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灣地區導彈密度世界第二 專家:中看不中用(圖)

(2010-04-09 08:50:06) 下一個

台灣地區導彈密度世界第二 專家:中看不中用
2010年04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台軍“複仇者”防空導彈發射車

台軍“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杜文龍

    2010年3月30日台灣《聯合晚報》消息,島內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台軍方是否要發展中程地對地導彈,以及導彈是否會於今年6月在屏東九鵬基地試射時,台“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表示,結果朝此方向發展是對的,台“國防”發展原則是“以實力尋求和平”。這一回應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台軍正在發展射程1200公裏的地對地中程導彈及射程800公裏的巡航導彈的消息。如此敏感的話題,勢必引起兩岸和周邊對台軍導彈武器的現狀與發展潛力的密切關注。

    亞洲導彈密度最大地區

    台灣軍隊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確立了武器裝備發展“導彈化”的目標,幾十年來十分注重導彈武器的發展。目前,陸海空三軍的武器導彈無論種類、性能已經達到較高水平,而且絕大部分的導彈武器與美國保持了同期同代,主戰型號中不少是美國現役裝備。從部署密度上看更為驚人,據國外權威機構統計,目前台軍在台灣島上部署的各型導彈數量5000—7000枚,密度已經與以色列基本持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陸軍導彈:台灣陸軍的導彈主要有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地地導彈、巡航導彈四類。

    反坦克導彈主要有便攜式和車載的BGM-71“陶”式、機載AGM-114“地獄火”、便攜式“標槍”、“昆吾”四種,前麵三種均從美國通過軍售方式直接獲得,自製的“昆吾”反坦克導彈是早年俄羅斯的第一代AT-3的仿製品,由於技術相對落後,這些年已經難見蹤跡。目前,台灣陸軍中的反坦克導彈與美軍裝備基本一致,其中,“標槍”導彈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使用的新型反坦克導彈,台灣陸軍在導彈研製成功後迅速采購了多批。AGM-114“地獄火”主要配備從美國引進的AH-1W和OH-58D直升機,早期引進的主要是激光半主動製導型,近年又引進了抗幹擾能力更強的雷達製導型號。從總體情況看,台灣陸軍的反坦克導彈技術水平世界一流,形成了較完備的立體突擊布局,具有較強的裝甲作戰能力。

    防空導彈主要有“毒剌”、“小槲樹”等低空防空導彈。“小槲樹”導彈能夠打擊5000米距離上的目標,“毒剌”導彈能夠打擊4000~5000米距離上的目標(台軍引進的“複仇者”是車載“毒剌”發射係統),具備了一定的低空防禦能力,射高也覆蓋了從0~5000米的高度。

    地地導彈主要有“青蜂”和“天弓”2B兩種,其中“青蜂”導彈是在美國“長矛”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由於射程隻有80~130千米,再加上技術相對落後,已經退出現役。“天弓”2B在“天弓”2型防空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通過換裝80~100千克戰鬥部,由防空導彈成為首型自製的地地彈道導彈,射程近300千米。日前,台“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所暗示的射程1200千米的地對地中程導彈,就緣於此種導彈。

    巡航導彈目前隻有“雄風”2E,這種能夠攜帶400千克彈頭攻擊地麵目標的巡航導彈,采用GPS+慣性製導等複合製導方式,射程為600~1000千米。

    空軍導彈:主要有空空、空地、空艦導彈和防空導彈三類。

    空空導彈有近距格鬥導彈和中距攔截導彈。近距格鬥導彈主要有美製AIM-9係列“響尾蛇”、台製“天劍”1和法製“魔術”2導彈。中距攔截導彈主要有美製AIM-7“麻雀”、AIM-120“阿姆拉姆”、自製“天劍”2和法製“米卡”導彈。其中,近年來引進的AIM-120C5或者C7型導彈采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還可能使用數據鏈係統,性能十分先進。從總體上看,基本形成了以美、法現役製空武器為主、以台灣自製武器為輔的裝備格局。

    空地導彈主要有美製AGM-65“小牛”空地導彈、AGM-84“魚叉”、台製空射“雄風”2反艦導彈和“天劍”2反輻射導彈。其中AGM-65“小牛”空地導彈屬近程空地導彈,采用電視和紅外製導方式,最大射程達到25千米,AGM-84“魚叉”是標準的反艦導彈,射程120千米,“雄風”2型空艦導彈是“雄風”2艦艦導彈的空射型,射程達到150千米。與台灣海軍的岸基、艦射雄風1、2反艦導彈相配合,形成了遠近結合、空海岸一體的反艦作戰能力。

    防空導彈主要有改進型“捷羚”、“陸麻雀”、改進型“霍克”、“天弓”1、2、“愛國者”2六個型號,如果計入剛剛簽署的“愛國者”3導彈軍售協議,未來將有七個型號。依靠這七個型號的防空導彈,台軍基本形成了遠、中、近程銜接,中、高、低空覆蓋的多層防空火網。近年來,台灣陸軍十分注重反導能力建設,並按照美軍的發展思路,以寓反導於防空的模式,通過“愛國者”2、3的引進,實現了防空反導一體化,對30~60千米距離上的彈道導彈具備一定的攔截能力。

    海軍導彈:主要有反艦導彈和艦空導彈兩類。

    反艦導彈主要有“雄風”1、2、3的RGM-84“魚叉”共4個型號,其中,“雄風”1導彈仿製以色列“迦伯列”導彈,射程40千米,采用慣性、雷達和光學製導方式。艦射“雄風”2導彈采用了美國“魚叉”導彈技術,采用主動雷達與被動紅外導引技術,射程為110千米,岸艦型射程為150千米。“雄風”3是台灣利用美國技術開發的第一種2倍音速反艦導彈,射程達到了140千米。“魚叉”導彈從美國引進,采用慣性製導和主動雷達末製導,射程140千米。基本形成了亞音速與超音速結合、岸艦結合、遠近一體的反艦能力。

    艦空導彈主要有“海小槲樹”、“標準”1、2共3個型號。其中“標準”1艦空導彈采用全程半主動雷達製導,射程38千米,“標準”2導彈隨“基隆”級引進,是台灣海軍第一種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導彈,射程為158千米。

    能力不取決於數量

    台灣陸海空三軍以買、仿為基本手段,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形成龐大的導彈庫,導彈已經成為防空、製海和反裝甲作戰的主要武器,但這些高密度部署的導彈所支撐的台灣島防禦體係卻中看不中用,作戰能力十分有限。

    一是島內地域狹小,難以承受高強度打擊。與大陸相比,台灣島麵積十分有限,在遠程精確打擊已經成為主要作戰方式的今天,台灣的所有重要目標都將會成為活靶,絕大多數導彈在沒有發揮作用之前,就會被徹底摧毀。

    二是技術嚴重依賴外方,戰時難以補充。現代戰爭是高消耗戰爭,昂貴的導彈武器發射完畢之後,依靠買難以為繼,一旦消耗殆盡,在嚴密的海空封鎖之下,導彈武器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三是技術相對落後,對抗能力有限。台灣雖然裝備了與美國、法國的同代裝備,但並不是這些導彈家族中的最新型號,受出口條件製約,台軍隻能得到二流裝備。另外,台軍花費昂貴代價引進的導彈有三分之二是近程武器,不過是裝點膽怯的油彩與羽毛,在實戰條件下的對抗行動中,特別是中遠程火力打擊中基本無用武之地,到了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或許早已成了一堆殘骸。

    未來發展難有突破

    國民黨軍隊自1949年退守台灣後,軍事裝備一直依靠西方,導彈武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升級換代基本依靠對方國家的軍售,長期以來形成了主戰裝備靠進口、維護保養靠外商的依賴型格局。雖然台灣建立了“中山科學研究院”和多個兵整中心等研發部門,但隻借助外方技術承擔對低技術裝備的保養與維護。因此,技術水平與研發能力處於跟進狀態,而遠非超越階段。

    1973年10月,台灣開始籌建“亞洲最大的導彈基地”——九鵬基地,基地南北長6500米,東西寬3000米,占地達1600公頃,為導彈試驗和飛行軌跡和數據測控提供了專門場地。1990年以後,台軍將九鵬基地擴建,並從導彈試驗升格為兼具研發功能,經過多次擴建後,占地已超過4000公頃,基地還在綠島、蘭嶼、台東太麻裏設有分支基地,可協助獲取相關測試數據。

    九鵬基地作為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下屬的第二所,實際上是台軍各式導彈和火箭武器係統的綜合性試驗、組裝及研製基地,是島內唯一的導彈試射場及重要遠程投射係統測試的大本營,在台軍的規劃中,九鵬基地還是“台灣秘密研製具備戰略攻擊能力的戰術性地對地導彈的唯一地點”,台灣的“天弓”係列導彈、“雄風”2E巡航導彈和在研的中程地地彈道導彈,都出自這一基地。

    雖然台灣為導彈武器發展建立了專門的研究、試驗機構,但由於導彈武器本身技術的複雜性,在短時間內開發出戰技術性能出色的型號基本沒有可能。從台灣聲稱自製的導彈武器性能分析,其技術均來自美國,如“天劍”1、2空空導彈基本上克隆AIM-9“響尾蛇”和AIM-7“麻雀”,“天弓”1、2是美國技術支持下的台灣版“愛國者”,“天弓”2B彈道導彈隻是改裝了戰鬥部的“天弓”2防空導彈,“雄風”1是以色列“迦伯列”的仿製品,“雄風”2導彈是“魚叉”導彈的衍生型號,“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技術不過是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放棄的一種老舊技術而已。而令台灣軍方一度興奮的“雄風”2E巡航導彈借鑒了“戰斧”導彈的關鍵技術,正在進行試驗的機場遙攻武器“萬箭彈”,也是美國AGM-154的陽春版。

    台灣薄弱的導彈武器研發能力,在美國軍火商的扶植與打壓的雙重作用之下,所謂的自製其實無非就是仿製或者改製,既無原創思路,也無原創技術,美國不會把最新型導彈技術給台灣,因為其需要台灣這個軍火市場,也不會把過於敏感的導彈技術給台灣,因為其顧忌大陸的態度,隻會把過季的技術給台灣,用於所謂的“自製遊戲”並引發某種幼稚的興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