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09期 來源www.cngc.com.cn |
城內可聽見近郊隆隆的炮聲,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們早已逃跑一空,英、法等國的外交使團也開始分批撤離,無法逃走、也無處可逃的婦孺們哭泣著,徒勞地試圖尋找一兩處安全的地方。還未從上一次慘敗中恢複過來的士兵們正在緊張地加固工事,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將絕望寫在臉上。 蘇俄紅軍就在城外,正準備對華沙發動最後的攻勢。這場戰爭已持續多年,戰士們對最終的勝利充滿信心。因為領導他們的是已經橫掃了半個波蘭、被歐洲軍界和傳媒稱為“紅色拿破侖”的西方麵軍總指揮—— 27 歲的圖哈切夫斯基將軍。在 7 月份,他指揮紅軍己經給予波軍數次殲滅性的打擊,幾乎所有人——不論是朋友還是敵人——都相信波軍的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華沙在等待。 波蘭在等待。 整個歐洲都在等待 。
風雲際會 1914 年至 1918 年,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重大災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遍歐洲。它將死亡帶給世界的同時,也為饑寒交迫的人們點燃了希望的火焰。“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宣告了一個全新國家的誕生,這個國家將注定在以後的一個世紀裏改變人類曆史。 作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蘇維埃俄國在成立之初,遭到了來自國內外敵人的仇視和打擊。 1918 年 2 月,蘇維埃政權建立不到 3 個月,美國駐俄大使弗蘭西斯即建議本國進行武裝幹涉。 3 月,英國外交大臣寇鬆在國會呼籲對俄國采取行動。 英、法、美等國最初希望通過扶植俄境內的捷克軍團(主要由叛亂的捷克戰俘組成)和高爾察克、鄧尼金等部來打敗蘇俄紅軍。協約國的軍事顧問們不停地出謀劃策,他們的船隊源源不斷地駛向白軍控製的港口。僅美國一國,在 1919 年的夏秋兩季就向鄧尼金提供了 10 萬支步槍、 300 萬發子彈、 20 萬發炮彈和數不清的被服。白軍依靠雄厚的補給,一度占領了蘇維埃俄國四分之三的土地,並控製了俄國南部主要產糧區,對紅軍形成了東、南、北和高加索數條戰線,不斷發起淩厲攻勢。年輕的工農紅軍沒有被擊垮,在近兩年幾乎不間斷的作戰中越戰越強,先後於 1919 年和 1920 年徹底擊敗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主力,保衛並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 蘇俄紅軍不斷的勝利和蘇維埃政權的日益鞏固讓列強們如坐針氈。協約國集團於 1920 年初提出了新的幹涉計劃,這回他們把寶押在了波蘭身上。 波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受益者。 1918 年 11 月,波蘭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波蘭人民在經曆了 123 年的亡國之痛後,終於在一片廢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國家。自 1795 年被俄、普、奧三國瓜分以來,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裏,無數波蘭仁人誌士為了自由和獨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每一次均以失敗而告終。如今,在品嚐到久違的自由的甘美的同時,波蘭人心中也在孕育著狂熱和夢想。昔日的侵略者和壓迫者——俄國,現在已傷痕遍體、自顧不暇,而且麵臨著幾乎全世界的敵視和攻擊,波蘭人想當然地認為恢複祖先榮耀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了。臨時政府首腦——畢蘇斯基提出了“從海到海”的口號,即從波羅的海到裏海,全麵占領烏克蘭第聶伯河地區和白俄羅斯,恢複 1772 年波蘭全盛時曾經擁有的版圖。 從 1919 年 4 月開始,波軍對蘇俄進行了一係列試探性的攻擊。當時紅軍的主要精力放在東、南兩線,無暇西顧。這使得波軍進展順利,先後攻占了維爾紐斯、明斯克等重要城市,並與以彼得流拉為首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達成相互承認獨立、共同對抗蘇俄的協議。 戰場上的勝利使得波蘭人忘乎所以, 臨危受命 英、法、美等國對波蘭的這次進攻寄予厚望。美國為波蘭政府提供了一億一千萬美元的軍用物資和糧食,法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並派遣以魏剛將軍為首的軍事代表團。仿佛被注射了強心針,波軍兩個星期內就推進 麵對嚴峻的戰場態勢, 確實,在 20 世紀上半葉各國燦若星河的將星中,很少有像圖哈切夫斯基這樣,把力量與智慧、高貴與粗獷、運籌與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得如此完美。所有欣賞他的人——從列寧到伏龍芝,和所有仇視他的人——從丘吉爾到希特勒,都承認並尊重他那天才的軍事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圖哈切夫斯基中尉被德軍俘虜。囚禁期間,圖哈切夫斯基策劃了五次逃跑,直到第五次才成功逃脫。這期間,他還幫助了戰俘營中的朋友、一位法國大尉成功逃脫,這位法國軍官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戴高樂。 圖哈切夫斯基逃跑後,取道巴黎回到家鄉,不久就發生了十月革命。經過短暫的觀望和思想鬥爭,他義無反顧地站到了人民的一邊。在激烈的內戰中,他先後指揮第 1 、第 8 和第 5 集團軍,並出任高加索方麵軍代理總指揮,在消滅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白軍的戰役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列寧的高度評價和信任。 如今,西線危急,列寧再一次想到了這位年輕的愛將。圖哈切夫斯基臨危受命,沒有辜負領袖對他的期望。針對波軍凶猛的進攻,圖哈切夫斯基果斷采取以攻對攻的策略,雖未取得預想的戰果,但初步遏製了波軍的勢頭,分散其兵力。隨後,經過充足的準備,在集結了大量兵力、完成了必要的物資保障後,圖哈切夫斯基指揮所部第 4 、第 3 、第 15 、第 16 集團軍發動了 7 月戰役。 從 7 月戰役,實際上是圖哈切夫斯基日後大縱深作戰理論的預演。在這場戰役中,紅軍強悍的戰鬥力和圖哈切夫斯基本人機敏果敢的指揮藝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整個歐洲都驚恐地關注著圖哈切夫斯基的攻勢,人們驚呼:拿破侖複活了。 兵臨城下 紅軍已兵臨華沙城下,波蘭的失敗近在眼前。協約國耐不住性子,又跳了出來。英國外交大臣寇鬆發出照會,提議雙方停戰,要求蘇俄承認波蘭的獨立,並建議波俄兩國以布格河為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則致信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威脅說,“如果蘇維埃軍隊繼續深入波蘭,它與協約國之間的破裂將不可避免”。同時,力促波俄雙方開始和平談判。蘇維埃代表在大勝之餘並沒有提出過分的條件。他們表示,尊重並承認波蘭的獨立,並不要求波蘭政府進行戰爭賠償,邊界問題可以寇鬆照會為原則進行商討。但蘇俄政府並未一味的無原則的退讓。他們在條約中先後提出:“波蘭政府將複原其軍隊至 5 萬人。為了維持秩序將組織工人民兵隊。”“禁止在波蘭製造武器和戰爭物資。”“波蘭承擔責任,為在戰爭中戰死、受傷或致殘的公民家庭分土地。”這樣,在最大限度地削弱波蘭戰爭機器的同時,還為波蘭實行土地國有化、進行蘇維埃革命創造了條件。 條約苛刻了一點,但英法兩國都認為波蘭已無路可走。勞合·喬治公開建議波蘭接受蘇俄的和平條件。 但是畢蘇斯基拒絕了。 畢蘇斯基出身於波蘭貴族,但並非望門。他的父母實際上是立陶宛人。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與生俱來永不言敗的秉性使他從少年時起就立誌以波蘭的獨立為終身事業。 1887 年,他因被指控策劃謀殺沙皇亞曆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東西伯利亞。 1892 年回國,參加波蘭社會黨,並成為該黨領袖。 1908 年,由於社會黨內部的鬥爭而脫離該黨。 1909 年,在德奧的支持下,他準備發動武裝起義,但事發未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畢蘇斯基敏銳地察覺到這是實現他一生理想的重要機會。他迅速帶領一支小部隊越過邊境,隨後組織起波蘭兵團,配合奧軍對俄國作戰。 1918 年 11 月,畢蘇斯基回到華沙,不久之後順理成章地成為臨時政府的元首。 成功和權力往往伴隨著野心的膨脹。曆史已將波蘭獨立之父的桂冠賜予了他,他還進一步地夢想成為波蘭複興的英雄。在一路高歌猛進之後,終於在年紀小他一半的圖哈切夫斯基麵前碰得頭破血流。 畢蘇斯基當時麵臨的戰場形勢足以令任何一個指揮官絕望:紅軍前鋒已抵華沙和利沃夫,波軍幾個殘破不全的集團軍守衛著從華沙到利沃夫長達 軍隊士氣低落、將領垂頭喪氣,盟國又勸他趕快和敵人議和,他重要的軍事顧問、法國的魏剛將軍倒是忙著和他的參謀們製定一個軍事計劃,但這個計劃隻是以維斯瓦河為防線堅守,然後伺機反擊。 畢蘇斯基沒有答應蘇俄的和談條件。他知道這樣的條件對他代表的地主和資產階級政府而言,就意味著死亡。他也沒有看上魏剛的作戰計劃,那個純粹的防禦計劃不能給他帶來勝利,也就是個死亡的計劃,不過苟延殘喘而已。 在華沙城裏一片恐慌的時候,紅軍將領們則一派喜氣洋洋。在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後,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來到明斯克。在對形勢進行研判後,他認為華沙之敵已不具威脅,原定的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並力進攻華沙的計劃已經不再符合實際,因此決定由圖哈切夫斯基單獨進攻華沙,西南方麵軍則改為進攻利沃夫。他命令圖哈切夫斯基不得晚於 這樣,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將在難以有效地互相支援的情況下,去進攻各自的目標。 圖哈切夫斯基在領受任務的時候沒有提出異議。他對即將到來的華沙之戰還是很樂觀的。按照總司令的命令,他迅速做出了攻占華沙、全殲波蘭守軍的部署。但不知為什麽,一向習慣靠前指揮的圖哈切夫斯基這次選擇了在明斯克指揮部隊。在製定了本方麵軍的作戰計劃後,考慮到西南方麵軍任務的改變使其左翼有所暴露,他請求西南方麵軍指揮部用 12 集團軍進攻布列斯特——裏托夫斯克,來保證左翼的安全。 但是紅軍總指揮部並沒有看到 12 集團軍參加華沙戰役的必要性,西南方麵軍更不願在大戰開始之前把主力調走。在一般情況下,兩個方麵軍之間的空檔也許會令人不安,但此時蘇軍認為,已成驚弓之鳥的波軍看不到這一點,即使看到,也是無能為力。 不幸的是,畢蘇斯基敏銳地發現了紅軍的這個破綻,並且毫不猶豫地行動了。 扭轉乾坤
畢蘇斯基除了幾個親信參謀和幕僚外,沒有把他的計劃告訴更多的人。他必須考慮部下在大敗之餘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這個計劃仍激起了強烈的反對意見。然而畢蘇斯基主意已定,他把最得力的西科爾斯基將軍派上了華沙守備陣地,並在極秘密的狀態下開始了緊張的調兵遣將。同時,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協約國的援助物資衝破各國工人的重重阻撓,也運抵了華沙前線。 在這之前,圖哈切夫斯基的部隊已經向波軍發動了凶猛的進攻。 勝利已經在望。 但勝利背後是巨大的損失。連續的奔襲作戰使紅軍減員嚴重,西方麵軍總兵力已不足 4.5 萬人,最後的預備隊已經用上,一些團的人數僅相當於連。官兵極度疲勞、糧彈日漸僵乏,而運送後勤補給的運輸則還遠在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西方麵軍進展順利,其側翼暴露的問題更加突出。 援軍無法指望,圖哈切夫斯基隻能用現有兵力來進攻華沙。
由於通信不暢,直至 18 日,圖哈切夫斯基才收到 16 集團軍遭到進攻的報告(這份報告居然還稱情況並不十分嚴重)。沒有一分鍾的猶豫,圖哈切夫斯基立即下達了全線撤退命令。他命令第 4 集團軍向切哈諾夫地區集結,並從後方打擊進攻第 3 、 15 集團軍的敵人;第 3 、 15 集團軍應盡量頂住波軍的進攻,保證第 4 集團軍安全撤退;第 16 集團軍向利沃茲河退卻。他還給第 12 集團軍下令,命令其配合西方麵軍的撤退。 然而,上述命令已經不可能得到完全執行了。 落後的通訊條件、戰場指揮官的判斷錯誤和反應遲鈍使紅軍失去了寶貴的時間,波軍對紅軍各部隊的分割包圍已經形成。第 16 集團軍最先喪失戰鬥力,第 3 、 15 集團軍在經過短暫而激烈的戰鬥後被迫撤退,難以完成對第 4 集團軍的掩護任務。 第 4 集團軍起初沒有認識到戰局的嚴重性,還在按預定計劃向敵軍進攻。接到撤退命令後,在波軍重兵圍困之下進行了頑強的突圍作戰。紅軍戰士們砸碎電台、燒毀文件、向敵人射出最後一顆子彈後,高擎馬刀,在《國際歌》歌聲中衝向敵陣。畢蘇斯基後來在他的著作中對第 4 集團軍的戰鬥意誌充滿了敬意,形容他們“像獅子”一樣勇敢。 經過苦戰,第 4 集團軍終於未能突破重圍,大部傷亡。餘部和第 15 集團軍的部分兵力被迫退入東普魯士境內,在那裏被解除武裝。 是非成敗論短長 華沙之戰就這樣結束了。整個歐洲的政府官僚和上流社會都在彈冠相慶,魏剛將軍興高采烈地把華沙之戰稱為“維斯瓦河的奇跡”。 他們太有理由慶幸了。隨著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日益鞏固和紅軍勢如破竹的攻勢,整個歐洲就像鋪滿了幹柴:德國的工人已經組織起來,準備像俄國工人一樣發動起義;英國工黨宣布英國工人決不參加以波蘭為同盟國的戰爭;法國民眾抗議本國政府支持波蘭的作戰;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的運輸工人們拒絕運送前往波蘭的軍火·····一旦波軍失利,整個歐洲立刻就會熊熊燃燒。正如丘吉爾所說:“在後退的波蘭戰線後麵,每個城鎮的共產主義的生殖細胞和組織都從隱蔽處出現,準備歡迎新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紅軍的最終失利成為泡影。 英國駐柏林大使戴艾貝爾侖勳爵在會戰後不久指出:“在現代文明中,沒有比 1920 年華沙會戰更為重要的事件。當時的西方政論界這樣評價畢蘇斯基:“他扶住了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從整個會戰經過來說,紅軍的失敗確實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毫無疑問,畢蘇斯基的堅毅、機敏、果斷和永不言敗的個性對戰役的結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準確地窺破了對手布局的破綻,並頂住軍內外、國內外的重重壓力予以重拳出擊。對這一招漂亮的“右勾拳”,的確可以用扭轉乾坤來形容。他的密友西科爾斯基率軍死守華沙,頂住了紅軍多次凶猛進攻,為反擊贏得了時間,也是居功甚偉。 相對於敵人的一擊中的,紅軍從上到下的失誤則顯得太多。 7 月戰役後,波軍遭到重創。紅軍高級將領對戰局的發展開始盲目樂觀。加米涅夫為盡快結束對波蘭的戰爭,改變了西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合力進攻華沙的預案轉而分頭出擊。這種分散使用兵力的方法一向為兵家大忌,加米涅夫並非不知道,隻是他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這為整個戰役的失敗打下了伏筆。可以想見,如果兩個方麵軍協力進攻華沙,畢蘇斯基就算是有三頭六臂也是無能為力的。 西南方麵軍方麵,高級將領們過於關注眼前的局部利益,而把華沙拋到了腦後。先是對圖哈切夫斯基的建議不理不睬,接著又對加米涅夫的命令推三阻四。第 12 集團軍直到整個華沙戰役後期才有所行動,僅僅牽製了波軍的一個師。第 1 騎兵集團軍則基本無所作為。甚至在畢蘇斯基發動攻勢後,第 1 騎兵集團軍的布瓊尼仍將圖哈切夫斯基萬分火急的命令置之不顧,一門心思要拿下利沃夫。兩大方麵軍配合嚴重脫節,隻能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另有研究者稱,葉戈羅夫和布瓊尼之所以屢屢抗命,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在西南方麵軍掌握實權的是斯大林。葉戈羅夫的命令沒有斯大林的簽署便無法生效。否則,以葉戈羅夫這位沙場宿將的智慧,不會不懂得手中援兵對整個戰役的重要性。 紅軍的情報處理能力也不能讓人滿意。波軍的反擊主力——第 3 、 4 集團軍成功脫離接觸後,紅軍竟遲遲沒有發現,後來發現了也並不以為意。在第 12 集團軍截獲了敵軍命令後,仍未引起足夠重視,錯過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戰機。 就圖哈切夫斯基而言,他無疑是紅軍中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但在華沙戰役中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 7 月攻勢後,西方麵軍戰果輝煌,但傷亡嚴重,特別是戰線拉得很長,後勤補給十分困難。波軍雖遭慘重損失,但筋骨尚在,且補給便利。華沙戰役開始前,波軍已補充至 11 萬人,糧彈充足、工事堅固。紅軍以寡擊眾,難度很大。圖哈切夫斯基由於遠離前線,對此沒有切身體會。 戰役發起後,圖哈切夫斯基為確保消滅波軍有生力量,將手中有限的兵力又分散使用,特別將具有很強戰鬥力的第 4 集團軍放到了斷敵歸路的位置上,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力量。如果當時能夠集中使用 4 個集團軍正麵攻擊華沙,西科爾斯基應該是守不住的。 在戰役中,廣大紅軍官兵雖然作戰英勇,但應變能力較差。許多部隊在遭到敵人反擊後不知如何應對,仍機械地等待上級命令。第 16 集團軍在遭敵攻擊 24 小時後才想起上報情況,加之通訊手段的落後,寶貴的時間被白白耽擱掉。 從更高層次來說,蘇俄對當時歐洲的革命形勢判斷過於樂觀,認為各國的工人階級隨時可能爆發起義,迎接蘇俄紅軍(這也是西南方麵軍不聽號令的一個重要原因——斯大林和葉戈羅夫想在羅馬尼亞挑起革命)。在 1918 年的時候,列寧就要求建立一支 300 萬人的軍隊,“以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未來勝利的保證”。在內戰基本結束後,蘇俄領導人產生了依靠紅軍力量對周邊國家“輸出革命”的想法。蘇波戰爭中,圖哈切夫斯基號召:“用我們的刺刀給勞動者帶去幸福與和平!”列寧在同參加共產國際二大的法國代表談話時表示,“是的,蘇維埃軍隊到了華沙。不久德國就是我們的。我們還要重新奪回匈牙利,巴爾幹將起來反對資本主義。意大利正在顫抖。資產階級的歐洲就要在風暴中崩潰。”列寧甚至擬好了波蘭臨時政府的名單。這種過於樂觀的看法無疑會給實際鬥爭帶來很大負作用,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整個西方資產階級團結起來對付蘇維埃。可以想見,即使紅軍攻占波蘭,協約國集團仍會找到其他代理人,甚至直接參戰。在帝國主義仍掌握強大國家機器的條件下,歐洲全部革命化的想法是脫離實際的。 華沙之戰把畢蘇斯基推上了事業的巔峰,使他的野心和欲望進一步膨脹, 1926 年,他在波蘭建立起了軍事獨裁政權, 1935 年病逝。他作為民族英雄被載入了波蘭曆史。直到今天,華沙畢蘇斯基廣場仍然是波蘭獨立的象征。蘇維埃政府公正評價了圖哈切夫斯基的功績與失誤,仍給予高度信任。其後,圖哈切夫斯基指揮了數次平息叛亂的戰役,再立功勳。在以後的十多年裏,他先後在總參謀長和副國防人民委員的崗位上勤奮工作,把蘇聯紅軍鍛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其先進的軍事理論遠遠走在了各國軍界的前麵,並成功指導了日後的衛國戰爭,直到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935 年,圖哈切夫斯基成為第一批蘇聯元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