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病不要“錢”?-溫哥華生活的陷阱之四

(2007-01-07 14:25:00) 下一個

一位從美國移到溫哥華的同胞這樣描寫加拿大的福利政策,“中國是講的是社會主義,做的是資本主義;美國講的是資本主義,做的也是資本主義;加拿大最好講的是資本主義,做的是社會主義。”這位同胞患重症,在加拿大也就是在溫哥華動大手術,一分不付,政府每月還補助生活費,痊愈後如果原來的工作不適合,政府還可以資助你上學,為了找到新的適合你的身體的工作。我也不止一次的聽別人說過,某某生重病,開刀,不用付錢,可舒服了,待遇不比國內的國家領導人差,等等。問題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麽好的“福氣”,能來加拿大以後生上致命的重病;我也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生絕症,絕大部分的人隻是有些小毛小病而已。所以這些“大部分”根本享受不到這樣的福利,反而會認為在加拿大看病並不容易。

這裏的醫療係統最大的不同於國內是看病先找家庭醫生,由家庭醫生診斷後開檢查單,檢查後有問題的再推薦到專科醫生;沒有什麽大問題的連藥也不開給你。在這一切的程序中,都需要預約,也就是你不能馬上看醫生,這前後其碼要一個月的時間。家庭醫生的素質大部分也就象國內的“赤腳醫生”,前麵提到的那位同胞患了重症,就是在家庭醫生那兒耽誤了一年,一直隻開消炎藥給他,也不見好,到了專科醫生那兒,馬上就要他開刀。家庭醫生的數量也嚴重短缺,能講普通話的技術好的更少,一位來了兩年多的同胞至今也沒有找到好的家庭醫生。不過也不必擔心,在這兒空氣好不容易生病,生了病吃點國內帶來的藥也就好了。

看病的最大弊端是“等”,如果你有頭痛腦熱的小毛病的話,也要預約家庭醫生,約到那時間時,你的難過勁兒也過了;沒有預約去看病,就要等,多長時間,少則二,三小時,多則一整天。一位同胞在假日時不舒服,上急診醫院,從早晨9點一直到晚上6點才回到家,沒什麽危及生命的病,隻是開了點藥打發而已。隻因為不用錢,醫生也不著急,病人也隻能等。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在溫哥華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做什麽事特別是看病就是等,等了好長時間,醫生也隻是無關痛癢的叫你回家。

實際上也不是看病不要錢,藥費要自己掏錢,每個月要付醫療保險費,特別是剛到加拿大的第一年不管你收入多少,有無工作都要交醫療保險,而且移民以前要檢查身體,也就是說進加拿大之前每個人身體都是健康的,如果“幸運”地在進加拿大以後生了“絕症”,那麽你才能體會到加拿大“講的是資本主義做的是社會主義”的好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