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講的是配角, 蔣南孫的爸爸是台灣演員張晨光扮演的,他年輕時總是扮演言情劇裏的帥哥,男主角,現在居然演了爸爸,還演得活靈活現的貪婪和世俗,非常棒的表演。
還有兩個配角, 一個是董教授,一個是奶奶。
董教授演得真好,一個伯樂,一個心地善良的好人。他對學生們的愛護,關心,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幫助學生-蔣南孫,在南孫的爸爸去世後,南孫的男朋友章安仁退縮不肯幫忙的情況下,在校園裏,他提前告訴她被錄取的好消息,對她說,你可以把我當作是父親,有需要盡管開口,不要隻看眼前的不利,要看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給她精神上的鼓勵,看得我都感動得哭了。蔣南孫沒有門票進去看一個建築大師的講座,他走出來帶她進去。以後,雖然蔣不再是他的學生,在蔣南孫的工作上也給予支持。一個真心實在的好人,好教授。演員也演得很好。
另外一個就是蔣南孫的奶奶。她從小就出生在一個有錢人家,嬌生慣養,生活得精致又講究,維持著一份大家閨秀的生活方式,就是落魄也要求不可以用外賣的盒子直接吃飯,要放在碟子裏麵吃,碗破了一個小角就不可以再用, 最不好的就是她有濃厚的封建意識,重男輕女,對兒子百依百順,對沒有生出兒子的媳婦冷嘲熱諷,一直不給好臉色,對孫女也是不關心,總是說孫女反正也是別人家的人,這樣一個奶奶,兒子自殺後,她就沒有理由再和兒媳婦住在一起了,而被安排去養老院住,她的心情極差,但蔣南孫決定和奶奶一起住,她非常感動,後悔自己對孫女的態度。當蔣南孫的媽媽回國看望蔣南孫,卻不肯見她的時候,她要求鎖鎖帶她偷偷地去機場看看兒媳,她已經意識到自己多年對兒媳的不公平和愧疚,但是又不好意思承認。終於兩人還是在機場麵對了,她對媳婦表達了歉意,這一幕看得我很感動得流眼淚。人有時候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如果這樣,還不如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