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國中重類稀土儲備僅夠20年使用未來或需進口 專家建議政府自行收購(圖)

(2010-11-10 14:06:51) 下一個

我國中重類稀土儲備僅夠20年使用未來或需進口
2010年11月  來源: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通過化學處理而成的塊狀稀土和由稀土原料製成的微型磁鐵塊原料(圖片資料來源:北京晚報)

   通過化學處理而成的塊狀稀土和由稀土原料製成的微型磁鐵塊原料(圖片資料來源:北京晚報)

    近日,西方媒體有關中國稀土的報道層出不窮,並稱中國加強了對稀土的出口監管。那麽,中國究竟有多少稀土?別的國家真的需要依賴中國的稀土嗎?我們該如何善待這種戰略資源呢?

    中國未來可能得進口

    稀土元素有工業“黃金”之稱,被大量運用在製造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上。稀土還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

    中國的稀土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36%,堪稱稀土資源大國,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沒有稀土,2010年7月,美國能源政策分析家馬克·亨弗裏斯向美國國會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報告披露,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的稀土儲量分別占世界的36%、13%、19%和5.5%,但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7%,其他三國的產量都為零。

    由於中國近幾年大量開采稀土,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隻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未來可能需要進口。在開采稀土的同時,中國還付出了破壞自然環境的代價。

   稀土走私非常猖獗

    稀土產量世界一的稱號並未給中國帶來該行業的“霸主”地位,由於中國稀土企業缺乏統一監管,無序競爭和走私盛行,致使中國空有“第一稀土大國”的地位,卻不掌握定價權。在1990至2005年間,中國稀土的出口量雖增長近10倍,平均價格卻跌至1990年時的一半。

    麵對中國“大白菜般便宜”的稀土,各國紛紛停止開采。《資源角逐》一書作者張捷在接受《青年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稀土最好的儲備方式就是不開采,但在中國不容易實行。在美國,稀土礦山都是個人所有,現在不開采,以後隻會越來越值錢,所以,很多礦山主都封礦不開采稀土。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的稀土礦山是國有的,礦山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創造就業,都選擇開采礦山,讓當地老百姓借此謀生。

    11月5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中國政府出於加強環境保護的考慮,對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型稀土礦廠進行了整頓和關閉,一些小型礦廠的關停自然造成了中國稀土產量下降,出口也相應減少。

    日本方麵曾表示,日本目前有92%的稀土倚賴從中國進口,美、英、德、韓等稀土進口國應該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加外交壓力。但英國《金融時報》透露,日本僅將進口總量的1/3用於生產,其餘用作戰略儲備,業內人士曾估計,日本儲備的稀土已夠用40至50年。

    稀土的走私也很猖獗。業內公認,每年大概有2萬噸左右稀土通過非法途徑流向海外。中央黨校國際戰略專家李兵表示,據測算,2萬噸的稀土走私約占實際出口量的1/3。

    中國的稀土走私者都很狡猾,他們有的按照顏色、性狀類似的產品品名去申報,這樣海關也很難判斷。大多數從檢測力量薄弱的小港口出關。具體來說,蒙混成氧化鐵紅、大理石、去汙粉、石灰粉的都有,因為這些貨物不受管製,有的則不納關稅,甚至還可出口退稅。

    另外,因為稀土合金在出口時不受配額限製,分離稀土合金提取稀土正成為中國稀土流失海外的另一途徑。尤其是中國特有的重稀土元素,即釓、鋱、鏑、鈥、鉺、銩、鐿、鑥和釔等9個元素,許多國家垂涎欲滴,即便分離成本高也在所不惜。

    中國政府可收購稀土

    那麽,中國應該如何遏製稀土無序外流呢?《資源角逐》一書作者張捷認為,完全禁止出口肯定不是好辦法,因為稀土元素都是做成產品再出口的,要對所有出口貨物進行檢驗,這是很難做到的。

    張捷認為,較為可行的辦法還是中國政府自行收購稀土。稀土本身毒性不大,也不存在變質的問題,非常容易存儲,政府存儲後可以實現保值,也可以將其作為“硬通貨”使用。20世紀30年代,美國曾出台白銀法案,美國作為白銀存儲大國,在白銀一路貶值的情況下,由美國財政部出麵收購、存儲白銀。所以,中國政府現在也可以依樣畫葫蘆,拿稀土為人民幣撐腰。  (薛牧青 齊雲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