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8海上警戒機(資料圖)
在我國漫長的海岸線上,有一支穿雲破霧、屢建奇功的海空偵察兵——被稱為“海空天眼”、有著“信息化第一師”美譽的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
每當飛行員駕駛著國產某新型戰機俯瞰海麵上星羅棋布的美麗島嶼時,他們不會忘記托舉戰鷹騰飛、有著“機務維護首席專家”美譽的高工群體。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該師先後完成了某型巡邏機、警戒機、偵察機等4型信息化戰機的改裝任務,傾注心血助推新型戰機快速形成戰鬥力,開創了海軍航空兵曆史上的30多項第一。
鳥瞰海疆 憂患助雛鷹零點起飛
20多年前,當全軍僅有的幾架某新型信息化戰機降落在該師機場的那一刻,幾名高工明白,一段新的征程開始了。
由於外國實行技術封鎖,部隊機載電子設備可靠性不高,許多部件、教案和規程不是空白就是短缺,沒有完備的維修資料和成熟的維修經驗,修理二線資料幾乎是空白。由於地麵維修設備為零,所有零部件都是通過返廠維修。從返廠再回部隊,一般都得需要一兩個月,為了保障任務的順利進行,經常隻能東拚西湊,勉強保證一架飛機起飛。
嚴峻的現實逼著高工們自己動手研製維修設備。當時沒有地麵測試設備,高工們根據機上設備的原理,照著管線路圖和工作中的技術參數自己組織研製。沒有資料,他們就熟人托熟人,軟磨硬泡收集。據統計,在那一年中,他們自己動手光地麵測試設備就研製出了7台,為部隊節約經費200多萬元。
上世紀80年代末,南海有戰事。剛剛形成戰鬥力不久的年輕戰鷹奉命起飛,執行南海諸島礁的偵察拍照任務。從該師成長起來的現北航裝備部總工程師陳福華,作為第一批改裝的空中機械師,有幸成為一名戰鬥員。在航行偵照中,陳福華俯瞰腳下美麗的南海中那一顆顆珍珠似的島礁,熱血沸騰:“這些島礁就像祖國母親走散的孩子,決不能讓他們落到敵人的手中。”此次執行任務一個多月,先後飛行10多個架次,在敵軍的炮火威脅下,圓滿完成了對敵占島礁的偵察拍照任務,受到總部和海軍的通電嘉獎,並榮立二等功。
運-8海上巡邏機(資料圖)
上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爆發,美軍空中預警戰機等信息化武器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模式,掀起了新一輪軍事變革的浪潮。
那年,南海某演兵場,戰雲密布。一支“敵”艦艇編隊正悄然向我駛來,“某號海區發現‘敵’艦艇,立即實施引導攻擊!”此時,“敵”艦艇編隊早已被我警戒機率先發現,數據隨即傳輸到我海上、空中和陸地部隊,多波次立體攻擊隨即展開,海麵上升起一團團濃煙。
“藍軍”指揮官大驚失色,以往的安全距離上為什麽會被“紅軍”發現並遭到攻擊?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海戰場因警戒機的首次成功投入使用,我作戰群前出作戰半徑成倍提高,標誌著我軍海上作戰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官兵說,讓“千裏眼”更明的就是被稱為該型雷達“保障之父”的高級工程師——劉躍光。
2004年2月,由劉躍光等創建的某新型雷達機房正式投入使用。外國專家組驗收完該型雷達“維修測試係統”後,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因為該係統比他們國家的測試係統整整多了10項測試內容,而且係統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明顯更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透視海戰 使命托鯤鵬突破重圍
俗話說:人過四十不學藝。然而,年過半百的高工們仍然筆耕不輟,衝鋒在學習新裝備的第一線,並敢於向世界性課題發起衝擊。
幾十年來,航空兵機務部隊一直沿用“以預防為中心”的維修模式,飛機經常定檢、機件頻繁校修,這種過度維修導致機件壽命縮短,飛機完好率降低。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北航裝備部陳福華總工程師擔綱的課題組,確定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楊玉田、李兆秋兩位高工帶領20名業務骨幹,向這個中國航空業不願嚐試、軍內不敢涉足的課題發起了挑戰。
運-8電子偵察機(資料圖)
小到鎖扣、油泵,大到發動機、起落架,他們對機身上數萬個零件的維修周期進行統計分析。最終,他們將某型警戒機工廠給定的定壽部件由300多項減少到60多項,飛機完好率提高12.5%,翻修周期延長三分之一,單機定檢維修費用節約300多萬元。
該師裝備部部長王延浩告訴記者:“過去,某新型飛機中修需用時46天,通過維修方式改革,如今僅用28天就可完成,標誌著我師維修保障能力取得曆史性突破,受到海軍首長和機關的高度稱讚。”
維修模式改革的硝煙未散,高工們又投入了新的戰鬥。
2009年的一天,高工們到地方民航參觀學習時,一個數據讓他們夜不能寐:民航一架飛機平均每年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
質控專業的“領軍人物”楊玉田高工清醒地認識到,軍機與民航飛機在飛行時間上的差距背後隱藏的是落後的維修理念。長期以來,部隊飛行訓練一直恪守著“飛機必須完好才能放飛”的“鐵律”,從不敢越雷池半步。楊玉田、李兆秋、劉躍光和北航陳福華總工,將存檔的所有飛機故障都找出來,對帶缺陷飛行進行安全性、科學性評估。
2009年11月底,經過360多天的刻苦攻關,楊玉田擔綱的國產某型戰機“最低放飛標準清單”課題主項目經海軍專家組鑒定,獲得了通過。此舉,標誌著該師戰機的任務出動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
小飛機大都有機庫,大飛機防台風卻沒有那麽簡單。該師裝備的是螺旋槳式飛機。過去,台風登陸前,戰士們總要將戰機來個五花大綁進行固定,但最多隻能抵抗8級以下的風,巨大的風力還會造成螺旋槳反轉嚴重損壞發動機。隨著使命任務的拓展,該師常年飛往東南沿海執行任務,防台風任務更加艱巨。往往一次台風過境,前後要停訓多天。
時任師裝備部部長、現南航裝備部總工程師的王勝軍帶領曹大芳、王文軍兩位高工衝鋒在前。他們就在修理廠的車間裏加工出一套輕巧簡易的刹車試用係統,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運-8海上巡邏機和海上警戒機(資料圖)
遠望海天 責任讓神雕銳不可當
隨著信息化戰機的列裝,人才奇缺成為製約戰鬥力的“瓶頸”。
必須把人才留下來!在民主生活會上,高工們聯名提出:把優秀年輕幹部在最佳年齡段提拔、重用起來,放到關鍵崗位和“風口浪尖”上去摔打磨煉。這一建議馬上得到了師領導的大力支持。當年,具有本科學曆、出國培訓過的業務師楊誌勇被破格提升,連跳兩級,由修理廠雷達師直接擔任該團機務大隊雷達主任。
某新型雷達維護人才過去是空白,劉躍光高工通過國外學習“反哺”的方式,培養出以陳智謀、楊智勇等10多名維護專家為首的人才隊伍。
人才是第一資源,儲備人才就是儲備戰鬥力。這已成為高工們的一個共識。
那年,時任師裝備部特設主任的李兆秋遇到一個難題,所屬某團的特設主任劉元寶打了轉業報告。轉業原因很簡單:到了服役的最高年限。劉元寶是特設部門幹活的一把好手,十分難得。為留住這個人才,李兆秋申請給自己免了職,把主任的位置讓給劉元寶,自己卻做了一名助理。
如今,該師有28名裝備幹部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指技合一、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不斷湧現,先後有50多人次獲得軍隊科技成果獎60多項,其中30多項成果填補了全軍、海軍戰機維護規程和維修工藝的空白。
在中俄海上聯合演習中亮相的運-8警戒機和運-8巡邏機。(資料圖)
運-8巡邏機在東海上空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鬼怪”戰機遭遇(資料圖)
運-8警戒機(資料圖)
http://news.ifeng.com/mil/2/201003/0326_340_1587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