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海陸空通吃:兩棲艦艇演變史(組圖)

(2010-11-23 17:44:43) 下一個

海陸空通吃:兩棲艦艇演變史
2010年11月   來源: 新華博客,www.navy.mil,維基百科

   感謝新華博友“什麽都不知道啊
”分享

    相對於通常我們印象裏的“無需見麵”的現代海戰,同樣處於海洋作戰體係下的登陸作戰則是一種純粹的“接觸作戰”,這必然意味著高風險,甚至是讓人感覺血腥,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然而它所起到的戰術效果是非接觸作戰所無法替代的——它對目標的破壞是最為徹底,地下設施,各類管線等很多精確製導彈藥難以打擊到的目標,與其“親密接觸”的單兵可以很容易的完全破壞掉。更為重要的是,一場海上戰役中,常常會有某些陸上區域需要去取得控製權,而這是唯一一種可以對島嶼或大陸沿海區域建立起絕對控製的作戰模式,無論是艦載機還是巡航導彈,都無法給予指揮官同樣的控製效果。隻要製海體係中涉及到了陸地,那麽,把士兵投入到鮮血和泥濘中就是一件很難避免的事情,我們所能作的,隻是讓這個過程盡量的變得容易一些,同時也盡量的使之至少看起來不那麽血腥……

資料圖:美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現代登陸戰中,按照任務劃分,兩棲作戰艦艇可以分為6種:

    ——兩棲攻擊艦(LPH、LHA、LHD)

    ——船塢登陸艦(LSD)

    ——坦克登陸艦(LST)

    ——輕型登陸艇(LCU、LCM、LCAC)

    ——兩棲運輸艦(LKA)

    ——兩棲指揮艦(LCC、AGF)

    從LST到LSD

    如同驅/護艦之間一樣,兩棲作戰艦艇間的界限同樣也在趨於模糊,上述幾種功能總會或多或少的在一艘船上體現出來,所以,我們隻能通過其功能上的側重,來盡量準確的為其歸類,而這項工作,隨著技術的進步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徹底失去意義。

    最初,是動用普通的貨船或運輸艦,這不僅過程繁瑣、耗時冗長,而且登陸部隊在換乘、裝載過程中長時間暴露於敵方防禦火力之下,傷亡代價較大。於是,大型登陸艦應運而生,其特點是在水線以上的艦體內設有一個首尾貫通的大艙,可裝載數十輛坦克和車輛,以及相應的作戰物資,大艙的舷側設兵員生活艙,可容納數百名登陸兵。艦首開設對開的雙扇大門,登陸時當艦首擱上岸灘後,即打開首門,放下折疊式跳板,此時坦克、火炮、車輛、兵員可通過首門快速登上敵岸灘頭,即“坦克登陸艦”(LST)。

    LST滿載排水量一般在3000—5000噸之間,其特點是首部為了開設能出人坦克的一對大門,需要保證一定的寬度而線型比較肥鈍;又為了使登灘時涉水深度不致太大,有利人員、車輛的上陸,艦的首吃水設計得比較小。而這必然要束縛船型的設計,使其不能簡單的按照通常意義上的“船”來進行設計,而這就要影響到艦船的裝載效率和航行性能。當兵力投送的距離開始延伸之後,這個問題會變得越發嚴峻——航渡距離增加意味著船要增大,讓一條大船裝著數百名未必都會遊泳的士兵慢悠悠的把艦首衝上敵占區的海灘,其中風險不言而喻。



    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是為艦船加裝塢艙(Dock)——二戰中期,英國人設計出了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LSD:“阿斯蘭”號(LSD-1)。1942年7月1日將這一新型兩棲平台命名為船塢登陸艦(LSD),1943年6月5日全部建成。“阿斯蘭”號實際上是一個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的浮船塢,塢艙占到了全艦長度的87%,最初是為了解決小噸位登陸艇的遠洋快速航渡問題,同時也排除了大型登陸艦登灘時近距接觸敵人火力的問題。

    LSD采用寬大的方船尾、開設尾線型可按常規設計得比較尖瘦,對快速性和適航性均不存在不利影響。LSD在尾端向前約3/4-4/5船長的艦體內設置縱通的塢艙,塢艙內一般可裝載數艘乃至數十艘大小不同的各型登陸艇。打開尾門,塢艙灌水後,登陸艇可自行從尾門出入。航渡時,將塢艙內的水排幹,登陸艇即坐底於塢艙內。因為塢艙頂部裝有橋式行車,可以方便地運裝艇的物資和裝備。

    LSD的出現,使得登陸模式與LST時代相比有了一個極大的飛躍,即:在地平線以外發動登陸,也就是讓登陸艦艇實現了與敵方的“非接觸”,在通過登陸艇和艦載直升機,向海岸的兵力投送可以在距岸20—30海裏之外展開。如前所說,當作戰區域遠離大陸,這一點將變得非常的有意義,也可以認為,這類艦艇更適合在遠離己方陸地的開闊海域使用。


The amphibious dock landing ship USS Carter Hall (LSD 50) maneuvers for a small boat operation as the Visit, Board, Search and Seizure (VBSS) team prepares to conduct a VBSS mission.

    垂直登陸時代的開啟

    20世紀60年代之後,隨著直升機技術日趨成熟,隨之誕生了“垂直包圍”的登陸戰術。於是出現了“兩棲攻擊艦”(LPH)的新艦種。P是平台(Platform),H則代表直升機(Helicopter)。直升機進入到兩棲作戰體係,無疑是兩棲戰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的飛躍,作戰空間由二維平麵拓展至了三維立體空間,徹底的擺脫了沿海地質、地形的束縛。



    1956年,美國人把二戰中建造的“賽斯提灣”號護航航母改造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直升機兩棲攻擊艦(LPH),可以搭載20架直升機和一千名士兵,很快,英國人也將自己的兩艘輕型航母改造為LPH,並參與了對埃及的軍事入侵。和最初的LSD一樣,LPH同樣是一個非常單純的概念——它的兵力投送完全由直升機完成,之後由於“賽斯提灣”號的甲板強度不足,不能保障重型直升機的起降,美國又將兩艘二戰中的重型航母改造為LPH,可以搭載30架重型直升機。1959年,全新的LPH“硫黃島”號開始動工,後陸續又建造了4艘同級姊妹艦,此後另一艘更新型的兩棲戰艦在1976年5月29號麵世,這就是“塔拉瓦”級兩棲通用攻擊艦(LHA)。

    “塔拉瓦”級兩棲通用攻擊艦滿載排水量39967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棲戰艦。在結構上,更像是LPH與LSD結合的產物,即:擁有前者所沒有的塢艙,可搭載19架CH-53D“海上種馬”或26架CH-46D/E“海上騎士”直升機,需要時可載AV-8B鷂式垂直/短矩起降戰鬥機,此外塢艙可以轉載4艘通用登陸艇(LCU1610),或2艘通用登陸艇(LCU)和2艘機械化登陸艇(LCM8),或17艘機械化登陸艇(LCM6),或45輛兩棲登陸車(LVT);1200噸航空燃油;也可載1艘氣墊登陸艇(LCAC);4艘大型人員登陸艇。


Tarawa (LHA 1)

    LHA在擁有強大的垂直登陸能力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平麵登陸方式向陸上投送重型物資、裝備。這賦予了LHA強大且均衡的兩棲突擊能力,同時,龐大而完備的航空保障設施也賦予了其較之LSD/LPD更複雜的結構,更大的排水量,當然還有更為昂貴的價格。時至今日,對於大多數國家的海軍而言,LHA與航空母艦一樣,都還屬於奢侈品的範疇。

    考慮到“硫黃島”級將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使用期限,美國決定再建一級新的兩棲攻擊艦。鑒於“塔拉瓦”級造價偏高,原打算將新艦建成比“塔拉瓦”級噸位小,造價低的兩棲攻擊艦,但建造中改變計劃,1987年8月4日建成時,其噸位、作戰能力均超過“塔拉瓦”級,成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兩棲攻擊艦。這就是“黃蜂”級多用途兩棲攻擊艦(LHD)。它的主要使命是載運AV-8B鷂式飛機,直升機和氣墊登陸艇,用於裝載,運輸,展開和支援登陸部隊,在必要的時候,還可搭載至少20架鷂式飛機和4—6架反潛直升機,想航母那樣執行製海任務。需求的不同促進了LHA向LHD的演化,後者向對於前者而言,更為注重任務彈性,更適應平戰結合。

資料圖:美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引領潮流的LPD

    幾乎在發展LPH的同時,LSD也有新的演變。LSD不斷加入新的成分而發生演化。首先是塢艙被縮小,相應的擴大了陸戰隊的居住區;在兩棲突擊之外,又提高了運輸功能;隨著直升機技術的應用又增加了直升機的起降平台和機庫。

    因為原先的LSD隻是解決了登陸部隊上陸工具——登陸艇的攜帶問題,而在裝載要求方麵還沒有更全麵、更深人的考慮。到了此時,不僅熱衷於直升機的垂直登陸戰術,而且還提出“均衡裝載”的概念:即要求一艘兩棲艦上,能載運一個獨立的戰鬥單位(通常以營為單位)所包含的全部兵員、武備、車輛、軍需物資及其相應的登陸工具。於是,又推出了一種稱為“兩棲船塢運輸艦”(LPD)的新艦種。

    LPD綜合了船塢登陸艦、運兵船、兩棲貨船的功能,還設有直升機平台和機庫,使LSD演變成功能更為均衡,使用彈性更大的LPD。例如“奧斯丁”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在概念上便屬於LPD的範疇,;而美軍新型的“聖安東尼奧”級LPD進一步的取代了“奧斯丁”級和更早時期建造的全部坦克登陸艦(LST)、兩棲貨船(LKA)和船塢登陸艦(LSD);英國人則將類似的艦艇稱之為“突擊登陸艦”,例如曾參加馬島海戰的“無恐”級登陸艦,從概念上說其同樣接近LPD的概念;蘇聯則在1978年研製出了1174型(“伊萬羅戈夫”級)登陸艦,它還擁有用於直接衝灘的首門,則留有一些LST的影子。

    LSD和LPD二者間的區別在於:後者在結構上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塢艙長度,因而可以更多的搭載兵員和車輛,相對於LSD更為強調運輸功能,功能彈性更大,性價比更高,當你的軍事力量對戰場擁有了較好的控製能力,突擊上岸的任務不那麽艱巨的時候,顯然LPD更適合使用,因為它更省錢,這也是為什麽在冷戰結束後,美軍全麵以LPD取代LSD概念;反之,則需要LSD,因為突擊登陸是最重要的任務,例如法國海軍在1990年交付的TCD-90 “閃電”級,從概念上說它更接近LSD,其塢艙長度達122米,占全艦的3/4,為了搭載高度較大的船艇,其塢艙的後1/4段采用了活動艙蓋,因而可以攜帶更多或更大的登陸艇,顯然,這表明它的設計首先考慮的是突擊的效率而不是任務的彈性,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思想似乎也為中國海軍所接受。


05/01/06 -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USS San Antonio (LPD 17) arrives at Port Everglades, Fla., May 1, 2006, in support of South Florida's Fleet Week USA. Nearly 3,000 Sailors a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year's fleet week, which will include carrying out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s through Habitat for Humanity, visiting local schools and hospitals.

    LSD/LPD向海岸投送兵力,更多的是通過所攜帶的機械化登陸艇(LCM)或氣墊登陸艇(LCAC),當然,現代意義上的LSD/LPD基本都搭載有艦載直升機,但數量一般都不會超過4架,通常無法作為一種主要手段來使用。意大利的“聖喬治奧”級以及日本的“大隅”都采用了通直甲板的結構,這就使得它們在分類上產生了一定的“迷惑性”,但事實上前者隻能搭載3架CH-53級別的重型直升機,後者則為2架,且都不具備直升機長期停放的機庫和地勤設備,在“大隅”裝備初期某些媒體稱其可以在短期內改造為輕型航母,這顯然是以訛傳訛,相對於其他LSD/LPD,其垂直登陸能力並沒有什麽特別,隻不過通直甲板對直升機的起降更為有理。同時,這兩級艦都非常強調運輸功能和多任務能力,故更符合LPD的概念。

    塢式兩棲艦的特點

    就結構而言,近年來建造的塢式兩棲艦其上層建築大多集中布置在艦的前部,而上層建築前部或後部有寬敞的甲板,艦內有較大的裝載空間。塢式兩棲戰艦一般都裝載滿載的登陸艇, 當實施兩棲攻擊時,首先打開塢艙門,艦體下沉,使塢艙浸水,登陸艇隨即自動浮起,通常水深要不低於2米,靠其自身的動力直接駛向敵岸登陸,當然,如果裝載的是氣墊登陸艇(LCAC),則無需再向塢艙注水,這種簡化,也是LCAC的一個不太令人注意的優勢。

    大多數現有塢式兩棲戰艦的艦體沉浮靠艦上的壓載係統來調整, 即壓載水艙和塢艙注滿水後艦體下沉,排放水後艦體上浮。其壓載係統型式根據總體設計的不同要求各有所異,但從分類角度考慮,大致可以分為:壓載水泵注、排水式;重力注水、壓縮空氣排水式;重力注水、壓載泵排水式。

    壓載水泵注、排水是一種傳統的壓載係統型式。重力注水、壓載泵排水是最近意大利海軍首創的新型壓載係統。其塢艙甲板設置在設計水線以下,作業時打開塢艙門,海水自動注入塢艙,從而使塢艙的浸水速度大大加快;排水量, 首先關閉水密性能良好的艉門, 然後利用壓載水泵將塢艙和壓載水艙的水排乾。這種重力注水式塢艙比傳統的浸水塢艙具有下列優點:

    減少壓載水艙的容積和壓載水泵的數量, 減少了功率消耗;減小艦的尺度, 降低造價;注水時間短、從而提高了艦的戰術性能。

    塢艙前部需要通過斜麵跳板過渡到車輛甲板,舟艇從自身跳板通過該斜麵向車輛甲板靠近停靠,車輛自行由上層甲板通過跳板向車輛甲板移動,除車輛甲板外,飛行甲板在某些時候也會用於搭載車輛,同樣由甲板間跳板構成到車輛甲板的移動通道。而車輛在艙內的轉向,由於空間限製則需要依靠轉向台來完成,通常,也可以在舷側安置跳板。

    塢式兩棲戰艦對動力裝置的要求較高, 除了保護工作可靠、生命力強、啟動時間短、工冼轉換快和經濟性好外, 還應滿足一些特殊要求。眾所周知, 塢式兩棲戰艦都有一個大塢艙, 而且機艙往往都設在塢艙甲板下麵, 使其對主機的高度要求比其他艦艇更為苛刻。另外, 登陸艦進塢必須在低速航態下進行, 故要求主機具有低速運行性能。

    與航母類似,考慮到兵力投送是在敵方威脅不太嚴重的區域展開,且自身是處在己方海軍作戰艦艇的控製範圍之內,在武器配置上,LSD/LPD與LHA/LHD通常隻是安裝一些由於自身點防禦的對空、對潛武器及電子/水聲對抗設備,而隨著空中威脅的加劇,近期建造的兩棲戰艦都重點增強了對空特別是對反艦導彈防禦力量,例如點防空導彈以及一定數量的中、小口徑速射炮。

    兩棲艦上帶些啥?

    兩棲戰艦艇的家族中,還有一群 “小字輩”的登陸艇。它們均由各類兩棲艦所攜帶,在登陸作戰中和直升機一起充當登陸第一線的運載工具:

    通用登陸艇(LCU),U代表多用途(Utility),是一種大型登陸艇,所以它的裝載適應性也較大。以美國海軍的現役LCU為例,艇長41.2米、寬8.8米、吃水1.9米,滿載排水量375噸,航速11節。可載60噸級的坦克3輛,或l80噸作戰物資,或混合裝載坦克、車輛、重型裝備和人員。此種登陸艇首、尾均設有吊門,當吊門放倒時可兼作跳板之用,貨艙為首尾暢通式,駕駛室偏設於右舷。在兩棲戰艦塢艙內,坦克、車輛等可通過跳板自行駛人艇內;當塢艙內多艘艇首尾跳板相接時,坦克等可經由前艇的貨艙自行進入後艇的貨艙,使得裝載作業十分方便快捷。


A Landing Craft Utility (LCU) assigned to the Surf Riders of Assault Craft Unit One (ACU-1) heads to the beach during amphibious assault training in support of RIMPAC 2004.


    機械化登陸艇(LCM),M表示機械化(Mechaniged),是一種運送坦克、裝甲車、自行武器、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化裝備的專用登陸艇,屬於中型登陸艇。此類艇的型號較多,但都大同小異。目前美國海軍現役的主要是LCM8型;艇長22.5米、寬6.4米、吃水1.6米,滿載排水量130噸,航速10節左右,可裝載M60主戰坦克1輛或60噸作戰物資。對於此類登陸艇的航速一般不予苛求,如果再要提高則所花代價過高,其實更為重要的,則是它的耐波性、機動性和登退灘性能。為實現登灘使命,要求它能在洶湧的海麵安全航行;在淺水、礁石區操縱靈活;艇首底部能易於擱灘,並可依靠自艇的動力方便退灘。如果登灘後的登陸艇,不能順利退灘返回母艦,就不可能繼續完成下一波後續部隊及其裝備的轉駁、換乘,對整個登陸戰役造成嚴重後果。


LCM-8 returns to USS Shreveport during landing exercises, March 1972

    車輛人員登陸艇(LCVP),V為車輛(Vehicle)、P為人員(Personnal)。該型艇較為輕小,一般存放在兩棲戰艦上甲板兩舷的吊艇架上。美國的現役LCVP,艇長10.9米、寬3.2米、吃水1.1米,滿載排水量13.5噸,航速9節。可裝載36名登陸兵,或包括車輛在內的4噸物資。


April 1945(1945-04),USS Darke (APA-159)'s, LCVP 18, possibly with Army troops as reinforcements at Okinawa, circa 9 to 14 April 1945. US Navy photo.

    氣墊登陸艇(LCAC),代號中AC係氣墊船(Air Cushion)的縮寫。LCAC為全墊升式氣墊艇,所以既可在海麵航行,又可在陸上行駛。美國的LCAC,艇長26.8米、寬14.3米、吃水0.9米(未墊升時),滿載排水量約180噸,載重量75噸,可裝載60噸主戰坦克l輛及配編陸戰隊員,或其它裝備、物資。航速高達40節,4倍於常規登陸艇的速度;而且墊升後水下物理場信號強度低,有利防雷;具有通過岩礁、沼澤、溝塹、戰壕等自然或人為障礙的能力,據統計全球約有70%海岸適宜LCAC登陸,而常規登陸艇隻有10-20%,氣墊登陸艇的“可登陸地段”擴大了數倍;並能在母艦塢艙不灌水的情況下,隻需打開尾門即可自由出人塢艙,這在戰術使用上獨具方便。


Landing Craft, Air Cushion (LCAC) 50 transits alongside the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ship USS San Antonio (LPD 17), during a friends and family day cruise.

    獨此一家的LCC

    有趣的是,兩棲戰艦家族中有一型地位顯赫,但已日顯衰落的艦種,這就是“兩棲指揮艦”(LCC),CC則表示指揮(Command)和通信(Communication)之意。LCC專職兩棲作戰中所有陸、海、空各軍種的指揮、通信使命。以往此類艦都是由商船改裝而成,通常伴隨兩棲戰艦編隊一起行動。至60年代中期,美海軍專門設計建造2艘LCC:“藍嶺”號和“惠特尼山”號,並於70年代初服役。

    該型艦滿載排水量l8000餘噸,航速23節。艦上裝設空前規模的通信設備,計有70多台發射機、100台接收機、3個衛星係統和200多個遙控工作台。上甲板幾乎為各種雷達和通信天線所布滿,為了避免作業時的相互幹擾,天線間均保持一定距離。艦內設有各種設備艙和指揮室,以指揮室為例:兩棲戰特混編隊指揮室、登陸部隊指揮室、兩棲戰指揮中心、自艦戰鬥情報中心、水麵水下協調中心、由艦到岸動態中心、報文中心等。LCC這一艦種僅美國海軍裝備,未來將被LHA/LHD、LPD等新艦來兼管、接替。


The Sixth Fleet flagship USS Mount Whitney (LCC 20) underway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during exercise Destined Glory (Loyal Midas) 20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