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網上對我國軍史的一些不實傳言
國防大學教授 徐焰
相當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我國軍事曆史方麵的不實和虛假傳言。網上貼出的此類文章,有些是從那些利欲熏心者杜撰出來的所謂 “ 紀實 ” 、 “ 實錄 ” 等 “ 地攤書 ” 中抄來的;有些是別有用心者的胡編濫造;還有一些是講述抗日戰爭史的網貼,它們大量引用當年國民黨政權和後來台灣當局誇大吹噓的虛假資料。這些東西流布甚廣,使得不少普通網民信以為真,產生了一些模糊的不正確的認識。對這些不實傳言和虛假信息,必須予以澄清。以下列舉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實傳言,就筆者所掌握的史料加以說明,還曆史以本來麵目。
國民黨政府在西藏有過駐軍嗎?
近些年來一些網站多次貼出題為 “ 駐西藏的國民黨軍 ” 的照片,有些人就此進行炒作。其實這是張冠李戴。了解西藏曆史的人都知道,1911年清王朝崩潰時,西藏分裂勢力在英印當局支持下發動暴亂,宣稱 “ 獨立 ” ,將清政府駐藏的5000餘名川軍解除武裝並通過印度驅逐回內地。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一直不承認其所謂 “ 獨立 ” ,堅持認為西藏是 “ 五族共和 ” 民國的一部分,體現了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立場。但是,不論是袁世凱政府、北洋軍閥政府,還是國民黨蔣介石政府,都不曾派遣過軍隊駐紮西藏。隻有1940年十四世達賴在青海被選定為靈童要入藏時,國民黨政府指定青海軍閥馬步芳派出一個營護送其從西寧去拉薩,但隨即返回。網站上所發的照片是以藏區為背景、身著國民黨軍裝的部隊,是駐在四川西部(當年為西康省)的國民黨川軍第24軍劉文輝部,該部從來沒有派兵越過金沙江進入過西藏。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人民解放軍開始向雪域高原進軍,翌年進入拉薩,這才真正使西藏重新回到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懷抱。
出兵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嗎?
近些年來不少網上文章在談到1950年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的問題時,認為這 “ 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 ” 。這一不正確的認識主要源於不了解當時的曆史情況所致,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人故意混淆視聽,以圖否定我國出兵抗美援朝的正確性。
看一下曆史進程便可知道,在中國出兵抗美援朝前的四個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便發表聲明派兵入朝參戰,並宣布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以 “ 阻止對台灣的攻擊 ” 。當天,第七艦隊的軍艦便從日本駛入台灣海峽,美軍第13航空隊隨即也進駐台島基地,美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還於7月間訪問台灣同蔣介石達成所謂 “ 共同防禦 ” 協定。後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稱,當時他一直在 “ 祈禱中共軍隊能渡海攻台 ” ,這樣便可用美國的飛機軍艦殲滅那些木船。
當時,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清楚,解放軍幾乎沒有可使用的海空作戰力量,在美國強大的海空軍攔堵下用木船渡海攻台是根本不可能的。周恩來後來曾對此解釋說,美國在朝鮮、台灣、越南三個戰略方向上對中國形成威脅,我們可選擇來進行較量的三個戰場中隻有朝鮮最為有利,因為在此最有利於發揮中國軍隊的陸戰優勢。同年10月19日,美軍已逼近中朝邊境,新中國的軍隊以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名義入朝參戰,10月25日正式開始了抗美援朝戰爭。因此,了解曆史進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不是抗美援朝戰爭 “ 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 ” ,恰恰是美國阻止我們解決台灣問題並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才決定出兵抗美援朝。
1983年美國政府關於朝鮮戰爭的曆史檔案解密後,研究者們可以從中看到美國出兵台灣的計劃從1949年起便已開始討論,美遠東軍司令部和五角大樓積極主張進行幹預,而國務院認為這可能把中共推向蘇聯一邊,杜魯門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決定采取 “ 待塵埃落定 ” 的觀望態度。1950年2月毛澤東在訪蘇時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美國軍政首腦認為離間中蘇已不可能,4月間國務院秘密發出的第68號文件便確定要幹涉台灣問題,美遠東軍積極進行出兵準備,隻等待一個借口。
1950年6月25日朝鮮北方同南方爆發了內戰,美軍馬上利用這一原本與台灣無關的事出兵台海。有些人認為朝鮮戰爭(並不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使台灣 “ 絕處逢生 ” ,從表麵看雖是如此,但若是細讀美國解密的檔案卻能發現,中蘇結盟後不論朝鮮是否爆發內戰,美軍阻止解放軍攻台的態度已確定下來。冷戰時代形成的戰略格局,特別是美國對新中國的敵意和幹涉,才是造成台灣與祖國大陸分離的根本原因。
中印邊界反擊戰時中國軍隊是否進入了印度境內?
近些年來有些談論1962年中印邊界反擊戰的網上文章,對反擊戰取得的勝利使用了不少誇張描述,甚至說當時中國軍隊已經深入對方境內縱深,逼近某主要城市等。其實,隻要看一下國內出版的中印邊界反擊戰的戰史及地圖,看一下國外有關的書籍便可知道,當時中國軍隊進行的反擊戰在東西兩段進行,西段反擊隻拔除了印軍跨境建立的43個據點,東段的反擊雖越過了原先的 “ 實際控製線 ” 前進了100公裏左右,但也沒有越過中國地圖上標明的邊界線即 “ 傳統習慣線 ” 。
中印邊界自衛反擊的規模是很有限的,中國軍隊動用的兵力隻有四個師4萬多人(根據當時的後勤能力和邊境惡劣的自然條件,也不可能大量調兵),殲敵不到萬人,給了印度以教訓,使其後來不敢再進犯。這樣便達到了戰略目的。在反擊戰期間,中國軍隊根本沒有深入印境,而是反擊成功後乘勝即收,很快又撤回到1959年的實際控製線之內。至於反擊戰的主戰場東段,距離新德裏有1000公裏之遙,根本不在一個戰略方向。
西沙海戰時蔣介石是否協助過大陸?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一些小報和所謂 “ 紀實文學 ” ,在敘述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時,毫無根據地說蔣介石在得知解放軍艦隻穿越台灣海峽時曾經予以 “ 協助 ” ,下令 “ 放行 ” 。今年網上一些文章不僅繼續引用這些傳言,還為美化蔣介石越寫越玄,甚至還有 “ 護航 ” 、 “ 供應 ” 和 “ 打開航標燈 ” 等離奇細節。其實, “ 打開航標燈 ” 根本就違反航海常識。了解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峽寬度最窄處也有130多公裏,並非狹窄水道,在如此寬闊的航道打開岸邊 “ 航標燈 ” ,船上的人誰看得見? “ 護航 ” 、 “ 供應 ” 等說,也純屬虛構。
曆史事實是,1974年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時,因南海艦隊力量不足,從東海艦隊調了幾艘艦通過台灣海峽南下,途中未遭國民黨軍攔截。但這並非台灣當局故意 “ 放行 ” ,而是1965年 “ 八六 ” 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後,台方海軍因遭痛擊已不再向解放軍艦艇主動攻擊,解放軍也不主動打擊對方。大陸的艦船在台灣海峽的活動未受攔截已成多年慣例。
事實是,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時,台灣蔣介石當局仍然同侵犯中國西沙群島的南越政權站在一邊。南越當局從1956年起便開始侵占中國的西沙和南沙島嶼。而從50年代後期起,台灣當局就同美國、韓國一起援助南越政權,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台灣當局一直向西貢派駐龐大的軍事顧問團和參戰的空運人員,由蔣介石欣賞的將領胡璉長年以 “ 大使 ” 身份在那裏主持,並向南越軍提供所謂 “ 剿共 ” 經驗。
1973年春美國從南越撤軍後,台灣軍事顧問團仍留在西貢,此後兩年間繼續向其提供軍事援助。1975年4月南越政權崩潰時,台灣軍事顧問團才最後撤離,西貢政權末代 “ 總統 ” 阮文紹怨恨被美國 “ 拋棄 ” ,選擇了台北作為逃亡後的棲身地。
中國在抗美援朝和南疆反擊戰中有多少女兵被俘?
近年來一些網站的文章中繪聲繪影地描寫抗美援朝和1979年南疆作戰中,中國有多少 “ 被俘女兵 ” ,並大篇幅地描述所謂 “ 悲慘 ” 細節。曆史的真實卻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誌願軍隻有一名女兵被俘,即1951年第五次戰役期間被俘的第180師護士楊玉華。美軍因單個中國女戰俘不便關押,便將其送入朝鮮人民軍女戰俘的戰俘營。1953年停戰後,楊玉華被遣返時在板門店交換場地展示了自己在戰俘營中縫製的國旗,受到誌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的親切慰問。
在1979年南疆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沒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係男性。在那場作戰的陣亡軍人中也隻有一名女軍人,係在汽車上遭伏擊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