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信息化戰場作戰“精靈”:炮射末敏彈

(2011-04-12 13:21:44) 下一個
信息化戰場作戰“精靈”:炮射末敏彈
2007年05月

    它不是導彈,被稱為靈巧彈藥;它可由多種平台發射,能夠自主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裝甲

現代末敏彈是“末端敏感彈藥”的簡稱,又稱“敏感器引爆彈藥”(資料)

    智能靈巧彈藥準確實施頂攻擊

    現代末敏彈是“末端敏感彈藥”的簡稱,又稱“敏感器引爆彈藥”,是一種能夠在彈道末段探測出目標的存在、並使戰鬥部朝著目標方向爆炸的現代彈藥,是將多種先進技術應用到子母彈藥領域中所形成的一種靈巧彈藥,可由多種平台發射,主要用於自主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裝甲,在21世紀信息化戰場上具有作戰距離遠、命中概率高、毀傷效果好、效費比高和發射後不管等優點。

    敏感器被譽為“火眼金睛”

    炮射末敏彈由母彈和發射裝藥組成。母彈包括彈體、時間引信、拋射結構、末敏子彈等。末敏子彈由減速減旋與穩態掃描係統、敏感器係統、中央控製器、先進戰鬥部、電源和子彈體等組成。

    敏感器係統是末敏彈的“火眼金睛”,其功能是在複雜的電子環境中探測和識別裝甲目標,通常包括紅外探測器、毫米波輻射計和毫米波雷達等。為克服單一體製敏感器性能的局限性,提高探測性能,一般采用複雜敏感器係統,將兩種或兩種以上體製的敏感器結合使用,既可集合兩者的優點,又可彌補彼此的缺點。由於末敏彈所對付的裝甲車輛都是長寬幾米的較大目標,因此可以保證擊中目標。

    中央控製器堪稱“智慧之腦”

    中央控製器是末敏彈的“大腦”,負責驅動控製、電源管理、數據采集、信號處理和火力決策等一係列重要工作。因此,也被稱為有“智慧”的大腦。

    EFP戰鬥部可完成對目標的最終毀傷。EFP是“爆炸成型彈丸戰鬥部”的英文縮寫,與破甲彈靠藥型罩形成細而長的金屬射流破甲,不同的是EFP戰鬥部爆炸後,藥型罩被壓垮變形,形成了一個短粗而密實的穿甲彈丸,其速度可達2000米/秒左右,小於破甲彈射流的速度(8000米/秒左右),侵徹深度不如射流。其戰鬥部優點是對炸高不敏感,而且戰鬥部被拋射出去後可在100米距離上穿透80-100毫米厚的裝甲,同時其穿透裝甲後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殺傷人員、破壞裝備,有良好的作戰性能。

  打擊過程絲絲緊扣追蹤流暢

    炮射末敏彈不是導彈,不能持續跟蹤目標並主動地控製和改變彈道向目標飛行,因此其結構比導彈和末製導彈都要簡單,經濟性非常突出,而且可以像常規炮彈一樣使用,其後勤保障和作戰使用都很簡單。典型的炮射末敏彈作戰過程如下:

    炮射末敏彈通常由製式火炮平台發射,其火炮射擊諸元和引信裝定的操作與普通彈丸相同。末敏彈經無控彈道飛抵目標上空後,延時引信發揮作用,自動啟動拋射裝置,並依次拋出末敏子彈。待子彈拋射出去後,充氣減速器被充氣展開,同時減速旋翼展開,共同對子彈實施減速減旋、定向和穩定,調整姿態。與此同時,熱電池啟動,開始對電子係統(含微處理器、多模傳感器、中央控製器等電子控製部件)充電啟動。

    子彈在減速減旋裝置的控製作用下開始大著角下落,在中央控製器的操控下,毫米波雷達開始測距,不斷測定子彈到地麵的距離。當測定結果達到預定值時,子彈在中央控製器的控製下,拋去充氣減速器,拉出渦旋式旋轉降落傘,在氣動力作用下展開並開始工作,帶動子彈旋轉降落。

    隨後,中央控製器根據各傳感器提供的數據,開始調整探測目標信息,以抑製假目標和外界幹擾,獲得最大的探測攻擊概率。

    精確鎖定發動垂直頂攻擊

    同時,毫米波雷達也在持續測定子彈的高度,當達到預定值時,說明彈藥已經進入發揮威力有效高度,中央控製器控製各傳感器開始進入掃描狀態,並解除戰鬥部最後一道保險。通常,對目標的探測要采用兩次掃描判定方式,即第一次掃過目標後,向中央控製器報告目標信息;第二次掃過目標時把目標敏感數據與特定目標的特征值進行比較,做出最後判定。第二次掃描結果如確定目標正確無誤,中央控製器便發出攻擊指令。如果第二次掃描結果判定為非攻擊目標,則子彈繼續探測其他目標。如果一直未發現目標,子彈則在距離地麵一定高度上自毀。 (解放軍報 魏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