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汪華斌:忙國慶與忙生活是兩種不同的中國人

(2009-09-26 04:27:32) 下一個
他們構成了當今社會涇渭分明的兩大群體----一群人在全心全意而且心情舒暢地忙國慶,另一群人在全心全意而且鬱悶地忙自己的生活

文/汪華斌

這幾天到了一些單位,發現如今的中國人竟然自動分為涇渭分明的兩群人;一種是全心全意忙國慶的人,另一種是全心全意忙自己生活的人。這兩大群體的人涇渭分明,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如忙國慶的人全部是占用或占用國有資源的人,即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和國有企業等;這些人基本生活無憂,所以全心全意地忙國慶。而忙生活的人全部是沒有國有資源的人,即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個體戶、農民和低保戶(含下崗人員)等;這些人全部是自謀出路,所以個個整天為生活奔忙。

是啊!今年的國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當然不隻是‘六十年’這個數字的概念;還有這六十年以來國家及一些人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由於這‘六十年’我們從‘共同富裕’到‘少數人先富起來’,所以我們社會先富起來的這群人是幸運的;因為改革才給他們帶來今天的富裕與繁榮;所以這群‘先富起來’的人是真心誠意地祝福祖國。看我們社會不僅北京在準備國慶節的檢閱與遊行,而且各地區和各單位都有自己的慶祝活動;所以這次忙國慶的訓練並不僅僅是北京,而是全國到處都在忙國慶的訓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國有資源的單位除維持日常工作外;主要精力就是忙國慶的訓練。由於我們這些訓練是有後勤保障的,所以我們到處的訓練都是精神抖擻。是啊!這些生活去憂的人,又接受這有後勤保障的訓練;自然每個人都是兢兢業業的訓練,都希望自己在國慶節向祖國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雖然我不知道北京參加國慶訓練的人是如何補貼的,但武漢市卻有些單位使我感受到補貼的溫暖;如有家國有企業抽調部分人參加國慶的訓練,除了吃喝全部是公款外;還有服裝和每人每天80元的補貼費。正因為如此,這個單位抽調的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全部都是榮譽的體現;所以個個精神煥發,為能參加國慶的訓練而自豪。而在一家街道的國慶訓練班上,雖然是以退休人員為主;同樣也是有後勤保障和每人每天的補貼費,所以這裏的退休人員同樣興高采烈。我問街道幹部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組織吃低保的人參加;因為僅這每天的補貼費就比低保高,何況還有每天的吃喝不花錢。然而街道幹部告訴我說,這迎國慶要發字內心的感情;而低保人員生活都沒有保障,所以臉上很難體現這種喜悅;所以我們社會到處組織迎國慶的人員,全部是生活無憂的人才有資格;而下崗人員和現在吃低保的人,就連參加迎接國慶的資格都沒有。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這鶯歌燕舞的國慶歡慶聲中;發現了我們社會還有另外一個與國慶無關人群的身影,這些人就是整天忙還不能解決自己生活無憂的人。這些人中不僅包涵廣大的貧困農民和城市低保人員(含下崗人員),還包括我們社會的新生知識分子;這些人有的連工作都沒有,卻還是在碌碌無為地忙;有的雖然參加工作,而且還是白領階層。然而他們雖然也與官員一樣穿西裝打領帶,而且也是在辦公室忙碌;但全部是在外資企業或民營企業。這些人不僅收入不高而且沒有福利,更為重要的是工作和生活都沒有保障。因為他們積蓄不多,福利無望;而且還不知道明天的路在哪裏。這些現代社會因生活而“窮忙”的群體,是我們社會改革的產物。他們雖然“日理萬機”地忙,但依然還是“錢途”無望;因為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的生活。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年代,不忙的人倒是生活無憂;看我們占用或占有國有資源的人,到現在還有一杯茶和報紙打發時間的人;可他們不僅財富源源不斷,而且福利待遇也使他們能與西方國家的富人相比。而那些真忙的人,反而是入不敷出;如他們再如何努力,永遠也隻能是做買房的夢。有的人咬牙買了商品房,結果一輩子就等於賣給房子了。而那些不忙的人,除了能買起商品房外;竟然單位內部還有房分配。看我們社會現在到處的單位小區,卻從來沒有見到有下崗人員小區。所以我們社會是平常不忙的而生活無憂,而平常忙的卻還是一無所有;因為不忙的由國有資源送上前,而忙的卻是自謀出路。

這樣兩個群體構成了我們社會對國慶涇渭分明的界線,生活無憂的人出自內心想鶯歌燕舞迎國慶;而生活無著的人卻一門心思想生活。雖然他們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卻對國慶表現出兩種決然相反的態度。好在這兩條線上奔跑的兩群人,各自互不幹涉的忙碌;這就是我們社會的又一道風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