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總設計師稱中國神盾艦與美日宙斯盾艦還有差距(圖)

(2012-03-30 13:05:51) 下一個

總設計師稱中國神盾艦與美日宙斯盾艦還有差距

2009年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中國海軍171號導彈驅逐艦準備赴索馬裏護航
中國海軍171號導彈驅逐艦準備赴索馬裏護航

資料圖:中國海軍052級112和113號驅逐艦
資料圖:中國海軍052級112和113號驅逐艦

  編者按:

  雖然我們擁有一支戰功顯赫的陸軍,但海軍依然承載了更多對於國家尊嚴的憧憬。中國不堪回首的近代史,就是始於侵略者的堅船利炮。

  新中國成立4年後,毛澤東在南京檢閱海軍,幾天時間裏,他五次寫下同一句話: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而當1957年蘇聯向中國提出建立“聯合艦隊”、意圖控製中國海軍時,毛澤東氣得一夜未眠。他憤怒地對這個當時最重要的盟友說:連半個指頭都不行!

  2008年12月26日啟航的三艘艦艇的亞丁灣之行,引起如此關注並不意外。4400多海裏的航程,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遠海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是對中國海軍的一次檢閱。同時,也是中國造船業的驕傲。

  當讀者看到這組文章時,飄揚著五星紅旗的艦隊已經駛近亞丁灣。我們無意渲染這次遠征,卻希望探究支撐著這支年輕海軍愈行愈遠的動力---人與船。

  從遼東半島的海軍學校,到黃浦江邊的造船廠,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以新式教育方法培養出來的指揮員隊伍,還有信心期待中國海軍更強大的未來。

  前進吧,海軍!

  總設計師談國產驅逐艦研發往事

  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到遠赴索馬裏的新型國產驅逐艦上時,在上海的一間辦公室裏,78歲的老人充滿了自豪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徐笛、山旭 | 上海報道

  潘鏡芙,1930年生於浙江湖州,中國工程院院士。過去幾十年間,他主持設計了中國兩代四型軍艦,也是052級係列國產軍艦的第一位總設計師。

  而此次赴亞丁灣的兩艘軍艦均是052級係列國產驅逐艦的最新型號。負責該係列艦隻設計的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負責人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新型國產驅逐艦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90年代後期開始,潘鏡芙已不再具體負責艦船設計工作,052級係列國產軍艦由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的一位總工程師負責並通過驗收。潘鏡芙則擔任國產軍艦設計的顧問。

  生於水鄉的潘鏡芙小時候就對船有種特殊的感情,他經常要在船上過夜以躲避日軍的侵襲。然而考慮到就業出路,他選擇了浙江大學熱門的電機係。但機緣巧合,畢業不久後他又回到了船上。

  “兩代驅逐艦都是中國人自己造的”

  《瞭望東方周刊》:是什麽機遇讓你參加了新中國第一代軍艦的設計建造?

  潘鏡芙:畢業之初,我到第一機械工業部負責電機廠設計工作。1955年蘇聯專家來華,幫助我國設計建造艦艇,當時急缺人手,我調到了船舶局參加艦艇設計。那時大批蘇聯專家來滬,我們單位的專家組長以前是蘇聯驅逐艦總設計師,我很崇敬他。蘇方提供了圖紙,我們翻譯後自己建造,這段時間設計、建造人員提高都很快,可以說蘇聯的援助是很有價值的。

  上世紀60年代後期我國開始設計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由李複禮和我擔任總體設計主要負責人。當時蘇方也提供了部分書麵材料,但沒有實物。以前的軍艦光有火炮,這次驅逐艦設計方案提出要裝導彈,我們就根據蘇方資料,參考了部分技術指標以及艦的外形,把艦加長了。這艘艦到上世紀70年代初才交船,除動力係統和火炮是根據蘇方資料仿製的以外,其他原件都是國產的。

  這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導彈驅逐艦,它的對海力量是很強大的,但基本沒有製空力量,指揮係統也還較弱。

  《瞭望東方周刊》:新時期以後,我國開始設計第二代驅逐艦,與第一代相比有何技術進步?

  潘鏡芙: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的軍艦設計建造水平已落後世界十幾年了,各方麵都希望建第二代驅逐艦,也就是052係驅逐艦。起初我們是希望和英國合作來設計建造,還組織了一個數十人的考察團到英國談合作事宜,我是團裏的技術負責人。我們到英國軍艦內參觀,看各種材料,覺得可以合作,於是草簽了一個協議,但最終沒被批準。

  《瞭望東方周刊》:什麽原因導致這次合作流產的呢?

  潘鏡芙:實際上在去英國之前,我就告訴團員們做好兩手準備,如果合作不成,我們就自己造,所以務必仔細考察。最初去考察,也是想先買回來一艘艦的電子和武器裝備,隨後還是要自己動手。

  當時有意見認為,我們自己也能做,根本不用買英國的,這樣上麵就不太好下決心。領導問我,“我們自己能設計嗎?”我回答:“自己搞也不是不行,但時間肯定要延長。”

  最終還是我國自行設計了第二代驅逐艦,也就是112艦、113艦。兩艘艦的製空能力都較第一代有很大提升,安裝了對空導彈,火炮也增強了。但這兩艘艦僅能做到對點防空,也就是在艦船附近區域內的製空,因為導彈射程較短,待敵方戰機飛近才能打擊。

  新型軍艦已進入世界較為先進行列

  《瞭望東方周刊》:很多專業報刊把這次赴索馬裏的軍艦看作第三代導彈驅逐艦。

  潘鏡芙:目前對於第三代說法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事實上,這兩艘艦確實更加先進了。它們比112艦、113艦的排水量大了1000噸,裝備也更先進了。尤其是對空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兩艦都已達到區域防空水平,也就是說製空範圍更大了,可以涵蓋一個區域。

  設計052係時我提出兩條,一是全艦綜合性能要好,航速高,適航性好,舒適性高,電子兼容性好等;二是全艦各種指揮係統要能夠協同工作。這兩條都做到了。

  《瞭望東方周刊》:與世界水準相比,兩艘艦水平如何?

  潘鏡芙:其中一個型號已經進入了世界較為先進行列,但比美國、日本還有距離,主要差在裝備上麵。美國最好的、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驅逐艦是伯克艦,俗稱宙斯盾級驅逐艦,艦上裝備的電子係統、武器係統都很強大。各個國家都在瞄準學習,日本購進了美國的設備,建造了金剛級驅逐艦。最新型的國產驅逐艦跟宙斯盾艦有點相似,它被稱為中國的神盾艦。

  《瞭望東方周刊》:有說法認為派出新型軍艦打海盜,可謂殺雞用牛刀,你怎麽看?

  潘鏡芙:(笑)艦船上配有輕型武器,還有特戰部隊,這些都是用來對付海盜的。在此之前,112艦曾到過太平洋海域,113艦曾做了環球航行,但還都是訪問性質的,這次去是第一次戰鬥性質的,很有意義。

  除了完成護航任務,這也是一次鍛煉,而且是中國自造軍艦首次接受實戰檢驗。到大洋裏去,檢驗艦船的適航性;如果與海盜作戰,也可檢驗艦上各種係統的協同作戰能力,艦上士兵也能得到一次實戰訓練。

  《瞭望東方周刊》:建國後,中國艦船設計的模式有何變化?

  潘鏡芙:軍艦設計單位的體製經曆了很多變化。在建國之初,所有的軍工設計單位都歸屬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上世紀60年代開始,又改歸國防科工委,我們也成了軍人,穿黃色軍裝。雖然是設計海軍軍艦的,但並不穿藍色軍裝,當時設計飛機、導彈的技術人員也穿黃軍裝。這段時間,軍艦製造業大大加強,領導更重視了。

  但一直存在爭議,認為軍用、民用不能分開,所以1966年又劃歸工業部,等於又歸了地方,我們就算“退伍”了。改革開放後實行企業化管理,成立了中船總公司。後來又說國企要展開競爭,就把總公司一分為二,一個叫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一個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不過也有人說這是自己跟自己競爭,軍工應該是集中力量和國外競爭。

  管理體製不斷變化,但我服從分配。

  造航母關鍵是要下大決心

  《瞭望東方周刊》:目前世界上水麵艦隻的發展重點是驅逐艦嗎?

  潘鏡芙:也可以這麽說,但是不全麵。戰爭是推動軍艦發展的原動力。軍備突飛猛進的發展集中在20世紀初,數萬噸的戰列艦,數千噸的巡洋艦是20世紀初海戰的主力。二戰中,出現了航空母艦,戰列艦走向衰落,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發展成為護衛航母,水麵戰鬥艦艇也由大艦巨炮向平台、負載、全武器係統發展。

  近年來國際上的普遍做法是發展驅逐艦和護衛艦。驅逐艦的優勢在於它是多功能的戰鬥艦艇,對海、反潛、對空作戰能力都有,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驅逐艦。目前隻有美國還在造巡洋艦,巡洋艦空間大,裝備更多。

  《瞭望東方周刊》:有人說把這次護航編隊看作一個航母編隊的基本單元。

  潘鏡芙:(笑)此次出駛並不能說是航母編隊,它們可以用作航母的護衛艦。航母編隊首先要有航母,其次要有4至6艘驅逐艦、護衛艦,還要有補給船和潛艇。

  《瞭望東方周刊》:此次中國軍艦遠行,引起人們對建造更高級軍艦的又一輪熱議。在艦隊出發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說,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具體要求,表示中國政府將會綜合各方麵的因素認真研究考慮有關問題。你怎麽看?

  潘鏡芙:到大洋中去,沒有航空母艦是不行的。沒有航母,大洋中的製空能力肯定受限,無法在遠洋取得製空主動權。

  不過對於製造航母,不同國家可以有不同選擇。大國比如美國可以發展大型航母,排水量達到10萬噸,英國、法國等就發展排水量5萬噸的中型航母。現在技術上是能實現的,關鍵是要下大決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