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學通:中美關係切勿太“成熟” | |
2010年07月 來源:環球時報 |
資料圖片:5月24日,為期兩天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式。這是開幕式前,王岐山、戴秉國和克林頓、蓋特納及雙方代表團主要成員集體合影。 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成熟”到底是什麽意思?
筆者未能考證出來是誰第一個以“成熟”一詞來描述中美關係的,但是卻注意到中美雙方的官員、學者和民眾中已經有很多人用“成熟”一詞來形容中美關係。特別是2009年中美建交30周年時,“三十而立”的中國傳統觀念促使更多的人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的性質。
閱讀了一些用“成熟”一詞描寫中美關係的文章後,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困惑,即所有文章都沒有講現在所謂“成熟”的中美關係與以前“不成熟”的中美關係有什麽不同。多數文章說兩國已經有了多年的外交關係,所以成熟了。如果以建立外交關係時間長短來判斷雙邊關係是否成熟,那麽我國在1979年前建立的雙邊外交關係都應該比中美關係更成熟。例如,中朝關係、中越關係、中印關係、中日關係或中國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關係。然而,很少有人用“成熟”兩字描述這些早於中美的雙邊外交關係。美俄外交關係是繼承了美蘇的外交關係,美蘇是1933年建交,比中美建交早了46年,但沒有人認為現在的美俄關係比中美關係更成熟。即使是美國沒用軍事手段回應俄羅斯對格魯吉亞的戰爭之後,也沒有美國人士認為美俄關係比以前更成熟了。
《觀代漢語詞典》對“成熟”一詞的解釋有二: 一是“生物體發育到完備階段”,二是“發展到完善程度”。美國《藍登書屋韋氏大學詞典》在上述兩個基本解釋的基礎上還對“成熟”一詞的幾個派生含義做了解釋,如乳酪和酒的發酵狀態、思考的完整與周密狀態,自然地理的發展狀態 以及金融票據的到期狀態。無論是對“成熟”一詞的兩個基本解釋還是對其派生含義的解釋,都是用於描述最終走向終結的單向發展事物,在全部發展過程中隻有一個階段的狀態是成熟的,而且成熟之後不會逆轉向不成熟的方向變化。生物體的發育過程是如此,一個具體的科學知識、外交經驗、戰略時機、國家戰略、對外政策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可以將其某一時期的狀態描述為“成熟”。
國際關係少用“成熟”說事
然而,那些隨時可以雙向發展的事物是無法用“成熟”一詞來描述的,因為“成熟”這一概念意味著成熟的狀態沒有轉向不成熟的可能性。例如,溫度、關係、衝突、矛盾、交易、戰爭、利益、權利這些事物的發展進程不是單向不變的,是可以逆向發展的,因此人們無法用“成熟”一詞描述這些事物。一個人能成熟,但他與別人的關係是無法判斷是否成熟的。同理,一國的外交可以成熟,但該國與他國的關係是無法判斷是否成熟的。由於國家關係具有逆向發展的性質,因此人們用“緊張”和“緩和”,“友好”和“敵對”,“穩定”和“動蕩”,“改善”和“惡化”,“發展”和“倒退”這些有表達逆向發展的詞匯描述國家關係。
冷戰後期,美蘇關係十分穩定,甚至在1988年雙方達成削減戰略核武器的協議。這個協議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減少核武器的條約,開始了人類真正意義上的核裁軍。然而,冷戰後期美蘇關係是戰略對抗性的穩定,在性質上與二戰期間美蘇合作共同打擊法西斯德國時的戰略關係完全相反。如果說冷戰後期美蘇關係比二戰時期成熟,將意味著成熟的國家關係是對抗性;如果說二戰時期的美蘇關係比冷戰後期成熟,則意味著成熟的國家關係是走向破裂的短期合作。如果說冷戰後期和二戰時期的美蘇關係都是成熟的,則意味著以對抗為主和以合作為主的國家關係都是成熟的。走向對抗和加強合作的關係都是成熟關係,因此國家關係成熟與否是沒有意義的。
用“成熟”一詞描繪國家關係,有點像用長度概念來描述東西的重量,使人不知所雲。中美人士為什麽會避開描述國家關係狀態的常用詞匯,選用“成熟”一詞來描述中美關係,因此我們需要從他們使用“成熟”一詞的原文中去體會他們的意思。
從美方人士使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的情況看,“成熟的中美關係”是指美國傷害中國國家利益時,中國應采取忍讓的立場。例如針對美對台軍售導致中美關係下滑,美國國務卿希拉裏說:“希望我們(中美)可以有一個成熟的關係。這就是說我們的關係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意見不合而變壞。”美國前駐華大使尚慕傑說:“直到今天,中美關係已經成熟得足以應對分歧和危機……中美關係總是不時出現動蕩,又隨著時間平複。中美關係是否成熟得足以應對危機?我想是的。”美國學者李侃如說:“中美關係自從正常化以來,已經發展出非常成熟的關係。”
從中國人士使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的情況看,他們與美國人士所講的含義差別不大,核心是中國不要用對抗的方式維護國家利益而應通過擴大與美國對話的方法來解決利益衝突。如《大公報》的社評“摩擦使中美關係更成熟”說:“美國固有的冷戰思維及弱華、遏華的戰略短期內很難改變,兩國關係的發展注定是要在摩擦中曲折前行。出現問題並不是壞事,因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兩國關係發展的過程,磨難將會使中美關係邁向更加成熟的未來。”有的大陸學者說:中美戰略對話與經濟對話合二為一,“它意味著一種機製的提升,更標誌著兩國關係的成熟。”
中美關係切勿太“成熟”
根據上述使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的政治背景,我們可以得到三種含義:
一、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多是在中美發生重大利益衝突之時,而不是雙方共同利益增加之時,此時,“成熟的中美關係”是指中美戰略利益衝突上升的狀態,或是中美戰略關係的敵對成分增加的狀態。
二、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多是美國侵犯中國國家利益之時,而非中國侵犯美國國家利益之時,此時,“成熟的中美關係”是指中美關係向有利於美國國家利益而非中國國家利益傾斜的狀態。
三、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多是中國對美國傷害中國國家利益不滿之時,而不是美國對中國政策不滿之時,此時,“成熟的中美關係”是指中國不以強力阻止美國侵犯中國國家利益的狀態,或是說中國忍受美國侵犯中國國家利益的狀態。
如果上述三個理解沒有歪曲使用“成熟”一詞描述中美關係的真實含義,那麽作為中國人還是希望中美關係別這樣成熟為好。其理由是,中美關係不成熟,意味著雙邊戰略利益衝突不增加,中國的重大戰略利益不受美國侵犯,中國采取強力阻止了美國侵犯中國戰略利益。
筆者以為,使用社會習慣用語描述中美關係有助於增加我們對中美關係的認識,而使用“成熟”一詞則會使我們對中美關係的認識更加模糊。當然,如果目的就是用“成熟”一詞掩蓋中美關係的性質則另當別論。
(閻學通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