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空管專家陳誌傑訪談實錄(圖)

(2010-06-21 11:19:24) 下一個

陳誌傑訪談實錄:9•11事件給空管建設巨大啟示
2010年06月   來源:人民網



《人民日報》專訪空管委特聘總體專家陳誌傑
空管專家陳誌傑

 采訪陳誌傑,記者充滿期待。

    這個40多歲的空軍軍官,現任空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副所長,他帶領研製的“全軍空中交通管製係統綜合論證與係統集成”,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會是一個科研“鬼才”或“怪傑”,富有傳奇和趣聞嗎?

    來到空軍裝備研究院雷達與電子對抗研究所,記者碰到了一連串意外。

    沒有科研“飛俠”,也沒有“火爆”碰撞,那個虎目濃眉、敦實溫和的空軍大校就是陳誌傑,一個標準的軍人。和陳誌傑談話,如同軍事訓練中的問答,簡練和規範得有些過分。

    “我是集體中的一員,和大家一樣,其他真沒什麽可說的。”他一邊處理手頭工作,一邊對記者說。不時有人進來商討事情,陳誌傑立刻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和投入。

    陶醉在科學探索的境界裏,致力於通過融合、集成及頂層設計,為我國軍用和民用航空管製構築平台、規劃藍圖,這就是陳誌傑的矢誌追求。

以“融合”實現頂層突破

    【訪談實錄】

    記者:你們完成的全軍航空管製頂層設計和係統集成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它意味著什麽?

    陳誌傑:安全和效率。從飛行安全到國家領空安全,從飛行效率到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都將得到更大保障和提高。

    記者:據了解,你們的其他課題都特別注重從頂層設計做起?

    陳誌傑:優化頂層,有利於提高科研和工作的效率;穩定了“頂層”,才能凝聚好“基層”。

    記者:做頂層設計的訣竅是什麽?

    陳誌傑:融合。將設計範疇中的諸因素,現實與未來、需求與可能、智慧與力量等融合在一起。實現融合,是頂層設計之魂。

    【人物小傳】

    陳誌傑對“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著另一種解讀:沒有科學的頂層設計,科研和事業就很容易失敗。

    他把“頂層”意識試用於輔導兒子學習化學。從不指導怎樣解題,而是把兒子帶到科技館、實驗室,幫他建立對化學學科的整體印象。結果,兒子的化學越學越好,被保送到北大化學係。

    這種強烈的“頂層意識”緣於一種危機感。

    1994年,陳誌傑領銜組建全軍第一個航管研究室,被任命為該室的主任。為跟蹤國際技術前沿,組織上安排他前往歐美考察,並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在那裏,比較國內外航管技術的巨大差距,陳誌傑深感搞好頂層設計關係到能否準確把握戰略趨勢,改善國內這方麵的落後狀況勢在必行。

    回國後,他結合實際迅速展開有關研究。

    一名德國青年駕駛民用飛機穿過蘇軍防空警戒網降落到莫斯科紅場、“9·11”事件中美國國土空中管製部門無法阻止撞向要害目標的飛機等事件告訴他:隻有融合軍隊和民航用戶的需要,融合航管諸要素的功能,實現軍民航空管一體化,實現空管空防一體化,才能確保飛行安全高效,才能確保國家領空安全。

    醉心的研究很快創造出一項項成果,並引來了“金鳳凰”:國家、軍隊有關部門將構建全軍一體化空管體係綜合論證和係統集成的重大課題,直接下到了陳誌傑所在單位。陳誌傑深知這副擔子分量有多重,和同事們開始了艱苦攻關。

    運用先進理念:從理解科學發展觀,到確立“內順外和”的空管設計思想,從學習借鑒國際航管的最新理論,到分析中國空管、空防特點規律,以“融”為主的思路明確了。

    掌握海量信息:對全國所有通航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進行分析,尤其是對100萬人次以上的42個機場,1000萬人次以上的7個機動的客運信息進行跟蹤測算;對全軍航空兵訓練和戰備飛行數據進行匯總,建立發展趨勢的數學預測模型。

    進行現場勘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對比十年前的規劃。在軍用機場,他們傾聽了空軍場站和飛行學院對保障訓練飛行和戰備飛行的具體要求。

    排查技術難點:全國的軍用、民用航管係統中既有國際最新設備,又有老式國產設備;既有國內自研的軟、硬件,又有歐美引進的軟、硬件。要讓軍隊各級管製區、民航28個高空管製區、37個中低空管製區所有軍民機場高效運轉,讓通信、導航、情報、氣象保障各種係統協調運行,讓軍事飛行和民航飛行互不幹擾……難題被一一羅列出來。

    提出解決之道:運用先進軟件技術,進行係統集成;研製關鍵接口設備,構築高效互聯平台;優化設計空域利用方案,拓展軍用和民用航路資源,努力實現軍隊和地方航空器之間、各空管單位之間的和諧運行。

    多少個日日夜夜,迎難而上的陳誌傑們,跋涉在山重水複的痛苦中和“過關斬將”的喜悅中。

    在推翻一個個預案、進行了數百次模擬實驗、整合了來自各方麵的意見建議之後,大功告成!

    2006年底, “全軍空中交通管製係統綜合論證與係統集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把理想和激情融入事業

    【訪談實錄】

    記者:你的工作崗位和科研方向變化較大,為什麽?

    陳誌傑:事業就在需要你的地方,你必須往需要你的地方前進。科研也是一樣,需要就是方向。為了事業需要改變和調整自己是值得的,因為融入事業才能成就事業。

    記者:你認為追求事業的理想境界是什麽?

    陳誌傑:把每一項工作都幹到最好。這是一種責任,這需要一種激情,這也是付出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人物小傳】

    要讓陳誌傑談談自己,難!要和他討論專業問題,易!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激情攻關,真情對人。這是同事對他的評價。

    “任務很多,踏踏實實做事情才是真。”陳誌傑的平實話語,透著一種堅定和執著。

    少年陳誌傑,曾名揚廣東梅縣那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1977年是恢複高考的第一年。年僅14歲的陳誌傑正在讀高一,學校要選幾個人參加高考。學習成績不錯的他被老師選中。“牛刀小試”,倉促之間走進考場的陳誌傑沒有考上大學。

    心高氣盛的他更加發奮。15歲時第二次參加高考,一舉拿到了所在考區的第一名!

    高考錄取期間,家裏忽然來了幾個穿軍裝的人:“想不想上軍校、當空軍、打導彈啊!”這可是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陳誌傑高興地答應了。

    這年秋天,陳誌傑終於如願走進了空軍導彈學院,攻讀他所喜愛的計算機專業。

    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陳誌傑畢業時分配到了駐河北的某雷達部隊。報到時,從北京出來進山溝,坐著大卡車一圈一圈地翻山越嶺,越走越荒涼。

    陳誌傑的心也慢慢地涼了……

    然而,當他到達部隊,得知這裏就是1959年11月25日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的“1125”工程所在地,有我軍第一套指揮自動化係統時,不禁熱血沸騰起來。“我很幸運!” “很興奮,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陳誌傑至今猶念。

    又經過“山溝大學”的4年學習和鍛煉,陳誌傑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電子係統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分配來到了北京空軍雷達與電子對抗研究所,開始了新的征程。

    研究所濃厚的科研氛圍激發了他的科研興趣。他敏感地發現,空中交通管製是個難題成堆的領域,隨著空軍和民航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航管領域的科研任務必將大增。陳誌傑一邊完成本專業的工作,一邊積極關注和研究空管方麵的技術動態,一頭紮進了新的研究領域。

    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空中交通運輸量迅猛增長,軍事飛行和民航飛行在空域協調、航線資源利用等方麵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目視指揮”、“手工操作”式的空中交通管製技術,已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將研製軍用新型自動化航空管製係統的任務,下達到研究所。

    課題組迅速成立。因為專業原因,初選時沒有陳誌傑。半年多時間過去,因難題太多,科研進展緩慢。

    時間不等人。研究所黨委決定加強科研力量。一紙“項目軟件總師”的命令,使陳誌傑成為空管技術研究的帶頭人。

    被使命和信任“激活”的陳誌傑,帶著多年的技術“積蓄”,熱忱上崗了。

    項目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陳誌傑利用自己既懂硬件係統,又懂軟件工程,掌握雷達、通信、計算機、網絡和航空器飛行等方麵跨學科知識,還有參加軍隊指揮信息係統建設的實踐經驗,善於進行橫向思維的特長,全力推進科研攻關。

    經過兩年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1993年5月課題組迎來了喜悅時刻:以先進技術為基礎、適合我軍特點的新型空中交通管製自動化係統研製成功!

    隨著一項項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京滬航路和東部沿海的局部地區實現了雷達監視下的程序管製,管製員可以從雷達顯示器上看到飛機的飛行航跡;在北京、上海、廣州和珠海等地區初步實現了雷達管製,機場1分鍾左右可以接收或放飛一架飛機,飛機空中飛行的間隔距離縮小到20公裏。覆蓋全國空管係統的通信和綜合數據網,容量大、音質清晰、傳輸距離遠,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把自己融入祖國和人民急需的空中“高速網”,陳誌傑離理想的目標越來越近!

讓自己成為“友好的界麵”

    【訪談實錄】

    記者:大家都誇你人緣特好,這跟你的科研有關係嗎?

    陳誌傑:我熱愛我所在的集體,願意成為一個平台,一個能夠推動集體融合智慧的人。這樣,我們突破科學難題時就更有力度,概率更高,更能實現係統的創新。

    記者:怎樣處理學術爭論與搞好團結的關係?

    陳誌傑:這關鍵要看你是否真想團結了。如果團結的決心總是被私心所動搖,那就沒法展開學術爭論,也不能實現可靠的團結。真正的團結,是可以展開充分討論,麵對麵大聲爭論的團結。

    【人物小傳】

    陳誌傑愛踢足球,綠茵場上的競爭和錘煉,不僅使他體魄強健,也使他在帶領科研團隊衝擊科學雄關時,多了一種整合意識和融合能力。

    “他是一個友好的‘界麵’。”同事們的讚譽,幽默生動,恰如其分。

    1991年,一架民航班機在南京上空附近迷航,差點撞到山上,幸好被空軍管製員及時發現,成功引導,安全落地。這件事促使有關部門把航管現代化建設納入“八五”計劃,加速推進。作為試點工程的滬杭管製中心工程迅速上馬,陳誌傑和同事們進駐杭州某部。十幾個人,自找床板、被褥,一屋12人,一幹就是兩年。

    課題組的組長陳德錦是個老同誌,主抓硬件工程,任副組長的陳誌傑負責軟件工程。他所帶的隊伍,集中了全所當時的精英。所裏總共9個研究生,分給他5個,都是北大、國防科大、北航等不同學院畢業的高材生。

    由於課題新,經驗少,大家對軟件設計中的許多問題意見不一。飛行計劃組組長白鬆浩、網絡組組長朱江、工作站組組長譚桂珍等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爭論出現了。有人說:搞技術的人,本事大、脾氣也大。在食堂,在工作現場,甚至在宿舍裏,時常會有“火花四濺”的思想碰撞。陳誌傑雖然也是個急性子,對討論中的一些問題有自己的主張,但好多次爭論他都忍住了。他明白,“群龍鬧海”,自己負有協調和定奪的責任。

    他變成了最真誠的傾聽者和溝通者。理解、研討、再理解、再研討,對意見建議一條一條分析優劣利弊,去粗取精,對各組精英一個一個進行谘詢協商,統一思想。

    爭論始終沒有變成吵鬧,團隊的親和力、凝聚力反而不斷增強,形成了一隻在以後的科研攻關中屢建奇功的科研“拳頭”。

    “我這個官其實不是官,也就是把大家組織好,把活幹好。”陳誌傑一再強調。善融合又善攻關的特點,使陳誌傑的科研團隊走進了“步步高”的境界。

    2000年前夕,國家有關部門決定按國際先進標準建設新航行係統,並確定首先啟動軍用航空新航行係統試驗工程。這個工程代表著依托衛星導航和現代通信技術進行航空管製的新潮流。

    在引進部分航管技術的中外談判中,外方一麵拚命在軍事航管技術領域實行嚴密封鎖,一麵對民航航管技術的要價“獅子大開口”。

    如此重要的技術體係,絕不能依靠別人的施舍!“咱們自己幹吧!”陳誌傑和他的同事們立刻主動請纓。

    很快,國家空管委任命陳誌傑為該工程的總設計師。一支科研奇兵再次出發。

    連續3年,陳誌傑和同事們爭分奪秒、發奮攻關,終於在規定的期限內圓滿完成軍隊新航行係統試驗工程。

    權威部門考核後評價:這項成果掌握了當代核心技術,應該迅速推廣。2003年底,該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才名片

    陳誌傑,1963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空軍導彈學院。現任空軍裝備研究院雷達與電子對抗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我軍空中交通管製專業學術帶頭人,國務院、中央軍委空管委辦公室特聘總體專家。2001年被聘為首批空軍專家,2003年獲空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二等獎,2004年獲中國科協“求是”獎,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先後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和軍隊重大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陳誌傑談話錄

    ――要做好任何事,首先必須從整體來考慮。從全局看局部、從曆史看發展、從長遠看眼前、從事業看崗位,才能為自己、為工作、為科研找到準確定位。

    ――對待工作,可以有不同狀態。最不好的就是應付,最好的就是幹一行精一行、幹一件成一件。一般化的態度,無異於浪費人生。

    ――寬容和感恩是快樂的起點。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再大,都不如自己對自己的傷害。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融入集體才能真正有力量。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就要有團隊精神。

    ――我從事的是幸福的職業,因為崇高的事業激發了我強大的動力。


空管小資料

    空中交通管製,是指國家對其領空和飛行情報區內的航空器飛行活動實施統一的管理和控製。目的是維護空中飛行秩序,提高飛行空間、時間利用率,保證飛行安全。主要任務是製定和頒布空中交通管製法規;規劃空管設施和航路的通信、導航、雷達設施建設;組織實施飛行調配,監督和控製一切飛行活動;防止航空器之間、航空器與地麵障礙物相撞;防止對空兵器誤射航空器;為國土防空部門提供飛行計劃內的情報等。

    空中交通管製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就如同地麵交通需要道路和交警,空中交通也需要航路和空管,否則,成千上萬的飛機在空中就不能有序而安全地飛行,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