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車族
研製單位: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
生產單位: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
M113型車是美國投產的第一種鋁合金裝甲車輛。1956年1月開始研製時有鋁合金裝甲的T113和鋼裝甲的T117兩種車型。兩車車重幾乎相等,前者鋁裝甲厚31.75mm(1.25英寸),後者鋼裝甲厚9.53mm(3/8英寸),都具有相同的抗彈能力,但鋁裝甲焊接容易,厚度較大,車體堅固,省去了部分加固結構件,重量較T117型輕6%。後來陸軍選擇了T113,並進一步發展成為T113E1,1958年製成樣車,1960年定型為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1959年美軍簽訂首批900輛車采購合同。1960年初在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的聖何塞(SanJose)兵工廠投產並開始裝備部隊。1962年又與聯邦德國陸軍簽訂生產1132輛車的合同。該車在使用中,特別在越南戰爭中暴露了許多嚴重缺陷。1960年美國在T113基礎上進行了首次改進,1963年5月將裝有柴油機的T113E2定型為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隨後製造了10輛預生產型車,1964年9月該車代替M113正式投入生產。該車是M113係列的標準車型,主要是將75M水冷汽油機(154kW)改為6V-53水冷柴油機(158kW),簡化了後勤供應的燃料品種,並減少了車內著火的危險性;其次是將阿裏遜(Allision)TX-200-2B液力傳動裝置改為TX-100-1全自動傳動裝置,機動性大為提高。
M113係列裝甲車是西方國家使用最廣泛的軍用履帶式裝甲車,有近50個國家和地區裝備。裝備1000輛以上的有美國(24000輛)、以色列(6500輛)、聯邦德國(3800輛)、意大利(3500輛)、土耳其(2000輛)、瑞典(1475輛)、沙特(1260輛)和約旦(1220輛)等8個國家。由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生產和在外國特許生產的車輛總數約75000輛之多。作為美國陸軍製式裝備,該係列車主要用於協同M60A3坦克作戰,但琿不具備與M1坦克協同作戰的機動性和戰鬥力。
M113的部件大都結構簡單、經濟實用,這是其得以大量生產、廣泛使用的重要原因。該車在1984年的單價是17.84萬美元,僅為M2型步兵戰車的1/8。
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1978年和1984年美國又對現裝備的M113和M113A1進行了2次現代化改進。
美國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結構特點
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他的前方和左側裝有4個M17潛望鏡,頂部艙蓋上裝有1個M19潛望鏡,夜間駕駛時可換裝紅外或被動式夜視潛望鏡。
動力艙位於駕駛員右側,車體前甲板上有1個前部與甲板鉸接的發動機大檢查口益,發動機進出氣百葉窗和排氣管裝在車體頂部。動力艙內有滅火係統,可由駕駛員操縱或在車外操縱。動力傳動裝置包括汽油機、分動箱、傳動裝置、轉向控製差速器、原位轉向機、側傳動以及有關的傳動軸和萬向節等。
車長位於動力艙後麵,車長指揮塔能360°旋轉,並裝有5個M17潛望鏡。車尾有可向下打開的上下車電動跳板,跳板左側還開有1門。載員艙頂部有一長方形後開艙蓋,其後方有圓頂形通氣孔。步兵坐在兩側長椅上,長椅可向上折疊,以便運輸貨物或作救護車用。
該車采用扭杆懸掛,每側有5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沒有托帶輪。第一和第五負重輪裝有液壓減振器,采用單銷式掛膠履帶板。
該車可水陸兩用,水上行駛用履帶劃水,水上轉向與陸上相似。車體兩側設有能控製履帶上部水流的像膠屏板,水上車速可達5.6km/h。入水前,車輛要先起動兩個排水泵,豎起車前防浪板。該車族的備用裝置有防地畦裝甲(用螺栓固定在車體前部底甲板上)、駐鋤(一組兩個、與車載絞盤一起使用)、兩側浮箱、組合式推土鏟/掃雷犁、三防探測儀和自動報警器、柴油機、全車寬的浮力防浪板、機槍防盾、乘員用加溫器、發動機冷卻水和蓄電池用加溫器、擔架支架和M8A3毒氣微粒過濾裝置(包括M2A2毒氣淨化器)等。
1.m113a2裝甲車
經過一係列試驗後,美陸軍1978年決定對已裝備的5300輛m113和12700輛m113a1裝甲車實施改進,要求1989年前全部改造成m113a2,該車於1979年正式定型。改型工作目前正在美國行克薩斯州的紅河(redriver)陸軍基地、南朝鮮的大宇(daewoo)工業公司和聯邦德國的美因茨(mainz)陸軍基地進行,陸軍計劃在1989年財政年度裝備19242輛m113a2裝甲車。此外陸軍還訂購了價值1.54億美元新生產的首批2660輛m113a2。第一輛車於1979年7月在食品機械化學公司的聖何塞工廠完成。主要改進項目有:
(1)發動機冷卻係統安裝了新的散熱器和冷卻風扇,調換了兩者的位置,增加了一個平衡箱。新的冷卻係統通過散熱器吸進外界冷空氣,提高了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冷卻效率,減少了散熱器芯部的油膜和塵土。由於降低了溫度使發動機壽命延長,牽引力增大。由於動力艙處於負壓,也減少了泄入乘員艙的油煙。
(2)懸掛係統采用了高強度扭杆,負重輪行程達228mm(原為152mm);在第一、二、五負重輪處安裝了改進型減振器;加強了誘導輪並將總成位置提高了51mm,加大了車底距地高,減少了在起伏路麵上行駛時主動輪和誘導輪的觸地現象。
(3)後置裝甲燃油箱將具有相同的裝甲防護力,燃油箱用螺栓固定在車尾兩側,既進加了車內空間,又減少了車內著火的危險。燃油自動控製裝置可使一個油箱損壞時不致影響另一個。安裝這樣的油箱後,重量增加108kg,車長增加430mm,重心後移120mm。
車上還安裝了與鑄造殼體可以互換的鍛造側傳動箱。
2.加長型m113a2裝甲車
1976年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製造了2輛加長型m113a2樣車,於1977年到1978年進行了試驗。該車車體加長約0.66m,每側各增加一負重輪,安裝了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公司的6v-53t渦輪增壓柴油機、液壓助力轉向機、新型冷卻係統和改進型懸掛裝置。戰鬥全重14968kg、最大有效載荷4218kg、公路最大速度64km/h、最大行程483km、載員14人。研究中的其他改進項目還有可變速風扇驅動裝置、新型履帶、夜瞄係統、紅外抑製器和激光目標指示器。
3.m113a3裝甲車
1980年年中,由陸軍器材局、訓練與條令局和後勤鑒定局組成的發展研究觀察組向陸軍部建議,把坦克機動車輛局自1971年以來研製的改進型m113ae1列入陸軍裝備,定型為m113a3裝甲車。美國陸軍決定從1984年開始改造庫存的m113a2裝甲車,並生產新的m113a3裝甲車。1984財政年度撥款生產100輛,1985、1986財政年度再生產1000輛,生產合同總值1.5億美元。第一輛生產型樣車於1986年9月交付陸軍,同年10月交付首輛生產試驗車。第一輛生產型車於1987年1月提交陸軍,1987年6月陸軍開始裝備該車。
該車除采用m113a2的新型冷卻係統、改進型懸掛裝置及外置裝甲油箱外,主要改進項目還有:
(1)采用202kw(275馬力)6v-53t渦輪增壓柴油機。該機代替了158kw(215馬力)6v-53型柴油機。
(2)采用阿裏遜x-200-4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采用液壓轉向機構,轉向平穩、省力、並減少了懸掛係統的衝擊負荷,提高了動力傳遞效率,節省了功率和燃料。
(3)將操縱杆改為方向盤和製動踏板。
(4)安裝附加裝甲。需要時用螺栓把p-900披掛裝甲固定在車體上,可大大提高車輛防護力。此外,還備有螺栓固定的鋼/鋁裝甲,用以增強車首、車側及車尾部位的防護力。在車長指揮塔上安裝了機槍防盾。車內安裝有凱鞭拉(kevlar)複合材料製成的抗崩落襯層。改進防護後,整車重量增加1820kg。
經過上述改進,該車的戰鬥性能、可靠性和機動性大為提高。試驗表明從0到32km/h的加速時間由11.7s減至8.1s32km/h製動距離由10m減至7.3m,越野速度由26km/h提高到33.7km/h。在48270km試驗中,故障間平均裏程為3047km,而m113a1為1298km。當該車以35.4km/h速度行駛時,其燃料消耗比m113a1降低22%。
基維百科
M114是美國陸軍在越戰時期的裝甲偵察車及裝甲指揮車,由凱迪拉克生產。
設計與曆史
M114是一種低重量、低輪廓的裝甲戰鬥車輛,開發目的是與M113裝甲運兵車搭配,提供指揮及偵察用途。M114采用全履帶配置,外型上與M113相似,具兩棲能力,可由運輸機運送及以降落傘空投。
M114的原設計裝有一個可360度旋轉的封閉式炮塔,武器為一門M2重機槍,由車長操作,有些衍生型甚至改用20毫米機炮。M114采用鋁製車殼,空重為13100磅(5.94公噸),戰鬥全重為15093(6.846公噸),裝有雪佛蘭V-8引擎,可載3人,最高時速達每小時58公裏。
M114曾服役於越戰,但很快被轉送至歐洲作巡邏任務,主要原因是M114在作戰時經常出現問題,車頭長於履帶令其越野能力有限,而M113除了車內可提供載人或載物空間外,甚至可以在改裝後轉換用途,因此M114在越戰時期快速被軍方抽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