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丁。舒華茲 (Martin Schwartz)

(2009-04-11 16:04:01) 下一個

我認為,
我一直是個尋找更大目標的人。
而且我喜歡挑戰。
我總是喜歡給自己設定一個很高的目標,
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
這樣,
你就必須一直不停地攀登、攀登,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因為攀登是很有意思的。
當你實現一個目標之後,
你必須得尋找另外一個了 ~~~~~~

-- 加州州長: 施瓦辛格 --

偶見一遛篇文章,介紹美國的一些投資大師事跡,在網上搜尋了一下,以下全是關於馬丁。舒華茲 (Martin Schwartz)的信息,摘錄於下: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在哪裡,而是要往哪裡去。或者就像我祖父說的:『如果你連夢都沒有,哪兒來的美夢成真?』」

出處:《賺夠了,就跑》
作者:馬丁。舒華茲Martin Schwartz

曾經是華爾街上炙手可熱的王牌營業員,史瓦茲憑著過人的敏銳與毅力,為自己賺到驚人的財富。而他也很快領悟到投資市場的硬道理,因此四十八歲的他在賺到錢之後,就決定與家人搬到佛羅裏達州,遠離吵雜的華爾街,一邊享受悠閒生活,一邊繼續用較慢的速度投資。他是如何辦到的?這本書,是他給所有想在股市中獲利的人所提出的忠告,實用且發人深省。
「馬丁。計畫,你一定得要有個計畫。記得白瑞德他們是怎麼說的嗎?現在你已經有了目標,你一定要想一個計畫來達成它。」  我坐下來細細思考。「好吧!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展出一套符合自己風格的操作方法。」  「把它寫下來!」奧黛莉說。  在「成為一名操盤手」的下麵,我寫下:
  一、發展一套符合自己風格的操作方法。
  「好,」奧黛莉說,「如何發展?」  「最近一期的《貝倫週刊》(Barron’s)在哪裡?」  接下來的兩個鐘頭裡,我們都在談論我的計畫。我們剪下一些市場分析報告和索取試閱技術圖形出版品的印花。當計算需要多少營運資本,才足夠支持我獨力操作部位時,我們決定至少需要10萬美元。我不覺得能用更少的資金達成目標。所以我寫下:
二、累積10萬美元的營運資金。
  「這要花多久的時間?」奧黛莉說:「記住,你一定要設定達成目標的時間表。」  「一年。」  「一年?你在一年內怎麼有辦法弄到10萬元?你已經操作了九年的股票,卻從來沒有賺過這麼多錢。你得實際一點。」  「嘿!記住,我是你所認識最聰明的人。如果我要成為操盤手,就必須證明自己能從操作賺到錢。不是靠投資、不是靠借貸、不是靠寫市場行情分析報告,而是靠操作。」我在紙上加上「在一年之內」。  我們繼續談到,我需要一個指導人。每個頂尖操作者都有一位指導人。他應該是一個更年長、更有智慧,願意教導後輩的人。麥克•馬可斯(Michael Marcus)的指導人是艾德•史柯達(Ed Seykota),保羅•都鐸鐘斯(Paul Tudor Jones)的指導人是艾禮•杜利斯(Eli Tullis)。佐爾納!對了,就是佐爾納。他是我在市場中所認識最棒的操盤手。
  三、找佐爾納當我的指導人。
  我們談了更多。要成為操盤手,我需要擁有某個交易所的會員席位。有了會員席位,我的操作成本才能顯著下降。會員交易時不用付很高的傭金,再者,他們有「3M」,也就是「創造市場保證金」(Market-marker-margins)的好處,因此比一般市場參與者佔有更多的優勢。當我以一般交易者的身份用每股3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張(一百股)股票買權時,必須付出全額300美元。但是交易所會員隻要付一半的金額,也就是150美元就可以了。這使交易所的會員享有較高的財務槓桿,可以用兩倍以上的速度賺(賠)錢。而且交易所也替會員保了條件優厚的健康險。
  四、在某個交易所取得會員席位。
  我打了個哈欠。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們先把東西收起來吧,明天早上還得上班呢!」  「馬丁,談到工作,你要如何維持工作,同時又靠操作賺進10萬美元呢?我們沒辦法光靠我的薪水過日子。」  「別擔心!公司一點也不知情,但是我要在這一年中好好休息,替自己打算打算。我做這份一文不值的工作有八年半了。我對企業和產業動態簡直了若指掌。公司想盡辦法壓榨我,但是大部分人要做一個星期的工作,我隻要一天就能完成了。」  「如果這也是計畫的一部分,那就把它寫下來吧!」  五、在未來一年中利用公司的時間做自己的事。  我把鉛筆丟下。「夠了。這就是我的計畫了!」
準備大展身手
  第二天,我關上辦公室的門,告訴祕書把所有的電話擋掉,然後開始擬定操作方法。發展一套適合自己個性的操作方法,是我計畫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一個操作方法,我就沒有獲利的優勢。直到當時,我一直都是注重基本麵的人,我留意通貨膨脹率、利率、公司成長率、本益比、股利收益率、毛利率、市場佔有率、政府的政策,以及其他一切會影響股價的長期因素。
  但從此刻起,我要把自己轉型成為技術分析者——一個市場時機的掌握者,一個操作者,一個注意市場價格變動所發出的買賣訊號的人。這就是投資者和操作者基本上最大的不同。操作者會把市場看作一個有生命、會呼吸的個體,而非僅是許多個別股票的集合而已。
  正如同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金錢遊戲》(The Money Game)中所說的:「市場就像是一個漂亮的女人——無限迷人、無限複雜、總是不停改變,也總是那麼地神祕。」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在認識奧黛莉之前,我一直是個情場敗將,所以不難了解為什麼我在市場裡也是常敗將軍。但現在我有了奧黛莉,可以馬上弄清楚其他漂亮女人在搞什麼花樣。
  我開始閱讀各式各樣有關市場分析的刊物:理查•羅素(Richard Russell)的「道氏理論市場報導」(Dow Theory Letter)、《貝倫週刊》、《商業週刊》、「史坦普趨勢線圖」(S&P Trandline Charts)、「曼斯費爾德技術圖集」(Mansfield Charting)以及「CMI技術圖集」(CMI Charting)。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收割者》(The Reaper)雜誌,這是一本由亞歷桑納州的一個老好人麥克麥斯特(R. E. MacMaster)所出版的商品期貨市場報導。我是一個喜歡綜合考量事情的人,若以把各種不同的理論混合、加以截長補短,是很合乎個性的做法。
  我同樣喜歡花時間找尋可以解開市場之謎的數學模型。在我閱讀的各種刊物中,泰瑞•隆德利(Terry Laundry)的《神奇T理論》(Magic T Theory)最能讓我心領神會,所以我打電話給他,說明自己對他的研究如何著迷。隆德利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天才,住在南塔特克島(Nantucket Island)。他也是一名陸戰隊員,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之後他就利用深厚的工程學識來分析市場。隆德利相信市場上漲和下跌的時間一樣長,而在開始上漲前一定會有某種前兆,或是一個資金累積的階段,當市場準備就緒,能量也蓄積完畢後,就會開始向前揚升。  
  「T」這個字母在字型上左右兩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隆德利稱自己的理論為「神奇T理論」。我一看到這個理論,就了解它將會成為我的新操作方法中重要的一環。這牽涉到我對人類的認知:左右對稱、達爾文主義、進化、事物的自然規律。所以我完全接受這個理論。
  我每天工作十四個鐘頭,一週工作七天。在週末時我研究趨勢線,並擬定下周操作策略。每天晚上我都會回顧自己的技術圖、重新計算移動平均數值、推算出轉捩點,並設定我的進場和出場價位。有了神奇T指標,我彷彿發現宇宙的規律,以及每十二個鐘頭交替的漲潮和退潮。神奇T指標已經和我合為一體。市場以最原始的方式上下起伏,而我就像一隻生活在沙裡的軟體動物一樣,根據本能直覺地和市場一起上下漂流。就這樣,我找到了我的操作方法。(本文摘自《賺夠了就跑》,馬丁‧舒華茲 著)
    我一直嘲笑那些說:“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有錢的技術分析者”的人們,我熱愛技術分析!前麵那種反應是這樣的自大而無理。我使用了九年基本分析法,卻在做技術分析者時致富。---------------馬蒂。史沃茲(Marty Schwartz)
   以下這些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麽圖表分析仍舊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1.交易成功並不取決於在大部分時間裏都是正確 的,即使隻在一半時間裏是正確的就可以了,隻要嚴格控製損失,並使獲得的交易得以進行到底。
   2.不盲目地跟隨所有的技術信號,而要求進場所需的確認條件,這樣圖表分析會有效得多。
   3.圖表分析不僅僅隻是識別和解釋單個形態。成功的圖表交易者的標誌之一是一種對整個圖形的各種組成進行綜合的能力。
   4.假設基本因素預測中的一些技巧有效(其準確率高於50%),圖表分析可以和基本因素預測相結合,從而提供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
   5.在市場上跟隨關鍵的圖表信號方向會失敗的原因是重要的信息經常被新手忽略。
【市場奇才論成功交易】
對那些在市場裏為他們自己和(某些案例中的)他人通常能賺到百萬億萬的真正成功的交易者來說,交易成功的根本是什麽呢?
根據排名網站(www.catranis.com)的統計, William Eckhardt(與前合夥人Richard Dennis創建海龜基金)是迄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資金管理人之一。對這個問題,他的心得為:
我認為,與糟糕的一次買賣相比較,錯過一次重要的交易是更嚴重的錯誤。
回調才買隻是一種心理上的誘惑,因為你覺得相對之前的價位你買到了便宜貨。但是,我認為那種方法無異於一滴毒藥。
你不應在一次交易中計劃多於2%的風險。當然,如果市場突破你預定的離場點位,你也可能損失更多。
我從來沒有看到在好的交易與智力之間有多少關聯性。有些傑出的交易者非常有智慧,但是有些人卻非如此。很多特別聰明的人的交易糟糕的可怕。通常的智力足夠了,除此之外,情感的特性更加重要。
要問交易是否可以教得來,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隻要有平常的智力都可以學習做交易。這又不是火箭科技。
如果你把人的平常的習性和傾向帶到交易中,你會跌向大多數並且虧損在所難免。
獲利機會增長時,你可以輕鬆關照;但是,處境不妙時,你得像長耳野兔那樣溜之大吉。
有一句諺語是完全誤判的:你不會應為獲利而破產。有多少交易的人偏偏破產了。業餘的因虧損大而破產;然而專業的卻因獲利少而破產。
事情做錯,卻常常感覺良好。
人類的天性不在於最大限度獲取財富,而執著於最多的獲利機會。貪求最大的盈利買賣次數(或最小的虧損次數)對交易者適得其反。交易的成功率是最不重要的操作統計量,而甚至是成反比性的。
交易的兩個主要原罪--過渡放任虧損和過早獲利了結--都是企圖給予現有的頭寸以更多的成功希望,而對長期的運作帶來嚴峻的損害。
不要考慮市場下一步會做什麽;你對他絕對無法掌控。應該考慮如果行情到那裏,你會做什麽。
有一種普遍的觀念認為,在原有帳戶有了盈利後,你可以開始冒更大的風險,因為你在玩‘別人的錢’。你肯定聽到過這句話:一旦你有了盈利,你就在玩“別人的錢”了。這隻是個令人安慰的想法而已。損失‘別人的錢’當然總好過損失‘你自己的錢’?對嗎?錯了。那錢之前屬於誰真那麽要緊嗎?重要的是,這筆錢現在屬於你,而你怎麽用它。既然如此,他是完全屬於你的。”
Marty Schwartz,自1979年改做專職交易以來,每年都有巨大比率的獲利。然而,他做得如此之好,資產淨值從來沒有超過3%的月度虧損。在斯坦福大學Norm Zadeh教授主持的美國投資錦標賽中,他的表現簡直令人吃驚。在每期為時四個月的錦標賽中,十次中他參加了九次,他賺的錢比其他所有交易者加起來的都多。九次競賽的平均利潤是百分之210(非年率)!
“我從一個輸家轉變成一個贏家,是在我能夠把自我需求與賺錢分離開來以後,在能夠接受錯誤現實以後。在那之前,承認我自己錯了比虧錢更難堪。
當我成為贏家,我從‘我分析出來,所以不會有錯’到‘我分析出來,但是如果我錯了,我會跳出苦海,因為我想保護我的資金,繼續下一次交易。’
依靠著前麵總會有盈利的達觀想法,虧損也就不那麽痛苦了。如果我錯了,又怎樣!
持有頭寸之前,總是知道願意虧損的數額。
最最重要的是:資金管理,資金管理,資金管理。任何成功的交易人都會說同樣的這句話。
我總是很快接受我的虧損。這可能是我成功的關鍵吧。
對想成為更好的交易人的普通人,我能給的最好建議是學習認虧。在賺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讓你的虧損失控。”
對於離場來說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如果最懷的情況沒有發生(即是說,你沒有被停損出局),那麽你的係統可以讓你做如此工作:盡可能多的獲利及最少的回吐。隻有你的離場做得到這些!
不同於最初的止損,離場有許多不一樣的類別。這其中包括:認虧離場但減少了最初的止損風險;獲利最大化離場;避免過多回吐離場以及心理要求離場。
了讓獲利最大化(讓其延長),你必須願意回饋一些利潤。
事實上,係統設計具諷刺意味的內容是:如果想最大化你的獲利,你必須願意將已經匯聚的獲利中的相當大部分回吐出去。
不願意輸錢,就不可能賺錢。這就像呼吸中的吸氣,卻不願意呼氣一樣。有多個離場方法可以幫助你做到這些(即充分呼吸),如移動止損和比例回抽止損。
通常有四種離場方法:1)減少的初設虧損離場;2)獲利最大化離場;3)最小化獲利回吐離場;以及4)心理意義上的離場。
當你建立一個頭寸,基本上你要清楚,為保護資金你不得不退出頭寸的點位。
如果你的交易資金承擔的風險超過3%,那麽你是一個‘槍手’,你最好明白為你所追求的回報正在承受的風險。
對任何人我第一個要給的忠告是,注意你自己是生活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的根源。
賺夠了就跑
作者:馬丁.舒華茲
曾經是華爾街上炙手可熱的王牌營業員,史瓦茲憑著過人的敏銳與毅力,為自己賺到驚人的財富。而他也很快領悟到投資市場的硬道理,因此四十八歲的他在賺到錢之後,就決定與家人搬到佛羅裏達州,遠離吵雜的華爾街,一邊享受悠閒生活,一邊繼續用較慢的速度投資。他是如何辦到的?這本書,是他給所有想在股市中獲利的人所提出的忠告,實用且發人深省。
本書作者在美國投資業界就是個傳奇人物,在各項投資征戰中屢屢都能夠有著令人咋舌的收益。本書是作者退出投資界後所寫的著作,也因此也就無私地提供了钜細靡遺的操作秘辛,包括如何從公開的資訊中看出真正的事實;如何在交易中避開別人設下的陷阱,以及一位成功的營業高手要如何安排自己寶貴的時間,和各項技術分析的重要技巧,將是金融投資產業必讀的出版書籍。
作者簡介
馬丁.史瓦茲(Martin Schwartz),安赫斯學院(Amherst College)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舒華茲原本是一名小小的證券分析師,靠著操作股票、期貨以及選擇權,以不到五萬美元的資金起家,一路摸索,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佳交易方式,最後每年至少為自己賺進六、七百萬美元。他出身陸戰隊,有鋼鐵般的意誌力、迅捷靈敏的思考和行動力,是個不服輸的完美主義者,不僅曾經拿下全美交易大賽的「交易冠軍」,還被《貝倫金融週刊》(Barron’s)譽為「市場最佳操盤人」。舒華茲的傳奇不僅止於他的豐功偉業,他在四十八歲人生巔峰時急流勇退,賺夠了就退隱,真是快意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