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外保護軍用航道帶給我們的啟示

(2010-07-19 12:54:19) 下一個

國外保護軍用航道帶給我們的啟示
2010年07月   來源:解放軍報

受訪專家

    ■海軍軍事法院院長 傅曉東

    ■大連艦艇學院教授 宋雲霞

    近年來,軍用航道被侵占的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一是少數人員國防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強調局部經濟利益,忽視國家安全利益;二是執法管理體係不夠完善,由於航道管理涉及當地公安、國土資源、城鄉規劃、交通運輸、農業(漁政)、海洋等多個部門,存在“群龍治理”的局麵,導致各方協調難,執法管理難。

    放眼國外,美國的水上安全管理體製是全國統一的,海岸警衛隊是該國海上惟一的執法力量,根據聯邦法律的授權,在港區和航道進行安全執法,職責之一就是清除水上礙航危險物。綜合統一的水上安全管理體製,避免了職責不清和各方利益的衝突。

    韓國在1996年8月,將水產廳、海運港灣廳、海洋警察廳以及科技、環境等10個政府部門中涉及海洋工作的部門合並,成立了海洋水產部,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職能管理。其他一些國家也通過海上執法權的統一,較好地解決了軍用航道保護難題。

    保護軍用航道,最首要的是整合執法管理力量,建立高效合一的海上安全管理體製。我們應該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軍地協作機製,必要時成立清障領導小組,協調處理解決軍用航道占用難題。同時要加強海防安全意識的普及,進一步建立完善法規體係。



軍港航道被侵占該如何應對?

工作隊員清理非法養殖物。黃鉦平攝

近年來,軍港航道被侵占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本報曾多次進行過報道,呼籲各地加強軍港保護,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軍港航道被侵占的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怎樣打破“清理、反複,再清理、再反複”的怪圈?如何科學協調軍事用海和經濟用海的矛盾?

    7月中旬,記者赴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進行探訪。三都澳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也是重要軍港,一度出現過海上養殖阻礙軍艦通航和戰備訓練的情況。寧德軍地探索建立軍港清障長效機製,較好地解決了這個“老大難”,一座平安和諧的港灣護衛著海防安全。

    軍港清障:標本兼治的路怎麽走

  打破清障怪圈:

    科學劃定9個水上軍事禁區

    福建省寧德市三都島上,至今還坐落著清朝“福海關”的舊址。這裏一處處飽受炮火洗禮的遺跡,猶如一本本曆史教科書,訴說著三都澳“黃金海域”早期通商的繁榮輝煌,也見證著清朝海防建設滯後,邊關飽受列強欺淩的屈辱辛酸。

    以史為鑒,可明得失。接受記者采訪時,寧德軍分區司令員常進感慨地說:“這些遺跡猶如一柄時刻高懸在頭上的利劍,警示著海防官兵和海洋工作者,要統籌協調好國防與經濟建設的關係,打造海上鋼鐵前哨。”

    深刻的認識來自於一段曲折的經曆。近年來,三都澳軍港附近一些漁民在軍港航道和軍用錨地附近布設的漁網、養殖網箱毗連成片,不僅侵占了軍港和軍用航道,還時常發生漁網纏絞軍艦螺旋槳等險情,給軍事設施和部隊正常戰備訓練帶來很大安全隱患。

    “養殖用海和軍事用海的衝突背後有著深刻的利益根源。”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蘇祥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附近漁民祖祖輩輩“靠海吃海”,尤其是近幾年海上養殖熱情高漲。僅以養殖喂養鮑魚的龍須菜為例,一畝年淨利潤近3萬元,巨大利益使許多人不向政府相關部門申報,就擅自到海上布網養殖。

    對此,海軍某部、寧德軍分區曾多次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會商,也多次開展軍港清障行動,但由於涉及許多群眾的切身利益,強製性的清障難以長期奏效,航道清理後往往故態複萌。加上被清理設備後也能獲得政府補償,部分養殖戶常常卷土重來,形成了一個清障“怪圈”。

    今年7月初,在海軍和寧德市軍地共同努力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相關規定,軍地加大海上非法養殖清理工作,共科學劃定水上軍事禁區9個,使全市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劃定率達95%以上,軍事設施保護邁出重要一步。

  建立長效機製:

    依法治海確保軍港長治久安

    7月中旬,記者乘衝鋒舟馳騁在軍用航道上發現:一塊塊軍事禁區的專門電子標識牌赫然醒目,一支支專業清障隊伍在海麵上執法巡邏,一艘艘專業海麵清障船艇穿梭遊弋……

    寧德市口岸與海防辦公室主任黃國坤告訴記者,過去這裏的海麵上密密麻麻漂浮著用於種植海帶、龍須菜等藻類植物的塑料泡沫和繩索,幾乎看不到哪裏可以通行大型船隻。如今橫在航道上的各類漁具、網箱撤走了,艦艇進出軍港暢通無阻。

    黃國坤告訴記者:“全市在市區兩級建立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由分管國防動員工作的一名副市長擔任主任,海軍某部副部隊長、軍分區參謀長擔任副主任,聯合公安、漁業、口岸以及邊防武警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一支能夠確保軍事設施保護工作長期有效開展的聯合組織領導力量,使軍港清障有了專門機構。”

    記者走進寧德軍分區司令部時,隻見這裏設立了“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一名專門負責清障工作的參謀,正在整理維護GPS定位係統等勘察測量設備工具。軍分區參謀長謝子宏說:“我們協同地方海洋漁業部門,專門組織6名退伍軍人建立海上執法隊,定期參加地方軍事設施保護市長專題辦公會,實現軍港清障辦公有場所、工作有隊伍、實施有裝備、運行有機製的‘四有’工作目標,確保了軍港清障工作規範有序、高效常態運行。”

    新機製帶來新氣象。前不久,海軍某部接到上級緊急出動演練的命令,從受命到出航反應迅速,在最短時間抵達任務海域。為軍港清障,大大提升了部隊遂行戰備任務的能力。

    為防止非法養殖出現反彈,軍地聯合相繼出台了《漁業用海整治工作方案》、《關於清理三都澳港海域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範圍內海上養殖設施及漁網魚柵的通告》等法規性文件,對影響航道的水產養殖製定了嚴格控製、加強管理、限期拆遷等措施,形成了確保軍港航道暢通的地方法規。

  樹立雙贏理念:

    開辟軍地溝通合作新途徑

    寧德軍分區政委翁祖強對記者說:“在為軍港清障、劃定海上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的同時,我們與地方建立溝通協商機製,做到‘兩個充分考慮’:一是軍事設施管理使用單位充分考慮各級地方政府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二是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民生需求,做到地方經濟建設與部隊戰備建設和訓練協調共贏發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寧德市軍地雙方在討論劃定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過程中,樹立國防和經濟建設“一盤棋”思想,按照“軍民互助、擁軍支政、軍地共用、平戰結合、航道暢通、互利雙贏”的原則,建立軍地聯席會議,把“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規劃”與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劃定規劃統籌結合討論。

    今年6月,在為某軍用碼頭劃定軍事禁區時,軍地雙方發現某旅遊公司的遊艇遊覽航線正好斜穿通過預先劃定的軍事禁區一側。軍地雙方經過協商,科學調整劃定範圍,做到既確保軍事禁區麵積不減少、充分保證艦艇戰備訓練需要,又符合保密要求,實現軍地互利雙贏。

    在執行軍港清障過程中,軍地雙方感到,促進廣大群眾學法、知法、守法,自覺保護軍事設施,是促進軍民團結、維護國防利益的根本途徑。為此,他們在各級開展“養殖用海綜合整治教育活動”,引導群眾將維護國防利益、保護軍事設施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健全的軍地協作機製成為解決難題的“法寶”。前不久,在劃分某軍事禁區時,因按照預先劃分方式會覆蓋地方航道影響地方船隻通行,軍地雙方出現爭議。雙方通過協商,采取軍地船隻共用航道、縮減爭議區的方式解決了問題。

    據悉,寧德市各級政府還出資數百萬元,幫助各水上軍事禁區建立標識和警戒裝置,並責令海事部門專門成立軍港航道治理領導小組,派出“護航小分隊”為軍艦清理航道、整治海麵。經過軍地雙方的不懈努力,港口所在地市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