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上的毛澤東和彭德懷
(2007-06-09 04:10:03)
下一個
廬山會議上的毛澤東和彭德懷
作者:思聞 文章來源:強國深水 點擊數:1189 更新時間:2007-1-15
廬山會議上的毛澤東和彭德懷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為了配合黨中央和毛澤東減少當年國民經濟的損失,彭德懷在7月14日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係列辦法,主要有:
一、在安排1960年計劃時,要放在實事求是和穩當可靠的基礎上。對1958年和1959年實在無法完成的一些基建項目,必須下最大決心暫時停止。
二、在糧棉高產,鋼鐵加番浪潮中,鋪張浪費發展起來,秋收粗糙,不計成本,把窮日子當富日子過,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不容易得到真實情況,這些問題值得很好研究。
三、當時一些同誌把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作風置諸腦後了,脫離了實際,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有些經濟法則和科學規律輕易被否定掉,都是一種“左”的傾向。政治掛帥與經濟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兩者必須並重。
四、要係統總結1958年以來工作中的成績和教訓,目的是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個人責任。
所有這些,都是中肯的,實事求是的,完全符合毛澤東思想。所提出的原則,都是毛澤東一貫提倡的;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基本上也是毛澤東實際上采用的。
對於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的網友認為,問題在於“作為一國最高領導人,有沒有權力免他手下的職”。彭德懷“隻不過是被免職了”。
我認為這樣說是不妥的。彭德懷並非“隻不過是被免職了”,而是如所周知,被打成了“反黨集團”。毛澤東本人就認為大躍進有些不足,“彭德懷也隻是認為大躍進有些不足而已”。那麽,彭德懷被打成“反黨集團”就是不正常的。如果僅僅把這說成是“作為一國最高領導人”的“權力”,客觀上不就是說這是“聽不進別人意見”,“獨斷獨行”嗎?
當然,彭德懷被罷官“也是當時的中央全會表決通過的”。然而,如果沒有把彭德懷打成“反黨集團”的決定,“表決通過”又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不是“辦事程序”的問題,而是所作決定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問題。
有些網友認為,“兩軍對壘,動搖軍心者斬”,罷彭德懷的官,“就是防止在困難的時候有人動搖軍心”。這不符合事實。彭德懷的意見和毛澤東大體一樣,怎麽就會“動搖軍心”?實際情況是,廬山會議召開的半年以前,我們工作中的失誤,在廣大農民之中,已經嚴重地“動搖軍心”了。正如毛澤東1959年2月27日《在鄭州會議上的講話》中所說的那樣:
“目前我們跟農民的關係在一些事情上存在著一種相當緊張的狀態”,“一平二調三收款,引起廣大農民的很大恐慌。”由於“六中全會的決議”“沒有寫明公社的集體所有製也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下麵的同誌也就把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製之間的區別模糊了,實際上否認了目前還存在於公社中並且具有極大重要性的生產隊(或者生產大隊,大體上相當於原來的高級社)的所有製,而這就不可避免要引起廣大農民的堅決抵抗。”
彭德懷不過是要和毛澤東一起解決工作中的失誤,消除由此導致的黨和農民之間的矛盾,以挽回和穩定“軍心”而已。
根據中央文獻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彭德懷給毛澤東的信,除個別字眼有些刺眼外,總的說來還沒有在廬山會議上討論的《會議紀要》初稿尖銳。從7月14日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信,到7月23日風雲突變之前,毛澤東都沒有批判彭德懷的打算。
在彭德懷信印出來的當晚,毛澤東同胡喬木和田家英談話時仍然說:“現在‘右傾機會主義’的頭子就是我。我嫌‘右傾’的朋友太少了。”“現在事實上就是反冒進,反冒進的司令就是我”。
直到7月18日,毛澤東還說:“欠債是要還的,去年犯了錯誤,每個人都有責任,首先是我。現在缺點還沒有完全改正,腰杆子還不硬,這是事實。浮誇風,瞎指揮,貪多貪大這些‘氣’還是要泄”。毛澤東還說,他“準備同那些不願意聽別人講缺點錯誤的人談談,叫他們要聽取各方意見。”
7月23日毛澤東嚴厲批評彭德懷之後的28日晚,毛澤東找田家英和陳伯達談話。在談到彭德懷時,毛澤東說:他開始並沒有覺得彭德懷的信有什麽問題,所以批了幾個字印發給大家參考,當時並沒有別的意思,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更沒有打算在23日講那些話。
毛澤東說:那番話是在22日聽了大區區長匯報時想到的。有兩個區長說,現在小組會“反對三麵紅旗”的話多了,我該出來講話了,否則隊伍就散了,沒有兵了。這才使我感到問題嚴重。想了一夜,第二天才講了那麽一篇話。
這說明,錯批彭德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背後有人慫恿。主要不是彭德懷7月14日的信導致的,不是毛澤東對彭德懷的信的看法導致的,而是22日的匯報會上兩個區長的發言導致的。因此,直接間接地把責任全部推到毛澤東或彭德懷頭上,都是不正確的,而是與事實相左的。
思聞
20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