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鄭飛:打造中國航空懸掛發射裝置研製生產基地(組圖)

(2010-03-25 11:29:14) 下一個

鄭飛:打造中國航空懸掛發射裝置研製生產基地

2010年03月來源:《中國航空報》


中航工業鄭飛是國家重點保軍企業。

  50年來,三代鄭飛人前赴後繼,從測繪仿製到改進改型,再到自主創新,用丹心熱血和聰明才智推動著中國航空懸掛發射係統事業的與時俱進,產品覆蓋所有現役機型。50年不斷攀登高峰,鄭飛人實現了航空懸掛發射技術從重力投放到彈射投放再到燃氣彈射投放直至清潔能源作動力投放的四次跨越,被上級授予“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

  “十五”以來,公司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1項,國防科工委科技成果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17 項,公司級科技成果427項,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和新產品開發貢獻率達到76.83%。企業經濟效益連續8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

確定“突出航空主業,相關多元發展”戰略思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產品技術是企業第一核心競爭力。

  在鄭飛人看來,“航空報國”就是給部隊提供世界一流的產品。公司總經理賈安年多次強調:“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隻能一步一個腳印自己琢磨。鄭飛實現‘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理想的最大化,捷徑就是自主創新,永遠使自己高人一籌。”

  為此,鄭飛確定了“突出航空主業,相關多元發展”的戰略性發展思路。

“五個一工程”獲取研發能力


  思路決定出路。圍繞戰略實現,鄭飛實施了以構建一個平台、建立一種激勵機製、鍛造一支隊伍、營造一種科技文化、形成一種核心能力為內容的“五個一工程”,努力實現以技術領先推動企業發展。

  構建一個研發平台。公司優先實施技術發展所需的製造、試驗設備,全麵應用CAD、CAE、CAM、CAPP、PDM設計,相繼建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完成了實驗室的國家級驗收。技術研發平台成為科技進步的孵化器,近年來,鄭飛的新產品貢獻率高達65%。

  建立一種“賽馬”機製。公司“以人為本”,引入賽馬機製,對技術人員量才使用、用人所長。逐漸形成了重大專項課題研究公開招標、一般技術工作業績考核、型號研製項目負責製等激勵機製,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重大專項課題研究招標不拘一格,麵向全公司,專項科研經費支持;一般技術工作,按照戰略目標的要求,層層分解量化,落實時間節點,月月考核,並與收入掛鉤;項目負責製以型號研製為項目,采取科技人員內部招標。

  鍛造一支高素質的科技隊伍。實施“長家分離”,建立專業師隊伍;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方法,提升科技隊伍整體素質。近年來,公司先後從國家重點院校招收300餘名優秀人才充實航空產品研發科技隊伍。為使年輕技術職工盡快成才,公司製定了新大學生介入型號研製製度、傳幫帶結對子製度、技術領導崗位向優秀青年才俊傾斜製度。同時采取相對靈活的方法對作出重大貢獻的技術帶頭人實行重獎,樹立榜樣。2006年,公司投入50萬元獎勵“十五”期間科技精英;2009年,對在清潔能源多通道投放係統的研製中做出貢獻的技術員周誌偉重獎10萬元。與此同時,公司加強技術人員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堅定航空報國理想、勃發科技創新激情。

  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公司在技術進步方麵推行“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研發理念,在技術人員當中努力形成允許失敗,鼓勵創新,但不允許止步不前的文化氛圍;建立公司技術研究論文發布會製度,定期召開技術研討會,激發技術人員學習業務的熱情。

  形成一種推動企業發展的研發能力。總結成功經驗,鄭飛將之歸結為“研發、管理、製造、信息集成”四種核心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鄭飛近年來了就是通過四種能力的提升,實現了年均30%以上速度發展,從1億元到突破10億元僅用了8年時間,而要從10億到突破100億元,公司規劃的時間也是8年。公司將研發能力列為企業發展所需的四大核心能力之首,進行細致規劃。

堅持預研先行,掌握航空懸掛發射核心技術


  近年來,鄭飛科研人員緊跟世界先進技術,瞄準軍隊當前急需,堅持走“以客戶為導向,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實現了我國航空懸掛發射裝置的技術跨越,伸縮式彈射發射技術和氣體作動技術成為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

  公司先後突破了推脫式彈射發射技術、後樞軸投放技術、保形外掛結構技術、高密度內掛技術等專業關鍵技術,提高了飛機的任務能力和作戰效能;實現了飛機武器雙聯、三聯、四聯、多聯掛載,彌補了國內掛架種類空白;開展了先進掛彈鉤技術研究,突破了掛彈鉤核心技術,實現了彈射掛彈鉤的更新換代;突破了投放發射控製關鍵技術,提高了懸掛發射裝置的性能;突破了新材料應用、熱彎成型和新型焊接技術,解決了彈射發射裝置綜合測試技術難題。

  公司開展了懸掛發射裝置綜合環境地麵模擬仿真試驗研究,突破了仿真試驗技術關鍵,使公司產品試驗從單純物理試驗向半物理仿真試驗和數字仿真試驗的飛躍;研製了以某導彈發射架係列產品等為標誌的重大科技成果;開拓了懸掛發射地麵保障設備。

  鄭飛自主研製的通用掛彈車和地麵掛彈訓練設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提高掛裝效率10倍以上,大大縮短了飛機二次起航的周期,同時使部隊戰士的掛裝訓練實現了經常化,有效提高了部隊戰鬥力。

科技成果轉化、新品開發成為鄭飛發展的後發動力


  以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為主線,目前鄭飛每年航空產品預研開發項目達30多項、研製項目上百項。

  公司技術更新換代逐漸加快,始終占領懸掛發射技術前沿。公司技術創新模式也由過去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發展為目前的以集成創新、自主創新為主。

  鄭飛目前擁有一批在航空機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識產權,與國外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並在某些方麵已達到、超過國外先進水平,為鄭飛在航空懸掛發射產品領域的發展壯大積蓄了源源不斷的後發動力。 

  (《中國航空報》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第03版:行業經緯)





中國四代戰機伸縮式武器掛架


近年來,鄭飛科研人員緊跟世界先進技術,瞄準軍隊當前急需,堅持走“以客戶為導向,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實現了我國航空懸掛發射裝置的技術跨越,伸縮式彈射發射技術和氣體作動技術成為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

公司先後突破了推脫式彈射發射技術、後樞軸投放技術、保形外掛結構技術、高密度內掛技術等專業關鍵技術,提高了飛機的任務能力和作戰效能;實現了飛機武器雙聯、三聯、四聯、多聯掛載,彌補了國內掛架種類空白;開展了先進掛彈鉤技術研究,突破了掛彈鉤核心技術,實現了彈射掛彈鉤的更新換代;突破了投放發射控製關鍵技術,提高了懸掛發射裝置的性能;突破了新材料應用、熱彎成型和新型焊接技術,解決了彈射發射裝置綜合測試技術難題。公司開展了懸掛發射裝置綜合環境地麵模擬仿真試驗研究,突破了仿真試驗技術關鍵,使公司產品試驗從單純物理試驗向半物理仿真試驗和數字仿真試驗的飛躍;研製了以某導彈發射架係列產品等為標誌的重大科技成果;開拓了懸掛發射地麵保障設備。鄭飛自主研製的通用掛彈車和地麵掛彈訓練設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提高掛裝效率10倍以上,大大縮短了飛機二次起航的周期,同時使部隊戰士的掛裝訓練實現了經常化,有效提高了部隊戰鬥力。

 這是官方媒體首次直接承認我國已經掌握了伸縮式彈射發射技術,這項技術已經被F-22戰鬥機所采納。

F-22A右側武器艙內LAU-141/A伸縮吊架式掛架伸展狀態,可見“響尾蛇”導彈是向飛機的前側方斜向發射的。





F-22A腹下武器艙內采用的LAU-142/A伸縮吊架式武器掛架

 

 

當代空軍所有現役作戰飛機中,最為獨特的武器掛架非美國F-22A所采用的LAU-141/A和LAU-142/A莫屬。作為隱身戰鬥機,F-22A采用了內藏式武器艙,加之F-22A要能夠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發射武器,這就要求其武器掛架必須采用特殊的設計方式。為此F-22A采用了極具特色的伸縮吊架式武器掛架,其側麵武器艙內用於攜帶AIM-9“響尾蛇”格鬥導彈的掛架為LAU-141/A型,該掛架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實際上是在F-16戰機所使用的LAU-128/A型翼尖掛架基礎上增加展開機構發展而來,兩者間許多零件可以通用,在F-22A首次武器試射中,LAU-141/A就曾在2000英尺(約6100米)高度和馬赫0.7的飛行速度下成功發射一枚“響尾蛇”導彈。F-22A機腹武器艙采用的LAU-142/A伸縮掛架更是先進,該掛架縮寫為AVEL,意即“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垂直彈射發射裝置(AMRAAM Vertical Eject Launcher)”,其設計廠商為美國EDO公司,掛架多用鋁合金製造,全重僅115磅(約52千克),由兩組折疊伸展臂和其下方的導彈載具構成,折疊伸展臂設計巧妙,依靠一個液壓動作筒驅動,能夠在飛行員發出發射指令後0.1秒內完成伸展動作,在9英寸(約0.23米)的伸展行程中,能夠產生最大40G的峰值加速度,賦予AIM-120導彈27英尺/秒的初始彈射速度,保證其安全通過臨界空氣流動層離開飛機。地麵維護或者加掛武器時,LAU-142/A可以在3秒內完成展開或收縮,地勤人員可以方便的完成武器掛裝。更難得的是,LAU-142/A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采用非火藥爆燃投射方式的新一代武器掛架,它采用液壓伸展和氣動投放方式,因而不需要安裝脈衝氣體發生藥筒,降低了後勤維護工作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