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步槍中的另類:無殼彈步槍(組圖)

(2010-10-19 08:35:33) 下一個


振華軍事網




無殼彈與有殼彈的對比

無殼彈是一種沒有彈殼的槍彈。它由可燃粘結劑先將用作發射的火藥粘牢,然後模壓成一個堅固的柱體(按照專用發射的口徑),再把彈頭和底火分別嵌在火藥柱的兩端,。由於這種特殊的子彈沒有彈殼,所以底火的工作形式也有所不同.除了傳統的擊針發火針,還可以采用電引燃型底火、氣引燃型底火,利用擊發時產生的電弧和高溫,引燃藥柱,迅速膨脹的高壓氣體將子彈頭推出槍膛。無殼彈的形狀比較特別,彈頭細長,身體略顯矮胖。發射時,在燃燒的藥柱所產生的氣體的推動下,彈頭飛出槍口,而藥柱則被燒成灰燼。100發無殼彈,大約隻相當於20發常規子彈的重量,因此,打仗時,士兵可以隨身攜帶很多子彈。這無形中提高了單兵的持續作戰能力。

  我們知道,槍發射出的是彈頭,蹦出來的是彈殼,因此,當子彈打完之後,地上便會留下一堆空殼。這些用金屬做成的彈殼,增加了子彈的造價。無殼彈的試製成功,不僅使傳統的子彈走出了一條新路,同時,也使槍的結構相應簡化。由於無殼彈射擊時省掉了抽殼的過程,槍支的結構也可以作相應的簡化,一次裝彈完畢,完全封閉機匣,防止沙塵微粒進入彈膛,有利於延長槍支的壽命。此外生產還可以節省大量的金屬,簡化一些生產程序可稱得上使用和製造兩方便。一些專家認為,如果無殼彈能在現有基礎上對燃燒、防水、抗高溫等性能方麵做進一步提高,有朝一日會完全取代有殼彈。但由於他的製造工藝複雜,而且槍又要作相應的改進,它對槍膛的燒蝕嚴重,所以現在僅有為數不多的國家使用無殼彈。德國在1990年代初期原本要采用為製式步槍的HK G11就是使用無彈殼子彈。

德國的G11無殼彈槍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歐洲就有人提出過無殼 彈的設想,美國人在南北戰爭期間曾使用過用錫箔作外殼的子彈,發射後,錫箔被炸成粉塵吹出槍口。早期的無 殼彈由於許多技術問題無法解決,很快被有殼彈取代。但無殼彈及槍的研製工作並沒有停止。60年代,美國、奧 地利和當時的西德等國重新開始無殼彈的研究,並製出樣彈和樣槍,進行過一些試驗。到目前為止,技術比較成 熟並且已裝備部隊的,隻有德國的G11無殼彈步槍和無殼彈。G11槍的無殼彈由高燃點發射藥和彈丸壓鑄而成,沒 有金屬藥筒。彈長33毫米,重5克,其中彈頭重3.25克,直徑4.73毫米。發射藥燃點高,平時可避免因撞擊而引發; 射擊時不會因彈膛發熱而自燃。發射藥自燃曾經是G11步槍研製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後通過改進配方得以解 決。G11步槍的主要部件有機匣、旋轉槍機、槍管和彈匣。槍的外殼由玻璃纖維和鋼板加強的聚酰胺塑料製成, 無槍托,活動機件全部藏在外殼內,扳機孔、裝彈口等均有密封件密封,可以防雨、雪、塵埃。槍的中部上方有 提把,同時又是光學瞄準具。槍機為一圓柱體,橫插在槍管尾部,可以轉動,彈膛在槍機中部。裝彈時,彈膛對準 彈匣的輸彈口,壓入一發子彈,槍機旋轉90°,彈膛對準槍管,擊發後,彈膛轉回來再裝另一發子彈。G11步槍空 重3.6公斤,帶彈匣(100發子彈)共重4.3公斤。射擊時,槍管連同槍機、擊發裝置、彈匣等一起後退,後坐距離較 短。子彈初速930米/秒,槍口動能1460焦耳,可單發、連發或三發點射,連發速度約600發/分,自動方式為導氣式 ,有效射程大於300米。配用榴彈發射器發射穿甲彈能在 300米距離穿透6毫米厚的鋼板,或在600米距離擊穿鋼盔 。

美國正在實施的“高級戰鬥步槍”研製計劃中,有一個方案就是無殼彈步槍,並已製成樣槍進行試驗。

試驗中的無殼彈步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