揚,稱其為“功績赫赫的組織者”。李承燁當時是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黨中央書記和人民監察委員,戰爭初期他還兼任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軍事委員會委員(政委)。其後,1951年1月31日,李承燁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這次全會後,樸憲永取代金日成的親信——抗聯派的金一兼任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1952年2月14日還以表彰樸憲永對政治組織工作的加強有特殊的貢獻為名授予其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這次全會被批評和受到指責的包括抗聯派的金一、崔光、林春秋、蘇聯派的金烈和延安派的金漢仲、武亭以及國內派的許成澤、樸光熙都名列其中。金日成在緊張狀態下對這些官員的批評顯得有些急躁。但最後,隻有延安派軍事骨幹武亭中將一人,不僅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並被永遠開除出黨。
武亭(1905—1953)是延安派的軍事骨幹,更是一位早在1925年就加入了中共,長期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並參加過紅軍長征知名度極高的朝鮮革命家、朝鮮獨立運動領袖人物。抗戰期間,曾任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科長、炮兵團團長。1942年起,擔任朝鮮義勇軍司令,也是朝鮮獨立同盟的領導者之一。回國前,曾缺席當選為朝共北方分局第二書記。回國後,一度出任北朝鮮五道行政局副委員長。1946年2月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取代北方五道行政局後,他將自己的位子讓給了金抖奉。北朝鮮勞動黨成立後,退出黨中央領導核心層,致力於軍事工作。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建軍時,任炮兵司令;9月被任命為朝鮮內閣民族保衛省副相,被授予中將軍銜。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任朝鮮人民軍第一方麵軍司令。
金日成斥責武亭犯有“軍閥主義”,指責其應對戰爭初期的失利承擔責任,結果武亭被撤銷黨中央委員等黨內外一切職務。武亭後因病赴中國長春治療,彭德懷為他安排了當地最好的醫院。病危之際他要求返國,經金日成同意,武亭回朝鮮。1953年,他在朝鮮一間軍隊醫院病逝。其後,朝鮮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喪禮。
批判蘇聯派首領許嘉誼
為追究朝鮮戰爭初期黨組織工作中存在的渙散和黨員人數急劇減少等問題,1951年11月朝鮮勞動黨舉行二屆四中全會。金日成批評許嘉誼有“關門主義”傾向導致無法擴充黨員,擴大黨組織活動。免去了許嘉誼的黨中央書記職務,調任其為內閣副首相。
許嘉誼(1908—1953)是具有蘇聯國籍和蘇共黨籍的朝鮮族人,生於俄國濱海邊疆區波謝特。曾在蘇聯中亞地區任地方黨委書記。1945年12月,被蘇聯當局派赴朝鮮工作。蘇軍占領當局一直將其視為黨的組織專家。1946年8月北朝鮮勞動黨成立後,許嘉誼在黨內的位置不斷提升:最初在黨中央委員會內排在第五位、在政治委員會和常委會內位居第四。1948年3月北朝鮮勞動黨二大時,他已經成為了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黨委員長金枓奉和副委員長金日成。不久,他被任命為檢閱(監察)委員會委員長。他創立了黨內核心權力機關之一的組織委員會,並負責其日常事務。緊接著,他取代了朱寧河成為黨中央的副委員長。1949年7月南、北勞動黨合並後,許嘉誼除了繼續擔任黨的副委員長之外,還躍升為排名第一的黨中央書記。許嘉誼與金日成共事期間,憑借自己與蘇聯的關係與實力,非常蔑視金日成。
1950年12月,在黨的二屆三中全會上金日成發表了措辭強硬的演說,認為經過戰爭的洗禮,忠誠的黨員和不忠誠的黨員已經顯現出來,他要求既要嚴懲不忠誠的黨員,同時又強調對於不忠誠黨員的處理要依法進行,要寬容基層黨員,切忌不問青紅皂白進行大規模清洗,並指示這件工作由許嘉誼領導的黨中央檢閱委員會負責實施。
但是,從金日成下達清洗指示開始到1951年11月黨的二屆四中全會召開的一年時間裏,許嘉誼對基層黨員進行了殘酷的清洗,60萬黨員中有45萬遭到了開除或者處分。
在1951年8月1日黨中央組織委員會會議上,圍繞重新建黨問題和如何處理“不忠誠”黨員問題,金日成與許嘉誼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這也是金日成與其它派係之間的首次正麵衝突。
金日成曾勸告許嘉誼不要使用那些殘酷的方法,但是許嘉誼拒絕這一勸告。
許嘉誼為了保持農民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平衡,拒絕吸收農民入黨。金日成認為“應該根據朝鮮的實際情況,建設一個大眾性的共產黨;許嘉誼不應該去尋找朝鮮根本就不存在的產業工人,而拒絕吸納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加入共產黨”。金日成強調“機械地照搬不符合朝鮮國情的外國模式是不正確的,是一種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行為”。
1951年11月黨的二屆四中全會全會,許嘉誼被免除黨中央書記職務,調其擔任朝鮮內閣副首相。金日成當時保證“這並不意味著對蘇聯籍朝鮮人清洗的開始”,許嘉誼擔任的許多重要位置都由金日成委派其它蘇聯籍朝鮮族人接替: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主編樸昌玉被任命為黨中央書記;樸永彬被指定為黨中央組織指導部部長。
1953年初,當金日成在內閣會議提及對農民糧食實行強製收購問題時,許嘉誼對此進行了批評,他認為為避免農民生活貧困應立即中止強製性收購政策。這正好成為金日成找到了清洗的契機,為清除許嘉誼,金日成指使金一將蘇聯派的二號人物樸昌玉爭取過來,指責許嘉誼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雇傭主義思想,將攻擊矛頭指向許嘉誼。
金日成對許嘉誼的評價是:雖然無所不知,但隻不過是一個連朝鮮話都說不好的“黨的博士”而已,他嘲笑那些認為許嘉誼熟知有關黨組織的所有事務的觀點。金日成還說“許嘉誼的處事方式就好像自己是從蘇聯歸來的所有朝鮮人的代言人,他犯了個人英雄主義錯誤”,同時金日成還認為“包括黨的事務在內的所有事務,許嘉誼都喜歡搞暗箱操作”。
金日成和許嘉誼的對立不是簡單的對立,而是源於許嘉誼對金日成領導地位的挑戰。金日成與許嘉誼的矛盾不是金日成的抗聯派和蘇聯派的集體對立。而是為了在朝鮮建立一個強大的共產黨,許嘉誼不惜違背金日成的意誌,施行他所認為的最為正確的政策,這是他與金日成對立的本質。
1953年4月,揭露李承燁“叛國集團”時,金日成宣稱許嘉誼支持、參與國內派搞未遂政變。金日成主持召開中央委員會緊急會議,對許嘉誼進行了審訊式的批判。會上,許嘉誼請求給予幾天時間做準備,然後再向黨交待自己的問題。但是他回家之後,持槍自殺。同年8月召開的黨的二屆六中全會在揭露李承燁“反黨叛國間諜案”的同時,公布了許嘉誼自殺的事件。並指責許嘉誼的行為很不光彩。
清洗“延安派”骨幹樸一禹
朝鮮戰爭停戰後,金日成批判了延安派另一位骨幹樸一禹。
樸一禹(1904—?)早年在中國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擔任過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薊縣縣長、中共淶涿縣縣委書記,後成為朝鮮義勇軍的政委兼副司令、朝鮮獨立同盟執行委員、朝鮮革命軍政幹校副校長。1945年4至6月作為晉察冀代表團成員出席在延安舉行的中共“七大”,並在大會上發言。
回國後,1946年8月起任北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政治局)委員、黨中央幹部部部長,北朝鮮人民委員會內務局局長。1948年3月,朝黨二大被選為北朝鮮黨中央常委會委員。同年9月北朝鮮建國後,出任內閣內務相、被授予大將軍銜。1949年6月南北勞動黨合並後,當選為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1950年12月就任中朝聯合司令部副政委(司令員兼政委是中國的彭德懷),相當於人民軍的總政委,爬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是,麵對朝鮮政局變換,金日成逐漸大權在握的情況,樸一禹卻不知收斂,自封為從中國回國的朝鮮革命者的代表,拉幫結派,隱隱有與金日成分庭抗禮之勢。1953年2月,樸一禹的中朝軍隊聯合司令部副政委一職被崔庸健取代;3月,樸一禹又丟掉了內閣內務相這個頗有實力的職位,被調任為遞信相(郵政部長)。1953年8月在清洗樸憲永集團後重組的朝黨中央常委會成員中樸一禹落選。
1955年4月舉行的朝鮮勞動黨二屆十六中全會上,樸一禹作為“反黨宗派分子”被撤銷黨內外職務,並被開除出黨。全會補選崔庸健為黨中央常委會委員。12月舉行的黨的二屆十七中全會增選崔庸健為黨中央副委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