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鬆 子 部 落

《 漁 歌 子 》 : 江上行船險處多, 青山兩岸對相過。 漁父唱,有歡歌, 浪打風吹雨一蓑。 一 古 鬆 子
個人資料
正文

莎士比亞最簡陋的劇作

(2007-08-07 12:50:44) 下一個



莎士比亞最簡陋的劇作


古鬆子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三十七部劇作中有許多傑作,特別是他創作高峰時期的劇作是無與倫比的,就像他的“四大悲劇”、他的喜劇、後期的傳奇劇和他的英國曆史劇,後人無法超越,他的大多數劇作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來說,就思想的豐富性,描寫的細致性和深刻性來說,都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但是莎士比亞的三十七部劇作並非都是傑作,特別是他早期的那些劇作,很不成熟,因此人們懷疑劇作人的問題等,並為此爭論了兩百多年。那麽哪一部莎士比亞的劇作是他三十七部劇作中最簡陋的劇作呢?我相信他的早期的劇作《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就是莎士比亞的三十七部劇作中最不成熟、最不合格、最簡陋的劇作。說它最不成熟、最不合格、最簡陋,是因為他的這部劇作缺乏結構,像一堆垃圾。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劇據信寫於一五九八年以前。第一開本刊於一五九四年,因此劇作應是在此前的一段時期。經過曆代莎學學者研究認定,此劇作大概作於一五九三年。至於此劇作是否是莎士比亞的劇作,曆來都有爭論。十七、十八世紀懷疑的批評家和編者最多。最早是一位劇作家,他在一六八七年改編此劇時就聲稱;“此劇非莎士比亞的所作。據熟悉舞台情形的一位老手相告,某一劇作者送去請求上演,莎士比亞隻就幾個主要角色略加潤色一二。”十八世紀時有一編者說: “所有編者與批評家都認為此劇為後人附會為莎士比亞的所作。我看不出對此有獨特的異議;因為其文筆與莎士比亞的其他劇作完全不同,例如劇中有遵守正規詩律以及驕飾詞句的企圖,不是不優美,而是難討人喜歡。場麵的野蠻以及大規模的胡殺亂戮,任何觀眾都不能忍受。我看不出任何理由相信此劇任何部分出於莎士比亞手筆。”另外的人以為莎士比亞可能寫過幾行,也可能對原作進行了修訂工作。十九世紀爭論更多,很多人否定為莎士比亞劇作,也有人認為劇中很小的部分出於莎士比亞手筆。然而大批人主張此劇為莎士比亞的所作,認為此劇是莎士比亞的最早期的最簡陋的作品。二十世紀時,一九0四年由於出現了第一版四開本,經過審慎考訂校勘後,此一問題引起更大的爭論。看起來爭論在二十一世紀仍會繼續下去,如同莎士比亞的三十七部劇作是否出於莎士比亞手筆,還是另有其人。

        簡而言之,人們無法找到確鑿證據而否定此劇作為莎士比亞劇作,不要因其內容比較粗糙,文筆比較幼稚而否定此劇作為莎士比亞劇作。《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亞最早的悲劇,莎士比亞劇作這時初露鋒芒,可能模仿前人,而此劇應該是他當時劇作水平的真實體現。我們不要因為是莎士比亞劇作,就覺得莎士比亞所有的劇作都應該是傑作,須知每個作家都會從幼稚走向成熟,莎士比亞也不例外。

        莎士比亞的劇作都是有故事來源的。他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也是從一本故事小冊子得來的,這本小冊子自一五九四年起一版再版,就其散文故事內容而言,它為莎士比亞以前的作品無疑,其故事內容即是莎士比亞這部《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劇作資料的來源。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這部劇的故事比較複雜,舞台效果如何不知道,據說“高潮迭起”,可有人說它:“缺乏動作的單一性,內容粗野”,可把它歸為“流血的悲劇”或“複仇的悲劇”。我讀這部劇本是好幾年前,沒有留下好印象,還沒有看過此劇的演出,但據說此劇演出:“與其說是一出戲,倒不如說更像一場化裝遊行。”有人說此劇:“緊張刺激,但不深刻。”據說改編本比莎士比亞的原劇更粗野,殺戮孩子和吃孩子死屍及火燒活人都在舞台上演出來。”英國廣播公司曾把莎士比亞的三十七部劇作全部排出上演,據說一年兩部,如能看到,對了解《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這部最簡陋的劇作的現代人的詮釋,相信會有助益的。

有興趣閱讀莎士比亞此劇作全文的,
漢語譯版,請擊點此: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英文原文,請擊點此
Titus Antronicus

我的其它莎學小品:
哪部劇是莎士比亞劇作中最長的一部?
霍華德·斯坦頓、 國際象棋與莎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