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俄羅斯推出新型火箭筒 應對坦克主動防護係統
2012年02月
來源: 新民晚報
單兵火箭筒是步兵肩射武器,主要用於近距離摧毀裝甲車輛、碉堡火力點、地麵或半地下掩體等堅固目標。盡管各種製導武器如今已大量應用於戰場,但單兵火箭筒是步兵近距離作戰的主要攻堅武器。
隨著技術進步,單兵火箭筒的家族正愈來愈興旺。
在五花八門的火箭筒品牌中,最知名的莫過於蘇聯/俄羅斯的RPG係列了。為了讓RPG係列持續延續傳奇,俄羅斯不斷為該係列增加新型號,如RPG-18、RPG-22、RPG-26、RPG-27、RPG-29等。現在,RPG係列又將增加一個新型號,那就是剛剛推出的RPG-30火箭筒。
發展情況
俄羅斯研製RPG-30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用於裝甲車輛的主動防護係統。主動防護係統其實是一種“以彈打彈”的裝置,可以大幅削弱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對坦克的威脅。近年來,西方國家陸續研製出先進的主動防護係統,如美國的“硬殺傷”係統、以色列的“戰利品”係統、法國的“斯帕騰”係統和德國的“阿維斯”係統等。這些主動防護係統將使現有反裝甲武器的作戰效能急劇降低。
為此,俄羅斯一方麵加緊改造現有反裝甲武器(如增大火箭彈口徑、加快彈丸速度,增加串聯戰鬥部等),另一方麵研製能克製主動防護係統的新型反坦克武器。
RPG-30火箭筒的研製任務仍交給RPG係列的研製者——巴紮爾特公司。據美軍情報專家喬納森·普魯伊斯瑪稱,盡管俄羅斯在2008年11月19日公開展示了RPG-30火箭筒,並大力向國外客戶推介,但其目前也隻是完成了概念研製和初始測試,距離實際裝備還有一段距離,估計要在2015年左右才能進入現役。
從研製思路上講,RPG-30相當新穎,它先利用一個誘餌彈吸引和幹擾主動防護係統,再用主火箭彈“趁虛而入”打擊裝甲車輛。其成功的關鍵是要在主動防護係統再次反應過來前(約0.2~0.4秒)完成欺騙和打擊過程。
結構性能
RPG-30火箭筒是典型的不占編製單兵便攜式反裝甲武器,一次性使用(盡管俄羅斯宣稱RPG-30的發射筒可以重複使用,但在危險的戰場上,很難進行發射筒的檢測、處理和重新裝彈)。
火箭筒:RPG-30火箭筒采用並聯雙筒結構。在發射筒中有80%以上的零件為塑料件。火箭彈的戰鬥部全部為衝壓和壓製件。發動機的連接螺、燃燒室、帶尾翼座的噴管均為鋁合金熱擠壓成形。由於大量采用非金屬材料和一次成形工藝,省工省料、質輕價廉。
上發射筒外形與RPG-27基本相同,筒壁厚5毫米。發射筒兩端和中部有鋁製加強圈(中部有兩道)。下發射筒較細,筒壁厚也為5毫米,其兩端也有鋁製加強圈和橡膠密封蓋。出廠時,上發射筒內預裝火箭破甲彈,兩端用橡膠蓋密封(發射時不必打開)。發射時,扣住拉環,拔出保險銷,豎起後瞄準器,按壓扳機,即可射擊。
表麵上看,RPG-30的結構比RPG-27複雜許多,但從攜行狀態到戰鬥狀態的轉換時間仍隻需6秒。
瞄準裝置:RPG-30采用與RPG-27相類似的簡易折疊式機械瞄準具,由後瞄準器和表尺組成。後瞄準器呈板狀,板上有覘孔,並裝有簡單的溫度補償裝置。前表尺是個框形窗,內有三條橫向分劃板,分別對應50米、150米和200米射程。除機械瞄準具外,RPG-30火箭筒也可配用放大倍率2.5倍、視場12度的光學瞄準具。
RPG-30的下發射筒所配誘餌彈性能不詳,但由於其主要作用是欺騙敵主動防護係統,所以其結構要比主用火箭彈簡單,重量也要輕得多(RPG-30係統全重10.3公斤,以RPG-27重量為基準推測,下火箭筒彈的全重可能不超過2.5公斤)。
疑問
RPG-30依靠兩枚彈藥共同作用對付主動防護係統,因此兩枚彈藥間的發射協調就顯得格外重要。從現有技術來說,用延時方法控製兩枚彈藥先後發射沒有問題,但由於重量、外形、發動機等方麵的區別,誘餌彈和火箭彈的速度肯定會有差異,要使兩枚彈藥在出筒後保持同步就比較困難。目前沒有相關的資料,筆者猜想巴紮爾特公司也沒有想出很好的辦法,於是采取降低有效射程的辦法,使兩枚彈到達目標的時間差盡可能小。否則無法解釋RPG-30的射程為什麽會小於RPG-27。
結語
就目前RPG-30的性能而言,也還不足以有效攻擊主戰坦克,比如其主用的PG-30火箭彈破甲厚度隻達到650毫米,無法擊穿各國改進型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前裝甲。假如敵主動防護係統能同時探測和打擊多個方向襲來的多個打擊武器,那麽即使RPG-30的兩枚彈藥配合再完美也難以突破對方的防禦。
對其他國家來說,且不論RPG-30的性能到底如何,單其設計概念的出現就已經意義重大,因為它標誌著“裝甲與反裝甲之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對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