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omaninhom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愛的代價 張艾嘉

(2020-11-06 22:07:32) 下一個


張艾嘉被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奉為女神般的人物,可她本人卻不太喜歡這種稱呼: 

“我不太喜歡把一個人擺在神台,也不喜歡被大家擺在神台,因為我還活著。”

拋開所有光環與身份,張艾嘉也是一個普通女人,她也曆經過生活的波折與愛的代價。 

生於五十年代的張艾嘉,是從動蕩時代走出來的人。 

她出身名門,家庭是富裕開明的書香門第,父親是空軍軍官、母親是大家閨秀、祖父是台灣新聞局局長。 

隻是如此顯赫的家世背景,並沒有帶給張艾嘉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父親在她一歲那年,因空難意外去世。母親從此改嫁,自小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張艾嘉,雖不缺少愛,但家庭的不完整在她的心裏還是留下了傷疤。 

雖然從未見過父親一麵,但看著父親骨灰入土的那天,她落淚了。 

張艾嘉很早就開始談戀愛,後來發現喜歡的人都是年紀偏大的男人。 

她自己解釋說是一種潛在的戀父情結。 十九歲那年,出於對音樂與表演的熱愛,她不顧家人的反對進入演藝圈發展。 

幸運的是,她一入圈就進入了香港著名的表演公司“嘉禾”,並於同年參演首部電影《龍虎金剛》。 

靈動有神的眼睛,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除卻外表,張艾嘉最讓人心動的是她在電影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才情。 

1977年,她和林青霞搭檔,主演古裝黃梅戲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出演林黛玉一角 。 導演李翰祥基於對張艾嘉的了解,才決定讓她飾演林妹妹。

 

林黛玉是封建時代的叛逆者,她有著悲劇的性格,卻大膽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戀愛。 

而當時24歲的張艾嘉,在當時的演藝圈中我行我素的個人風格,恰好與導演李翰祥心中的形象不謀而合。 

她從未接受過係統的學院訓練,卻享有令人羨慕的天資。 

1986年,張艾嘉與周潤發主演杜琪峰的電影《阿郎的故事》,刷新了當年香港文藝片的賣座紀錄。兩人扮演了一對久別重逢的情侶,殘酷與溫情完美結合, 

那年,張艾嘉33歲,周潤發35歲。 

 

張艾嘉始終活躍在電影圈裏,經曆了香港和台灣電影的新浪潮時期,也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 在電影發展的每個時代裏,張艾嘉總是可以得到機會,和那個時期裏頂尖的人物合作。 

這些人裏,有侯孝賢、李翰祥、李安……他們在創作上給了她莫大的幫助。 

1981年,張艾嘉成為影後,她決定自己做導演,《舊夢不須記》是她作為導演的處女作。 

這一刻,她清楚地知曉電影對於自己的意義是什麽。 五年後,張艾嘉的演藝事業達到第一個高峰,她憑借在自導自演電影《最愛》中的精湛演出,成為雙料影後。 

張艾嘉的電影總能扣住觀眾的心,細膩的情思,讓她感性的一麵再次顯現。 

從九十年代開始,她先後導演了《少女小漁》、《心動》、《念念》等多部影片,好評如潮。 

在演戲、唱歌、導演……很多領域都有涉足的張艾嘉,卻從來沒有強烈的衝動或偏執的欲望,一定要將某件事做到何種程度。 

 

她總是懷抱好奇心與敬畏心,在任何境遇中汲取養分。 

她覺得,隨心做事就挺好。 

"不可一日無戀愛。” 

無論是熒幕上,還是生活中,愛一直是圍繞在張艾嘉身上的話題。 

相比於舞台上的耀眼與受到的矚目,她的情感生活一度是媒體的焦點。 

1979年,二十六歲的張艾嘉有了第一次婚姻,而這段感情卻隻維持了不長的時間。 

經曆過一次傷痛之後,她的生活中又出現了羅大佑、李宗盛等人的名字。 

她從未沒有刻意回避這些往事,這些故事也隻有她本人才最知曉。
1977年,羅大佑與張艾嘉因電影《閃亮的日子》結識,很快便相愛了。 

 

張艾嘉極度欣賞羅大佑的才華,覺得他是一個有天賦的歌者。 

羅大佑為她寫歌,把寫了整整五年的《童年》送給了張艾嘉。同時以製作人的身份,親手為她打造了音樂專輯《童年》。 

製作這張唱片時,兩人正在熱戀中。羅大佑剛考取了醫師執照,在台北一家醫院做實習醫生。彼時的張艾嘉已是有名氣的大明星。 

籍籍無名的羅大佑,在1歲父親就過世,16歲就開始演戲的張艾嘉麵前,“我愛你”三個字,顯得單薄無力。“我掉進了一個麥芽糖的池子,被撈上來之後想梳梳頭,但可以想象,那得需要多大的努力”。 

戀情的曝光,破壞了深陷音樂創作中的羅大佑,身為大明星的張艾嘉所帶來的鎂光燈過於刺眼。 

兩人的戀情僅維持了一年,便結束了。羅大佑寫下《小妹》——小妹是張艾嘉曾經的昵稱。 

他唱到:“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命運不能更改。” 

多年後,張艾嘉談起這段感情:“我們一起經曆了轟轟烈烈的感情,可是到一定時間他的思維開始轉移到別的地方。” 

沒有什麽是過不去的,她不會因此對愛情失望。 曾經在張艾嘉的唱片封麵上,出現過有這樣一句話:李宗盛、羅大佑都將音樂上的第一次給了她。 

李宗盛進入滾石唱片之後,製作的第一張唱片便是張艾嘉的《忙與盲》。 

匆忙的腳步與快節奏的生活,他為她打造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女性形象。 

也正是因為張艾嘉,才真正讓大家領悟到了李宗盛那刻畫女性微妙心理的才華。 

其實最初兩人相遇的時候,張艾嘉已經在圈子裏小有名氣,而李宗盛還是白天送瓦斯的無名小卒。 

那時的他,還不是樂壇的大哥,人稱“小李”。 

張艾嘉欣賞李宗盛的才華,便把他介紹給了熟悉的音樂人。 1992年,李宗盛為張艾嘉寫下那首著名的《愛的代價》。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

李宗盛對張艾嘉說:“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麽嫁給別人了。 

 

兩人還主演了《最想念的季節》,在電影中飾演一對情侶。 二人亦師亦友的的曖昧關係,一直撲朔迷離。張艾嘉回應媒體:“關於我們的事,他們統統都猜錯。” 

後來,他們各自遇到了良人。

“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人。”多年後,張艾嘉作為李宗盛巡回演唱會的嘉賓,出現在舞台上,她打趣似地問他:

“小李,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 

李宗盛沉默了,什麽也沒說,眼眶濕潤地唱起了歌。 

後來有人問過張艾嘉,為什麽遇到了那麽多有才華的男人,都沒有走到最後? 

她說:“有些人走到最後,都分岔了。愛的人和結婚的人,都是注定的。” 

張艾嘉也有做不到全身而退的時候,他說自己最難熬的一段情傷用了五年的時間才走出來。 

這個將愛情作為自己人生驅動力的女人,相愛時用力,分開時灑脫。 

她像是一隻勇敢的飛蛾,卻從不會駐足不前。 

如今年逾六十的她,已擁有一個穩定的家,同時擁有自己的電影事業。 

時間帶給張艾嘉的不是老去,而是透徹:“我覺得每一個人到最後,都還是孤獨的,還是要跟自己和平相處。” 


詞:李宗盛

曲:李宗盛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象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

看世事無常 看滄桑變化

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

是永遠都難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癡心的話

永在我心中 雖然已沒有他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

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

就當他是個老朋友啊

也讓我心疼 也讓我牽掛

隻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讓往事都隨風去吧

所有真心的癡心的話

都在我心中 雖然已沒有他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曆苦痛掙紮

走吧 走吧 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