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內已知最大人造軍事洞穴:林彪簽發建造6501工程

(2011-08-26 11:02:24) 下一個


國內最大人造軍事洞穴:林彪簽發建造6501工程

2011年08月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6501工程的主洞口,全長17000多米,大洞設計可通火車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6501工程取名來源於中央軍委1965年第一號文件,也是目前已知的國內最大的人造軍事用途洞穴。

山洞結構複雜。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豎井,全長17000多米,大洞設計可通火車,小洞可供卡車通行。有18個圓形的水泥坪,原來放了18個大油罐。

6501工程也因此被外界譽為“中國地下長城”。

火車可以從中穿行,4輛卡車能並行進入,這個寬12米,高12米的山洞,隻是湖南臨湘忠防鎮“6501”主洞口。

它自1965年開始,曾在極其隱蔽的狀態下施工8年。1973年初,突然廢棄,至今仍無人了解其功能、作用以及被棄原因。現在,當地政府已將此地與3公裏外的桃林鉛鋅礦的“人工沙漠”開發為旅遊點。

這個塵封近40年的地下國防工程,因被開發為旅遊景點,而愈來愈被外界關注,一度成為湘北輿論焦點。

神秘的“中國地下長城”

臨湘是湖南的北大門,屬嶽陽管轄,距武漢、長沙分別是154公裏和161公裏,107國道鋪在臨湘城邊,京珠高速臨湘口下來,5分鍾可達市區,一條名為“長安”的河流在城中穿行。

6501工程距離臨湘市區約15公裏。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踏入6501洞口外的百米處,一股冷氣從山洞內陣陣散出。

洞口的黑色紗布遮掩了近半個洞口,如同該工程,迄今未能完全解密。從現有的資料來看,6501工程取名來源於中央軍委1965年第一號文件,也是目前已知的國內最大的人造軍事用途洞穴。

它分上、中、下三層。整個山體已被掏空,上下相通,洞洞相連,初入洞者,如闖迷宮,規模之大在外界罕見。

山洞結構複雜。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豎井,全長17000多米,大洞設計可通火車,小洞可供卡車通行。有18個圓形的水泥坪,原來放了18個大油罐。

6501工程也因此被外界譽為“中國地下長城”。

巨大的花崗岩結構山體被挖空,用鋼筋水泥做成了上下三層,陰冷濕潤,溫度常年約在18攝氏度左右。

讓人驚奇的是,6501工程除了17公裏長的人工山洞,還分布著25座大小不一的室廳,較大的室內達到數百平米,以及17座寬大高闊的導彈形洞體。

室廳的用途似乎可供指揮、武器組裝、儲備彈藥之用。而導彈形洞體高達80米,直徑一二十餘米,抬頭望去,直衝山頂。

據當地老人介紹,該基地的發現實屬偶然。

80年代初,一名農夫放牛,突然牛失,四處尋找,在一口洞穴聞到牛聲,他找來繩索,模仿攀岩,探入洞內,隻見洞底深不可測,僅這一口天井就有88米高,再往裏走,居然是個迷宮般的人造工程。

消息傳出,各路探險者、尋寶者莫名前來。

因為留給後來人的線索不全,引起更多圍觀者。此後,一些尋寶者將洞內鋼筋、鐵門、升降機掃蕩一空,大多數金屬製品被送往大小廢品收購站。

據一名常年關注“6501”的當地人喻文祥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當時,因為洞內大量設備鋼筋被盜走,引起當地政府震驚,公安部門介入,盜竊事件才得以平息。

喻文祥說,所盜物品在當年市價達300多萬元。

因為政府部門的介入,6501工程才逐漸得以保護。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走訪附近的居民,都對當年建造此洞知之甚少,多數居民是在工程廢棄後,遷居此地。

林彪簽發的秘密基地

這究竟是一個什麽工程?又是如何建成?修建它是做什麽用?

據常年駐守在6501工程的工作人員曾忠民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從他們所獲資料來看,當時修建6501的工程兵,應該是乘坐悶罐車到附近一家礦區小站集結,夜間再乘車進入現場。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試圖尋找當年的足跡,但是這條通往6501工程的鐵路現已荒廢,能夠看到的少許遺留鐵軌,早已鏽跡斑斑。

6501工程從修建到廢棄,始終處於絕密狀態,當地居民乃至政府似乎都不知情。

曾忠民說,少數的居民遷出後,附近山區被部隊封鎖。這些建設者,在這裏一呆就是8年,而且不知道在何處,修建什麽,也無法獲知是否還有其他類似工程在各地埋藏。

從現在部分解密史料來看,“6501”令的簽發人應該是林彪

曾忠民介紹,當年,林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並於之前的1959年接替彭德懷出任國防部長。工程具體操作人員應該是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

2011年7月6日,《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進入“6501”洞穴,可以看到,牆體上印著“練出本領打好仗”,“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之類的標語,字跡略顯滄桑,但清晰醒目。

現年80歲的原桃林鉛鋅礦礦長肖和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建“6501”的時候,毗鄰“6501”工程的“桃林鉛鋅礦”已經開始采礦。

肖和生說,作為“鄰居”,他對這座秘密的工程,修建的原因,了解甚少,“桃礦”的礦工曾經在“上級組織”的指示下,給對方遞出援手,“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些爆破工具,以及其他物品。”

肖說,當年他跟“6501”工程的負責人有過交道,“我們兩家關係相處非常自然,都是上麵組織安排,我們隻認真做事,具體情況也沒想過要多問”。

“6501”究竟做什麽用?

肖和生曾經認為可能是修建儲存石油的油庫,因為他在洞中看到過巨大的油罐,“當年長煉的大油管還鋪到了“大林口”(6501附近的地名),但後來看,並不像,洞中的整個設計跟煉油廠的布設大相徑庭。

“6501”為什麽會突然被撤走?

“停工時,我還前往洞裏去觀察過,工程應該完成了大半!”肖依稀記得,從1972年,該工程就處於停工狀態,到1973年初,全部撤離。

“另外,我所知道的是,當時飛機的航線從上麵(6501工程山頂)經過。”肖補充,後來廢棄原因,是否與此有關?

可尋的一個背景是,簽發“6501”令的林彪,於1971年9月13日因飛機失事死於蒙古的溫都爾汗。

當地人,很自然就已經把這次背景與“6501”的叫停緊密聯係上。

現在6501工程在坊間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該工程在當時投入資金達6億,耗時8年,後因林彪“9.13”事件而停工。

導彈基地還是煉油廠

如今,6501地下工程有3層,對外開放的僅為1層。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抵達該工程的二號天井時,發現需要完全仰視,才可看到井頂,頂部狹窄,有圓弧狀的井口。像發射導彈所用。

外界推測此處為發射導彈所用。

有一些前來參觀的學者認為,因為地理位置優越,6501位於湘贛鄂交界處。也有人結合當時的曆史背景說事,3年經濟困難時期,中印邊界反擊戰,中蘇關係緊張,“9.13”事件等等。

最重要的是,當時炮火燒到了中國邊境不遠的南部地區---越南,另外,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中國的一個重要國際盟友蘇聯也變得不再親近,所以,當時由“林彪提出,毛主席首肯”,要“備戰備荒,準備打仗”。

“這個地方神秘,正因為是湘鄂贛的中心,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地質條件好,天然的花崗岩,有水有山便於隱蔽。”喻文祥說。

這些傳聞,引出一長串似乎有著因果關係的猜想。

另外,因為洞內有大量當年標語,“抓革命、促生產、促戰備”等等,加之特殊時代背景,巨額資金,水泥噴漿、蘇聯進口的粗螺紋鋼、黑色防潮沙、軍用橡膠等防水防潮設備,有人推測這個工程是為了備荒備戰,才挖掘出的一個存儲物品的地方。

這個說法也未得到認可,如果隻是存糧,為什麽天井要修得如此之高?這些原因暫時不得而知。

而最為權威的說法是,這個洞確實是林彪下令修建,但是其目的隻是為了建立一座隱秘的煉油廠以備戰爭之需要。

肖和生對該說法表示讚同,並得到當地相關部門的附和,他們認為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的周邊環境日益複雜,國際形勢緊張,因此要備戰備荒,準備打仗。

最大的爛尾軍事工程?

或許臨湘也就從那時開始受到關注,並成為選址目標。

開山劈石挖山洞,從臨湘大壩不遠處的桃林鉛鋅礦礦山鐵路接入修建了直達大壩山洞下的鐵路,如今,鐵路已經拆除。

喻文祥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由於是冷戰時期,當時把該項目命名為“6501”工程;這項工程也是當時的國家保密軍事工程。

“不為人知,是很容易理解的。”喻推測,當時,參加工程建設的這支隸屬當時石油部的建設隊伍也被稱作“6501”;後來這支隊伍和以後趕赴長煉建設的大慶煉建(工程建設隊伍)合並成立了現在的中石化第四工程建設公司(也被人們稱作天津四公司)。

後來,有專家冒死上諫:把一座煉油廠修在洞裏,如此巨洞隨時都可能不同程度地產生塌方;煉油本身也要產生大量高熱有毒氣體,排放困難,洞內通風無法保障,在洞裏稍有泄漏,後果不堪設想。

更可怕的是,煉油為高危易爆行業,在洞內這種閉塞環境下生產,安全如何保證?隻要出一丁點問題,都很可能產生連環爆炸,在洞內煉油,如同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最終,這個工程被廢棄在無人知曉的深山裏。

在停工的數年後,一家煉油廠誕生。

在距此處幾十公裏外的路口長嶺,中石化長嶺分公司(長嶺煉油廠)開工籌建。

“這個工程,應該是備荒備糧和建油廠的可能性比較大。”肖和生頗為堅定。

“現在仍然未完全解密,根據可考的資料來看,6501工程應該是當年中國最大的一個爛尾軍事工程。”臨湘市政府一名不願具名的官員告訴本刊記者。

“6501”工程的一名工作人員曾忠明講了一個細節,此前,他們接待了一名前來參觀的老兵。老兵稱,來後才發現,這是自己曾經奮戰過的地方,當時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省何地,建的工程是做何而用。

老兵曾一度在6501工程附近尋找一塊墓碑,當年一名關係親密的老戰友修建該工程時病逝,長眠於此。最後,老兵失落中感慨,“時間太長了,那段歲月和記憶,可能會永遠埋在地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