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密“曙光號”: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2010-03-19 10:16:10) 下一個

解密“曙光號”: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2010年03月           來源:中青網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報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已隨“神舟”升空化為現實。鮮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曾嚐試研製載人飛船——“曙光號”,並取得了初步成功。來自解放軍總裝備部的作者,通過采訪眾多該計劃的親曆者,首次全麵係統地披露了這一秘密工程從醞釀到下馬的曲折故事,讓中國航天史上一段光榮而悲壯的曆程浮出水麵。

    “載人飛船要積極去搞”

    1964年,新中國終於熬過了那段最困難的日子,揭不開鍋餓死人的夢魘漸行漸遠。國民經濟的調整基本完成,導彈、核武器等尖端國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美蘇大踏步前進的背景下,如何加速發展我國的空間技術,成了科技專家和高層領導們重視的問題。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遞交了一份報告,分析了中國航天麵臨的問題,提出“重量更大的載人衛星在國際上的應用,現在雖然還不十分明確,也得有所準備”。國防科工委批示:隻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積極去搞。

    同年8月,中央專門委員會批準了衛星十年發展規劃,其中有一條:1969或1970年發射首顆人造衛星,衛星上天後10年發射飛船。最初計劃先打兩艘無人飛船,名叫“大躍進”,為此安排了近200項研究課題。“東方紅”衛星、“大躍進”飛船,這些名字都很符合時代特征。1967年的一天,錢學森告訴大家,上麵已經同意,第一艘載人飛船就叫“曙光號”。

    送多少人上天合適

    機械工業部七機部八院開始擬訂飛船設計方案。在較早的方案中,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就要上5名宇航員,因為大家都希望超越美蘇,飛船當然越大越好,上的人越多越證明技術先進。毛澤東曾諷刺美國的第一顆衛星才幾斤重,“是拋上去了一顆土豆”。現在我們要上人,也不能隻上一個,而應該上一排。

    錢學森卻堅持要做3人或兩人的方案。理由之一是,大家對運載火箭的情況不太清楚,對其性能估計過高。另一方麵,有些部門和專家對多上人帶來的醫學與工程問題考慮不周,不清楚這是多麽難以逾越的一道關隘。蘇聯和美國發射了幾十艘飛船,但他們也不敢設想在狹小的飛船裏如何裝進5名宇航員。要知道,即便是後來容量數倍於飛船的航天飛機,一次也隻上去了7個人而已。

    兩年多後的1971年,蘇聯在發射飛船時,為了趕超美國,在本應乘坐兩人的艙內硬擠進了3個人,因為空間不夠,把航天服都舍棄了,結果在返回時出現事故,3名宇航員全部身亡。如此沉痛的教訓,足以告誡後人——凡事如果隻是為了滿足某種政治目的,不顧科學規律和技術能力,勢必會釀成無可挽回的災難。

    時任航天部五院政委的常勇回憶:“飛船到底上幾個人?有說上兩個的,有說上3個的,還有說5個、7個的。一位處長找到我說,政委你得表個態啊,光這麽吵也吵不出個結果。我回答,我不懂技術,不好隨便表態。不過我坐過飛機,一般來說,飛機越大,載的人越多就越先進。但這隻是一方麵,前不久我們打下來一架高空無人偵察機,很小,連駕駛員都沒有,據說更先進。你們給我說說,到底是人多先進還是人少先進?”

    高漲的熱情在現實麵前冷靜下來。

    發射場選址頗費周折

    鑒於當時中國麵臨的極其惡劣的外部形勢,不僅要考慮火箭和飛船本身的研製,還要考慮發射場的選址。山西的東風基地臨近邊境,且中蘇關係日趨惡化,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危險,因此,1969年底,中央專委決定在三線隱蔽之處再建一個新的發射基地。

    最初的選擇是四川越西,得到了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批準。但隨後複查時,發現越西地理位置雖然不錯,卻存在電力供應緊張、交通不便、施工量浩大等缺陷,所以就出現了另一種意見——發射場應該建在大涼山腹地的西昌。

    爭論之下,東風基地決定對西昌地區進行更深入的補充勘察。1970年6月,在成都軍區和當地政府的全力配合下,勘察小分隊完成了對西昌的地形、氣候、地震、技術要求等方麵的考察論證,經過綜合比較,認為西昌的條件更理想。

    當年7月29日,東風基地向國防科委、中央軍委呈報了《請求變更地地導彈、衛星、飛船實驗場位置的報告》。10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發射場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代號“7201”,意思是在1972年前完成主要工程,準備執行發射任務。具體方案是,在西昌建立飛船發射工位,在北京精心挑選、培訓第一批宇航員,兩項工作都在高度保密中實施,宇航員不知道發射場在哪裏,西昌也不知道國家在培訓宇航員。

    (梁東元 節選自《曙光號全解密》,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