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作於1956年夏。作詞:喬羽、作曲:劉熾、原唱:郭蘭英;喬羽寫作時,給這首歌定名為《一條大河》,發表時被編輯改成《我的祖國》。
劉熾,(1921年3月10日-1998年10月23日),陝西西安人,中國作曲家。電影《上甘嶺》主題歌《我的祖國》的作曲者。他創作的歌曲還有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些歌曲已成為中國經典歌曲。劉熾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 來自“http://zh.wikipe” 歌曲簡介
影片《上甘嶺》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激烈的一次戰役,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這首主題歌唱出誌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三段歌是三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
後半部是副歌,混聲合唱與前麵形成鮮明對比,仿佛山洪噴湧而一瀉千裏,盡情地抒發戰士們的激情。
歌曲采用宮調式(F),4/4拍,單二部曲式。歌曲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由四個樂句組成,以女高音獨唱形式出現。旋律寬廣舒展,優美婉轉,具有典型的抒情歌曲特點。從第一樂句開始,在第二、三拍間八度跳進後,隨之出現了這一部分的最高音1,這一大幅度的旋律進行使歌者的感情得到了盡情抒發,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後三個樂句的旋律運動,始終是波浪型,特別是在第四個樂句中的旋律,先是下行小七度,進而是連續向上到高八度,旋律大起大伏,熱情奔放,仿佛看到了江河帆影,田野稻穀飄香的旖旎風光。
第二部分用混唱合唱的形式。它是以富有動感的四度音調(SOL-DO)和寬廣的節奏開始的,旋律宏偉壯麗,氣勢磅礴,與第一部分既有情緒上的對比,也有音調上的聯係,非常激情地唱出了“這是美麗的祖國”這一主題,全曲在激昂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此曲結構圖式:A(第一至第十小節)。B(第十一至十八小節)。
上甘嶺連著姐妹情 消息來源:1997年4月30日《今晚報》武寶生/文
在霓虹燈閃爍的上海南京路旁七重天賓館17層的房間裏,一對年逾花甲的老姐妹幸福地相聚,久久地擁抱。她們雖然都好久沒有來過上海,但是無心觀賞夜上海的美景,卻四目含淚,回憶著過去。當年上甘嶺那一幕幕難忘的場景,又浮現在眼前。
這一對老姐妹,個兒稍高一點的叫劉玉茹,她就是電影《上甘嶺》中引吭高歌《我的祖國》的衛生員王蘭的扮演者;稍矮做胖的是本市和平區誌願者服務標兵、電影《上甘嶺》中王蘭的原型之一吳炯。她們是應上海東方電視台之邀,分別從長春、天津來到上海,參加製作電視節目《共度好時光》的。
這對由上甘嶺之情緊緊相連的老姐妹,緊緊擁抱,熱淚縱橫。
關炯,貌不驚人,一副慈祥可親的麵容。人們是由她退休後餘熱發光、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義務為民治病的感人事跡才知道她的過去的。1950年,吳炯在四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時才17歲。翌年,她參加誌願軍赴朝,被分配在黃繼光所在部隊當衛生員。那時的吳炯,俏麗而靦腆,和男戰士說句話都會臉紅。然而,戰爭畢竟鍛煉人,她那姑娘家的羞怯很快被戰火硝煙磨練得蕩然無存了。她像男戰士一樣架橋、修公路、搶救倉庫、為傷員包紮傷口、治病。赴朝不久便榮立了三等功。
上甘嶺戰役打響了,吳炯冒著風雪和槍林彈雨,穿梭於陣地之間奮力搶救傷員、運送彈藥食品。有一天,天下著鵝毛大雪,積雪足有一尺多厚,戰士們在雪中執行任務。吳炯在巡回醫療中發現三名戰士凍僵在雪地裏,她立即脫下自己的棉大衣進行搶救。幾個小時過去了,戰士們蘇醒了,吳炯卻失去了知覺…… 另一次巡回醫療途中,敵機炸毀了四間民房,吳炯冒著敵機的掃射,衝進火海,救出兩名朝鮮群眾和他們的孩子。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吳炯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受嘉獎和通報表彰十多次。
1953年,她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五一”歸國代表團,作為唯~的一位女英雄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