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7)
這首著名且好聽的四川民歌很久以前就聽過,實際上它是四川宜賓一帶的山歌,也稱為晨歌。全曲隻有四句,還是中國傳統的五聲羽調式,旋律也是中國傳統的起、承、轉、合四句體樂段。
民歌一開始音就很高,也是全曲的最高音,一連四個十六分音苻連接,特別高昂、緊密,體現了歌詞的內容:高高山上,顯出高遠的意境。第二句承著前句,但漸呈下降的旋律,與首句對應,反差很大。三句轉入低音,為首句的變化重複,接著有一個十度大跳,把情緒提起來,然後又逐漸向下。最後合句,先有一小節襯腔(喲、喂、呃)然後再現第二句的旋律,節奏放寬,結束全曲。 這首民歌的歌詞也是非常生動、形象且惟妙惟肖意味深長的,它是中國傳統民歌的優秀作品之一,也是我喜愛的民歌的之一。我曾有一盒歌唱家李雙江演唱歌曲磁帶,其中就有這首民歌,他對這首民歌的詮釋非常好,很值得一聽。
在聽了很多中國傳統民歌後,常常想要把傳統民歌的因素溶入自己的創作中。其實真正的作曲家應該從民歌中汲取養料,民歌的色彩、特點以及它的獨特的風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作曲家應該將民歌納入自己的某一種曲式裏麵,以和聲及作曲技巧去處理它。
從這首民歌來看,它的節奏是舒展而自由的,音調悠長飄逸,它的節奏、曲調可以隨意延長,變化,而且為了抒發感情,加入了所謂呼喚性的襯腔、襯句,使歌聲傳的更遠。現在就哼唱起這首優秀的傳統中國民歌《槐花幾時開》,應該自由、隨意地唱,有延長和變化,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你會領略到中國民歌的旋律是多麽的優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