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俄出口蘇聯時代武器係統削弱中國軍購欲望 | |
2010年04月 來源:東方網 |
中國向俄訂購了大量S-300係列防空導彈
據美國外交近日刊文稱,近年來中國對俄軍購量呈銳減之勢,其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尖端軍事技術,而且俄方還擔心中國利用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來提高本國武器出口的質量,成為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勁敵。
4月2日,俄羅斯又向中國交付了15套S-300地對空導彈,圓滿完成了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期兩國簽訂的20億美元交易。盡管此次軍售引起眾多關注,但俄中的武器轉讓關係卻陷入困境。近年來,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軍事裝備和技術都大大減少。雖然幾年之前北京還在大量購買莫斯科蘇聯時期的過剩武器,而就在過去幾年中其已拒絕再從俄羅斯購買任何大型武器係統。
根據前幾年簽訂的合同,中國已經從俄羅斯購買了約12個營的S-300防空導彈係統。每個營包括4套車載發射裝置,每套發射裝置配備4個導彈發射管。雖然幾年前交付的S-300新型彈能力強大,但俄羅斯正在逐步淘汰該係統。俄羅斯軍隊正在用更有效的S-400(北約代號“凱旋”)替代S- 300,增加了應對隱形目標以及部分彈道導彈的能力。同時,俄羅斯國防工業正在研發更先進的地對空導彈係統S-500,這種導彈或可攔截外太空以5公裏/ 秒的極超音速飛行的目標。
S-300導彈交易突出了當前俄中武器轉讓關係的兩個主要特點:一,俄羅斯隻向中國出售基於蘇聯時期科技的武器係統,這些係統大多是在蘇聯時期製造的;二,中國幾年前購買這些武器,但近年來卻已基本停止從俄羅斯購買完整的武器係統。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國防工業已經具備蘇聯時期的科技水平,而俄羅斯又拒絕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武器。
文章指出,這種變化改變了中俄的交易情況。雖然2007年前俄羅斯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對華貿易順差,但在過去三年間兩國貿易情況突然出現逆轉。現在,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絕大部分是日用品,尤其是自然資源,如石油和原木等。由於世界價格的下降,這些物品也大都是大幅貶值。相比之下,俄羅斯從中國購買的電子、汽車、消費電器和機械等商品的數量卻越來越多。
文章稱,過去,莫斯科希望北京從俄羅斯軍工產業購買大量高科技武器係統。1998年西方政府對華實施武器禁運之後——此禁令現在仍發揮很大作用 ——中國便成為了俄羅斯國防物品最可靠的客戶之一。在將近二十年中,中國可占俄羅斯國外軍售的1/4至1/2,北京從俄羅斯購買的軍事產品比從其他國家購買的總和還多。90年代,中國每年對俄軍購總額可高達約10億美元。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期,這一數字有時上升至每年20多億美元。這些軍售使俄羅斯在 1998-2005年間成為向亞洲國家出口常規武器的最大軍火商,領先於美國。
文章稱,實際上,在某些方麵,中俄是天然的武器銷售夥伴。中國能夠從俄羅斯獲得其新興軍工產業試生產的先進常規武器,同時在俄政府資金不足,無法為俄武裝部隊采購少量武器裝備的情況下,俄羅斯軍事企業可從中國獲得可觀的收入。沒有中國的購買,許多俄羅斯國防企業及其分包商可能已經破產了。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在2005-2009年間進口的大型常規武器比任何國家都多。不過,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軍備進口中所占平均份額卻已降至9%,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裏,中國對全套俄製武器係統的采購量更是呈大幅度下降之勢。2009年,中國僅從俄羅斯購買了一些戰鬥直升機,以及一些能用於軍用和民用車輛的先進發動機。
文章表示,傳統中俄軍火關係的終結部分是由於某些發展。首先,中國軍工部門已經更加先進。中國的國防企業現在能夠生產更加先進的武器係統,減少了國家對蘇聯晚期武器的購買需求,而此前中國要從俄羅斯大量進口這些武器。同時,俄羅斯政府拒絕向中國出售其尖端軍事技術,因為決策者擔心向中國提供尖端國防產品會威脅到亞太地區的現有軍事平衡,並可能與其他擔心中國軍事實力增長的政府產生對立,包括日本和美國。
不過,中國利用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來提高本國武器出口的質量可能才是俄方最擔心的問題。俄羅斯分析家以過往事件為例,稱當時中國複製俄羅斯武器係統技術,對之稍微進行調整後賣給了第三方。目前,中國企業隻能設法在一些低價值發展中國家市場上取代俄羅斯的軍售。不過,俄羅斯決策者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科技實力,擔心一些國家可能會接受性能稍低的廉價中國武器係統。
文章稱,這一發展所帶來的危險在2009年變得清晰起來:當時,伊朗政府代表暗示,如果俄羅斯拒絕履行其向伊朗交付先進S-300防空係統的合同,那麽他們就會購買中國製造的“紅旗-9”/FD-2000地對空導彈。雖然伊朗最終並未購買中國導彈,但西方及以色列向俄羅斯施壓,讓其限製對伊武器銷售的作法,已經使伊朗逐漸成為中國武器的第二大購買者——過去五年中,伊朗所購買的中國武器占中國軍事出口的14%。2005-2009年間,伊朗從中國進口武器包括1000多枚防空和反艦導彈,以及大約50輛步兵戰車。
直到現在,俄羅斯官員寧願隻向中國出售極少武器,也不想冒險將其最精密的武器賣給中國。對此,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總經理阿納托利-伊塞京 (AnatolyIsaikin)預測稱,未來幾年內,中國所購買的武器隻會占俄羅斯武器出口量的10%。據信,由於擔心中國會複製本國技術,俄羅斯政府已決定重新考慮是否向中國出售其先進蘇-33戰機——中國未來可能會將該機部署到其國產航母上。不過,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隻打算從俄羅斯購買2架蘇- 33戰機,以做“試驗”之用。
文章指出,俄羅斯當前之所以如此鎮定,是因為莫斯科政府有許多可供選擇的軍事客戶。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已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主要常規武器出口國。亞太地區是俄羅斯軍售的主要目的地,2005-2009年間,俄羅斯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武器占到了該國國防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戰鬥機是俄羅斯最暢銷的出口武器,占俄羅斯全球總銷量的40%。過去5年中,印度購買了82架蘇-30戰機,馬來西亞也購買了18架。
然而,如果俄羅斯國內軍事采購再次萎縮、印度以及其他俄製武器購買國的購買量降低、俄羅斯新軍事出口市場沒能實現預期增長,那麽這種對俄羅斯有利的環境可能會迅速發生變化。報道最後指出,盡管俄羅斯官員持保留態度,但如果他們認為本國國防工業可能會再次崩潰時,其對將自己最先進武器出售給中國所帶來危險的權衡或許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