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放軍駐中越邊境邊防部隊列裝新型巡邏艇(圖)

(2010-04-06 11:36:18) 下一個

解放軍駐中越邊境邊防部隊列裝新型巡邏艇
2010年04月         來源:解放軍報

新型巡邏艇破浪疾馳。 劉峰 攝

    中越邊境,北侖河入海處,萬頃碧波搖曳出醉人的漣漪。迎著朝陽,一艘懸掛五星紅旗的新型巡邏艇破浪疾馳劃出一道優美的尾弧。

    陽春3月,記者跟隨廣西軍區某邊防團竹山港哨所官兵沿北侖河巡邏,親眼目睹了被官兵譽為“水上輕騎”的新型巡邏艇的“颯爽英姿”。

    4年前,記者曾跟隨這個哨所的官兵巡邏過。如今,眼前的場景卻是人依舊、“物”已非:巡邏艇已更新換代,整個艇身線條簡潔、輕盈,宛如隨時準備出擊的矯健魚鷹;寬敞的艇艙裏,電子雷達、衛星導航係統等裝備一應俱全;駕駛室裏的電子屏幕上,一條閃爍的紅線清晰地標示出巡邏的航跡。如果不是親身“客串”一下現代“水兵”,記者很難想象眼前的這番景象。

    “水上輕騎”名不虛傳!巡邏艇一駛入北侖河寬闊的水麵,記者便體驗到了高速航行的刺激。駕駛台寬大的電子顯示屏幕上,飛快地跳出該艇的實時時速:26節、32節……速度越來越快,而它最快航行時速可達40節。

    記者注意到,駕駛艙內有好幾個電子屏幕,上麵顯示著各種數據和圖形。記者一了解,原來是最先進的導航設備,包括衛星導航係統、雷達顯示儀、電子海圖,各種航行參數都一目了然。打開艙門,隻聽海風呼嘯,濺起的浪花打在船頭;轉向艇尾,隻見艇過處,水麵上飛快留下一條筆直的浪花線,如刀削一般。

    “北侖河中多沙洲、淺灘,以前巡邏,劃的是租用邊民的舢板,有時甚至是撐著自己紮的竹木筏子。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如今我們的巡邏工具已經換到了第三代。”談起自己心愛的“坐騎”,經曆過新老三代裝備更新的“紅旗駕駛員”周軍特“牛氣”:“這新家夥2006年配發到哨所,是船艇設計專家親自下河勘測後專門為我們設計的,特別適合在淺水區縱橫馳騁,是不折不扣的‘水上輕騎’。”

    該艇艇體用鋼結構,上層建築用鋁合金結構以使重心降低,艇體設計降低了運動阻力,它不僅舒適美觀、耐腐蝕、抗風浪、機動能力強,而且信息化程度特別高。通過微波無線傳送係統,航程中的海域情況可實時傳回連隊,艇上的衛星導航係統使官兵徹底告別了靠經驗判斷航道的曆史,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巡邏控邊能力。

    說話間,巡邏艇進入北侖河狹窄的水道。周軍指著屏幕上的航跡自豪地說:“以前靠經驗判斷航道,一不小心就可能碰‘紅線’,現在有了這設備,就是閉上眼睛也不用擔心越界。”

    前行不久,河麵中央出現一片長滿紅樹林的小沙洲。上等兵丁晉手持數碼攝像機將小沙洲上的景象從不同角度進行拍攝,這些畫麵通過艇上的微波傳送係統迅速傳回連隊監控室的電腦上。一路上,小丁“快門”頻閃,讓記者真實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巡邏”的意味。

    界河的天,如同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風和日麗,此時河麵突然起了風浪,附近的漁民急忙駕船返回避風。看到記者擔心的眼神,周軍輕鬆地說:“要是放在以往,我們必須靠岸避風。現在有了這個‘寶貝疙瘩’,一般風浪根本奈何不了它,可抗8級風浪呢。”

    “現在,我們駛過的航跡,就是一條標準的國界線。這是一條用嶄新的信息化手段打造的鋼鐵防線,巡邏艇就是北侖河上一座移動的數字化界碑。”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哨長鄧海波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東興口岸的中越友誼大橋是巡邏的終點。記者看了看表,新型巡邏艇完成一次全線河上巡邏用時不到一個半小時,而以前完成這樣一次全線巡邏至少要3個小時。

    返航疾馳,新型巡邏艇身後卷起兩條長長的“白龍”。記者不由想到:巡邏艇的變遷隻是整個西南萬裏邊防線上信息化建設和連隊巨變的縮影。近年來,新型巡邏車、視頻監控係統、巡邏終端、衛星導航係統等科技含量很高的裝備,紛紛落戶一線邊防連隊,邊防裝備建設和我們的祖國,正在同步實現著曆史性的跨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