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院士稱我國僅有294架應急救援直升機數量缺口大 | |
2010年03月 來源:《瞭望》 |
資料圖:我國海軍列裝的直8醫療救助型直升機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多、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除自然災害外,我國的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亦時有發生。這些時間和地域上離散分布的災難給應急救援帶來了很大困難,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大製約因素。
航空應急救援在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製較少等優勢,是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手段。
大力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於提高我國總體應急救援水平,同時可加快航空產業發展,改善經濟結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直升機是航空應急救援的核心裝備。直升機應用於應急救援,能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項工作。在“5·12”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是直升機將中央領導同誌和救護人員送入災區;是直升機將藥品、食品送入災區;是直升機從災區運出傷員;將超過13噸的重型設備運上唐家山堰塞湖的還是直升機。
目前,我國用於應急救援的直升機數量缺口大,結構問題突出。據統計,到2008年底,全國隻有294架軍民用直升機可用於應急救援,平均每10萬平方公裏約為3架,是主要西方國家平均水平的1/25。
在研究、規劃和部署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係建設過程中,應當選擇以國產直升機為核心裝備。
直升機產業是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經過50餘年的發展,我國直升機產業已經走上了自行研製、自主保障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多種型號的大型、中型和輕型直升機產品,基本形成了從1噸到13噸係列化產品的格局,並加速研製新一代民用直升機。我國直升機行業在機載救援裝備、探測係統的研製方麵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在直升機售後服務、維修等工作上也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
此外,我國航空工業還在直升機運營方麵有成功的實踐,在救災救援、消防滅火等實戰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我國用於航空應急救援的直升機大部分從國外進口,這部分裝備雖然在單機技術指標上相比國產直升機具有一定優勢,但其采購、維護綜合成本高、機型種類和保障製約條件多、對外依賴程度大,直接影響了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適用性和戰鬥力。考慮到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係的建設是關係國計民生、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又是軍民融合的係統工程。因此,高度的自主保障性對航空應急救援體係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國產直升機裝備為主體建立航空應急救援體係,不僅能以最經濟、最可靠的途徑實現上述目標,還可以得到更好的現場保障、技術支持和後勤服務,提高任務出勤率,更有利於應付大的突發事件。
據國外統計,對直升機產業投入10年後,其本身與相關產業的產出將是投入的幾十倍。以我國在未來20年內生產3000架直升機計算,平均每年本身和相關產業的產值將超過150億元。而在航空應急救援體係建設的過程中,將在全國範圍完善直升機技術支持和維修網絡,形成覆蓋麵更大、服務更深入的售後服務體係,確保國產直升機平時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應急救援時可以快速投入搶險救災。
綜觀之,在建設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係中,應當突出以國產直升機為核心裝備的原則。
在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係建設規劃》中,建議明確在航空應急救援體係建設中以選購國產直升機和國產航空裝備為主,建議采購直升機的國產化率不低於80%。對於國產直升機能滿足應急救援需求的一定要堅持使用國產裝備,對於國內目前不能生產,但又不可缺的少量重型直升機可在國外少量購置或采取租賃方式解決。
同時,加大對國產直升機領域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研發、生產和售後服務體係。建議由國家統一組織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適航取證工作,並向相關部門和單位撥付必要的專項資金。對納入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係的國產直升機裝備,應對其製造企業在稅費、信貸、保險等方麵給予優惠政策。對國產直升機中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和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係建設覆蓋麵廣,可選擇部分重點地區作為試點,建立以國產直升機為主體的航空應急救援體係,統籌飛機購置、地麵設施建設和駕駛員培訓。(馮培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學部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