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航天國防建設所需稀有金屬儲量急劇下降(圖)

(2010-03-19 10:03:13) 下一個

我航天國防建設所需稀有金屬儲量急劇下降
2008年08月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文章稱,中國的黑鎢礦已差不多被采空。圖為黑鎢礦礦石。

生產高靈敏導彈導引頭離不開銦。圖為導彈發射。

    作為多種稀有金屬的主產地,中國卻不掌握定價權;“遊擊式”開發導致的結果是,我國稀有金屬儲量急劇下降。

    最近,稀有金屬行情一反去年牛市景象,價格開始下跌。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供大於求所致。

    “中國基本以成本價銷售稀有金屬。”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中科聯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晏雙利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作為多種稀有金屬的主產地,中國卻不掌握定價權,“稀有金屬是戰略資源,廣泛用於航天產業和國防建設,而且我國的稀有金屬儲量也不多了。”

    目前,中國的黑鎢礦已差不多被采空,僅剩白鎢礦可以開采20年左右,稀土儲量從以前占世界的85%降低到現在的58%;根據中國有色工業金屬協會給出的數據,如按現在水平開采,鉬可采16年,鋅可采10年。

    已喪失的資源無法挽回,但我們卻可以避免損失更多。

    小礦主爭相壓價

    “中國的銦儲量占世界2/3,80%都出口給日韓,定價權也在他們手裏。”晏雙利不由感歎。

    銦廣泛用於製造液晶電視和軍工產業,生產高靈敏導彈導引頭就離不開它。銦高峰價曾達1000萬元/噸,而在諸多民資蜂擁而上後,價格打了4折。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1992年南巡到達江西時的“名言”。然而,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平均價卻被壓低到當初6成。

    張安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由於國家重視,開采秩序好轉了不少,稀土價格也比當初有所回升,但在南方相對落後地區,亂開采的現象還是很嚴重。地方市縣靠開發資源提升GDP,供需平衡沒法不被打破。此外,開采稀土的政策門檻過低,國家對生態破壞的懲罰力度不夠也助長了亂開采現象。張安文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相關產業政策,提高開采準入標準。

  出口轉內銷價格飆升

    銦、鎢、鉬、錫、銻、鍺、稀土等稀有金屬外流已經引起決策層的重視。

    2005年起,國家開始頻頻運用關稅杠杆,提高鎢、稀土、鉬等稀有金屬產品的出口門檻。

    2005年5月1日,國家取消了三類稀土產品和鉬礦砂及其精礦的出口退稅,並下調了鎢、銻的出口退稅率。次年11月,國家又對稀土氧化物征收了10%的出口關稅。

    去年6月18日,商務部、海關總署開始對銦及銦製品、鉬及鉬製品出口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去年4月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2007年加工貿易禁止商品目錄》,稀土赫然在目。

    同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鎢、錫等稀有金屬完全禁止外商開發。

    鎢是製造武器的重要原料。“現在政策基本不允許外商在中國開發稀有金屬了,原來外商常常在我國建工廠提煉資源,再以高價賣給我們,其實就是變相掠奪資源。”晏雙利說道。

    不過,如今中國每年還是從日韓進口大量進口稀有金屬產品用於國防產業,“氧化釹出口價20多萬一噸,人家把釹賣給我們,這個價隻能買一公斤。”

    建立戰略儲備製度是關鍵

    雖然國家政策初見成效,但晏雙利認為,這遠遠不夠,現在稀有金屬的開發主要的主力是民間資本,而在國家控製不力的情況下,“遊擊式”開發便在所難免。而如果中國應該建立稀有金屬戰略資源儲備製度,則可以有序管理、利用稀有金屬資源。

    在2006年國土資源部製定的《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戰略資源儲備問題被正式列入其中。《規劃綱要》對資源儲備進行了原則規劃,提出了需要儲備的幾種資源,但大量稀有金屬未被納入其中,而且對於怎樣儲備,也還沒詳細規定。

    曾親赴稀有金屬礦區調研的晏雙利於2006年8月向民進中央提交了名為《對建立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儲備的幾點建議》的報告,建議國家建立銦、鎢等特殊稀有金屬礦產的戰略儲備,控製出口,合理利用。去年兩會期間,民進中央以這份報告為藍本,向全國政協提交了專項提案。

    “日本、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的稀有金屬,作為他們自己的戰略儲備。”晏雙利說道。

    日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製定了儲備稀有金屬的相關法律,規定國家和部分企業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釩、錳、鈷、鎳、鉬、鎢、鉻等稀有金屬,並要求儲備足夠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消耗量。

    美國的做法更給中國敲響了警鍾:美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其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已經被封存,鉬公司也基本停產。

    此外,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等都已經限製或停止開發本國的稀有金屬,從中國進口資源作為其自身的儲備。“現在稀有金屬價格下跌,正是我國建設稀有金屬資源戰略儲備的好時機。”晏雙利建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