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第3機步師2003年伊戰炮兵裝備使用報告(組圖)

(2010-11-30 08:36:05) 下一個

美國第3機步師2003年伊戰炮兵裝備使用報告
2010年11月   來源: 新華軍事


  2003年3月20日淩晨,隨著師屬戰鬥航空旅火力支援軍官比爾·霍華德少校發出攻擊信號,美國第3機械化步兵師炮兵的54門M109A6火炮,開始猛轟伊科邊境敵方指揮、控製、通訊、情報目標,揭開了“伊拉克自由”行動的序幕。信號發出後不到一分鍾,師炮兵三個直接支援營第一波發射的增程彈,拖著尾焰,劃過無月的夜空,直奔敵陣而去。師航空旅的AH-64攻擊直升機群則耐心地懸停空中著,等待炮兵回報「發射完畢」後,前進觀測射擊效果,並消滅殘存的目標。

  作為“伊拉克自由”行動中地麵部隊的主力,第3機械化步兵師在21天中,挺進了720公裏,在各種環境中與各種敵人作戰,直搗巴格達。 在這個過程中,師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創造了美軍的很多實戰“第一次”:

   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M109A6自行火炮;

   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 M-7 “布萊德雷”火力支援車(BFIST);

   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 “阿法茲” 先進野戰火炮戰術數據係統;

   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M898“薩達姆”靈巧炮彈;

  第一次於實戰中使用 M795高爆彈。

  在21天的戰鬥中,155mm火炮總計執行610次直接支援任務,共射擊 13,923發155mm炮彈;MLRS總計執行90次反炮兵任務和26次支援任務,共發射794枚火箭彈與6枚陸軍戰術導彈。

    (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用MLRS發射陸軍戰術導彈的大戶不是重裝的第3機械化步兵師,反而是輕裝的第101空中突擊師,發射了100多枚) 

美國第3機械化步兵師2003年伊拉克戰爭炮兵裝備使用報告 - 科羅廖夫 -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一、環境與敵人

  第3師的作戰縱深達700公裏,從科伊邊境到巴格達城外圍,初期為平坦的沙漠地形,爾後是由幼發拉底河河穀地形,河穀中有無數的運河及溝渠橫亙其中,運動頗受限製,最後是巴格達的城市地形。

 

  遭遇的敵人,可區分為三種類型:正規軍、共和國衛隊及薩達姆敢死隊。正規軍戰鬥積極,被認為最難對付的共和國衛隊,卻不如正規軍戰誌高昂。但共和國衛隊能集中不同單位火力,攻擊單一目標,可以看出訓練較為精良。 最無法掌握的是非正規的突擊隊及複興黨民兵,這些非正規部隊十分活躍、狂熱,而且裝備不差。他們不斷地以優勢火力,從各種方向、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發動攻擊,因此威脅最大。

    二、M109A6火炮

  任何狀況下(包括行軍狀態)一經接獲命令,在兩分鍾內第一發炮彈即可發射。炮兵連可在高速公路、狹窄的小徑,甚至沙漠中開火,彈著精度卻令人讚歎。在嚴苛的戰場環境下,54門火炮中至少有51門保證完好可用。

  不過仍有若幹需要改進之處:首先是 M93 初速測定儀故障率高,W92及W93兩條電源及數據傳輸線也甚為脆弱,搶修時間很長,使問題更顯嚴重。而且M93 初速測定儀與車裝射擊指揮儀)及“先進炮兵戰術數據係統”(“阿法茲”係統)間之兼容狀況不良,經常發生由於M93送出錯誤信號給排指揮所的 “阿法茲”係統,造成整個炮兵連的初速資料流失。這種狀況發生後沒有「應急處置程序」可以處理。以致作戰時,絕大部份射擊單位,幹脆將初速測定儀關閉,而依據基礎常數實施射擊。其次曾經發生發電機故障,大射角射擊時發生高低機漏油等狀況。最後,我們認為我方射程不及伊拉克使用的 G-5及 GHN-45 155mm火炮。因此我們必須盡量向前占領陣地,行軍時也要在戰鬥部隊的前頭,使炮兵部隊安全受到影響。未來的火炮射程,使用傳統彈藥至少應達40公裏,使用增程彈至少達50公裏。


   三、M-7火力支援車

  表現相當好,炮兵前觀組(BFIST)第一次擁有一輛與戰鬥部隊機動力相當,而且能一邊戰鬥,一邊遂行火力支援任務的裝甲車。乘員無不讚揚M-7的速度、防禦力及作為通信平台的功能,使前觀組即使在第一線與戰鬥部隊並肩作戰,也不必太顧慮本身的安全防護問題。經由M-7火力支援車發起的直接支援火力射擊任務,多達657次。

   所有M-7火力支援車均以M242機關炮及M240機槍直接參加戰鬥,平均每輛車消耗25mm炮彈300發,7.62mm機槍彈900發。

   需要改進之處:首先M-7 沒有車裝激光測距儀,必須使用 G/VLLD 激光測距儀,但是其整備時間太長,而且攜行箱在甲車內占了兩個乘員空間,並不實用。G/VLLD 的服役時間,尺寸及可靠度均已接近淘汰。因此全師30個炮兵前觀組實戰時,沒有一組使用 G/VLLD 標定目標。

  炮兵前觀組的光學觀測鏡,須由人工選擇直接瞄準射擊或火力支援兩種模式,極不利目標觀測與搜索。而希望有一觀測鏡,可同時執行直接及間接目標標定,方不致於顧此失彼。

  炮兵前觀組的瞄準鏡對TOW導彈最大射程3.7公裏處之觀測最為有效,但這並沒有好處,因為在這個距離標定的目標,可以用直射火力打擊,也就不必麻煩曲射火力了。 相反的,偵搜部隊使用之遠程斥候瞄準鏡(LRSS),可以在10公裏清楚觀測目標,如能將此瞄準鏡裝車,則可以在受支援部隊接敵前,即先期偵獲遠程目標,發揚曲射火力。

美國第3機械化步兵師2003年伊拉克戰爭炮兵裝備使用報告 - 科羅廖夫 -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四、先進野戰火炮戰術數據係統(“阿法茲”係統)

  作戰時係統表現相當穩定可靠,使戰鬥部隊可以獲得適時且威力強大的火力支援。部隊能有效實施火力控製、火力協同並獲得共同作戰圖像(COP)。係統之數字地圖加上顯示射擊能力及軍隊符號的功能,使戰術射擊指揮更簡化。

   師炮兵火控組(FCE)將“阿法茲”係統裝設於裝甲悍馬車(M1113 RWS)在機動中實施戰術性火力管製成效良好。直接支援營將 “阿法茲”係統 安裝於 M577裝甲指揮車內作為射擊指揮所(FDC),也同樣能在機動中遂行任務。

  “阿法茲”係統 可在機動中更新各射擊單位之數據,射擊組組長可據以決定由何單位執行射擊任務。在最低階層的排指揮所(POC),可經由 “阿法茲”係統管理,AFCS 確認傳送至 M109A6 的射擊諸元,故可在機動中遂行任務。

  對 “阿法茲”係統 軟件部份的看法: 本軍使用之V6.3.1版軟體,除可執行技術射指功能外,尚增加了射效管理工具及通信包。除了無線電之通信距離受限及調製解調器偶有故障外, LAN、自由電文(VMF)及與 TACFIRE 的通信協定(POTOCAL)都相當穩定。V6.3.1版本簡化的圖形工作區是該版本相當大的改進。師戰術中心 (DATC)、火力支援組(FSE)及戰鬥旅火力支援組(FSE)均能自行迅速建立適用之軍隊符號,師主指揮所及戰術指揮所的FSE可以順利接收下級 FSE 的符號顯示。第五軍、多國部隊指揮部、第一陸戰遠征軍在作戰中,均不斷實施預演,我們以 “阿法茲”係統 有效掌握數百項禁射區(NFA'S)、限製射擊區(RFA's),並經常變換責任區(ZOR's)及空域管製區(A2C2)。

   新的 EMT 由於操作手使用尚未純熟,使營級訓練運用上受到影響。但係統十分有用,其地圖工具、射擊任務瀏覽、目標說明表及敵方火炮影響區等,均極有助於營以上單位掌握戰況。 EMT 的缺點在於無法顯示友軍戰鬥部隊之軍隊符號,而敵軍符號無法與(CGCS-A)係統結合。此外 FSE 無法瀏覽當前的空中攻擊之「要旨命令」(ATO)。以上均期望在以後發展上加以修正。
  係統在火力修正及應急任務程序的改變增強了技術射指能力。但在火力修正時,”阿法茲”係統 未能在 FDC 的「武器現狀」視窗中,顯示修正彈著座標,以利傳輸前檢查諸元。而且對 M109A6 單位,在試射中不能更改試射炮,試射完成後,不能改變信管及彈種。期望新軟件能予修改。 應急射擊任務,不能在機動中傳送。如果 M109A6 在機動實施前未更新資料,則 “阿法茲”係統 會認為火炮並未移動,傳送的射擊任務仍以前一陣地計算,會顯示該門炮射程不足,但車內自動射擊指揮儀(AFCS)則顯示在射程內。

   最後,”阿法茲”係統 所設立之「指導」應更具彈性。係統的射擊命令是依據「指導」,若無「指導」則依據聯合彈藥效果表(JMEM)而來。射擊組長要有能力選擇最合乎戰術狀況的命令,而不是依賴指導或 JMEM 由電腦選。

    五、彈藥

  作戰時我們很滿意彈藥的多樣性。最值一提的是M898“薩達姆”靈巧炮彈,第一次於實戰運用,共射擊了108發,命中敵方48輛車。直接支援營會以2-4枚彈同時對付一個或數個固定目標。對固定車輛射擊效果遠較其他彈藥效果佳。然而其缺點為近接危險距離達2公裏(不要忘記,末敏彈是不分敵我的),而且對溫度敏感,目標區的風向風速,也限製彈藥運用。

  雙用途子母彈(DPICM)對開闊地之人員車輛殺傷極有效,我們曾以6枚 M26火箭彈,消滅數支敵炮兵部隊。而其缺點為子彈頭的未爆率高,尤其戰後極可能造成進入目標區平民的傷亡。我們應研發具有自毀功能的子彈頭,或透過改良減少子彈頭的未爆率。

  最後,我們重新發現高爆彈(HE)的好處。當部隊進入巴格達城區時,因為考慮到子母彈的未爆率,高爆彈的消耗量增加兩倍。M795 改良型高爆彈射程達22.5公裏,較 M107 炮彈的17.5公裏射程增加,使炮兵陣地選擇有較大的彈性。


   六、MLRS係統

  在本次作戰中,每一重裝師炮兵增加一個多管火箭營,使得師可自行實施反炮兵作戰,而不必求助於炮兵旅火力,同時對下級火力及師一般支援均有餘裕火力可用。

  係統相當可靠,第3師18門MLRS中,保持完好可用的從未低於16門。 其主要缺點是 M26 火箭彈的射程不足。本次作戰中,多管火箭平均射擊距離約為27公裏,其中有20次反炮兵作戰任務無法執行,因為距離超過武器射程。射程的增加,有利於炮兵在戰鬥部隊進抵敵火炮射程內之前,先予消滅,同時可以配合 TPQ-37 反炮兵雷達的最大偵距來發揚火力。

  有人認為陸軍戰術導彈(ATACMS)可以彌補傳統彈射程不足的問題,但是運用 ATACMS 不在我們的權責範圍,而且「空域管製」(A2C2)極為複雜而緩慢。 多管火箭的另一缺點,是僅有一種雙效子母彈的彈種可用。較多程式彈種可增加武器的功能,例如以 GPS 作導引的高爆彈,就可以將危險接近的距離降低至600公尺以內,甚至可以攻擊點目標。(現在已經有了,就是GMLRS) 另外建議研製「黃磷火箭彈」,將有利於實施渡河或排除障礙時,能快速建立掩護性彈幕。

   作戰中,多管火箭成功的運用於近距離支援,平息了多年爭辯不休的議題,而運用的方式也與在戰訓中心所教導的不盡相同。有一次,師裝甲騎兵營的一個連,遭到敵人猛烈攻擊,形式相當危險。當時炮目距離25公裏,經過計算風險應為可接受範圍。裝騎營長在目標僅距該連1200米的狀況下要求MLRS給予火力支援,結果痛擊敵人,掩護裝騎連脫離戰鬥,有秩序地轉移陣地。 第二個戰例,師第2旅級戰鬥隊的坦克群,在4月7日準備進攻巴格達的宮殿區前的火力準備中,MLRS發射24枚火箭彈分襲四個攻擊目標,完全摧毀了一個設在十字路口的防禦陣地。火力支援軍官(FSO)描述當時情形說:「除了燃燒的卡車及屍塊外,什麽都不存在了」。

    七、自身的安全防護

  炮兵部隊穿過戰場時,最大的問題是會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脅。非線性的戰場,根本找不到可資庇護之所。每一人,不論是否身處戰地,都有可能遭受攻擊。 炮兵連內的 M2 機槍及 M19 自動榴彈發射器,可以提供相當好的防護能力。然而戰術中心(TOC)及後勤車隊就相當脆弱,沒有足夠的戰鬥單位提供防護,道路偵察、巡邏、設立檢查哨都得自己包辦。

  編裝表內並沒有編予足供自衛的單位與武器。 所幸我們有 M1025 悍馬車,而不是 M998 悍馬車。M1025 有車裝立式槍架,可在車上架設機槍,來強化我們的安全防護。好幾次我們使用這型車輛清除陣地附近的敵散兵。 有一次兩名複興黨民兵,駕駛一輛汽車,邊開邊以其 AK-47 步槍射擊,並衝往師炮兵 TOC,此時 M1025 的機槍及時開火製止了繼續衝來的民車。

   由戰鬥部隊來保護炮兵的時代已經結束,炮兵的編裝須足以提供炮兵自衛戰鬥所需。 此外,各級炮兵指揮官,包括排長及資深士官,在戰場與受支援部隊長並肩作戰時,均乘坐軟篷悍馬車,毫無防護能力。期望未來能與戰鬥部隊指揮官防護力相當的車輛。

美國第3機械化步兵師2003年伊拉克戰爭炮兵裝備使用報告 - 科羅廖夫 -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本次作戰再度顯示,師炮兵指揮部搭乘的的加長型5噸卡車及營級的 M577指揮車,在速度上跟不上戰鬥部隊,也無法有效執行指管及提供人員防護。師炮兵的指揮方艙,在靜態時作為指揮所還可相當稱職,但戰況變化快,機動時就完全無能為力。無法越野、無防護力,機動中連基本的通信都無法維持。 此外,陸軍戰術指管係統(ATCCS)的火力支援子係統為 AFATDS,由於搭載的車廂在機動中,不能供電,也無法作業,隻好中斷作業,嚴重影響 FCE 指管師炮兵的一般支援火力的發揚。 營級的 M577A3 指揮車,機動中表現較佳,作戰參謀可以在乘員艙內監控戰況,也有若幹防護力,但速度上跟不上 M1A1 戰車及 M2 裝步戰鬥車,裝甲老舊退化,人體工學的設計也是30年前的過時水準。 而 M113 係列甲車,則故障頻頻,使各連必須攜帶大量料件備用。

  第三師師炮兵,在21天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贏得各級戰鬥部隊指揮官的尊敬。第3旅級戰鬥隊指揮官丹·阿萊因上校很高興的讚頌炮兵;師裝甲騎兵營長泰瑞·費雷爾中校稱,除非在TPQ37雷達及MLRS的掩護下,絕不輕易冒進。他說:“曲射火力是裝騎部隊擁有的殺傷武器,隻有火力可以讓我的部隊,不必經由白刃戰就能消滅敵人。” 佛瑞中校接著補充“多管火箭在近接作戰是有用的。”好幾次在最危殆之際,炮兵以精準的火力,解救了他的官兵。(來源:網易博客 作者:“科羅廖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