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李際均
據悉,美國中央情報局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軍方“鷹派”進行了分代:第一代以曾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李際均中將為代表;第二代是因《超限戰》而引人側目的喬良、王湘穗;羅援、朱成虎、金一南等學者型將軍被歸為第三代;最新一代則包括了《C型包圍》的作者戴旭及《中國夢——後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作者劉明福等。
第一代:“美國別製造12億敵人”
李際均生於1934年,哈爾濱人,16歲入伍,次年入朝參戰,擔任過陸軍師長、38集團軍軍長,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是軍界、學術界公認的“儒將”。
1985年,在中央軍委領導下,原為步兵師師長的他設計並建成了中國首個具有立體作戰能力的機械化集團軍,被直接提拔為集團軍軍長。該集團軍在內蒙古成功組織了一次近似實戰難度的合成作戰演習,《解放軍報》稱“標誌著我陸軍已結束單靠步兵決定勝負的曆史,跨入合成作戰時代”。
1997年7月,李際均訪美,借在美國陸軍學院演講的機會,對“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有力的批駁,指出,“對我們軍人來說,用酒杯瞄準比用槍炮瞄準好”,還強硬地宣稱:“誰敵視中國,誰就會為自己製造12億個敵人,必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
當年,有著47年軍齡的李際均從軍科院副院長的崗位上“隱退”。有分析人士透露,其所扮演的幕後智囊角色並不會發生改變。
第二代:“預測”將會發生恐怖戰爭
喬良、王湘穗都出生於軍人家庭。喬良現年57歲,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教授,如今是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王湘穗比喬良年長1歲,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二人曾以空軍將領身份參加1996年台海導彈演習。1995年,喬良和王湘穗在合著的《超限戰》中提出,由於現代技術的介入與全球化的影響,戰爭一起,無論軍人還是平民,都會受到戰爭的威脅,非軍事戰爭行動更讓戰爭超越了原有的界限和限度,將觸角延伸到社會每一個角落。超限戰是“一種可以超越實力局限和製約的戰爭方式,對處於強勢和弱勢的國家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
6年後,“9·11”事件發生,不少人回想起《超限戰》的種種論述,不禁驚歎:“‘9·11’事件原來就是最典型的超限戰!”該書隨即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引起震動,並被意大利陸軍總監米尼上將稱為當代軍事名著。近年來,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被美軍寫入最新作戰條令。
對於外界賦予自己的“鷹派”稱號,喬良表現得十分理性:“軍人如果隻會說示弱的話,這個國家就沒希望了;但如果軍人處處逞強,同樣也會損害國家利益……各國軍隊中都有人喜歡發表腎上腺素分泌旺盛的話。這些話有時能起到話語威懾的作用,有的能成為國民心理的強心劑。但我要說的,隻是些理性的、現實的、充分顧及國家戰略利益的話。這些話可能兩頭都不討好,但隻要有必要,我就會說。”
王湘穗卻表現得直言不諱:“每個軍人都是‘鷹’,如果軍人不是‘鷹’,那就是‘和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