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

記點兒囉裏囉唆的流水賬,免得老了以後想不起來了
個人資料
正文

說說我在美國做手術(四)-完

(2009-07-08 14:04:12) 下一個
寫這篇東西是因為我家親戚做同樣手術,我想比較一下兩國醫療係統的差別,沒想到囉嗦了這麽多。

那是個星期五的晚上,我給媽媽打電話時媽媽告我親戚住院了。我說:“手術不是排在下星期嗎”? 我在美國做手術當天是自己從家到手術室,手術後才被推進病房的。看來在國內做手術從一開始就和美國不一樣。

據說提前住院是為了手術前的一係列檢查。因為我做過完全一樣的手術,知道像這個小手術需要的隻是一些常規檢查,以決定這個時間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手術,病人隻需在手術前約一個時間去抽血就可以了。即便是國內比較重視術前檢查,非要讓病人住在醫院裏等檢查結果,也應該是開始檢查的那天才住進去吧?親戚住院那天是星期五,住進去時醫生已經下班,星期六和星期日醫生都休息,所以她是星期一才見到醫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從星期一才開始的。親戚本來就是行動自如的,周末在醫院裏沒事做,待得很無聊。那個周末正好家裏有事需要她開車出去辦,她想請假出去,醫院還不批,就在病房裏像坐監牢似的度過了三天。

醫院是不是為了多收錢才讓病人提前那麽多天住院哪?可這是協和醫院,病床很緊張的,沒有硬關係還不容易進去呢。親戚的手術大夫是通過關係找的,是這個科的專家。當我對提前好幾天住院表示不滿時,家裏人說,就別抱怨了,人家想住還住不進來呢。

我的感慨就是這句話引出來的。長期以來我們隻知道國內的人看病難,住院難,因為人多,因為醫療服務資源不夠。按說長期不在國內的我們對改善國內看病難和住院難的問題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我想至少這住院難的問題是可以稍稍改進的,如果國內醫院能像美國的醫院一樣住的都是必須住院的病人。以我的親戚為例,如果她星期三手術後才住院,她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二的住院時間,如果是星期一檢查那天住院,至少也可以減少一半的住院時間,而這些時間病床就可以讓給其他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國內的那些很多人想住也住不進去的醫院裏,每天不知有多少百分比的人並不真正需要住院,而那些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卻被拒之門外,享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

現在國內多數人看病也是用醫療保險,年紀越大享受的保險覆蓋越多,這是合理的。問題是醫療保險包的範圍很小,進口藥都不包。出於種種原因,醫生都願意開進口藥,所以事實上很多老年人看病的花銷還是要自己掏腰包,醫療保險成了個擺設。在美國治什麽病醫生怎麽治療怎麽收費,都有保險公司審查,收費出格了保險公司會拒付。處方的藥是屬於名牌藥還是普通藥,什麽藥保險包多少,個人出多少,保險合同裏都有明文規定,患者可以選擇使用非名牌藥以降低個人花費。中國的醫療保險業這些專業條款也許還沒有健全,但不管怎麽說目前這種老年人名義上有醫療保險而實際上大頭要自己掏腰包的現象應該改變。

我相信還有很多其它方麵的醫療問題也是可以改進的。希望中國的醫療行業的管理能向西方國家學習一些先進的東西,在尋求開發更多的資源的同時,也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已有的有限的醫療資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