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兵器密檔:挽救不列顛的秘密武器(視頻)

(2010-08-10 14:27:36) 下一個
兵器密檔:挽救不列顛的秘密武器
2010年08月10日 10:16:17  來源:CCTV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在東海岸建立起了一個由20個地麵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在第二年夏天抗擊納粹德國大規模空襲英國的“不列顛戰役”中,英國正是靠“本土鏈”為對付德國人的空襲贏得了20分鍾寶貴的預警時間,以約900架戰鬥機抵擋住了德國2600餘架飛機的瘋狂進攻。
雷達技術 擦亮戰場“千裏眼”

    在1940年夏天的“不列顛戰役”中,德軍曾出動2600多架轟炸機和殲擊機,大規模空襲英國本土。但不論是白天入侵還是夜間偷襲,德軍飛機總是遭到重創。原來,英國建立了一個包括偵察警戒雷達、地麵引導雷達、飛機截擊雷達、高炮控製雷達和探照燈雷達等20多個地麵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每當德軍飛機飛到離英國海岸100多公裏時,就被該雷達網發現,並迅速引導英國殲擊機到最佳截擊陣位攔截。經過兩周空戰,在數量上占優勢的德軍就損失了600多架飛機。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意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它是利用電磁波對障礙物的反射特性發現目標的一種電子裝備。通常由收發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和顯示器組成。雷達能在黑暗和煙霧中發現遠距離的目標,為己方提供情報並在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下控製火力射擊。曾有人作過統計,在二戰初期,高炮擊落一架飛機要消耗5000發炮彈。到二戰末期,盡管飛機性能已大為提高,但用雷達控製高射炮進行射擊,擊落一架飛機平均隻需50發炮彈。

    二戰期間,在對海、空警戒,以及炮瞄和引導攔截敵機等軍事需求的牽引下,雷達技術得到飛速發展,使戰後雷達在應用方麵以驚人的速度擴展。20世紀40~50年代,雷達不僅能在防空警戒中實現對目標三維數據的精確探測,而且還能對衛星和遠程彈道導彈的測量和製導實施遠距離精密測量和連續跟蹤;60年代末,雷達已從隻能探測目標存在與否,發展到能精確測定目標空間位置;從隻能在無雜波環境中發現目標,發展到可在較嚴重的自然雜波和人為幹擾環境中發現目標,雷達成像已能得到接近光學攝影水平的高分辨率地圖;70年代,在合成孔徑雷達、相控陣雷達、脈衝多普勒雷達等主要雷達技術上又有了新的發展;80年代,雷達不僅提高了對目標的分辨能力,並從一般的分辨功能發展到對離散小目標,諸如導彈彈頭、碎片、箔條、鳥群、坦克群等目標的識別和分類、對分布大目標(大地、海洋)內涵信息的識別,而且進一步提高了雜波抑製、抗幹擾、電子對抗和自適應能力;90年代以後,隨著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脈衝多普勒技術和電視、紅外、激光等光電技術的發展,新一代軍用雷達的探測距離、探測精度、跟蹤精度、目標容量和分辨能力等都有了質的提高。更為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還能將目標成像,為指揮員提供精確直觀的目標信息。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體製、新類型的雷達會不斷湧現,將進一步提高指揮效能和軍隊的聯合作戰能力。

兵器密檔:謝爾曼DD水陸坦克

[兵器密檔]倫敦上空的“死神”:V-2彈道式導彈

兵器密檔:T-34坦克製造的東線危機[一]

兵器密檔:T-34坦克製造的東線危機[二]

兵器密檔:“俾斯麥”戰艦的沉沒

兵器密檔:B29的致命打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