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解放軍陸航配備新型火箭彈 射程增加數倍 |
2011年07月 來源: 解放軍報 |
![]() |
![]() |
鐵翼飛旋,引擎轟鳴。7月15日,北京軍區某集團軍陸航團成功組織了一場高難度超低空攻擊演練。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練將首次使用某新型火箭彈,射程由幾百米增加到了幾千米。 資料圖:解放軍武直-9型直升機發射反坦克導彈實施攻擊。 資料圖:解放軍陸航部隊空中打擊訓練。 上午9時45分,記者乘戰機飛赴太行山腹地某靶場。曾被譽為“陸航尖兵”的團長孫鳳陽帶領飛行員駕駛某型直升機列陣藍天,進行實彈攻擊訓練。山穀叢林中,野戰指揮車,正為機群指示目標。 10時05分,戰鷹按戰鬥編成利用山穀巧妙屏蔽雷達波,以超低空飛行抵近目標區。“以往,在火箭彈實彈攻擊中,主要采取低空進入——躍升——俯衝——射擊的攻擊方式,因速度減慢和高度偏高易遭‘敵’地麵炮火打擊。”機長查顯偉告訴記者,為發揮直升機超低空作戰優勢,他們利用野外駐訓的機會,探索出“規避飛行、隱蔽攻擊”的超低空戰術攻擊方式。 “進入射擊空域!”查機長向地麵指揮員報告。“開始攻擊!”接到指令,他繼續降低高度飛行,運用觀瞄係統迅速瞄準目標。此時,目標區域突然出現霧氣,能見度下降,駕駛艙裏的電子屏幕上所顯示的地麵靶標已經模糊不清。查機長立即通過多種手段“順藤摸瓜”,重新鎖定目標。 “發射!”鎖定目標的直升機如鷹隼亮翅,伴隨一聲聲嘯叫,一枚枚火箭彈像火龍出巢準確擊中靶標,揚起漫天煙塵。戰機掠地180度回轉迅速躲開“敵”雷達搜索,離開攻擊區域。 16時30分,一架架披滿征塵的戰鷹凱旋,依次平穩降落在野戰機場。此次演練共發射實彈近600枚,火力覆蓋打擊麵積達到90%以上,標誌我陸軍航空兵對地打擊能力實現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