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君臣善始難善終 孫權逼死陸遜深層次原因

(2012-11-13 07:10:47) 下一個


君臣善始難善終 孫權逼死陸遜深層次原因

2012年11月    來源:鳳凰網遊戲頻道 作者:李豔濤

處於江東大族領袖地位的陸遜,自然是孫權最擔心的。這種擔心在兩宮之爭最直接地表現出來,事關孫吳的未來,孫權和陸遜對此都非常重視。而陸遜過於積極參與此事的態度,顯然引起了孫權的不滿,孫權“累遣中使責讓遜”,導致陸遜屈死。

陸遜(183—245),是三國時期的重要的人物,對三國的局勢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學術界對陸遜的研究並不充分,多是從陸遜為將、為相的角度出發,分析陸遜的軍事、政治、法律才能。本文試圖通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從陸遜與孫權的關係入手,揭示陸遜在陸氏宗族內部地位的變化,陸遜與孫權關係的變化,從而進一步思考孫權在穩定政局上所做的努力,陸遜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以期有助於加深對孫權政局的理解與認識,同時豐富陸遜的形象。

一、陸遜早期時的陸氏宗族及陸遜的地位

江東陸氏,“世江東大族”在江東有著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期,處於家族族長地位的應該是陸遜的從祖陸康。陸康時任廬江太守,很有政績,陸遜因為少孤,得到了陸康的照顧,所以陸遜“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這時的陸氏仍然是強盛的。不過,在東漢末期的軍事鬥爭中,陸康與袁術結怨,袁術派遣孫堅的長子孫策攻打陸康,城破,陸康不久也病逝了。陸氏“宗族百餘人,遭離饑厄,死者將半”。本來興旺的陸氏,因此戰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而此時的陸遜,在戰前已被陸康派潛回了家鄉吳郡,“康遣遜及親戚還吳”,並且,“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廬江之戰發生於公元194年,陸遜此時也不過十餘歲,而能夠得以為陸康綱紀門戶,可見陸遜的才能是很出眾的,亦可以說明回到吳郡的陸康這一支的成員中人才不多。

陸康這一支受廬江之難,損失慘重,但陸氏宗族本是吳郡吳人,根基部分並未被摧毀,是陸氏整個宗族勢力仍然強大的原因。不過,在封建的家族製下,雖然陸康這一支受到了巨大的損害,但無疑仍然是陸氏的領袖。回到吳郡的陸氏成員中,陸績與陸遜是同樣主要的人物。陸績是陸康的少子,在封建家族長下,有著陸氏嫡宗的身份,所以雖然陸績年幼,卻當之無愧地是陸氏宗族的代表者。而陸遜因為父親去世得早,並沒有大的家庭背景,在家族地位上,是不能和陸績相提並論的。在輩分上,陸績是陸遜的叔父,這兩層的關係,導致在陸氏宗族內部,陸績的地位要遠高於陸遜,陸遜隻能居於陸績之下,而這一狀況也是被江東人士所認可的。《三國誌》記載:“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鬆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績年少末坐,遙大聲言曰:‘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昭等異焉。”可見,陸績雖然年紀小,但是能夠參與到孫策的會議中,說明了陸氏在江東的地位高,亦可說明,陸績是陸氏的代表人物,且被孫策所承認。從陸績的言語又可知,陸績是不親和孫氏的。由於孫策對廬江的攻打,導致了陸康的死亡,作為陸康少子的陸績仇恨孫氏是很正常的。不過,陸氏和孫氏的關係很微妙,“孫堅與同郡大族陸氏,如前所述,無嫌隙亦少瓜葛”。二者的結怨隻是因為孫策對廬江的攻打,但當時的孫策也是聽命於袁術,所以在道理上,二者的仇恨有緩和的空間,剛剛占有江東的孫氏迫切的需要大族的支持,而陸氏宗族謀求發展自然也需要與孫氏聯合,孫陸之間有著互相合作的需要,這是孫策請陸績參加會議的原因。但是,陸績對孫氏的仇恨,導致孫陸的聯合隻能停留在表麵的層次上,不可能十分融洽,這對雙方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陸績由於出身的原因,即不是嫡宗,父親又早逝,幾乎沒有背景可言,而陸遜的優勢在於,自己已經長大,能夠謀求自身發展,父親死後,長於陸康府,與陸康的關係非常親近,甚至曾綱紀陸康之門戶,在陸氏宗族的地位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在陸績與孫權冷淡的情況下,此時的陸遜積極地參與到孫權的政權建設中,“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曆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這是《三國誌》中所記載的陸遜前期的從政情況,雖然陸遜的官職並不高,但可見其態度至少是溫和的。陸遜此時最主要的突破是借著鎮壓會稽山賊潘臨的機會,得到了招兵的權利,“部曲已有二千餘人”,有了軍事上的地位。

陸遜的積極態度,無疑會令孫權重視,也會令陸氏宗族重視。曾經為陸康綱紀門戶的陸遜,很容易被陸氏宗族所認可。在陸績不能帶領宗族走向繁榮的情況下,陸遜則是很好的宗族領袖繼承者。

 二、孫權對陸遜聯姻政策的使用

孫權經過對東吳地區初步穩定後,更進一步的深化發展是其目標,在江東大族政治的影響下,若想加大發展,加強與大族的合作是孫權的必然選擇,陸氏作為世代大族,在江東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與陸氏的進一步聯合是孫權迫切需要的。“孫權出於使其政權逐步江東化的需要,非借重吳會大族特別是吳郡顧、陸不可。就陸氏而言,在陸績身上,轉圜的餘地是不存在的。所以隻有在陸績之外,另找他人。而陸遜終於被孫權認識到是合適人選”。但是,孫權要想聯合陸遜,表現的不能太過分。孫權看重陸遜,一是陸遜的才華,二則是陸遜背後的陸氏宗族,其中,宗族的原因會更大一些。孫權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得到陸氏宗族承認的,得到江東大族認可的陸遜,孫權必須小心謹慎地拉近與陸遜的關係,不破壞陸遜在江東士族中的形象,不給他人以道德指責的借口。同理,陸遜亦知陸氏宗族才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隻有得到陸氏宗族的支持,他才能展現自己,所以此時的陸遜也不能和孫權聯係得太過密切。

阻礙在兩人間的道德因素,正是時任陸氏宗族領袖的陸績,陸氏世為大族,家風嚴謹,少孤的陸遜又曾得到陸康的庇護,由於這兩方麵的原因,陸遜若與孫權交往過密,在陸氏宗族內部則會受到指責,從而得不到陸氏宗族的支持,得不到宗族支持的陸遜對於孫權來講顯然用處不大,因此陸遜不能跨越陸績,向孫權過分的示好。陸績本身對孫氏不滿,孫權出於政局穩定的需要,並未對陸績采取行動,但是出於政權深入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聯合陸氏是孫權必須的選擇,而為了聯合陸氏,排擠陸績,令陸遜成為陸氏的代表,是孫權必須要做的。

陸績是族長,是陸遜的叔父。陸績成年以後,成為了經學家。“績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虞翻舊齒名盛,龐統荊州令士,年亦差長,皆與績友善”,“績既有躄疾,又意存儒雅,非其誌也。雖有軍事,著述不廢,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三國誌·吳書·顧邵傳》中說,“邵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說明陸績不僅在地位上高過陸遜,在名譽上也要高於陸遜。在東漢時期,時人對名譽非常重視。既是陸氏的族長,又是經學的大家,使孫權也不得不忍讓陸績的態度。但是為了聯合陸氏,掃平陸遜發展的道路,排擠陸績,已經是孫權必須的策略。最後,陸績被孫權以“直道”的借口,“出為鬱林太守”。這樣,陸遜則成為陸氏在都內的領袖。不過即使陸遜成為陸氏的領袖,亦不能立即與孫權展開積極的合作,因為沒有合適的與孫權積極合作的名分,陸遜不能違背了陸績的政策。

為此,孫權為了令陸遜能夠積極參與到政權建設,想到了一個好方法,那就是聯姻。孫策死後,史料中可見留下三女一男,一女嫁給了顧氏,一女嫁給了朱氏,還有一女嫁的就是陸遜。江東顧陸朱張四大族,占了三個,很明顯,這是孫權加強與大族關係的政治手段。體現在陸遜身上尤其突出。孫策死時為二十六歲,兒女肯定不大,陸遜隻與孫策相差八歲,是與孫策同輩的人物,而陸遜卻娶了孫策的女兒,年齡上的差距十分明顯,所以,其中的聯姻政治的意味非常強烈。

筆者認為這一婚事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自然是孫策的女兒長大成人,到了結婚的年齡;其次,陸遜以前的妻子或者去世,或者無子。《三國誌》記載,陸遜“長子延早夭,次子抗襲爵”。陸抗是孫策的外孫,陸延則無記載,可能是也是孫策的外孫,即使不是,由於“早夭”,亦可算是陸遜無子的。隻有當陸遜的妻子去世或者無子的條件成立時,陸遜與孫策女的婚事才能是名正言順,不被詬病。而從孫權與陸遜行事謹慎上看,當時情形大概是這樣的。

孫策女婿的身份,使陸遜能夠名正言順地參與到孫氏政權的建設中,至此,無論陸遜怎樣的積極,都不過分。這是孫權想要看到的,也是陸遜想要看到的。

孫權把陸績出為鬱林太守,其實並不像出虞翻那樣狠,並且,孫權給予了陸績一定的補償,“加偏將軍,給兵二千人”,這自然是孫權安撫陸氏宗族的需要,可知陸氏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陸績既然被貶在外,陸遜則正當地成為陸氏宗族的領袖,孫權的目的達成了。陸績出鬱林的日期不得而知,但是鬱林所在的交州,至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歸於孫權統治,“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所以孫權出陸績當在建安十五年之後。陸遜娶孫策女的具體時間亦不可得知,但在《三國誌》的史料安排上,把這件事排在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陸遜討伐費棧之前,可推測陸遜娶孫策女在建安二十一年前,這與陸績出為鬱林太守的時間有著先後性,二者必然有相互的聯係。筆者推測,很可能是孫權此時有意加強與江東大族的合作,又看好了陸遜這一人才,為了抬高陸遜在宗族中的地位,孫權將陸績出為外郡,陸遜成為都內陸氏宗族的領袖。不過這時陸遜要想積極參與孫氏政權建設,依然缺乏道德上的支持。於是孫權采取了聯姻政策,以孫策女許配陸遜,讓陸遜以孫氏女婿的身份,參與到孫權的政權建設中,這樣孫權與陸遜的聯合就順理成章了。

由此推論,孫權將陸績貶出外郡,其實是場陰謀,否則孫權不會將直道了十餘年的陸氏宗族領袖陸績輕易地貶出去,這是為陸遜的發展掃平道路,陸遜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在都內的陸氏宗族的代表。而孫氏與陸遜的聯姻,更是能夠加深孫陸兩方麵的聯合的程度,這對孫陸兩方麵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亦可知,孫權也是非常想加深與陸氏的合作的。從中可見,雖然此時的江東大族並未得到孫權的重用,但是孫權已經很重視與江東大族的聯合了。

 三、孫權對陸遜地位的抬高

聯姻政策實現,陸績被貶至鬱林,孫陸的聯合進入了一個良好的階段,孫權的目的達到了。孫策的另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顧邵、朱紀,二人事跡並不顯,沒有因為聯姻而得到特別的重用,孫權應該也不會因為聯姻而特別重用陸遜。而陸遜做了三件事,給孫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討伐山越,穩定了孫吳的形勢,更擴充了自己的實力。第二,稱讚批評陸遜的淳於式為佳吏,孫權對此事的評價為:“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第三,在荊州之戰中表現優異。這三件事情,可以說每一件陸遜都表現得很出色,為日後孫權重用陸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就在荊州之戰後,一件影響東吳的大事發生了——呂蒙病逝,“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孫權的哀不僅僅是因為與呂蒙的私交好,更因為呂蒙是孫權的心腹大將,呂蒙一死,對於孫吳的政治軍事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誰將繼承呂蒙的位置,則是個重大問題。陸遜在荊州之戰時曾暫時地代理呂蒙的職位,呂蒙也很看好陸遜,稱陸遜“意思深長”,但呂蒙死前推薦的人卻是朱然。“陸遜(183—245)和朱然(182—249)從其個人條件和家庭背景說來,都具有替代呂蒙的資格”,朱然“他兼得淮泗武將家庭和江東丹陽籍貫雙重地域背景,但淮泗特點較為強烈一些”,“陸遜則出吳四姓,門戶地位比朱然突出,但與孫權關係本遠”,“陸遜、朱然先後被薦,說明孫吳荊州統帥由淮泗人轉入江東人手,已是不移的趨勢,隻是轉變是驟是緩,還將視形勢需要和孫權意向為定,欲緩則用朱然,欲驟則用陸遜”,孫權先用朱然接替了呂蒙。不過因為孫吳政權江東化的需要,陸遜則是最適合的人選。陸遜雖表現很好,又是大族,在多由淮泗人控製的軍隊裏卻是沒有威望的,“當禦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持,不相聽從”,陸遜並不服眾。周瑜、魯肅、呂蒙相繼去世,孫權希望再提拔一個能支撐起江東大業的人物,陸遜的表現令孫權將其視為這樣的人物,此時孫權所要做的,就是抬高陸遜的地位。

這時,增加陸遜威望的機會來了。荊州之戰後,劉備打著複仇的名義進攻東吳,氣勢很盛,孫權此時便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兵五萬以拒劉備。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一戰,由於陸遜的相持政策,戰爭起初並不激烈。對於東吳來講,劉備雖然名聲很大,但實力並不雄厚,劉備的前鋒不過四萬人,陸遜統帥五萬人且是守城一方,優勢不言自明,孫權雖然向曹魏稱臣,這隻能說是孫權的權術,緩和與曹魏的關係,避免兩麵同時受敵。

東吳的優勢非常大,此時又有許多名將,而孫權偏偏用不被軍人尊重的陸遜,其中自然是有深意的。此時孫權用陸遜,其實考慮的主要是兩個方麵:第一,陸遜確實有著非凡的軍事能力,這在討伐山越和荊州之戰中都表現出來。陸遜能夠擊敗劉備,這是孫權所確信的。第二,“按照孫權的用兵遣將成規,以陸遜、朱然分督左、右部以應敵,是合乎情理的”,孫權這時偏偏隻用陸遜,且是不被其餘將領看好的陸遜,必然是想借此提高陸遜的地位。這是孫權對陸遜的信任,也是孫權的權謀,孫權相信陸遜的實力,希望借此戰來抬高陸遜的威望,為日後重用陸遜作好鋪墊。而陸遜也抓住了這個提升自己威望的機會,重創了劉備的蜀軍。陸遜勝利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劉備的聯營,更大的原因則是陸遜能忍辱負重,把握戰機,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戰後諸葛亮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諸葛亮的感慨上可見,夷陵之戰陸遜的大勝,應該是三國時人都沒有想到的,陸遜獲得了一個非常出乎時人意外的勝利。“及至破備,計多出遜,諸將乃服”,陸遜的威望大大提升,儼然已經成了東吳的第一重臣,“孫吳上遊統帥之職的地域性調整正式確定,陸遜作為吳四姓代表人物終於破繭而出,執掌了東吳上遊兵權”。這是陸遜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是孫權需要的。此後孫權陸遜君臣通力合作,對於孫吳政權的江東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四、孫權“責讓”與陸遜之死

孫權與江東大族之間,關係非常複雜。兩方麵有著共同的利益需要,即都要謀求發展。但是二者又有著分歧,孫權自然希望加強中央集權,江東大族自然希望增強自身實力,這就是集權與分權的衝突。也是孫權與江東大族根本的利益衝突所在。而陸遜作為江東大族的領袖般的人物,在這種衝突下他的態度自然非常重要。

孫權與江東大族,實質上是互相利用的關係。這種關係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江東大族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必然會引起孫權的不滿與擔憂。而在孫權年事漸高後,這種擔憂顯然是重重地加深。處於江東大族領袖地位的陸遜,自然是孫權最擔心的。這種擔心在兩宮之爭最直接地表現出來,事關孫吳的未來,孫權和陸遜對此都非常重視。而陸遜過於積極參與此事的態度,顯然引起了孫權的不滿,孫權“累遣中使責讓遜”,導致陸遜屈死。

那麽孫權擔心的是自己死後政局的穩定,陸遜已經對孫權構成了威脅,筆者認為,這種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麵。

第一,陸遜背後的大族政治。陸遜的這種大族領袖的地位,在孫權在世時已經很強大了,孫權對此恐懼是很正常的。王永平在《陸遜與孫權之關係及其政治悲劇之原因考論》中,對這一形勢做了很詳細的分析,筆者在此不多談論。

第二,陸遜為孫氏女婿的身份。前文已述,陸遜與孫策女兒的聯姻,並不是陸遜得到重用的原因。筆者認為,陸遜的屈死倒是和孫策女婿的身份有著聯係。孫權稱帝後,並未予孫策的兒子紹以大封,隻為侯爵,陳壽在書中評價到:“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可以說孫權對孫策的兒子並不是特別的友好,而這種不友好很可能是有權力的原因,孫權對孫策的兒子很可能懷有隱憂。孫權的長子孫登去世後,孫權對未來的繼承人猶豫不決,而江東的基業,孫策有很大的功勞,孫策死後,有許多舊將對孫策非常懷念,而且朝臣規諫孫權時,往往會提到孫策來壓製孫權,孫權對此肯定很不滿。孫紹作為孫策的兒子,在年齡上長於孫權諸子,又有孫策的威望相助,此外,還有可能有一些孫策的舊將由於懷舊的原因與孫紹關係很好,這很可能導致孫權對孫紹懷有戒心。“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孫策的孫子都以訛言而被誅死,更加反映了孫策在江東人心中的地位。陸遜作為孫策的女婿,和孫紹有著比和孫權諸子更近的親屬關係,而孫策女婿的身份又很容易令孫權想到孫紹,這就會令孫權很不安。陸遜被孫權屢次遣中使責讓,其中原因,固然是因為參與兩宮之爭引發孫權的不滿,但更進一步的原因,未嚐不是陸遜作為孫策女婿的身份而導致的孫權對陸遜的猜忌。

第三,陸遜自身的素養引起孫權的不安。陸遜的成長之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發展。而陸遜能夠發展到東吳第一重臣的地位,其自身素養是非常重要的。陸遜的兩個素養非常好,一是智慧,對時局有很好的洞察力,對時機有很好的把握,並且敢於果斷出手;二是其忍耐,陸遜的忍耐力是非常強大的。在陸氏宗族的前些年,他一直沒對陸績做出出格的事情,而當時的陸遜還是處於少年階段,正是血氣方剛想出人頭地的時候,能一直忍耐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夷陵之戰中,居然和劉備相持了幾個月而不動武,可見其忍耐力之強。而陸遜的這種忍耐是為了等待一個良好的時機,機會一到,就果斷出殺招。所以,陸遜既能洞察時機,又能把握時機,孫權與陸遜共事多年,對陸遜這種素質是深知的。陸遜的這種素質,是孫權最恐懼的。

陸遜不僅有著過人的素質,又有著江東大族與孫策女婿的背景,對孫權構成了強大的威脅,孫權猜忌陸遜是很正常的。不過,孫權並未對陸遜痛下殺手,他隻是“累遣中使責讓遜”,導致“遜憤恚致卒”,可以說,陸遜之死,孫權有一定的責任。但是我們能夠看出,孫權並沒有對陸遜做出實際上的打擊,說明孫權雖然猜忌陸遜,但是對陸遜仍然保持著遲疑的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