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德眼中的廬山風雲:內心始終和彭德懷在一起

(2007-06-09 04:03:17) 下一個
軍事頻道
軍事情報
評論精選
軍事圖庫
史海煙雲
論壇精華
軍事視頻
軍事專題
軍事論壇

朱德眼中的廬山風雲:內心始終和彭德懷在一起

2007-05-30 10:47:47 大旗軍事   

1959年的廬山會議早已雲散霧開,今天再來回憶這場會議,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種蒼涼、悲壯與沉重。

7月的廬山,萬木蔥蘢,氣候宜人,古跡勝景,神話傳奇,給人平添許多雅興。

廬山會議開始定的基調是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統一思想認識。但在分組討論中不少與會者強調了大躍進以來的嚴重問題,要求深入糾左;還有不少與會者則認為糾左已經過頭,泄了群眾的氣。彭德懷在會議上發言以後,感到言猶未盡,也對不少同誌的左傾情緒深表憂慮,希望和毛澤東本人深入透徹地交換一下意見,以利於會議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在這種情況下向毛澤東呈送了一封信。毛澤東給這封信加了《彭德懷同誌的意見書》的標題,並批示印發參考。於是,圍繞彭德懷的《意見書》,會議爭論逐漸熱烈,大致形成支持、反對和基本同意信的內容又不讚成信中某些提法等三種意見。張聞天在表示支持彭德懷觀點的同時,還對大躍進以來發生的嚴重問題從理論上作了係統分析。

7月23日,毛澤東發表了措辭尖銳的講話,以示反擊。此後會議發生了戲劇般的變化,成了一邊倒地對彭德懷、張聞天的揭發批判會。連原先對彭信內容有同感或發表過類似觀點的人,也紛紛收回自己的話,以示劃清界限。人們懷著保衛毛澤東威信便是保衛黨的路線的信念,同時也是對自己立場的考驗的心情,參加了這場鬥爭。由於黃克誠、周小舟先是支持彭德懷,後來又沒有順風轉向,便被劃為彭張聯盟成員,成了批判對象。在一邊倒的批判聲討中,彭、黃、張、周被迫作了檢討,承認錯誤。毛澤東聯係曆史說彭德懷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批判鬥爭進一步加碼。會議最後通過的決議將彭、黃、張、周的問題定性為具有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性質的右傾路線的錯誤、反黨集團。彭德懷等人悲慘的晚年政治命運從此開始。

在廬山會議及不久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中,林彪、康生、陳伯達、柯慶施等人翻出許多曆史舊帳,固然有其陰險的政治目的,而其他包括周恩來在內絕大部分參加會議的黨的高級領導人,或是違心被動地、或是自覺主動地、或是半被動半主動地,但都是不約而同一邊倒地參與了這場是非顛倒的黨內鬥爭,卻不能不讓人扼腕而歎!

在廬山會議之前,應該說,周恩來和毛澤東在對前一段工作的基本評價及廬山會議要解決的問題上是基本一致的。會議開始後,周恩來也是本著這種精神全力以赴地解決各種問題。後來,毛澤東把彭德懷的那封信印發傳閱,周恩來看了彭德懷的信後,認為彭總的信沒什麽問題,反映了一些實際情況,他在許多觀點上與彭德懷是一致的。

正在周恩來等人極力糾左的時候,毛澤東的想法卻發生了逆轉。反反冒進的陰影再次籠罩在周恩來的心頭。既要反右,又要務實的矛盾心態,造成了他在廬山會議期間的雙重人格。

7月26日上午,周恩來召集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開座談會,在政治上顧全大局的思想下,周恩來也說了一些彭總的信是右的代表之類的話。

在廬山會議上,朱德雖然在表麵上與中央保持了一致,但在內心深處他是始終和彭德懷站在一起的。在8月2日的常委會上,第一個發言的是朱德。他雖然不再明顯地袒護彭德懷,但批判也是泛泛而論。毛澤東對朱德在廬山會議的態度一直不滿意,此次又見朱德的批評無關痛癢,認為朱德有避重就輕、掩護彭德懷過關的嫌疑,便抬起腳來,用手在鞋麵上比畫了幾下,說了一句隔靴搔癢。

朱德知道無法改變毛澤東的決定,但他可以不改變自己為人的原則。他在會議後期基本保持緘默,用無言表達他的滿腹意見。在會議最緊張的時候,朱德還找毛澤東談過一次話,他對毛澤東直言指出會議的不足之處:我覺得這次會議發言民主風氣不夠。毛澤東聽了先是一愣,想了一會兒,說了一句:你對一半兒,我對一半兒。

廬山會議後,彭德懷可謂門庭冷落,但朱德卻常常去看望這位與他並肩戰鬥時間最長的戰友。1974年,彭德懷去世時,臨終想見朱德,一次一次地向看押的看守請求,可誰也不告訴朱德。直到彭德懷死後,朱德才知道彭德懷臨終的心願。他頓時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對著空蕩蕩的房間大聲叫嚷:你們為啥子不讓我去看彭老總,要死的人,還能做啥子,還有啥子可怕的。

廬山會議不僅將個人崇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而且也把黨內鬥爭的消極因素推向了一個高峰。而毫無疑問,這並不是毛澤東一人之過,是整個領導群體共同鑄成的。廬山會議以後,隨著林彪、康生、陳伯達等人地位的上升,主導文化大革命的黨內格局逐步形成。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黨和共和國曆史上的一場大悲劇開始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