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軍設立4大戰略司令部 終結千年軍區體製(圖)

(2010-07-19 12:31:41) 下一個

俄軍設立4大戰略司令部 終結千年軍區體製
2010年07月   來源:新華軍事

 

資料圖:俄羅斯時代的軍區劃分示意圖。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14日表示,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已簽署命令,批準設立四大聯合戰略司令部,取代原有的6大軍區。至此,俄羅斯繼承自東羅馬帝國、持續了上千年的軍區製基本終結。

    支持改革的俄羅斯專家稱,軍區製度在世界上已經成為“非主流”,俄羅斯有必要建立新的指揮體製。然而也有人質疑稱,習慣了指揮單一陸軍的俄軍區司令們,有能力統籌同一戰略方向的海、陸、空軍聯合作戰嗎?

    軍區製有上千年曆史

    馬卡羅夫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總統令,俄羅斯將成立西部、南部、東部、中央四大聯合戰略司令部。俄羅斯原來出於大陸軍主義分區駐防理念的“軍區製”至此基本終結,各大戰略司令部將不再像原來的軍區那樣隻能調動陸軍,而是統籌本方向的陸、海、空軍一體化聯合作戰。

    陸軍分區駐防,分別維護所在地區穩定和抵禦本方向外來入侵——軍區製這種駐軍和指揮體製可以追溯到東羅馬帝國。公元8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確立了軍區製度,當時全國設有30多個軍區,各軍區總督握有軍政大權,直接對皇帝負責。

    俄羅斯在公元989年正式接受東正教,自詡是東羅馬帝國的正統傳人,也實施了軍區製度。

    軍區製與社會生產、交通相對孤立的曆史階段相適應,直到二戰,各國軍隊仍普遍實施分區防守、作戰的指揮體製。但隨著海、空軍崛起,軍隊的機動能力開始顯現。嚴格劃區的體製顯出不適應社會生產和現代作戰的問題。

    俄軍事專家瓦西裏·紮采比表示,在2008年的俄格戰爭中,俄軍指揮官無法有效協調黑海艦隊、陸軍和空軍行動,暴露出指揮效率的低下,軍區改革勢在必行。

軍區製漸成“非主流”

    俄軍放棄軍區製並非毫無先兆。在蘇聯解體後的曆次軍事改革中,俄軍先將蘇聯時代的13個軍區縮編為8個,隨後又壓縮到6個。現在終於痛下殺手,把軍區改為戰略司令部。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伊戈爾·巴雷諾夫明確表示,俄軍這一改革是向美軍指揮體製學習。冷戰結束以來,由於美軍在幾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的示範效應,許多國家在軍事改革中開始放棄分區駐防體製,向跨軍種聯合司令部模式轉型。

    由於本土先天地理優勢對駐防的安全需求比較小,以及美國開國者對龐大軍隊幹預民主體製的擔心,美國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軍區製。目前美國5個地區性司令部分管全球防務,4個專業職能性司令部分管全軍運輸、戰略打擊、特種作戰等事務。這些司令部都不是單一軍種駐防的概念,而是多軍兵種在廣大空間內應作戰需求迅速組織協調各作戰模塊的概念。

    然而據俄羅斯《觀點報》15日報道,對於建立4個戰略戰役司令部,俄羅斯軍事專家卻有不同看法: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伊戈爾·巴雷諾夫表示改革必須謹慎進行,“如果俄軍在取消舊的指揮體係之時,又沒有建成新的指揮體係,那麽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造成混亂。”

    軍事專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也對俄軍能否適應改革表示擔心。他說,改革後的戰略司令部司令要指揮本轄區所有兵種。但目前軍區司令隻曉得如何使用直升機,無法想象他們在未來如何指揮自己一竅不通的海軍。

    據報道,裁撤軍區要壓縮指揮結構,裁減大批將軍和非作戰人員,勢必麵臨很大阻力。

    哪些國家實行軍區製?

    盡管軍區製在現代作戰中有不適應之處,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國家在繼續實行軍區製,如日本、英國、古巴、越南、智利、巴西等。

    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大多學習蘇聯軍事體製,因此古巴、越南等國仍在延續軍區指揮體製。

    英國、日本等島國實行海島型防務政策,要考慮戰時有可能麵臨四麵受敵態勢,必須分兵分區在各個方向防衛,也采取了類似於軍區製的指揮體製。

    而巴西等大國沒有緊迫的聯合作戰需求,又因國土麵積較大有必要分區設防,也在繼續實行軍區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