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軍事專家:解放軍新航母放棄反艦導彈 戰機或成唯—武器

(2013-05-17 06:29:19) 下一個
資料圖:中國遼寧艦立體解析圖。

   【俄羅斯軍事觀察網5月15日文章】題:中國航母發展道路上存在的問題(作者基裏爾·裏亞博夫)

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成為正式列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首艘航母。很早以前,中國海軍高層便言明了其主要用途:它會被用作訓練艦。艦載航空兵將上艦受訓,同時在艦上完成若幹科研工作。與此同時,有關北京欲自主興建類似航母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發展方向效仿美國

在打遣新航母之前,北京亟須對其使用構想有明晰的認識,這將直接決定航母編隊的具體麵貌。因此,我們不妨追溯一下美蘇當年在打造航母上的不同思路。華盛頓自二戰時便開始興建航母,並將其定位為空中打擊力量的核心,航母僅用於為戰機提供各類保障。蘇聯航母的興建原則與美國大相徑庭。蘇聯航母上的戰機,其主要職能是為整個航母編隊提供空中防護。此外,蘇製1143型航母的最典型特征便是自帶反艦武器,主要任務是為戰略導彈核潛艇保駕護航。

中國效仿美國戰略無疑更為合理。近年來,中國造船界正在積極更新艦隊,新建了若幹大型戰艦。這似乎是在暗示,北京有意在數年後開始巡航太平洋地區。倘若如此,發展航母攻擊集群將成為確保自身在太平洋不同地區的軍事存在、展示軍力的最有利方案。

除去航母艦隊的發展戰略外,目前尚不清楚北京究竟需要幾艘航母。僅有的一艘“遼寧艦”顯然不能投入真正意義上的作戰當中。有關航母的具體數量眾說紛紜。最熱議的莫過於北京欲建五六艘與“遼寧艦”身量相當的航母,其依據來自簡單的數學計算:中國海軍擁有三大艦隊,每支艦隊至少應擁有一個甚至是兩個航母編隊。

麵臨眾多技術難題

即便航母發展方向、具體數量的問題已有定論,中國也還麵臨眾多技術問題。首先是主推進裝置。“遼寧艦”配備的是蒸汽輪機,後者也是多數蘇聯大型戰艦的標配。不排除中國未來航母將使用核動力,畢竟北京在潛艇核反應堆研究方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要研發適用於航母的真正意義上的核動力裝置,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件相當勞神耗時的事情。因此,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前幾艘航母,仍然可能采用蒸汽動力發電的方式。

在將“瓦良格”號改裝成“遼寧艦”的過程中,中國人放棄了反艦導彈。如此看來,“遼寧艦”乃至未來新航母的唯—進攻武器便是戰機了。中國首艘航母的艦載機為殲-15,它被視為俄製蘇-33的仿製品。值得—提的是,殲-15的列裝時間不會早於2014年。至少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恐難擁有實力與發達國家同類戰機難分伯仲的航母艦載機。
 

作戰目標誌在大洋

假設中國成功解決了所有問題,興建了擁有最先進艦載機的新航母,那麽,這一利刃將用於何處?由於中國軍事實力的增長,與台灣之間的假想戰也開始頻頻被提及。不過,這一衝突其實無需航母參與,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足以應付。

一旦中國與其他國家就某些有爭議領土爆發衝突,航母同樣無用武之地,因為陸基航空兵完全能夠勝任。如此一來,航母及編隊中的其他艦隻注定是要遠航。整個印度洋、太平洋將成為中國未來航母的巡弋之地。中國由此獲得了向地區競爭對手施加政治壓力的最佳手段,尤其是美國和印度。

至於北太平洋,中國航母將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心腹之患。日本是島國,中國航母上的航空兵部隊能對該國任何地方實施襲擊,北京怎會放過借助航母向這個剛愎自用的鄰國施壓的機會?

經驗欠缺任重道遠

總而言之,打造若幹航母將大幅提升中國海軍的實戰能力,北京也能借此最終奠定自己地區領袖的地位,具備向鄰國發號施令的能力。但此處存在一大隱憂:中國唯一的航母至今仍不能完全參與實戰,也缺乏足夠數量的艦載機。倘若中國製船業希望從“遼寧艦”的使用中積累經驗,並在積累的技術數據基礎上設計及製造航母,那麽,這將是一個曆時數年的漫長工程。即便天時地利人和,“遼寧艦”的艦載機也不會在2016年以前配齊,而後還需花上兩三年,讓航母揚帆遠航,積累為艦載機提供各類保障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展露優勢與軟肋。

在航母使用經驗嚴重欠缺的情況下,過於倉促可能導致北京在航母發展方向上行差踏錯。也正因為如此,新航母需要汲取負麵教訓、引進成功經驗,所以不會早於2020年以前問世。

事實勝於雄辯,打造一支強大、現代化的航母艦隊造價高昂、耗時漫長。然而,中國提升軍事實力的決心從未動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