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年6月15日,美國F-117試飛成功,人類空中戰爭進入“隱形時代”,並從此顛覆了戰爭的傳統理念。此後,美國在隱身戰機領域一直遙遙領先。2011年1月11日,中國新型殲20隱形戰機亮相。2012年10月31日,中國殲31型隱身戰機也首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2個同時研製兩型隱身戰鬥機的國家。
自1981年6月15日,美國高度機密的F-117試飛成功,人類空中戰爭進入“隱形時代”,“隱形化”顛覆了傳統的攻防理念,實現了軍事家們夢想的單向打擊。在隱形戰鬥機領域,美國一直獨占鼇頭。2010年1月底,俄羅斯第一款實用型隱身戰鬥機原型機T-50終於首飛。2011年1月11日,中國新型殲20隱形戰機亮相。2012年10月31日,中國殲31型隱身戰機也首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第2個同時研製兩型隱身戰鬥機的國家。
1977年,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廠裏出現了一架怪異的飛機,這架由舶來的零件攢出的機械讓人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這東西是否能飛:它的外形顛覆了人們對飛機一切傳統認識——名為“海弗藍”的驗證機已經準備好開啟飛機隱形時代的序幕。
1987年,一個美國空軍代表團在德國MBB公司的廠房中意外地發現了這架名為“螢火蟲”隱身驗證機風洞模型。不久,德國政府在美國壓力下中止了“螢火蟲”的進一步研發。
1988年,世界上第一架實用型隱身戰機F-117首飛。雖然冠以代表戰鬥機的F,它卻是一架不折不扣的攻擊機,區區兩枚的載彈量在同時代戰機中少得可憐。憑借精確製導武器的幫助,F-117在伊拉克與科索沃的戰事中屢次承擔攻堅任務。
1988年11月,第一架B-2隱身轟炸機“美利堅精神”號下線。生產商諾斯羅普將幾十年來在飛翼研究上的技術儲備與電傳操縱的最新成果完美融合在B-2身上,打造出世界最先進的隱身轟炸機。由於高達22億美元的單價,最終隻有21架B-2完工並投入使用。
當F-15還處於定型階段時,美國空軍就開始著手下一代戰鬥機的研製。1971年,美國提出“先進技術戰鬥機”(ATF)的初步構想。洛克希德公司參與競標,並為此製造了名為YF-22的原型機,競爭美軍未來的主力戰鬥機。
洛克希德的強勁對手,諾斯羅普公司聯合F-15的生產商麥道拿出了YF-23“黑寡婦”。YF-23在隱身和超音速巡航指標上略優於YF-22,但格鬥指標遜於YF-22。
20世紀80年代的導彈技術並不如今天這樣發達,所以相對於格鬥能力較差的YF-23,美國空軍更傾向各方麵性能平衡的YF-22,即使戰機被迫陷入格鬥,也擁有更多一道保險。1991年4月,美軍宣布選擇洛克希德的YF-22作為下一代主力戰鬥機的發展原型。
真正意義上的F-22於1997年首飛,2002年,美國空軍宣布第一支F-22戰鬥機部隊加入現役。這種成為五代機技術規範的戰鬥機在研製中遇到了比預想更多的困難,最終的單機造價達3.5億美元。美國國會在2009年決定F-22在建造187架之後將停產,並禁止該機的出口。
普惠公司為ATF戰鬥機計劃研製的F119發動機推力達到160千牛,可保證F-22戰機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進行超音速巡航。配合推力矢量噴管的F119為F-22提供了更強的機動性。
在F-22的座艙裏,傳統機械儀表被完全淘汰。四塊LCD顯示器和一台衍射式HUD取而代之。飛行員不再需要麵對密密麻麻的指針和示數,座艙實現了全麵“玻璃化”。
全部武器機內裝載使F-22的雷達反射麵積大幅縮小。位於機腹正下方的主彈艙可攜帶6枚AIM-120C中程空空導彈,進氣道兩側的艙內還能攜帶兩枚AIM-9。如果有需要,F-22也可以在翼下開辟四個外掛點。
F-22的內置彈艙無法容納體積較大的武器,但SDB等小尺寸精確製導武器的出現為F-22的用途擴展帶來了福音。
在美國空軍積極研製先進隱身戰機的同時,美國海軍也沒有放鬆對隱身飛機的發展。A-12“複仇者”攻擊機計劃用來取代A-6“入侵者”。最終因冷戰結束後美國大幅削減軍費而遭放棄,隻造出一架全尺寸模型。
如同F-15與F-16的輕重搭配一樣,JSF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的初衷也是為F-22研製一款輕型,相對廉價的多功能戰鬥機。更具野心的是,這款飛機將取代F-16、F/A-18C/D、AV-8B、鷂等一大批海空軍現役飛機。
進入JSF最終角逐的波音集團拿出了名為X-32的驗證機,擁有無尾布局和巨大的“鯊魚嘴”進氣道。但是波音犯了和當年諾斯羅普YF-23相同的錯誤,導致X-32最終被淘汰。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出了借鑒F-22布局與技術的X-35方案。美國軍方更偏愛較為成熟、風險較低的設計,洛馬又有研製F-22的經驗在先,X-35的中選也就在情理之中。
為了滿足不同軍種的需求,F-35分為A(常規起降型)、B(垂直起飛/短距降落型)與C(艦載起降型)三種設計。
F-35的座艙玻璃化水平比F-22走得更遠——一塊超大型LCD顯示器幾乎包攬了所有的飛機數據顯示功能,極大減輕了飛行員的操作負擔。
F-35B型所使用的F135引擎,附帶一台升力風扇和可以偏轉90度的尾噴管。
為了攜帶大威力武器,尤其是重磅製導炸彈,F-35的內置武器艙空間利用率更高,它能裝下以Mk84為基礎改裝的2000磅級JDAM炸彈,同時攜帶兩枚中距空空導彈。
F-35C型可以攜帶武器種類列表。F-35係列可使用的武器多樣化程度是F-22所無法比擬的。
在競爭JSF失敗後,波音將精力投在利用現有戰鬥機改進隱身戰機上。2009年3月,波音公布了F-15SE“沉默鷹”改進方案,將原本保型油箱的位置換成彈艙,垂尾改為外傾設計。波音希望以此爭奪那些不那麽富裕國家的訂單。
RQ-170偵察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一種主要用於對特定目標進行偵查和監視的隱形無人機,也被稱作“坎大哈野獸”。此前一直被視為美國的“秘密武器”,直到2009年美國空軍才承認它的存在。2011年5月1日,美軍在巴基斯坦擊斃拉登,這種無人機便負責監視任務。2011年12月,伊朗稱擊落一架美軍RQ-170無人偵察機。但美國對此進行否認。
除了有人戰機,各國在隱身無人戰機的發展上也不遺餘力。沒有飛行員這個負擔,無人機可以達到更高的機動性,對飛行員損失的顧慮也能降至最低。X-36由NASA和波音公司聯合研製,用於獲取戰鬥機隱身設計與飛行敏捷性結合的關鍵數據。
波音X-45是DARPA和美國空軍聯合提出的一項計劃,用來驗證無人作戰飛機(UCAV)的技術可行性。X-45A的兩個彈艙可搭載兩枚450千克JDAM或12枚SDB,比它體型更大的X-45C則將起飛重量從A型的6.8噸放大到16噸。
為了與波音公司的X-45C競爭,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手推出了X-47B。這架飛機即將於2011年初首飛,最終目標是成為未來與F-35C艦載型搭配的艦載無人攻擊機。
在美國如火如荼地開展隱身戰機的發展時,蘇聯也在發展自己的同類計劃,但蘇聯解體讓許多設計流產。1999年,俄羅斯官方展示了名為米格I.44的驗證機。這架飛機最隨後幾年中進行過幾次試飛,最終也沒有逃過下馬的命運。
與米高揚設計局同一時期,蘇霍伊推出了S37“金雕”驗證機。這架前掠翼布局的飛機外形設計上考慮到隱身需要,也采用了內置彈艙。
2010年1月底,俄羅斯第一款實用型隱身戰鬥機原型機蘇霍伊T-50終於迎來了首飛。
T-50的總體布局類似F-22,兼顧隱身與機動能力。俄羅斯方麵宣稱,目前采用過渡型117S發動機的T-50已經能滿足超音速巡航的需要,基本達到了五代機的總體技術指標。
俄羅斯對T-50抱有很大希望。但T-50身上仍留有許多屬於上一個時代的技術特征。外界估計,T-50整體性能無法與F-22相抗衡,在敵方擁有完善預警體係的情況下與“台風”等四代半戰機的較量的難以斷言。
2011年3月3日,T-50二號機試飛成功。俄專家認為,T-50具有一係列獨一無二的特點,可以作為攻擊機和殲擊機使用,它裝配全新的航空電子係統、先進的電子自動化駕駛係統和新型相控陣天線雷達係統,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飛行員的工作負擔,方便其集中精力執行戰術任務。
2012年8月9日,蘇霍伊公司開始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PAK FA原型機T-50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試飛。試飛使用的是第3架T-50(T-50-3),首輪地麵和空中試飛顯示該雷達在對空和對地工作方式下都顯示了穩定和強大的性能,足以與現有最先進的雷達係統相媲美。除此之外,第五代戰鬥機的光學係統試驗也已經開始。
韓國於2001年啟動了本國的下一代戰鬥機KF-X研製計劃,計劃在2020年之前生產5架具備隱形能力的原型機。按照韓國空軍的要求,KF-X的性能應超越法國“陣風”和歐洲“台風”,僅遜色於美國的F-22和F-35。
在終於完成了LCA的研製後,印度也提出了本國的隱身戰鬥機方案MCA。印度希望MCA能夠在2020年前後服役,同未來與俄羅斯在T-50基礎上聯合研製的戰鬥機進行高低搭配。
日本第四代戰機的研發計劃可能始於2000年或更早,具體情況一直不為外界所知。直到2006年底,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部才短期展出了先進技術驗證機“心神”號的實體模型。並將該機性能定位於“首先發現”、“首先攻擊”和“首先摧毀”的“F3”能力。
2006年春,約1/5大小的“心神”縮比模型機開始首飛,到11月為止進行了40次飛行等測試。根據今年的相關報道,日本已進一步提出了六代機的研製計劃,並準備在2016年啟動該項目。
2010年12月底,中國四川,成都飛機公司的停機坪上出現了一架全新外形的飛機。這是被外界稱為殲20的中國國產隱身戰鬥機的原型機首次公開亮相。在這架飛機亮相的一年前,中國空軍副司令何為榮曾表示中國四代機(中國仍稱為四代機,相當於世界上的五代機)正在研製,並將很快試飛。
2011年1月11日注定是中國軍事史中國科技史上一個裏程碑的日子:中國自行研製的隱身戰鬥機殲20戰機在這一天在成飛某試飛場一躍騰空,完成了首次試飛。
2012年5月16日下午14時49分,殲20的第二架原型機2002號起飛,15時8分,完美降落,首飛獲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中國隱身戰機研製進程邁入了新的一頁。
2012年10月,殲20不僅機頭的雷達艙已經安裝了設備,甚至座艙下的主設備艙也在安裝設備,這表明殲20可能已經安裝了全套的機載雷達及航空電子係統,開始進行航空電子試驗,證明先前的試飛進度非常順利,殲20向設計定型又邁出一大步。
2012年端午節期間,網上出現一款隱形戰機運輸照,因為被迷彩帆布包裹緊實,形似粽子,被軍迷昵稱為“粽子機”。有消息指這就是我國沈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殲31型中型隱身戰鬥機。
2012年9月,殲31運抵閻良機場進行測試。這架飛機沒有解放軍的紅星機機徽,而是采用了中航集團公司的“鶻鷹”圖案,這似乎證實它目前還隻是中航集團自己的項目,並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根據來自中航的消息,殲31在中航內部的名稱是AMF戰鬥機。殲31可能相當於一架隱身化的米格29,是以防空為主,兼顧空中優勢、對地攻擊的戰鬥機。
2012年10月31日早10時,中國第二種隱形戰鬥機——AMF戰鬥機在中國某機場進行了首次試飛,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隱身戰鬥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