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印度軍隊的 另類“民族風” (組圖)

(2013-09-20 19:55:47) 下一個

印度軍隊的 另類“民族風”

 
2013年06月         來源: 解放軍生活


文圖/張 壹

說起印度士兵,有的戰友可能一下子會感覺陌生,但是提到長長的胡須、裹得嚴嚴的頭巾、打仗前要念經求得菩薩保佑的形象,大家可能就會閃過一念:貌似在哪部電影裏看到過啊。是的,他們就是號稱擁有當今世界第三大規模軍隊的印度士兵。在新時期“優勢與擴展”的軍事戰略指導下,印軍的實力大幅提升,不僅成為南亞“澡盆”內名副其實的“大象”,而且正在跨出這個“澡盆”走向世界。那麽,今天印度軍人的形象和軍營的情況到底如何?宗教傳統對印度軍隊的構成和戰鬥力有怎樣的影響?下麵就讓我們通過一組詞語來感受一下印度軍隊的另類“民族風”吧。


 

有趣的大胡子兵

我們在欣賞印度電影時會發現,印度軍隊中的大胡子兵比較多。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其實與印度軍隊的兵員成分及世襲製度有關。

盡管印度綜合國力仍然不夠強大,卻一直懷有稱雄南亞甚至擠進聯合國安理會的雄心。一直以來,印度以巴基斯坦和周邊的大國為主要假想對手,曆屆印度政府都非常重視軍隊的質量建設。

目前,印度軍隊中民族眾多,習慣各異。一些民族,特別是錫克族兵員,有蓄長須的習慣,而印度軍隊對此又不加以規定,允許這些人參軍後繼續保留原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錫克人大多是旁遮普人,一般身材高大,有尚武傳統,剽悍好鬥。英國人占領印度後,尤其是在二戰期間,印度軍隊中多是錫克人,他們作戰勇猛,英國人對其讚譽有加。錫克人認為,如果不是印度政府限製其族人當兵的名額,現在印度軍隊恐怕是錫克人的天下。

其實,錫克人在印度10億人口中隻占2000萬左右,但其在軍中服役的人數卻是印度所有民族中最多的。他們信奉錫克教,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看似有趣卻缺少幽默感,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大胡子兵比較多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印軍的招募製度。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印度軍隊繼承了英國殖民軍隊的某些製度,如在服役製度上基本延續了其職業世襲製度,因此,這些父輩大胡子兵的軍人職業可以世代相傳,從而使這種留有大胡子的習慣保留至今。加上印度軍人的生活水平、工資待遇等條件要遠遠高於普通國民,因此,越來越多的錫克族年輕人把成為職業軍人當成“保命安身”的“鐵飯碗”。

 


 

個性的“大磨盤帽”

 

印軍中的錫克人除了留著有趣的大胡子,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們每人頭上都頂著一個大大的“磨盤”。這個“大磨盤”其實是錫克成年男子用頭巾層層圍起,繞成的一個看似“大磨盤”的頭包。那麽,他們為什麽包頭巾,頭巾的顏色不同是否有不同的含義呢?

 

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前麵提到的他們的大胡子和長頭發,據說是不推翻莫臥兒王朝就不剪掉,後來不知怎麽的說是受之天神,不能剪掉。

 

有的說法是,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現在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由於終生不剪頭發,而又要行動方便,包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當然晚上休息時,錫克人也要將包頭布打開,並隔三差五地清洗長發。

 

我曾經好奇地問過一名印度錫克族軍官:“如果晚上有敵人來偷襲,你們會不會先纏好頭再撤走?”

 

他的回答很坦白,“纏頭布對於錫克教徒來說雖猶如生命一樣重要,但命懸一線時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當然,我們隻是開開玩笑,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印度次大陸上空的太陽是多麽毒辣,無論從印度洋吹過來的風是多麽悶熱潮濕,烈日下的他們一定是戴著頭巾的。

 

至於包什麽顏色的頭巾,錫克族一般不強求,因人喜好而異。不少講究的錫克人很會通盤考慮,往往將包頭巾與身上的服飾有機搭配起來:穿牛仔褲休閑裝時用一種顏色,穿西服時換另外一種。由於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錫克教徒包頭的習慣,因此錫克男子參軍後繼續保留原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參軍也不用戴製式軍帽,隻要在包頭巾上別上軍徽就行。


 


 

軍營裏的神秘祭師

 

印度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宗教在印度國內享有極高的地位,來自這樣一個社會的軍隊官兵自然也是宗教的信仰者。祭師作為宗教的專職人員,在印度軍中地位特殊,極有特色。

 

印軍官兵基本上都信教,主要教派有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在印軍的部隊訓詞中,有不少都引自宗教教義。一切違犯宗教教義的行為都要受到譴責和懲罰。因此,印軍上下十分重視宗教活動,並通過祭師對官兵進行“精神教育”。印軍每個營都設有講經堂,連隊有一名宗教軍士,即便在小、遠、散單位,也配有祭師和教徒做禱告的祭壇。

 

在祭壇上,祭師們向所有的軍人灌輸宗教思想,宣傳為信仰而死,靈魂就會進入天堂,號召士兵為信仰獻身。每逢舉行祭祀活動時,神職的頭麵人物都會向軍人布道和宣講國內外大事。每次布道都經過事先認真的準備,力求簡短、動聽、針對性強、內容充實、富有感染力。

 

祭師除了宣傳和布道外,還幫助士兵解決一般的心理問題,並善於利用年輕士兵的宗教熱情,呼籲士兵為神(主)效勞,使他們相信參軍入伍是為了神(主),從而感到光榮。他們從以往戰死的軍人中間,選擇一部分比較典型的,授予他們光榮稱號,利用每一次布道的機會,廣泛在軍中宣講這些人的名字和生平事跡,每逢重大節日,官兵會在祭師的帶領下,去祭掃軍人烈士墓,敬獻花圈並誦讀經文。

 


 

“低級委任軍官”

 

世界各國的軍隊一般都是由軍官和士兵組成。唯獨印度軍隊別具一格,在正式軍官與士兵之間還設有“低級委任軍官”。“低級委任軍官”在印度軍隊中是聯係軍官與士兵的橋梁和紐帶,在管理和控製部隊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人曾經做這樣的比喻:正式軍官是軍隊的“腦袋”,士兵是軍隊的“血肉”,而 “低級委任軍官”則是軍隊的“骨架”。

 

印度軍隊的“低級委任軍官”是英國殖民統治的產物。英國殖民當局為了加強對英印殖民軍的控製,便從印度士兵中物色一些熟悉部隊生活、有一定作戰經驗和通曉英語的老兵,作為“總督委任軍官”協助英國指揮官控製和管理軍隊中的印度人。“總督委任軍官”不僅有管理部隊的權力,而且還有指揮部隊的權力。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總督委任軍官”改名為“低級委任軍官”。

 

印軍中的“低級委任軍官”一般都是老兵中的骨幹,大多數是從服役滿一定年限、具有一定軍事知識、小學五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士官中選拔的,並經有關院校培訓。“低級委任軍官”沒有晉升年限的規定,其提升主要根據是否有空額、服役表現以及與上級的關係而定。服役表現優秀的“低級委任軍官”經過考試並經上級批準可獲“榮譽中尉”、“榮譽上尉”的稱號,但並不能享受與正式軍官相同的待遇,僅月薪有所增加。各級“低級委任軍官”的服役年限為:一級32 年,或年滿50歲;二級28年;三級24年。

 

印軍中“低級委任軍官”在營以下單位任職,編製比較固定。以陸軍營為例,每營共有“低級委任軍官”24名,其中一級1名,二級15名,三級8名。“低級委任軍官”是印度軍中介於軍官和士兵之間的特殊階層。由於長期在營以下單位任職,有較豐富的管理部隊的經驗,是印軍基層的領導骨幹。他們常年訓練,不少人參加過作戰,單兵技術較好,作戰經驗較豐富。在指揮部隊訓練作戰方麵,有的比正式軍官要好。


 


 

高原上的瑜伽訓練

 

瑜伽是一種具有5000年曆史的古老健身運動,它通過模擬動物,如眼鏡蛇、貓、鱷魚、駱駝、鷲鳥、蝗蟲等姿勢以及一係列的拉、扭、彎等動作,可以使身體上一直以來沒有活動到的位置得到拉伸、扭動和按摩,使健康情況得以迅速改善。可以說,練習瑜伽是很多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印度軍隊最近也開始對古老的瑜伽情有獨鍾。印度軍方相信駐紮在高海拔地區的士兵通過瑜伽訓練,可以改善士兵對高山氣候的耐力,同時有助於消除作戰帶來的精神壓力。

 

他們認為,在高海拔山區,其他訓練方法都不可行,即使最短距離的跑步也會讓人喘氣不止,隻有瑜伽的伸展運動才是訓練士兵的良方。不僅如此,由於士兵駐紮在經常發生衝突的“高壓地區”,瑜伽還能幫助他們保持警覺。

 

一位練習瑜伽的印軍士兵說:“集中注意力,無論是集中在呼吸上,還是集中在瑜伽練習上,這種能力都與軍事有著很大的聯係。其實,在我們的基礎訓練中,有很多類似瑜伽的東西。”

 

目前駐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部隊每周要進行1小時的瑜珈操,學習14種瑜伽姿勢,以舒緩神經。同時他們認為,瑜伽冥想術和傳統的瑜伽姿勢訓練還可以使士兵變得更加勇猛頑強。

 

在那裏,悠揚的瑜伽唱詠聲和抻拉的瑜伽姿勢與周圍環境顯得格格不入,但結果顯示,修煉瑜伽的士兵比不修習的士兵出手更穩健,抓握更有力,肌肉也更強壯。

 

但是,印度似乎並不打算把這個秘密武器隱藏起來。在與我軍舉行首次聯合反恐演習期間,他們喜歡和我們交流修習瑜伽的心得。作為回報,我們也將一些武術動作傳授給印度同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