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內卷中的廣州行(4)

(2025-11-24 03:15:04) 下一個

當地人說,開全運會的好處是廣州更加漂亮了。但我沒啥感覺,就是花城廣場多了一個巨大的花籃,不少人在那裏打卡留念。市區跟往常沒啥區別,有可能是全運會分散到了其它地方。遊客當中似乎有運動員,因為他們的體型,步伐跟常人不一樣,容易辨認。

談到乒乓球,這次全運會還是老隊員居多,什麽樊振東,林高遠(aka, 林妹妹),劉詩雯,陳夢。有趣的是,樊振東原來是解放軍隊的,後來解放軍隊解散,他去了廣東隊,現在怎麽又去了上海隊啦?這次金牌總數都是幾個富裕的沿海大省,比如山東,廣東,浙江。這樣的全運會大概是在比誰更有錢,更有資源。弱國無外交,弱省無體育,都是非常相似的,都是非常殘酷的現實。

坦白來說,乒乓球比賽觀賞性不大。要不是自己喜歡打,可能不會去看的。來美之後,看了美式橄欖球,再也看不上國人喜歡的足球(除非是世界杯)還有乒乓球。我家裏的地下室就有乒乓球桌。我兒子經常過來打球。我們小時候的基本訓練都不是乒乓球。我的背景是羽毛球,受場地限製比較大,兒子是棒球,網球,高爾夫球,他有天賦,能無師自通。我們打乒乓球動作基本是建立在那些球類的基礎上,如同廣普,川普,上普等等方言普通話,是建立在本地方言之上的。跟我們打球的都說球路比較怪,這是有原因的。:)

我長大的時候,國內的乒乓球運動如同美式橄欖球,火爆得很。每個學校都有好幾個乒乓球桌,大部分是水泥的,球拍是光板的,不吃旋轉球,打起來聲音非常清脆。能打上很不容易,要排長隊才行。乒乓球是一個全民體育,不花錢,很容易上車。我讀書的學校就出現過世界冠軍。可惜的是,那時民間沒有美國那樣的付費教練,隻有業餘體校,否則水平會更加厲害。

有趣的是全運會的電視講解普遍不露麵的,這非常奇怪的。在美國,這是肯定的。作為南方長大的,不喜歡普通話裏的卷舌音,總是學不會,因為南方口音裏沒有這些發音,平時用不上,也沒人用。我特別羨慕普通話口齒清楚的講解員。不少人都記得過去央視足球,排球解說宋世雄。沒搞懂為什麽一上來要重複好幾次”中央電視台“。來到美國後才發現,類似好的的解說員不但到處都有,而且還非常有自己的個性,尤其是美國人善於在公共場所發表演講,當然現在國內的年輕解說也開始跟上。能拿冠軍又能解說的幾乎沒有,尤其是在中國,因為運動員給人印象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上帝也是公平的,不可能讓你得到世界的一切。 這次世界紀錄打破者,浙江的遊泳運動潘展樂成了紅人,不但拿了冠軍,還不斷做農夫山泉的廣告,讓人難忘。其他老運動員卻連獎牌都拿不到。

回到國內,你很少聽到川普,美國的政治,經濟,似乎去了另一個世界。如果你厭倦了美國政治,到中國呆一陣子也許是個逃脫。我在的那幾天,新聞裏麵都是如何教訓小日本,號召大家不去日本,差點就要號召大家不買日貨。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上已經大到能夠有政治影響力了。不知政府有沒有考慮增加關稅這一招。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