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碧血長空──朝鮮空戰探析完整版 (七之一)by Light

(2007-07-10 08:12:27) 下一個
前言
二. 官方數字及其問題
三. 單次戰果損失紀錄
四. 雙邊空軍態勢
五. 飛機性能比較
六. 米格機VS佩刀機戰果與損失
七. 聯軍飛機戰損數字剖析
八. 戰果膨脹淺釋
九. 交換比估算
十. 影響空戰的實際因素
十一. 結語

一. 前言

半世紀前結束的朝鮮戰爭留下來的除了對峙五十年的朝鮮半島外,還有一堆模糊渾沌的曆史。這是東西兩大集團對抗的第一次地區性小型熱戰,卻是此後40年全球冷戰的開端,也因意識型態的對抗,讓其中許多原本可以明確了解的事件蒙上一層人為的迷霧,數十年來一直未能揭開。

例如,朝鮮戰爭後,有關蘇聯飛行員參戰的傳言,斷斷續續地由聯軍飛行員口中傳出,但是官方一直沒有證實。事實上,聯軍方麵有飛行員目擊報告,有無線電監聽情報,早就清楚內幕,美國杜魯門總統在1954年一份備忘錄中就曾說:“我們在朝鮮狠狠地教訓了蘇聯空軍一頓。”但是為了政治上的考量,避免導致衝突擴大,美國政府對此事秘而不宣。

不過,聯軍空軍在朝鮮戰場上與蘇製米格-15交戰之事是無法掩蓋的,隻好設法誤導公眾,隱瞞蘇聯飛行員的身份,把蘇聯飛行員都當成中朝飛行員。如朝戰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範登堡(Hoyt S. Vandenberg)將軍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在記者會上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故意捧高中國的空軍實力,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作家約瑟夫.格登(Joseph C. Goulden)稱,當年他為撰寫《朝鮮戰爭:未透露的內幕》一書而訪問美軍飛行員時,就已經很清楚有蘇聯飛行員參戰之事,他對範登堡將軍此舉的評論是:“比較委婉地來說,範登堡將軍極大程度地修飾了真相,他手下的飛行員都很清楚。”(注1)這是比較客氣的評語,可以想見,如果要開門見山的話,根本就是指他公然撒謊。

蘇聯方麵也一直保持沈默,除了承認供應米格-15給中朝兩國外,並不承認有蘇聯飛行員參戰。而蘇聯既然不提,中朝自然也對蘇聯空軍參戰一事保持沈默。此事變成一個公開的秘密,盡管雙方飛行員在空中進行了殊死搏鬥,但雙方官方仍不揭破這層薄薄的偽裝。

1990年代蘇聯解體,解密檔案釋出的結果,讓這段曆史開始獲得承認,參戰過的蘇聯空軍飛行員也開始挺身幕前,大談當年的作戰經曆。大眾才開始了解,蘇聯空軍不僅提供中朝兩國飛機和訓練,而且實質上擔負了大部分的戰鬥任務。王海將軍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也承認:“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後來的大機群作戰,特別是與F-86大機群作戰,仍由蘇聯空軍唱主角,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協同其完成作戰任務。因誌願軍空軍尚未經過夜航訓練,還不具備夜間作戰的條件,夜間作戰的任務也由蘇聯空軍承擔。”(注2)

不過,蘇聯解密檔案雖然對當年蘇聯空軍介入朝鮮戰爭的程度提供了相當程度的解答,但仍然還有許多謎團待解,現代戰爭中最為爭議不休的話題──雙邊的空戰戰果和損失就是其中之一。

基本上來說,由於個人、單位、主官、以及整體政治宣傳需求的影響,幾乎所有國家的空軍在處理空戰戰果和自己損失的時候都會有所取舍,這是無可避免的。我們不必特別指責某些對象,因為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態度是人人有份的。另一方麵,飛行員在空中生死搏鬥之際,由於個人對環境觀察反應的不同,往往會有完全不同的印象。有時即使他們誠實無欺,他們所認知的事件過程還是有可能跟事實經過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他們相信感官所告訴他們的,但這些感官並不見得可以信賴。

由於有這麽多因素牽涉在內,實際的戰果與損失到底是多少,對軍史研究來說一直是個相當困難的領域。即使能夠搜集到所有的原始檔案資料,也不見得是準確的;即使對相關人員訪談,也不敢保證陳年的記憶是不是準確,會不會因個人的立場、名聲等等而有偏差。許多研究人員經年積月的努力,往往還是停留於就有限資料行合理推論的地步。

本文自然也受上述因素限製,目的不在於對整個朝鮮戰爭中空戰戰果及損失做詳細分析,而是嚐試以現有資料的對照來對當時空戰主力的米格機和佩刀機之戰果損失作一概略分析,希望得以對此話題略窺一二。文中的觀點和資料,自然也不敢稱為絕對正確,隻能說是已經盡力汲取各種公開的資料加以整合分析。

筆者之所以用米格機和佩刀機相比對,主要原因有三:一、兩者是當時美蘇雙方第一線空優戰機,性能類似。二、兩者主要任務為製空作戰,爭取製空權(雖然佩刀機在戰爭最後幾個月也當成戰鬥轟炸機使用)。三、兩者都創下雙方空戰戰果中的絕大部分,也占空戰被擊落損失的大部分。以這兩種飛機的紀錄來進行分析,可以讓當時的空中態勢更清楚,從而消解一些曆史迷霧。


二. 官方數字及其問題

有關朝鮮戰爭空戰數字方麵,聯軍官方數字是總共損失3,000餘架各型飛機(注3)。聯軍總共摧毀1,000餘架蘇中朝飛機,包括在空戰中擊落932架飛機(注4),其中有804架米格-15是由F-86擊落的(注5)。

蘇聯官方數字則是損失335架飛機,其中戰鬥損失319架,幾乎都是米格-15(注6)。蘇聯宣稱擊落了1309架聯軍飛機,其中由防空炮火擊落212架,空戰擊落了1097架,空戰擊落數中包括650架F-86佩刀機(注7)。另一個來源提供的?字是空戰中擊落了642架F86、178架F84、121架F80、13架F94、2架F4U-5、28架殞石型Mk8、2架A-1、69架B-29、30架F-51、8架B-26、2架B-45及其它機型數架(注8)。

中國官方數字則稱損失399架飛機,空戰被擊落損失231架,其中有224架米格-15,4架杜-2轟炸機,及3架拉-11殲擊機,另有168架各型飛機因其他原因損失(注9)。在空戰中擊落330架聯軍飛機:F-86噴氣式戰鬥機211架, F-80、F-84噴氣式戰鬥轟炸機72架, F-94、FMK-5、FMK-8、FMK-24、F-51、B-26、B-29等47架; 擊傷F-86、F-84等95架。防空炮火擊落數不詳(注10)。

朝鮮官方數字稱擊落5,729架、擊傷6,484架、地麵俘獲11架,但損失數字不詳。目前可以推知的是,從開戰到蘇聯空軍參戰時為止,朝鮮人民空軍前後約有240架飛機,大部分都損耗了。後來蘇援的米格-15方麵,據1953年9月21日從朝鮮駕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投奔韓國的盧今錫(No Kum-Sok)中尉稱,後麵兩年大約損失100架左右,他所屬的師有70架米格-15,損失了30架。

由於前節所述種種外在限製因素,官方數字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近年的研究,多半從掌握如飛機紀錄卡、維修紀錄、原屬單位報告等原始資料著手,加上對現存飛行員的訪談,再進行多方資料的比對,並不完全依賴官方數字或報告。

在原始資料方麵,以美國的開放度最高。朝鮮戰爭時期的資料幾乎都已經解密,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由資訊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FOIA)的規定向國家檔案機構如國家檔案處、國會圖書館、各軍種曆史研究中心等單位申請查閱複製解密資料。由於工本費不低,要搜集這些資料並不便宜,不過對原始資料的研究還是可以入手的。許多空戰研究者都購買了對象單位各種紀錄的微縮膠片,從飛機紀錄卡開始,一架架飛機、一個個單位地慢慢爬梳。近年來有不少新書出爐,翔實度相當高,就是這些努力的結果。

為了提供一般民眾較容易取得朝鮮戰爭空戰資訊,美國國防部戰俘暨失蹤人員辦公室(DPMO)在網上設立了一個《朝鮮戰爭飛機損失資料庫》(KORean War Aircraft Loss Database,簡稱KORWALD,注11)。這裏麵把聯軍在朝鮮戰爭中損失的飛機分門別類,按照各種不同順序排序,目前共列有2,879條。這是根據軍方檔案研究單位的正式報告而來,也持續更新,開放讓大眾自由查詢。

當然,目前這個資料庫裏的資料還不是百分之百完全正確。研究人員發現,裏麵許多條都隻是飛機損傷或人員負傷,飛機並未墜毀喪失;這些損傷的飛機絕大多數都被修複,有的一直到戰後仍在使用,有的在日後行動中才真正損失。另外,有部分確定損失的飛機並不在此資料庫內,而是分散在其他文件中;有些列在上麵的飛機的損失紀錄也語焉不詳、或者編號、內容有誤。盡管有這些缺失,這個資料庫仍然提供了許多寶貴資料,讓研究者有個開始的奠腳石。

考慮這個資料庫包括了許多國家的許多單位,它們彼此間互不統屬,要保持記錄一致性與完整性的困難度可想而知,當年統計數字不免出現錯漏。近年來研究人員努力整理原始資料,找出KORWALD裏一些有出入之處。例如,美國研究者Stephen L. Sewell從不同來源收集的資料,他目前手上共有3,048架聯軍飛機損失紀錄(注12)。

研究者發現,資料數字上的錯漏主要出自於原始記錄的龐雜混亂,以及經手人員的漫不經心;考慮到當年聯軍空軍是由多支不同國家、軍種及兵種的單位組成(包括美遠東航空軍、戰略航空軍、海軍航空隊、陸戰隊航空隊、大英國協各國、其他聯軍國家等等),又分布在日本、朝鮮各處數十個機場,以及前後十多艘航空母艦上,錯漏在所難免。還好的是,總數差異並不是太大,問題較多的地方是損失原因的歸類。空戰損失的飛機,有部分被歸類入其他原因如故障、任務損失(注13)、或不詳原因中。

在俄國方麵,由於蘇聯解體後解密檔案的釋出,以及老飛行員們的回憶,其空軍在朝鮮戰爭參戰的秘密也公開了,研究人員也開始對其戰果損失進行研究。不過,其資料的公開度和完整度和美國仍然有一段差距。在其研究人員中,似乎也仍存有愛國心作祟的觀念,比較無法接受與美國資料比對的結果。目前的作品多屬於公開當年蘇聯空軍作戰狀況的蘇聯觀點,往往根據俄國自己的蘇聯檔案資料,對與其有出入的聯軍數字大加撻伐。

中國方麵,則幾乎所有資料還是機密,除少數圈內人外幾乎無法接觸;雖然開始承認蘇聯空軍參戰的事實,但在空戰研究上並沒有太多進展。前幾年在德州A&M大學任教的張曉明(Xiaoming Zhang)教授對中方檔案的接觸也僅限於宏觀方麵,無法詳細研究。例如,他根據所接觸解放軍空軍內部資料提出的中方除被擊落的231架飛機外,另有168架飛機因其他原因損失,相信後麵這個168架的數字是大眾未曾聽聞過的。嚴格來說,資料的透明度實在還有待努力。

朝鮮方麵更不用說,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沒有開放資料的可能。

從各方官方數字來說,空戰擊落數上有相當的差異。聯軍稱空戰中擊落932架中蘇朝飛機,蘇中官方承認的飛機作戰損失數合計550架(319+231,蘇聯的319架並不全都是在空戰中被擊落,中國的231架則是空戰被擊落數),即使加上朝鮮損失約200架,仍有一段差距。另一方麵,中蘇官方數字稱空戰擊落聯軍飛機數達1,427架(蘇聯1,097架,中國330架),但聯軍方麵稱在空戰被擊落飛機數僅152架(注14)。美國研究者Joe Brennan詳細研究美軍大部分檔案,綜合各方麵資料,認為聯軍飛機空戰損失在175架左右應是目前為止比較可靠的推斷(注15)。不過不論是152架還是175架,與中蘇方聲稱戰果仍有極大差距。


三. 單次戰果損失紀錄

從上述各方官方戰果的粗略比較,已經可以發現有相當大的差異,如果仔細比對單次戰鬥的戰果與損失,其出入更大。在此僅就少數較為知名的戰果損失紀錄列出,雖然隻是冰山一角,當可以知道空戰戰果如果不經過對雙方資料比對查證,想要確認是十分困難的。在下麵數例中,中蘇方的損失紀錄並不完全,美方損失記錄則來自KORWALD。

例一、1951年11月9日

中國紀錄

3師9團1大隊(王海大隊)合力擊落一架FMK-8。

蘇聯紀錄

303攔截機師第18近衛攔截機團擊落1架F-80C。

聯軍紀錄

第4戰鬥機聯隊第334中隊Whisner少校擊落1架米格-15。

AT-6 空中觀測機,第6147空中管製大隊第6148中隊,編號42-44450
從K-6機場起飛兩分鍾後引擎故障墜毀,飛行員Silas E. Davis 中尉及觀測員 George F. Lehr 中尉受傷。

B-29A 重轟炸機,第98轟炸大隊第343中隊,編號42-93974
夜間傳單散布任務,在中州附近被高射炮火擊落,在白翎島(注16)附近墜毀,機員全部獲救,四人負傷。

F-86 戰鬥機,第4戰鬥機聯隊第336中隊,編號48-259
引擎故障,飛行員Freeland跳傘獲救。

F-51D 戰鬥轟炸機,第18戰鬥轟炸大隊第39中隊,編號44-73180
被地麵炮火擊落,冷卻液泄失,飛行員 J. Brown 在友軍地域上空跳傘獲救。

F-51D 戰鬥轟炸機,第18戰鬥轟炸大隊第39中隊,編號44-73861
引擎故障、機油漏失,可能是因為飛行過低投彈為爆炸彈片所傷,飛行員Frederick J. Waid 上尉負傷,在東海岸外跳傘獲救。

F-80C 戰鬥轟炸機,第8戰鬥轟炸大隊第36中隊,編號49-491
被地麵炮火擊落,翻轉墜入 Kangdong 山間,飛行員Thomas E. Hadley, II 少尉喪生。

中國資料:

到達戰區後,發現在機群前方約50公裏處有架FMK-8飛機。大隊長王海即率領焦景文、周鳳性、劉德林4機向敵機撲去。敵人掉頭南逃,一大隊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大速度勇猛追擊近百餘公裏,至鎮南浦上空追上敵機,立即投入攻擊。王海首先攻擊開炮,退出攻擊後指揮後麵的3機繼續攻擊,終將敵機擊落。4人全部開炮,個個擊中敵機。這是空3師第9團王海大隊擊落的第一架敵機(注17)。

分析:

此處中國紀錄所謂的FMK-8,應是指英製格拉斯特隕石式F.8(Gloster Meteor F.8)噴氣式戰鬥機,在朝鮮戰場上使用的隻有澳大利亞空軍第77戰鬥機中隊,從1951年7月起由原來使用的F51換裝此型,主要擔任對地攻擊任務,當天沒有任何損失。

事實上,這次交戰應該是中國飛行員誤認機型。當天美國第91戰略偵查中隊一架RB-45C龍卷風式噴氣式偵察機報告曾被一群米格-15圍攻,但飛機僅受輕傷,安然返回基地。RB-45C雖有4個噴氣式引擎,但其引擎是兩個一組裝在同一引擎殼中,遠遠看來外觀和雙引擎的隕石式戰鬥機有些類似,隻是尺寸較大。

由於王海大隊個個都是沒有戰鬥經驗的新手,把機員四人、中型機體的RB-45C偵察機誤認為單座小型的隕石式並非不可能。然後,由於沒有老手帶領,以多架圍攻還讓其安然逃脫,卻誤報擊落,也不會太讓人訝異。這種誤認機型的情形並不少見,例如,在空戰中蘇聯飛行員就曾多次將美國F-80C戰鬥機誤為F-94B戰鬥機,讓研究者怎麽樣都比對不出來。另一個例子是1952年9月20日,駐上海的空2師6團米格-15飛行員何中道、李永年報稱在長江口擊落美軍B-29轟炸機一架,美方記錄卻是駐琉球的海軍第28巡邏中隊有1架PB4Y-2S私掠者型巡邏機(由B24N轟炸機改裝,機體比B29小許多,機頭形狀也明顯不同)在中國外海被2架米格-15攻擊,該機安全返回基地。另一方麵,如果這個例子可以驗證新手的戰力的話,那麽九天以後同一批飛行員對F84的五比零戰果就值得商榷了。

例二、1951年11月18日

中國紀錄

3師9團在安州、清江川大橋空域擊落6架F-84。

蘇聯紀錄

303攔截機師第18近衛攔截機團在平壤空域擊落3架F-84。
324攔截機師第176近衛攔截機團在安州空域擊落1架F-84。

聯軍紀錄

第136 戰鬥轟炸機大隊第111中隊2架F-84E合力擊落1架米格-15。
美海軍第102大隊第781戰鬥機中隊2架F9F-2戰鬥機擊落2架米格-15。
第4戰鬥機聯隊第336中隊擊毀地麵4架米格-15。

AD-2 螺旋槳攻擊機,第33陸戰航空大隊第121中隊,編號122344
從K-3機場起飛不久後引擎起火,墜毀於距K-3機場30英裏處,飛行員Alfred N. Gordon 中校低空跳傘喪生。

B-29A 重轟炸機,第98轟炸聯隊第344中隊,編號44-86247
從日本橫田機場起飛時墜毀,機員組無傷亡。

F-84E 戰鬥轟炸機,第136戰鬥轟炸聯隊,編號51-542
被米格機擊落,墜落於椒島(注18)附近。

F4U-4 單引擎螺旋槳戰鬥轟炸機,老好人李查號航艦第783中隊,編號96851。
被防空炮火擊落,飛行員John Keane中尉重傷,在元山以南跳傘,由直升機救回。

分析:

此日聯軍紀錄空戰中損失一架F84,當天中蘇空軍混合編隊出動,攔截了3批準備攻擊新安州清川江大橋的戰鬥轟炸機,迫使它們拋掉炸彈逃逸。此架紀錄尚無法確定是由中方或蘇方擊落。

中方記錄的6架戰果中有5架是王海大隊的戰績。但是如果考慮到這些飛行員毫無經驗、飛行時數不足,以及一個多星期前多機圍攻一機卻不成功的結果,很難相信會突然一舉建功,創下勝過同時在場蘇聯飛行員的戰績。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歐立斯康尼號(USS Oriskany)第781戰鬥機中隊的3架F9F在日本海上空攔截了一批飛近第77特遣艦隊的米格-15,這批飛機機身上沒有任何標誌,但從雷達追蹤發現其由海參崴附近起飛,應是屬於蘇聯第83航空軍的飛機。F9F與它們交戰的結果是2架米格-15被擊落,1架受傷,F9F也有1架受傷。由於這些米格-15完全沒有標誌,加上從無線電監聽中發現它們在接近前得到蘇方地麵管製人員開火的授權,讓美方大為緊張,以為這是蘇方設計要誘發美蘇公開衝突的陷阱。

當時幾乎所有的米格-15都布署在中國境內,但是在1951年11月7日,朝鮮人民空軍第1師第2團被派遣前進到朝鮮境內義州的機場。在11月18日這天,盧今錫中尉在機場目睹2架F-86掃射在跑道頭警戒的12架米格-15。雖然美方記錄稱擊毀4架,另傷多架,但盧今錫回憶實際上僅擊毀1架、擊傷2架,1名朝鮮飛行員陣亡。由於B29轟炸機持續的轟炸,第2團在12月15日放棄機場撤回到中國安東(今丹東)(注19)。

(待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