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盤點美國戰爭史:最短的戰爭和最長的戰爭[組圖]

(2010-04-01 08:35:04) 下一個

盤點美國戰爭史:最短的戰爭和最長的戰爭[組圖]
2010年03月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專稿:美國的伊拉克戰爭已經進行了七年,它的時間跨度在美國戰爭史上可以排在第五。在出征之前,美軍士兵們往往得到很快就會勝利的允諾,因此有了這樣一個著名的說法“聖誕節就能回家”。這裏在美國國會網站等一些網絡資源的輔助下,我們可以從最短到最長盤點一下美國經曆的戰爭。

科威特油井被撤退的伊拉克部隊點燃 《新聞周刊》網站

    海灣戰爭(1991年1月——1991年2月)

    曆時1個月

    清晰地作戰目標,合理的戰略期望,以及廣泛、積極的國際支持令海灣戰爭成為美國經曆的最短的戰爭。1990年8月,薩達姆的部隊入侵科威特,5個月後,盟軍開始地毯式轟炸,隨後地麵部隊加入戰鬥。六周之後,這些部隊就撤走了。1992年,老布什的國防部長切尼在西雅圖表示:“如果我們一路打到巴格達,我想美軍現在還會駐紮在巴格達。我們會要管理那個國家,就不能讓大兵們都回家了。”

38步兵團抵達馬裏蘭 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西戰爭(1898年4月——1898年8月)

    曆時3個月

    這場戰爭通常被稱為西班牙帝國的最後掙紮和美國世紀的破曉,但是,考慮到戰爭僅僅持續了大約3個月,實在是沒什麽好誇耀的。這場“解放”了古巴的所謂“輝煌的一戰”,於1898年4月開始。其原因是一艘在古巴附近的美軍軍艦發生神秘爆炸,美國將凶手指向西班牙。戰爭在當年8月結束,戰火一直蔓延到了西班牙在太平洋的殖民地,美國政府聲稱要保障通向亞洲市場的航路安全。12月,雙方簽訂了和平協定,古巴獲得獨立,波多黎各和關島由美國管轄,美國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菲律賓。

    關於這場戰爭的時長還有另外的看法。美國在菲律賓很快陷入了一場血腥抵抗,雖然不久前菲律賓人還和美國並肩作戰。最後,美軍鎮壓了抵抗,直到1946年才承認菲律賓獨立。

 

戰壕戰時代的英國軍隊 來源:《新聞周刊》網站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4月——1918年11月)

    曆時19個月

    “落葉之前你們就能回家。”德軍1914年8月開赴前線的時候威廉二世這樣激勵他們。但是,他們對法國的攻擊一個月後就受挫,戰爭變成了長達四年的兩線作戰,奪去了900萬人的生命。戰爭的前三年,美國一直保持中立,歐洲人則譴責雙方都充滿帝國野心。隨後,德國的U型潛艇襲擊和一封被美國截獲的、邀請墨西哥參戰並許諾分割美國西南領土的電報,讓美國最終於1917年參戰。

美墨雙方在帕魯阿圖激戰  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墨戰爭(1846年4月——1848年2月)

    曆時21個月

    這場戰爭原本旨在保持德克薩斯州被美國吞並的事實,美國認為德克薩斯1836年已經從墨西哥獨立,並在1845年正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隨著美國主宰美洲大陸的野心不斷膨脹,戰火的範圍也就不斷蔓延,直到遍及墨西哥東北部領土的一半。美國軍隊占領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年半以後,美國和墨西哥簽署了和平協定,美國象征性地花費1500萬美元得到了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和德克薩斯的全部領土,戰爭正式結束。

 

美軍向英軍開火。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1812年戰爭(1812年6月——1815年2月)

    曆時31個月

    美國對1812年戰爭有多項目標:保護商船的安全,使其不受英法海軍襲擾;搶奪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阻止印第安人在英國支持下襲擾西部邊境;另外,再次重創英國人。

    如果美國動用職業軍隊的話,或許會達成一部分目標。不過,美國對於自己的“地利”過於自信,他們認為英國正在忙於應付歐洲的拿破侖,對於大洋彼岸的殖民地無暇顧及,因此美軍作戰兵員主要依靠國家招募的平民。

    3年後,在一輪西西弗斯式的拉鋸戰後,雙方打平。不過,一位法國外交官如此評價——這場戰爭讓美國得到了一直缺少的東西:民族性格。

美軍陸戰隊在炮火中爬上馬裏亞納島海灘 美聯社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12月——1945年9月)

    曆時44個月

    如果要用艱難來形容美國經曆的某場戰爭,二次大戰理所應當。

    戰爭的最初兩年,美國又一次看著別人爭鬥而沒有直接參與。所以,當日本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軍隊對戰爭準備不足、驚慌失措。美軍預計太平洋無法長時間固守,而早期預計,美國海軍最多需要2年時間才能擊敗日本海軍。實際情況,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損失慘重。

    直到1942年11月,美軍才在北非登陸。1943年,美軍從北非登陸意大利。

    兩年後,歐洲的軸心國徹底覆滅,隻剩下日本拒絕投降,這一決定讓日本遭受了核武器的襲擊。

 

南方士兵葛底斯堡戰役後的遺骸 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國南北戰爭(1861年4月——1865年4月)

    曆時47個月

    當林肯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共和黨總統,南方決定退出聯邦政府時,他們認為自己勝券在握。南方認為自己擁有更為優秀的軍事戰略家,還在道義上占有優勢——他們在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戰。

    不過,曆史學家指出,比起廢奴,聯邦主義才是北方在內戰中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由於北方在如何反應上意見不一,南方領導人認為北方可能會同南方簽約而不會發動一場全麵戰爭。

    其實,雙方都低估了對方的決心,北方軍隊的數量遠超過南方,公共建設也擁有優勢,能夠靜待南方消耗。而南方的領導人卻認為長時間的戰爭正好可以給歐洲國家考慮介入的時間,結果他們並未參戰。四年殘酷往赴的戰爭最終以南方的慘敗告終。

    雖然這不是美國曆史上最長的戰爭,卻是最為血腥的戰爭。傷亡數字超過了50萬。

美軍在費盧傑街頭巡邏 《新聞周刊》網站

    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至今)

    至今曆時84個月

    2003年2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意大利北部一個美國空軍基地說:“戰爭可能會延續6天,6周,我甚至懷疑會是6個月。”他的目的是獲得歐洲的支持。

    除了過於信任技術優勢、一廂情願地認為美國會“如解救者一般受到歡迎”之外,美國還過早地宣布“目標達成”——實際戰爭在7年後仍在繼續。

    今年是伊拉克大選年,治安水平較往年好轉。不過從很多方麵來講,大選進一步鞏固了2003年戰爭重新帶來的教派分裂,提高了暴力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可能拖延美軍2011年底撤軍的計劃。

 

英美兩軍交戰 《新聞周刊》網站

    獨立戰爭(1775年4月——1783年9月)

    曆時100個月

    來克星敦的槍聲響起大約兩個月後的1775年6月16日,喬治·華盛頓接受任命,指揮大陸軍,他知道將麵對一場惡戰。但是,他不知道這場戰爭將會何時結束。

    兩天後,他告訴了妻子自己的決定,他說,希望能“在秋天安全回家”。希望很快就破滅了,10月的時候看到整個冬天都“沒什麽希望”回家,華盛頓寫信讓瑪塔來找他團聚。戰爭又延續了5年,直到1781年約克鎮大捷。

    之後,小規模的戰鬥又持續了2年,直到《巴黎條約》簽訂,戰爭才正式結束。

第82空降師在坎大哈周圍的山區行動

    阿富汗戰爭(2001年10月至今)

    至今曆時101個月

    “9·11”事件之後一個月,美軍向阿富汗宣戰,戰爭的目標很明確:摧毀基地組織,殺死或抓住該組織主要頭目,最為重要的是本·拉丹本人,以及推翻為基地提供庇護的塔利班政權。8年過去了,阿富汗戰爭成為了美軍正在進行中的最長戰爭,其主要目標既未達成,戰爭的結束也無法預見。

    最讓美國人感到痛心的是什麽?這場戰爭原本在開始一個月後就可以結束,當時美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托拉博拉山區鎖定了拉丹,但是美軍指揮官擔心行動會激怒巴基斯坦政府,放過了拉丹和他的手下。他們中很多人找到了安全的避難所,繼續指揮"基地"的行動。

    約翰·克裏在2009年11月出版的一份報告中稱:“2001年我們沒能消滅拉丹,不僅致使我們的軍隊和盟友們如今身陷危險,也令阿富汗地區戰火不斷。”

 

越戰

    越南戰爭(1964年8月——1975年4月)

    曆時128個月

    越南戰爭被視為美國曆史上參與的最為漫長的戰爭,交戰時間長達128個月,如果將美軍“有限介入”的時間包括,時間將更為漫長。越戰的美方策劃者,那群“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們相信,以他們高超的指揮藝術,技術優勢對陣兵力劣勢、裝備落後的北越軍隊,勝利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美國人的傲慢卻動搖不了他對手的決心,胡誌明1966年這樣說,如果美國人“想要打20年,那我們就奉陪20年。”同時,胡誌明也說,如果美國人想要和平,那我就請他們來喝茶。

美軍撤離

    朝鮮戰爭(1950年至今)

    曆時717個月

    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審視這場戰爭。

    一種是,3年的戰爭後,華盛頓意識到戰爭再繼續下去也依然難以改變衝突前,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之間北緯38度的分界線。1953年的停戰協定結束了戰爭。

    另一種看法是,因為沒有簽訂和平條約,交戰各方技術上仍然處於戰爭狀態。曆時將近60年的朝鮮戰爭堪稱美國經曆的最長戰爭。(孫瑞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